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版+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家国之思(15分)(共1题;共15分)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班级举行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1)下面是一则赞美家乡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1)—(3)小题。

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

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宁波人心头。

宁波,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迎来了建城1200年的盛大节日。

悠悠流tǎng①的三江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宁波舟山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

历史juàn②顾宁波,未来属于宁波。

①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 .载.入史册 B .风雪载.途 C .千载.难逢②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2)下面是爱国诗文朗诵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

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

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

“造化钟神秀,(1)________”,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

“(2)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3)________”,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4)________”,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

“(5)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6)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

“(7)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

……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宁波市十五中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宁波市十五中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宁波市十五中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吾妻之美我者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__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了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三个大题,26个小题。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刻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答题规定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存与运用(共28分)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

(2分)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改日是社会的栋梁2.阅读下面文字,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2分)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huáng)历程。

60年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倾听了祖国(áng)然奋进的脚步声;莽莽昆仑,巍巍长城,见(zhèng)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zūn)严;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

关爱了生命原野的厚度,了灵魂海拔的高度,了幸福人一辈子的广度。

①扩展②增加③提升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然而谁也不明白网络搜索会可不能让人变笨?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伙儿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6.古诗文填空。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含答案解析 (一)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含答案解析 (一)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含答案
解析 (一)
近日,在网上流传着一份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含答案
解析,该试卷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

本文将针对此试卷进行分
析和讨论。

一、试卷概述
该试卷共12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选择题涵盖了诗歌、文言文、
现代文等多个方面,非选择题则主要考查作文能力。

二、难度分析
整张试卷难度适中,其中有个别题目较为考验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
鉴赏能力,如第8题要求学生根据诗意猜测词语意义,第10题涉及到
较为高级的文学概念,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基础上思考。

三、答案解析
1.第2题答案为A。

该题考查了对文学常识和诗歌的理解,诗意描绘的是一处雪景,雪花像是白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并不是秋天落叶纷飞的
景象。

2.第8题答案为D。

该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短蒂”的意思是荷花的花梗,因此选项D正确。

3.第14题答案为ABD。

该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及常识的掌握,答案中除
了选项C外,其他选项都和“草棚子”相关。

四、评价
该试卷所涉及的知识点全面,题目考察多样化,反映了宁波市中考语文科目的要求和考察难度。

非选择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备战中考的学生,这份试卷无疑是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

同时,也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水平,引导学生重点复习和提高。

总之,这份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word含答案解析为广大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份很好的参考,也是检验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是否掌握了正确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时候。

宁波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宁波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宁波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郑珍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

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划线句中“悠悠”一词有何妙处?(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苏舜钦(宋)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鸠相对鸣。

(注释)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

②连明:直至天明。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面,合理想象,30字左右。

(2)三、四两句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瑾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B.“俗子胸襟谁识我”运用反问修辞,强调了自己不被“俗子”理解的处境以及知音难觅的无奈与苦闷。

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因不被丈夫理解,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D.全词塑造了一位关心国家命运,不愿为女子身份束缚,情愿忍受世人的不理解,也要奋发做出一番事业的女英雄的形象。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诗瑶:啊?把谁的名字写错啦?正浩:就是那位园艺师傅方刚,写成万刚了。

诗瑶:哎呀,太粗心了。

正浩:我们要在第四期中刊登一则启事,更正错误,还要表示歉意。

诗瑶:好的。

【答案】【示例】因工作疏忽,我们在本刊第三周“最美人物”栏目中,将园艺师傅方刚的名字错写成万刚,特此更正,并向方刚师傅及读者致歉。

三、阅读理解(52分)(一)(27分)清新的散文隽永的苦味阅读洪素丽的散文《苦瓜》,会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苦瓜》。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之旅。

认识作者洪素丽,女,作家、画家。

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赴美习画。

现定居美国。

专事绘画与文学创作。

擅长国画、油画、木刻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绘画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在文学创作领域,她亦诗亦文,创作颇丰。

诗集有《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记》《守望的鱼》《海岸线》《芳草天涯》《梦与旅行》等。

1982年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1994年获《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知识卡片石涛石涛,明末清初画家,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

幼年遭变,后出家,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

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他餐餐不离苦瓜,还把苦瓜供奉案头朝拜。

木刻画木刻画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图像,再用纸拓印出来的版画,版面凹凸感强,拓印出来后,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刻刀雕凿的味道,神韵独具。

相关言论她(洪素丽)以画家对空间、光线、色彩的审美感受来取景状物。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杨大中对绘画而言,静物写生一般较容易,画动态则较难。

