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8086测温枪课程设计

8086测温枪课程设计

8086测温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8086测温枪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温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技术。

2. 学习并掌握8086汇编语言编程,能编写简单的温度读取及显示程序。

3. 掌握基础的数字信号处理知识,理解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过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8086测温枪的组装和调试。

2. 能够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温度的读取和显示。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温度测量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8086测温枪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8086测温枪原理及结构-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8086微处理器基本组成- 接口技术及信号传输2. 8086汇编语言编程- 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8086汇编指令系统- 程序编写及调试技巧3.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模转换原理- 显示技术及接口4. 实践操作- 8086测温枪组装与调试- 温度读取及显示程序编写- 故障排查及解决方案5. 教学案例及拓展-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创新设计及拓展实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涵盖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逐步引导学生掌握8086测温枪相关知识,为后续教学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8086测温枪课程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 对8086测温枪的基本原理、结构及汇编语言基础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整体认识。

8086的课程设计

8086的课程设计

8086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特点。

2. 使学生了解8086指令系统,能正确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帮助学生理解内存管理、中断处理和I/O操作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8086微处理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基于8086的硬件系统搭建和编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汇编语言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但对硬件和汇编语言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8086微处理器概述:介绍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

- 8086内部结构- 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8086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2. 8086指令系统:学习8086指令的分类、格式及功能,对应教材第二章。

- 指令分类及格式- 常用指令介绍与示例- 汇编语言编程基础3. 内存管理:讲解内存的组织结构、地址空间分配及管理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

- 内存组织结构- 地址空间分配- 内存管理方法4. 中断处理:分析中断的类型、处理过程及中断向量表,对应教材第四章。

- 中断类型及处理过程- 中断向量表- 中断编程实例5. I/O操作:介绍I/O端口地址分配、编程方法及其应用,对应教材第五章。

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作者:————————————————————————————————日期:目录1绪论.。

.。

.。

..。

.。

..。

...。

.。

.....。

..。

.。

.。

.。

..。

..。

.。

......。

.。

12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概况.。

..。

...。

.。

....。

.。

...。

..。

..。

.。

.。

.。

.13系统器件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2)3。

1系统器件选择。

...。

...。

.....。

.。

..。

....。

..。

...。

..。

.。

..。

.。

..。

.2 3。

2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的选择。

...。

..。

..。

..。

.。

.。

.。

. (2)3.3显示接口芯片。

.。

.。

..。

..。

...。

....。

.。

...。

....。

.....。

...。

..。

..23.4 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

.。

..。

..。

.。

.。

.。

.。

..。

......。

.。

.24系统各部分功能模块介绍。

.。

.。

.....。

.。

.。

.。

..。

.。

..。

..。

.。

.。

..。

.。

.34.1温度测量和控制部分....。

.。

....。

.。

.。

.。

.....。

.....。

..。

....。

..。

..3 4。

2ADC0809与8255的连接。

.....。

...。

..。

.。

.。

..。

.。

.。

...。

.。

...。

...。

54。

38086的可编程外设接口。

.。

....。

....。

..。

..。

.。

...。

.。

.。

. (5)4.4 数据显示部分....。

.。

...。

..。

.。

..。

.。

.。

.。

.。

..。

.。

..。

...。

.64.5系统硬件原理图.。

.。

.。

....。

..。

.。

.。

.。

..。

....。

.。

.....。

...。

.75软件设计。

.。

.。

...。

...。

..。

.。

..。

..。

..。

.。

..。

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目录一、设计要求,,,,,,,,,,,,2二、设计目的,,,,,,,,,,,,2三、设计的具体实现,,,,,,,,,21、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22、系统硬件选择和设计,,,,,,33、系统各部分功能模块介绍,,,,44、系统流程图,,,,,,,,,,75、系统调试,,,,,,,,,,116、程序,,,,,,,,,,,,1―/ J12四、结论与展望,,,,,,,,,,18五、心得体会及建议,,,,,,,,18、°六附录,,,,,,,,,,,,,丨2」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19七、参考文献,,,,,,,,,,,24、设计要求利用ADC080酥用中断式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系统,在LED数码显示器上显示温度值,并对温度进行测试和控制,当检测温度达到温度上限60 T时开启风扇(即开启电机),低于下限温度30C时关闭风扇,LED 上的显示内容为:XX C (采用十进制显示)。

