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教案
《芳香烃》 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苯的同系物的概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苯结构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的性质。
2、教学难点(1)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2)苯的取代反应机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如香水、香薰等,引出芳香烃的概念。
提问学生这些物质为什么会有芳香气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1)芳香烃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即含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
介绍芳香烃的分类,如单环芳香烃(如苯)、多环芳香烃(如萘、蒽)等。
(2)苯的结构展示苯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苯分子的结构特点。
讲解苯分子的凯库勒式,并指出其局限性。
通过现代价键理论,介绍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大π键的形成,使学生理解苯分子的特殊稳定性。
(3)苯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展示或图片展示,介绍苯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让学生了解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苯的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演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强调苯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伴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a 卤代反应讲解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反应机理,强调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b 硝化反应介绍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的实验过程、产物和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燃一、教材分析本行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门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 了解芳香烧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烧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难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已对苯有初步的了解:如苯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1、苯的卤代反应和硝化反应2、苯的加成反应。
以苯为基础,学习芳香烧,水到渠成。
但是由于相隔时间较长,学生记忆比较模糊,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五、教学方法五、教学方法1.探窕法:苯结构特点的实验探究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钵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教学基本环“:自主学习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一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总结、当堂检测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苯的同系物结构和性质。
2.教师的教学准备:导学案制作、课件的制作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小组教学。
七、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通过展示诱人的烤鸡翅图片引入课题。
(二)检查预习、集中反馈【问】: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单键、双键交替的结构吗?请设计实验证明苯的结构。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苯的结构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章第2节 芳香烃教学设计

《芳香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芳香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苯的分子结构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关于苯的化学性质是以探究实验形式给出。
本节内容是对化学2中已经介绍的苯的化学性质的提升,重点介绍的是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2.自主设计有关实验并探究有关物质性质【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辨证思维能力及各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三、【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性质差异【难点】溴苯和硝基苯的制备探究实验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学习有机知识是在高一下学期,距今已经半年之久,所以对已学过的苯的知识已经大多忘却,仍然必须重点复习,要帮助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贯彻好,通过对比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性知识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真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苯的燃烧反应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归纳、比较法:归纳比较苯与脂肪烃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4.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芳香烃》的教材内容,初步把握内容,并填写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室内教学,课前准备好苯的同系物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的实验用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通过抽查各层次的学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芳香烃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2.1芳香烃学案(人教版选修5)一、预习目标1、了解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简单了解芳香烃的来源及应用二、预习内容(一)、苯的结构和性质1、苯的结构(1)分子式_______________(2)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3)最简式______________ (4)空间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角为120。
,碳碳键长介于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之间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______ 色,带有 ___________ 气味的有_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3、苯的化学性质(1 )取代反应①苯与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苯的硝化反应苯与和的混合物共热至50C―― 60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加成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的氧化反应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苯的含碳量很高,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苯 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苯的同系物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____ 取代后的产物2、结构特点:分子中只有—个苯环,侧链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碳碳键全部是单键)3、通式: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与苯相似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书写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苯环不变,变换取代基的位置及取代基碳链的长短。
高中化学选修芳香烃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芳香烃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芳香烃的基本性质、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碳氢化合物知识,引出芳香烃的概念。
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芳香烃吗?它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芳香烃的结构(15分钟)
1. 讲解苯环的结构和特点。
2. 介绍芳香烃的一般结构。
3. 展示一些常见的芳香烃分子结构。
三、芳香烃的性质(20分钟)
1. 辅导学生了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通过实验示范,展示芳香烃的燃烧性质和化学反应。
四、芳香烃的制备方法(15分钟)
1. 讲解芳香烃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蒸馏、加氢、硝化等方法。
2. 分析各种制备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五、芳香烃的应用(10分钟)
1. 分析芳香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2. 探讨芳香烃在材料制备、化工生产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六、总结与讨论(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芳香烃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学习更多关于芳香烃的知识,提出更多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加深学生对芳香烃的理解。
2. 提出问题,供学生下节课讨论。
教案结束。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新人教版选修5第一篇:高中化学《芳香烃》教案6 新人教版选修5苯芳香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2.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3.使学生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4.通过苯及其同系物性质的对比,对学生进行“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分子结构的关系。
2.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以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引入课题;2.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验验证探究得出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实验验证和类比分析得出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投影仪、试管若干、苯分子的比例模型;苯、甲苯、二甲苯、酸性KMnO4溶液、溴水、冰块、乒乓球碎片、蒸馏水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一名言的最佳实例莫过于德国科学家凯库勒。
当他每天苦思冥想某一个问题而又不得其解时,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才使其豁然开朗,使问题得到较圆满地解决。
他思考的问题就是关于苯分子的结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苯的知识。
[板书]第五节苯芳香烃[实物展示]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苯[生]观察苯的颜色状态: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补充演示]在一干净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的苯,将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
[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当试管从冰水混合物中拿出时,液体变成无色固体。
[师]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由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能将苯由液体冷却为固体,表明苯的熔点高于0℃。
[补充演示]在一试管中加入1 mL 苯,另外加3 mL 水,振荡之后静置。
[生]观察现象:振荡时溶液混浊,静置后分层,在液面下1 mL 处有一明显界面。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生]说明苯不溶于水;所加的1 mL 苯在上层,3 mL水在下层,又表明苯的密度比水小。
高中化学教案芳香烃