文章恰恰相反,写具体的事件通常比较生动,单纯写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难。

洪素丽既是作家也是画家,想必深谙此理,却还是选了“苦瓜”这个题目,把绘画的技巧融入行文中,别具一格。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丁理感觉上,洪素丽总像定时返乡的鲑鱼,每当我不经意地在心里叨念着:“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很奇异地,就会适时接到她的信或电话,告诉我,“我就要返乡了!”言辞句中洋溢着兴奋难掩的情绪,信纸上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21分)1.读下面诗句,完成题目。

夜深沉,庭宁静鸟巢也被睡眠lǒng zhào ①_____着从踌躇的眼泪里从沉yín ②_____的微笑里从甜柔的羞怯和痛苦里把你心的秘密告诉我吧(1)加点字“怯”的正确读音是A.qiè B.qu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①lǒng zhào②yín2.(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

(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2),寒光照铁衣。

(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似在雪景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的“,”则在乌云中现光明。

(6)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A.少。

例陶后鲜有闻B.新鲜。

例芳草鲜美(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B.如果。

例苟富贵,无相忘(3)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4.(3分)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考试及答案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考试及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考试语文试卷一、书写( 4 分)本题依照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书写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应用(26 分)1. 阅读下边文字,依照拼音写出词语。

(2分)在宁波的历史上,宁波帮不但以其( zhuó yuè)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亦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引领着时代潮流。

在各个领域,宁波籍人士承前启后,各领( f ēng s āo)。

2. 依照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任选两个作答)(2分)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伙伴一起搭积木并 A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浸其中,不觉疲倦) ;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喝茶而B(形容悠闲,快乐而知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C(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成语:;我再选,成语:。

3. 依次填入下边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若是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命运是那困穷的土地,只要意志刚毅,它能够变得( 1)沃壤千里(2)繁花似锦(3)星光灿烂。

;如;若是说A.(1) (3) (2)B.(2)(3)(1)C.(3)(2) (1)D.(2) ( 1)( 3)4. 读下边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笨拙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稀里糊涂,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后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美乐章?①“□”内应加的标点是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下边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分)5..... 3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满地展现了中国的兴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6. C. 经国务院赞同,自 2009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D.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体有2000 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页,有三个大题,26个小题。

总分值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正确工整地书写下面文字。

〔2分〕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huáng〕历程。

60年间,滚滚长江,滔滔黄河,聆听了祖国〔áng〕然奋进的脚步声;莽莽昆仑,巍巍长城,见〔zhèng〕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州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zūn〕严;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

关爱了生命原野的厚度,了灵魂海拔的高度,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①扩展②增加③提升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6.古诗文填空。

〔①~③必做,④⑤任选一题〕〔6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②,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③«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那么改,无那么警。

〞«论语十那么»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④古诗文中有很多与〝马〞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⑤古诗文中有不少与〝黄河〞有关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7.修改下面划线句子,使其表意明确。

〔3分〕«市公共汽车乘坐规那么»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8.名著阅读。

〔2分〕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二回这样写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人物:原因:9.综合性学习。

〔6分〕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

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A、〝屈原含冤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

①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②请分别说明保留另外三项材料的理由。

〔2分〕③请你为手抄报写一那么〝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

〔2分〕【二】阅读理解。

〔42分〕〔一〕①科学家认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

尽管世卫组织29日提高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警戒级别,而且卫生管员也证实美国出现了首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但研究病毒的科学家们却渐渐达成共识,认为目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变种并没有过去引起疫病大流行的那些病毒那么致命。

②事实上,上月底首先在加州圣迭戈和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其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③众所周知,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在任何时候突变,成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说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是可以避免的。

④田纳西州流感病毒学专家理查德•维比说:〝这种病毒与1918年的致命性病毒完全没法相比。

〞1918年暴发的流感造成全球大约5000万人死亡。

⑤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相似这一点是不祥之兆。

它们都是在春天流感季节的末尾出现,两者似乎都是重点袭击年轻人和健康人,而不是老年人和婴幼儿,而且它们都是H1N1变种,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两个关键的蛋白类型,这两个蛋白类型主要决定着病毒的传染力和扩散力。

⑥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和国家卫生研究院周一上午公布了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病人身上病毒的基因序列,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立即开始下载那些信息。

他们把病人身上的病毒〔1918年的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D等〕进行对比,之后发表了令人欣慰的消息。

⑦纽约西纳山医疗中心微生物学家彼得•帕勒斯说:〝这种病毒缺少某些特征〞。

尤其突出的是,这种病毒缺少一种氨基酸。

那种氨基酸似乎会导致肺部增生病毒粒子使之更致命。

⑧佐治亚大学流感专家拉尔夫•特里普说,对这种病毒蛋白类型的初步分析说明,经历过1957年那场流感的人可能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