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保障,也是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后,已经具备了对微机系统进行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一个具体微机系统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培养学生运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法:学生通过对实验室系统的实验调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科学实验能力,因此,本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场所,有利于为学生树立微机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同时加强了学生编制和调试程序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它是教数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

本设计的目的是以8086微处理器为控制器,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小信号经过放大和低通滤波后,送至A/D 转换器;微控制器实时采集、显示温度值(要求以摄氏度显示),同时系统还应可设定、控制温度值,使系统工作在设定温度。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温度测量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温度测量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温度测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组员:指导老师:日期: 2012年5月20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说明书正文……………………………2.1 前言………………………………2.2 现状………………………………2.3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2.4 系统电路原理图……………………2.5元器件参数选择与清单………………2.6 电路的调试…………………………3. 心得体会………………………………4. 参考文献………………………………5. 附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1.1.任务要求在Dais实验台基础上设计并调试一个外接口电路,能够测量和显示所测量(依具体题目定)的值,且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编程并调试完成整个开发系统。

每组一题,分别由3~4位同学合作完成。

1.2. 主要技术要求(1)测温题要求温度测量:0 摄氏度~+100 摄氏度(2)显示精度:0.1g1.3. 主要完成任务(1)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课程设计方案。

(2)微机接口电路硬件的焊接。

装配。

逐步排除故障与调试。

(3)用Prote2004绘制微机最小系统配置原理图。

(4)用Prote2004绘制相关项目的接口原理图。

(5)编写有关项目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6)按照相关项目内容要求,上机进行联调。

(7)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4. 提交成果(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本。

(电子文档和打印稿各一份)要求:内容完整,图表完备,条理清晰,分析有据,计算精确。

所附电路图布局完整合理,清晰完备,图形和符号要规范。

(2)所用元器件清单。

(3)电路实体一套。

要求:该电路实体必须是经过自己安装调试达到性能指标要求的电路实体。

1.5. 时间分配4.23日晚,布置任务与接口电路知识授课4.24-5.05 查找相关资料,草拟总体方案;讨论确定总方案;上机熟悉Protel2004软件;微机最小系统配置原理图,相关接口电路图设计;借领工具,分发参考资料,PCB板与相关元器件。

基于8086CPU的温度测试系统设计报告

基于8086CPU的温度测试系统设计报告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度测试系统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2103 班设计学生:何志明学号201211020307韩爽学号201211020314 指导教师:樊希平完成时间:2014年5月29日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系统设计原理图源程序:DATA SEGMENTSITUATION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CH,58H,5EH,79H,71H BAIWEI DB 0SHIWEI DB 0GEWEI DB 0DATA ENDSCODE SEGMENTORG 100HASSUME CS:CODE,DS:DATASTART: MOV AX,DATAMOV DX,AXAGAIN: MOV DX,0400H ;0809地址OUT DX,AL ;启动转换MOV DX,0600H ;244地址CALL Key_scan ;检测键是否按下WAIT0: IN AL,DXTEST AL,01HJZ WAIT0MOV DX,0400H ;0809地址IN AL,DXDisp: MOV BL,100 ;数码管显示程序(16→10)DIV BLMOV BAIWEI,ALMOV AL,AHAAMMOV SHIWEI,AHMOV GEWEI,ALMOV AH,0MOV SI,AXMOV BX,OFFSET SITUATIONMOV AL,[BX][SI] ; 个位MOV DX,0800HOUT DX,ALMOV AL,SHIWEIMOV SI,AXMOV BX,OFFSET SITUATIONMOV AL,[BX][SI] ;十位MOV DX,0A00HOUT DX,ALMOV AL,BAIWEIMOV SI,AXMOV BX,OFFSET SITUATIONMOV AL,[BX][SI] ;百位MOV DX,0C00HOUT DX,ALJMP AGAINKey_scan: ;按下按键,保持当前数码管数值不变MOV DX,0600HIN AL,DXTEST AL,08HJNZ EXITKEYCALL DELAY ;延时去抖动MOV DX,0600HIN AL,DXTEST AL,08HJNZ EXITKEYJMP STARTEXITKEY:RETDELAY: MOV CX,0DELAY1:NOPLOOP DELAY1RETCODE ENDSEND START设计总结:这两周的微机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逐个学习每块芯片的引脚功能和设计整个硬件模块,和参照书本编写程序过程中,复习了课堂所学知识,同时深刻的感觉到课本知识的不足,对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温度控制实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温度控制实验

