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单项测试卷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1一4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 姓名 _______ 分数______一、 填空题1、+16读作( ),-518读作( )。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
负数都比正数( )。
3、比0还小的数是( ),(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在,+,-5,0,83,-256,-12%中, 正数有( ),负数有( )。
5、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的气温:零下12摄氏度 7.5摄氏度 支出300元 海平面以上825米。
( ) ( ) ( ) ( ) 6、如果用“-220元”表示亏损了220元,那么“+230元”表示( )。
7、大于-3小于+4的整数有( )个,大于-3小于+4的数有( )个。
8、以学校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小华向西走500m ,应记作( )m ,向东走1300m ,应记作( )m 。
9、一个水库的水位上升1.6m ,记作+1.6m ,那么下降2m ,记作( )m 。
10、比较大小。
0○-6 ○81 -3○10 ○-211、某种品牌的洗衣粉的标准质量为300克,规定的质量最高不超过305克,最低不超过295克,通常用:净重( )克表示这袋洗衣粉的质量。
二、判断题1、在0和-5之间只有4个负数。
( )2、所有的负数都比正数小。
( )3、所有的数可以分为正数和负数两类。
( )4、-51< -71 。
( ) 5、 +20℃和-20℃ 表示的意义相同。
( )三、选择题1、 在-4,-9,-1001,-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 )。
① -4 ② -9 ③ -1001④ - 2、按规律填数:1,-3,5,-7,( )。
① 9,-11 ② 9,11 ③ -9,113、如果用+1200元表示收入1200元,则( )表示支出1000元。
① 1000元 ② -1000元 ③ 没有这样的数能够表示 4、+4( )—3, —2( )0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数的运算(一) 导学案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3课时 数的运算(一)
【学习目标】
⒈能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⒉能熟练地应用四则运算关系对计算进行验算。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四则 运算 关系
意义 各部分之间关系 加法 加、
减法互为逆
运算 减法
乘法 乘、
除法互为逆
运算 除法
二、专项训练
⒈计算下列各题。
73.05-3.96 27.5×1.4 3.12÷15
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达标
⒈想一想,填一填。
(1)把80个0.375连加,和是( )。
(2)从8000里连续减去125,减( )次得数为0。
(3)一根铁丝长1米,比另一根短41米,两根铁丝共( )米。
(4)一瓶饮料10
3升,淘气喝了32,他喝了( )升。
⒉
⒊我校图书室有科技书840本,文艺书210本。
(1)科技书比文艺书多多少本?
(2)科技书是文艺书的几倍?
(3)科技书和文艺书共多少本?
(4)文艺书是科技书的几分之几?
四、拓展练习
小华把一个数除以76错算成了乘7
6,结果是15。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人教版(共15张PPT)

4.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 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95 18.2 63
课本P79练习十五第1、2题。
370 77.2
9
720 0.25
10
0.59
0.2
4.2
根据43 ×79 =339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3 ×0.79 =0.43 ×7.9 = 430 ×79 = 4.3 ×790 =
33.97 3.397 33970 3397
33.97 ÷0.79 =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把各个分数的分子乘起来作为分子,各个分数的分母相乘起来作为 分母,(即乘上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约分。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 (1)任何数与0相乘都为0; (2)0不能作为被除数; (3)任何数加减0都为原来的数; (4)任何数乘以1都为原来的数; (5)任何数除以1都为原来的数。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复 习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1)
二、回顾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①议一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加、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互为逆运算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 共34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共34页)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 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额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雀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1)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 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课时作业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安排

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 .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1.圆柱第2课时圆柱的认识(2).1.圆柱第3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1.圆柱第4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1.圆柱第5课时圆柱的体积(1).1.圆柱第6课时圆柱的体积(2).1.圆柱第7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2.圆锥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1).2.圆锥第3课时圆锥的体积(2).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ppt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3.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比例尺(2) .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比例尺(3).3.比例的应用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3.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3.比例的应用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3.比例的应用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ppt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1.数与代数第2课时数的认识(2).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1.数与代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数与代数第6课时式与方程(1).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2).1.数与代数第8课时比和比例(1).1.数与代数第9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2.图形与几何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2.图形与几何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3.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4.数学思考第2课时数学思考(2).4.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5.综合与实践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课件-第六单元 1.数与代数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人教版