1957年的那场流感疫情造成全球约200万人死亡。

⑨这或许可以解释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上这种病毒的原因。

迄今,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为严重。

〔选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10.科学家提出〝甲型H1N1流感〞相对温和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2分〕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2分〕但从基因工程实验室和流行病模型等渠道〔a〕获得的越来越多的初步证据说明,目前的疫情爆发其最坏的情况可能〔b〕是可以避免的。

12.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墨西哥南部出现的H1N1病毒变种的破坏性可能不及每年冬天出现的普通的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是不可预测的,这种变种可能随时突变,变为更温和或者更危险的变种。

C、〝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次被查出时,人们认为它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完全相同。

D、墨西哥老年人没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原因可能是对这种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13.在第④和第⑤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一种方法来解释〝甲型H1N1流感〞的特征?你觉得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阅读上文和下面两那么材料,你能获取哪些信息?〔3分〕材料一:四川省新闻办公室2018年5月17日下午宣布:与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患者包某某也同时治愈出院。

〔«钱江晚报»〕材料二:2018年5月17日,北京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第三例输入性确诊病例。

患者为女性,18岁,北京人。

5月1 1日13时50分乘坐美国大陆航空公司C089航班到达北京。

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开展了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全部密切接触者均已查明并进行了医学观察,未发现不适症状。

〔«人民日报»〕〔二〕带河流回家陈云其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宁波?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河流。

在地理影像中,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这三条大河,支撑起宁波的整个水系,而近百条曲折的小河及日月二湖,把宁波变成一个水汽淋漓的城市。

〝窈窕淑女〞、〝〞在水之湄〝,这样的诗似乎是特意为宁波写的。

一个城市的丽影,在潺潺的歌吟之中凸现着,成为我们追求诗意生活中挡不住的诱惑。

旭日初升,阳光如花朵一般在河面盛开。

〔a〕夏夜来临,一河的星群总在窃窃私语。

我还喜欢河上的雾霭,他们把眼前的景物变得朦胧,那隔岸的行人似乎都在梦里面走着;而当雾霭散尽,河两岸的楼房和树木便清晰地倒映在水里——这样的景致是一定要坐在三江口看的,因为你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宁波正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我们的城市应以了审美的自然和诗意的空间。

河流在带给一座城市毓秀的同时,也带来风物,带来历史和未来的走向。

我们沿奉化江上溯,就可以一直走进四明山的深处,那飘落在水面的一朵桃花或一枚枫叶,会让我们敏感地觉察季节的演变和这一生难以承受的轻柔。

如果逆行姚江,那七千年河姆渡的水稻就会在眼前灿烂地展现,而双鸟日的图腾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追望。

我知道我生命中的血液必然和这条河有着密切且神秘的关联。

浪遏飞舟,鼓吹风帆。

沿甬江而下,那是让宁波跻身于世界海运物流强烈城市的北仑港,是我们眺望着的太平洋和蔚蓝色中放飞的梦!〔b〕这河海相同的城市,让我凝望流水时,胸襟便豁然开阔。

河流无处不在,犹如爱意无处不在。

是的,水在让城市充满灵性的同时,也带来心灵滋润的光泽。

〝上善假设水〞、〝柔情似水〞,在宁波总有感人且具体的解读与注释,我常觉得那位捐了百万元却只留〞顺其自然〝化名的女性;而当无数宁波人为身患绝症的罗南英、梁国华等异乡人募捐、操心时,爱的河流便涌动了全城。

〔c〕他们说:这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宁波的三百万外来人口,是近三十年汇聚起来的,他们和我们一起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开拓打拼着,并感受着河流宽容的情感。

他们历经流离颠沛之后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家——这个家的名字叫〝宁波〝。

他们说,他是沿着河流走来的,他还将沿着河流走下去。

而另一番河流的景象,是这座城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那是十里中山路摩肩接踵的人流,是世纪大道奔驰不息的车流,是即将从高桥开出的轻轨列车的急流;而天上的飞流就在那个叫栎社的地方,连久违的台湾一下子都变得那么近。

这是一个团级流动的世界,这是让每个人都渴望的精彩的宁波。

河流向东,他们迎太阳而去,只有一个方向。

河流总让我对未来的宁波产生想象,如果把三江的水系和东钱湖连接起来,那是何等波光旖旎的城市图画。

因为有流遍全城的水,绿色满怀,花香盈袖,生活到处是盎然笑意。

在这样的图画里,让我们从容地说出一个诗人的愿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啊!宁波,现在我要带河流回家。

〔选自«宁波日报»2018年5月9日,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