实验七:温度控制实验实验实验环境PC机+Win 2003+emu8086 实验日期2016.6.17 一.实验内容1.使用IO方式实现温度采集和加热控制控制温度保持在75℃到80℃并维持2分钟2.控制温度曲线如给定要求(先加热到60℃保持1分钟;加热到70℃保持2分钟;然后降温到50℃并保持)二.理论分析或算法分析1.利用判断语句判断此时温度计端口寻址方式端口地址给出的方式有两种:端口直接寻址方式,指令直接提供8位端口地址,寻址范围为0-255(00H--FFH),即一个字节的地址值;端口间接寻址方式,由DX寄存器给出16位端口地址,DX的取值范围为0-65535(0000H—FFFFH)。

2.软件计时的方法利用INT 15H功能调用实现延时,其入口参数:AH=86H CX:DX=微秒(延时时间);出口参数:CF=0——操作成功,AH=00H。

在软件延时的基础上,对延时次数进行计数,即可实现计时功能。

3.I/O设备数据传送控制方式详细原理参考教材8.3节相关内容4.温度采集和加热控制装置的实现1.利用EMU8086系统提供的虚拟设备实现温度采集和加热控制,该设备在系统默认安装路径下:如:“c:\emu8086\devices\thermometer.exe”。

该设备加热装置端口号为127,通过向127号端口写出01H 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温度升高;写出00H 控制加热装置熄灭,温度自然降低。

该设备温度采集装置端口号为125,通过对125号端口的读入,可采集到当前的温度值1三.实现方法(含实现思路、程序流程图、实验电路图和源程序列表等)扩展前的代码:mov ax, csmov ds, axstart:in al, 125cmp al, 76jl lowcmp al, 79jle DELAYjg highlow:mov al, 1out 127, aljmp starthigh:mov al, 0out 127, alDELAY:DECDELAY_TIEMMOVAX,DELAY_TIEMCMP AX,0JE FINALMOVDELAY_TIEM,AXmov cx, 01hmov dx, 86a0hmov ah, 86hint 15hJMP startRETFINAL:NOPDELAY_TIEM DW 50 DELAY_ENABLE_CUR RENT DW 0 扩展后的代码:mov ax, csmov ds, axstart:in al, 125cmp al, 61jl lowcmp al, 69jle DELAYjg highlow:mov al, 1out 127, aljmp starthigh:mov al, 0out 127, alDELAY:DECDELAY_TIEMMOVAX,DELAY_TIEMCMP AX,0JE TWOMOVDELAY_TIEM,AXmov cx, 01hmov dx, 86a0hmov ah, 86hint 15hJMP startTWO:MOVDELAY_TIEM,50start2:in al, 125cmp al, 71jl low2jl low2cmp al, 79jle DELAY2jg high2low2:mov al, 1out 127, aljmp start2high2:mov al, 0out 127, alDELAY2:DECDELAY_TIEMMOVAX,DELAY_TIEMCMP AX,0JE FINALMOVDELAY_TIEM,AXmov cx, 01hmov dx, 86a0hmov ah, 86hint 15hJMP start2RETFINAL:NOPDELAY_TIEM DW 50DELAY_ENABLE_CURRENT DW 02四.实验结果分析(含执行结果验证、输出显示信息、图形、调试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扩展前截图扩展后截图验证了延迟操作的基本要求,实现了监控温度计变化以及控制温度变化功能.五.结论完成了本次实验要求的温度控制实验实验内容。

基于8086的温度测控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8086的温度测控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8086的温度测控系统课程设计中南大学微机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实验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指导老师 **************设计者****专业班级测控140* 班**号设计日期 2016年7月5号一、系统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出具有如下功能的温度测控系统。

设计一个温度测控系统,温度测量部分采用ADC0809, 控制输出部分采用8255控制加热器加热/冷却,系统实现一路温度信号的测控,在3位LE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温度。