高中化学教案芳香烃
教学目标:
1. 了解芳香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掌握芳香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3. 理解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难点:芳烃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化学试剂。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酸碱试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芳烃的结构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芳烃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芳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讲解芳烃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用溴水测试芳烃和脂肪烃的区别,让学生亲身感受芳烃的性质。
四、讨论(15分钟)
与学生讨论芳烃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芳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芳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和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2《芳香烃》教案.doc

第二节芳香烃教学目标:1、掌握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2、了解芳香烃的及其应用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复习脂肪烃,回忆必修2中有关苯的知识,完成表格完成P37[思考与交流]中1、2小结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苯的物理性质: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80.1C,熔点5.5C 二、苯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
1)苯的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苯的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3)苯的加成反应(与H2、Cl2)总结:能燃烧,难加成,易取代m [课堂练习]: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 ()(导学)(A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 )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 )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2 、 苯 环 结 构 中 不 存 在 C-C 单 键 与 C=C 双 键 的 交 替 结 构 , 可 以 作 为 证 据 的 是[]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A .①②④⑤3、下列物同一平面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上的是 ( )4、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 、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C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三、P37[思考与交流]中第 3 问。
1、由于制取溴苯需要用剧毒试剂──液溴为原料,因此不宜作为学生操作的实验,只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芳香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善于引导学生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考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注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学好苯的结构和性质尤为重要,而苯的结构和性质,又进一步说明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从而可培养学生根据有机物结构分析其性质的思想,增强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师:在烃类化合物中,除了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脂肪烃之外,有很多烃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这样的化合物属于芳香烃,我们在高一已经学习过最简单、最基本的芳香烃,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板书】第二节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域化学性质
催化剂
1、苯的分子结构(由学生回答)
分子式:C 6H 6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与乙炔最简式相同)
(出示历史原因,凯库勒式仍沿用,但它不能正确反映苯的结构)
结构特点:12个原子共平面,即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碳碳键长完全相等,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2、苯的物理性质
(强调)水苯ρρ<,且苯不溶于水,苯与水混合时应漂浮在水面上。
3、苯的化学性质(重点)
(1)可燃性
燃烧:与4CH 、42H C 、22H C 燃烧时的现象相比较,火焰明亮并带浓烟。
原因:苯分子内含碳量高,常温下为液态,燃烧更不充分。
(2)取代反应
A 、卤代反应
+ HBr ;
+ Br 2 →
取代反应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与氯水不反应)
实际催化剂是
3FeBr 。
装置
现象
【板书】B .硝化反应
⎢⎣⎡的原因导管口在锥形瓶液面上的原因从烧瓶到锥形瓶导管长⎢⎢⎢⎣
⎡),(,??中的溴碱性溶液洗去溶于溴苯等应用纯溴苯无色状态烧瓶内产物颜色如何检验何物锥形瓶液面附近白雾是NaOH
浓H 2SO 4
催化剂 + HO —NO 2 →
+ H 2O
应注意:苯是与液溴(纯2Br )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回忆4CH 与2Cl 反应, 应注意:·是混酸(浓3HNO 与浓42SO H )而非只有浓
3HNO 温度控制在60℃之下,否则易挥发,浓3HNO 易分解。
温度计的位置:测水浴的温度,对比制乙烯时,测反应液的温度时,温度计位置 要不断振荡
产物应有的颜色(
应无色,混有杂质,显黄色)的类性,及在工业上的用途(简介)
硝化反应定义
【板书】C .磺化反应
应注意:反应物只有浓42SO H 。
+ HO —SO 3H →
+ H 2O 苯磺酸
磺化反应定义
【板书】(3)加成反应
A .与2H 加成
反应条件:180~250℃,Ni 催化剂。
+ 3H 2 →
环己烷
B .与2Cl 加成
反应条件:紫外线
产物:
俗称“六六六”,曾作为农药,现已被限制使用,因为它通过食物
链积累毒性。
【小结】
特殊性质苯的特殊结构决定−−→−表现在:既有类似饱和烃的取代,又有类似的不饱和烃的加成。
⎩⎨⎧键极稳定,难于突破加成,是因为大之所以易取代,而不易
饱和上看,苯的确远远未达从分子式之所以可加成,是因为 66π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