人教四下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小括号的作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节《括号——即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地位作用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在学生已初步学过无括号的加减、乘除、积(商)之和(差)等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不断丰富计算知识,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能力,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铺路奠基。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学生新知基础遗忘。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问题案例,探索发现、认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及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技能,体会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是: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正确有据、合理简洁地计算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策略方法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1.3括号《解决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用括号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会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对加、减、乘、除等运算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括号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能够正确运用括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括号的作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用括号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括号解决问题的实例。
2.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3个,又给了小华2个,请问小明还剩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括号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展示实例:2 + 3 × 4。
引导学生理解,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更准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括号解决问题。
如:5 + 2 × 3,6 ÷ 2 + 4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括号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括号在数学运算中还有哪些作用?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括号(2)-人教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页教学内容:《括号》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切实感受和认识括号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2、明确“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并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同时,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教学时,采用老师引导的方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感受运算: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道计算题,谁能挑战一下?(1)27-21= 师:声音洪亮,答案准确!再来一题(2)27-21+3= 师: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呢?(3)27-21÷3= 师:对吗?不对吧?27减21得6,6除以3得2啊?……哦,在这里得先算除法啊!是这样吗?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
我们再来一题!(4)27-21÷3×2=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我又有疑问了,刚才不是说了先乘除吗?你怎么先算的除法呢?哦,原来应该这样算!看来就算是口算都不能马虎了,得先认真思考、判断再计算才行!师:在刚才这几道口算题里都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几种运算统称为什么?那这几种运算出现在一个算里,又叫什么呢?师:其实,同学们刚才说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以及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算式需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这都是四则混合运算规定的运算法则,下面让我们继续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备课全册教案

知识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能力目标
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
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板书定义
小组活动,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课时
课时 二.乘、除法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括号的作用(精编).docx

小括号的作用
小括号从符号王国来到人类的书中,一不小心掉进了一本李刚的语文书中。
“你是谁?”李刚惊奇而又小声地问。
“我、我、我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想来看看我在地球上有什么作用,那个星球的人都说我是无能王。
我想在这找点惊喜给他们带回去,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是无能的。
”
突然,老师说:“请用小括号划出重点词,用方括号划出多音字。
”
李刚高兴地对小括号说:“你的作用来了!”“什么,我的作用来了?”小括号喜出望外。
小括号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想不到我的作用这么大,能帮助你们做复习的工具,我终于不用当‘无能王’了!”“对呀!你的作用确实很大!不仅能帮我们作为复习时的工具,而且还能帮我们作为数学上的好助手!”李刚笑嘻嘻地说。
于是李刚又翻开了数学书,对小括号说:“书上的这道题86-32-28有了你的帮助就能很快算出答案,快过来瞧瞧!是这样的,86-32-28 =86-(32+28)=86-60=26,其实你的功能也很大,是不是在符号王国里没有显示出来?”“嗯!我就是没有把我的功能显示出来,但我现在发现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心情舒畅多了!”小括号又惊又喜地说。
小括号知道自己的大作用之后很是兴奋,但是很快,自己就要回去了,它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李刚,回自己的王国去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括号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括号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介绍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括号的策略。
教学难点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2. 括号内外的运算顺序。
3. 括号嵌套时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发现计算顺序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括号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括号的含义、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3. 例题: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4.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让学生分享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6. 总结:总结本课时的重点知识,强调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括号2. 板书内容:括号的含义、用法、优先级,以及相关例题。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括号计算题。
2. 提高题:让学生做一些含有多个括号或者括号嵌套的计算题。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括号进行计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括号的概念、用法及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括号的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计算。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括号。
教学难点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或操作困难的知识点,它们通常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解释,以及学生更多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括号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学生在初次接触括号时,可能会对其在算术表达式中的优先级感到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括号的作用
小括号从符号王国来到人类的书中,一不小心掉进了一本李刚的语文书中。
“你是谁?”李刚惊奇而又小声地问。
“我、我、我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想来看看我在地球上有什么作用,那个星球的人都说我是无能王。
我想在这找点惊喜给他们带回去,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是无能的。
”
突然,老师说:“请用小括号划出重点词,用方括号划出多音字。
”李刚高兴地对小括号说:“你的作用来了!”“什么,我的作用来了?”小括号喜出望外。
小括号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想不到我的作用这么大,能帮助你们做复习的工具,我终于不用当‘无能王’了!”“对呀!你的作用确实很大!不仅能帮我们作为复习时的工具,而且还能帮我们作为数学上的好助手!”李刚笑嘻嘻地说。
于是李刚又翻开了数学书,对小括号说:“书上的这道题86-32-28有了你的帮助就能很快算出答案,快过来瞧瞧!是这样的,86-32-28 =86-(32+28)=86-60=26,其实你的功能也很大,是不是在符号王国里没有显示出来?”“嗯!我就是没有把我的功能显示出来,但我现在发现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了,心情舒畅多了!”小括号又惊又喜地说。
小括号知道自己的大作用之后很是兴奋,但是很快,自己就要回去了,它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李刚,回自己的王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