控制温度范围 0~76.5 C O,每隔0.2s检测一次,每点连续采集5次,取其中值,经标度变换,转为BCD码后送显示器显示,每1s刷新一次显示。

设定温度为0℃时,变换放大电路送出的模拟量为0.0V,此时A/D输出的数字量为00H;温度为76.5℃时变换器送出对应电压4.98V,此时A/D输出的数字量为FFH,即每0.3℃对应1LSB的变化量,对应电压值为19.5mV。

报警温度设定为76.5℃,此时,输出电压约为5.0V左右。

显示方式为:例:温度:45.0 C O设计要求:设计相应的A/D转换器、I/O接口、显示、键盘等微机接口电路,可在线键盘参数设置、检测、显示、报警。

并设计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编写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 温度检测的基本原理系统设计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测温系统。

AD590是一种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

测温范围是-55℃~150℃,非线性误差在±0.30℃,其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每升高1开尔文,输出电流就增加1μA,其输出电流I=(273+T)μA。

另外,为满足系统输入模拟量进行处理的功能,对其再扩展一片ADC0809,以进行模拟数字量的转化。

2.2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C0809做A/D转换实验。

ADC0809是一种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输出的逐次逼近法A/D器件,转换时间100μs,转换精度±1/512,适用于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温度测控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度数据,用CPU控制温度值稳定在预设温度。

当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系统启动电加热器,当这个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断开电加热器。

系统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扩展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的能力。

该系统通过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可应用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系统中。

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在满足性能的要求下,选择低成本器件,简化系统设计。

关键词: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 A/D转换器控制系统Design of Temperature Control based on a 8086Microprocessor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 8086 microproces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D590 is adopted in this system to gather temperature data and uses CPU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this system turns on the heater. When this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the heating system is turned off.This system has high automatic degree, goo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easy to extend, economy and practicality is good. The system was tested and the test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system could achieve quite good control performance . It is used in the system which is not need high accurac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whole system , low cost devices are selected and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in the design whil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re met.Key words: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A\D converter control system前言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电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之类的家用电器在保温时,由于其简单的温控系统,利用温敏电阻来实现温控,因而会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浪费。

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在工业设计、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

大到大型钢铁厂、化工厂等,小到酒店、温室、家电等。

温度监控的应用随处可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温度控制技术的成熟,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微处理器8086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具有极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

温度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早期的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控制,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目前,微机测控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也极为广泛,它由于体积小、功能强、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其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仪器无论是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应用功能等方面或在解决测试技术问题的深度及广度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测试技术方面的广泛运用,智能仪器有了更大的发展。

温度测试仪器的智能化已是现代仪器仪表发展的主流方向。

第一章 设计主要工作思路方案一:设计一种可控制的温度加热系统,实现温度的上升或下降。

其中,温度的传感和放大部分通过AD590温度传感器集成芯片和运算放大器来实现温度的上升或下降,通过给加热系统通断电来实现。

当需要加热时,8255的PC6输出高电平;当需要降温时,8255的PC6输出低电平,关闭加热系统,让加热器自然冷却而起到降温效果。

加热或降温的控制信号通过8255的PA0读取拨动开关的状态来实现。

系统流程图如图1-1所示:图 1-1分析和讨论:该方案达到了温度的上升或下降控制,但温度上升到多少或下降到多少都得由人来控制,为了让微机来自动控制,引入了方案二。

方案二:开始显示提示信息采集A/D 值求其平均值转换为BCD 码并显示字符读开关状态有键按下否返回DOC读开关状态PA0=1 升温8255 PC6口=1返回降温 8255 PC6口=0NYNY设计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将温度控制在某一设定值。

其硬件与方案一差不多,只是它的加热控制信号是直接通过软件来控制,而不是通过PA0拨动开关来实现。

在该实验利用PC 机键盘输入设定温度值。

当系统采集的温度值低于设定值时,开通加热系统,反之,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关闭加热系统。