√
3.21÷(
1 3
+
1 7
)=21÷
1 3
+21÷
1 7
(
)×
4.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要先算中括号里的,再算小
括号里的。
(×)
5.一台空调样机打五五折后出售是1430元,这台空调的
原价是2600元。
(√ )
三、算一算。 1.口算。 1-0.25= 0.715÷0.25=
3 4
+
1 6
=
121 132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一、填一填。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90,其中一个因数是
3 5
,
3
另一个因数是( 2 )。
2.在 里填上“>”“<”或“=”。
3.5×0.56 < 3.5 4.8÷0.98 4.>8
1÷
3 7
=
1×
7 3
2 3
×
5 7
32<
÷
5 7
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18,余数最大是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若甲数增加15,则甲 数是乙数的4倍。原来甲数是多少?
15÷(4-1.5)×1.5=9
=0.2÷[
5 6
×0.6]
=0.2÷0.5
=0.4
四、解决问题。 小丽在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
的9写成了4,把十位上的0写成了6,这样算出的差 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
被减数个位上的9写成4,则差比正确差少9-4=5;被 减数十位上的0写成6,则差比正确差多60,所以正 确的差是199+5-60=144。
×
6 7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6整理和复习(1

(3)化简下面各代数式。
6x+7x-x=12x
3.5y+5.5y+1= 9y+1
z×b×1= zb
b×b= b2
47
第5课时 式与方程
(4)小芳今年x岁,妈妈的年龄比小芳的3倍大5 岁。妈妈今年( 3x+5 )岁。
(5)小雨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9月份节约用水 x吨,10月份节约的用水量是9月份的1.8倍。这两个月 共节约用水( 2.8x )吨。
6 整理和复习
数学配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
1练习十四 第3课时 数的运算 第4课时 练习十五 第五课时 式与方程 第6课时 练习十六 第7课时 比和比例 第8课时 练习十七
2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1.填空题。
(1)某网上交易平台某天交易额高达995400300元。
13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2)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 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2的倍数:12,32,52 3的倍数:12,15,21,51 5的倍数:15,25,35
14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3)这些两位数中,2和3的公倍数是几?3和 5的公倍数呢?
12 15
15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6)把 的分子减去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 变,分母应减去( 18 )。
6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 ) (√ ) ( ×)
7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4)把0.02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
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相当于原来的 ( × )
(5)因为5和8是互质数,所以它们没有公因
数。
( ×)
8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解:设这棵杏仁桉树高 x m。 3x-68=400 x=15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测试卷题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试卷⑴数与代数一、填空。
1、0.4=()()=10()=()35=( )%2、13628中的“6”表示();70.6中的“6”表示();611中的“6”表示()。
3、280004320读作(),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4、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小强21kg,小兵25kg,小丽24kg,小红22kg。
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小强,小兵,小丽,小红。
5、一个数由3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6、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7、能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8、a的5倍与b的差是(),比x少15的数是()。
9、1.8公顷=()平方米5米60厘米=()米2.4时=( )时( )分7200立方米=( )立方分米10、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颗梨重150()一张床长2()冰箱的容积是216()明明早上7()起床11、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甲数占乙数的()()。
12、找规律填空。
⑴12,34,58,716,(),(),⑵ 1 ,4 ,9 ,16 ,25 ,(),(),64 ,81 二、判断对错。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3、2008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4、310里面有3个0.1。
()5、把60缩小到它的1100是0.06。
()6、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全长的1 5。
()7、6人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2次。
()8、右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5%。
三、选择题。
(只填符合题目要求答案的序号)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B、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C、负数比正数小D、数轴上-4在-7的左边2、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1.直接写得数。
870-780= 0.99+0.01=
432÷3= 0.3÷0.15=
14.4+5.6= 87+13=
7÷1415= 13-14
= 2.估算。
402×297≈ 4.92×0.51≈
28×39≈ 587×8≈
3.我会算。
(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2)算式中□和△各代表一个数,已知(△+□)×0.3=4.2,□÷0.4=12,那么△=( ),□=( )。
(3)( )+14=( )×14=14÷( )=( )-14
=0.5=( )∶4。
(4)在除法算式“( )÷36=12……( )”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
4.按要求在算式584-
5.8×17+7.8÷0.03中添上括号。
(1)运算顺序:×→+→-→÷
算式:
(2)运算顺序:-→×→+→÷
算式:
(3)运算顺序:-→×→÷→+
算式:
5.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0.24÷1.6= 45×26=
4208-2459= 32.4+61.92=
6.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
884-596 12×59+16-15
1.25×25×0.4×8
8.04-3.83-0.17
25.75×8.8-8.75×8.8 72×771
7.学校食堂运进一批大米,计划每天吃600千克,可以吃30天,实际吃了36天,求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了多少千克大米。
8.有这样三个自然数,它们的乘积与它们相加的和相等,请在下面的□中填出来。
□×□×□=□+□+□
第3课时数的运算(1)
1.90114422010015
21
12
2.1200002.512004800
3.(1)2(2)9.2
4.8(3)1
421
2
3
4
2(4)354674.(1)[584-(5.8×17+7.8)]÷0.03
(2)[(584-5.8)×17+7.8]÷0.03(3)(584-5.8)×17+7.8÷0.035.竖式略,验算略0.15
1170174994.326.288199
301004.04149.677
71
7.600-600×30÷36=100(千克)
8.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