仍然利用8255的PC6口控制加热系统。

其流程图如图1-2所示:图 1-2分析和讨论:该系统实现了将温度控制到一设定值,并保持稳定,但温度值只能设定一次。

当在控制过程中,如果有时想将温度再调高点就办不到了,为此引入了第三方案。

方案三:设计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将温度控制到某一设定值,并保持稳定。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开始显示提示信息设置温度设置温度大于实际温度加热显示温度有键按下?返回DOC停止加热NYNY要重新设置温度并进行重新控制调节,使温度达到一新的设定值,并保持稳定。

这里的重新设置和控制可以进行无限多次,当然这个设置值得在某一最大值范围之内,这里把最大值设为76℃。

当设置温度大于76℃时,系统就会报错并退出系统。

其流程图见第五章图 5-1。

经过对以上三方案得分析、比较,我觉得方案三比较完善些,于是我采用方案三作为本场次设计的总体方案。

第二章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概况1.1 温度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温度信息由温度传感器测量并转换成微安级的电流信号,经过运算放大电路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小信号进行跟随放大,输入到A/D 转换器(ADC0809)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主机。

数据经过标度转换后,一方面通过数码管将温度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该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调整电加热炉的开通情况,从而控制温度。

在断开电加热器,温度仍然异常,报警器发出声音报警,提示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其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 1-1 系统原理框图1.2 系统硬件选择和设计1、系统扩展接口的选择本次设计采用的是8086微处理器,选择8255A 可编程并行接口作为系统的扩展接口,8255A 的通用性强,适应灵活,通过它CPU 可直接与外设相连接。

2、温度传感器与A\D 转换器的选择本系统选用温度传感器AD590构成测温系统。

AD590是一种电压输入、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5℃~150℃,非线性误差在±0。

30℃,其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没升高1K (K 为开尔文温度),输出电流就增加1uA 。

其输出电流I =(273+T )u A 。

本设计中串联电阻的阻值选用2K Ω,所以输出电压V +=(2730 + 10T)MV .另外,为满足系统输入模拟量进行处理的功能,对其再扩展一片ADC0809,以进行模拟—数字量转化。

3、显示接口芯片为满足本次设计温度显示的需要,我们选择了8279芯片,INTEL 8279芯片是一种通用的可编程的键盘、显示接口器件,单个芯片就能完成键盘键入和LED 显示控制两种功能。

备注:系统硬件接线应尽量以插接形式连接,这样便于多用途使用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第三章 系统主要元件功能与原理介绍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电路温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微处 理 器加热控制电路 报警译码 显示3.1 8086微处理器及其体系结构3.1.1 8086微处理器的一般性能特点(1) 16位的内部结构,16位双向数据信号线;(2)20位地址信号线,可寻址1M字节存储单元;(3)较强的指令系统;(4)利用第16位的地址总线来进行I/O端口寻址,可寻址64K个I/O端口;(5)中断功能强,可处理内部软件中断和外部中断,中断源可达256个;(6)单一的+5V电源,单相时钟5MHz。

另外,Intel公司同期推出的Intel8088微处理器一种准16位微处理器,其内部寄存器,内部操作等均按16位处理器设计,与Intel8088微处理器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其对外的数据线只有8位,目的是为了方便地与8位I/O接口芯片相兼容。

3.1.2 8086CPU的编程结构编程结构:是指从程序员和使用者的角度看到的结构,亦可称为功能结构。

从功能上来看,8086CPU可分为两部分,即总线接口部件BIU(Bus Interface Unit)和执行部件EU(Execution Unit)。

8086CPU的内部功能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 8086/8088CPU内部功能结构图1、执行部件(EU)功能:负责指令的执行。

组成:包括①ALU(算术逻辑单元)、②通用寄存器组和③标志寄存器等,主要进行8位及16位的各种运算。

2、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负责与存储器及I/O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操作。

具体来看,完成取指令送指令队列,配合执行部件的动作,从内存单元或I/O端口取操作数,或者将操作结果送内存单元或者I/O端口。

组成:它由①段寄存器(DS、CS、ES、SS)、②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指向下一条要取出的指令代码)、③20位地址加法器(用来产生20位地址)和④6字节(8088为4字节)指令队列缓冲器组成。

3、8086 BIU的特点①8086的指令队列分别为6/4个字节,在执行指令的同时,可从内存中取出后续的指令代码,放在指令队列中,可以提高CPU的工作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