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ppt
城市规划之城市设计PPT课件

20.4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 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 城市布局的适度调整 历史城区周边环境的控制
– 历史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
20.4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 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案例 规划思路 保护框架规划 古城风貌保护规划 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规划 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城市规划之城市设计
第19章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 第三节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 第五节 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19
第
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
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的安排,制定
20.2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宪章
– 两部《雅典宪章》 – 作为国际准则的《威尼斯宪章》 – 《佛罗伦萨宪章》与《华盛顿宪章》 – 其他相关宪章及文件
20.2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31《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简称《雅典宪章》 1933《雅典宪章》(CIAM) 1964《威尼斯宪章》 197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 1976《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
–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第一,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看当时是否保存有 较为丰富,玩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 术价值
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 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 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适用:为市民而设计,而非特殊阶层。
……具有社会生活意义 安全:防卫空间;人行空间。
……人的基本需求 可达:交通顺畅;方便参与各种活动。
……可接近、可亲近 小巧玲珑
优
美
亲切美
符合人的尺度:以人为依据考虑空间尺度、界 面和空间比例将使空间变得亲 切。如高层建筑围合的空间中, 用低层的裙房作为缓冲,可避 免高层建筑的尺度产生对人的 畏迫感。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⑸、70年代纽约市乔纳森·巴奈特发表了《城市设计 概论》,提出了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的观点。强调城市设计不仅是空间设计,也是塑造城市 的过程。
⑹、80年代以来,美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出版 《美国的城市建筑》一书,该书认为一个独立的建筑 物,城市设计项目,一个计划或一项政策,都会带来 相关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开发的导向和城市 形成的改
⑸.城市设计不够深度不够,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城市 设计”这一中间环节不够重视。
二、城市设计的含义、目的、对象、内容
1. 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关于城市设计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 见解。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 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 《城市规划基本法》98GB
变。这一理论促使人们把城市设计与城市开发、城市 管理整体联系起来。把开发建设与对城市结构和经济 的影响联系起来。
以上近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城市 设计的研究 越来越重视综合效益,已经从二维的平面形 式规划发展到由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形体环境规划三 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规划,那么对规划师的要求也就越 来越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规划学科的知识,还要有社 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城市设计概论ppt课件

URBAN DESIGN
目录
一、认识城市设计
1、What-----------什么是城市设计?(定义、内涵、认识) 2、Why------------为什么要学城市设计?(作用、意义)
3、How------------怎样学城市设计?(方法、原则、案例)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1、城市设计理论综述 2、图底关系理论 3、联系理论 4、场所理论
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 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 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市镇设计》F.吉伯特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 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和功能安 排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的体型环境在景观关系艺术上的规 划设计。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2 城市设计概念的理解倾向
(1)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2)作为实践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3)作为综合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 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注重形体环境的城市设计 (三维角度,美学原则,追求城市构图、均衡、美感) ➢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 关注环境行为的城市设计 (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认知、反应,指导城市设计) ➢ 关注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规划、建筑、景观、社会、生态、经济、心理等多学 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
三个层次:a 总体性城市设计 b 片区级城市设计 c 地段级城市设计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a 总体性的城市设计Fra bibliotek区域——城市级城市设 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城市的 建成区。它着重研究在城市 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 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放 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 的组织。其内容包括市域范 围内的生态、文化、历史在 内的用地形态、空间景观结 构、道路格局、开放空间体 系和艺术特色乃至城市天际 轮廓线、标志性建筑布局等 内容。它一般与城市总体规 划相结合。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是一定生产生活方式把一定区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人类为生产发展需要,经创造性劳动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物质环境,是地域或更大幅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城市形成的两种形态:①自上而下---人造城市指按人主观作用、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级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
特点:ⅰ由法定准则严格控制和要求建设。
ⅱ城市形态上,用地规则、构图严谨、等级鲜明、计划全面、几何形式强。
ⅲ统治机构和宗教机构位于核心地段,成为全城的重点ⅳ政治和宗教是设计的主导因素,经济是次要的。
ⅴ规模超出一般城镇,倾全国之力建设,设计思想实现几率大②自下而上---自然城市(因袭设计或实用主义设计)按自然或客观规律作用,按发展实际需要,多年叠合积累形成的城市。
特点:ⅰ以群落为基础,从不自觉设计的自然村落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ⅱ整体上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影响,以发展需求、功能合理、使用经济及地域条件为准绳。
是一种渐进的设计。
ⅲ建设形式表现为灵活用地、自由构图、有机联系、随机应变ⅳ社会成员用共同的语言和传统维系在一起,较为排外,生存方式自给自足,对外界依赖较小。
城市设计:对城市外部空间以及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目的为了确定一个城市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使其具有吸引力并令人赏心悦目雅典卫城圣地建筑群布局特点:①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②建筑布局没有采用简单刻板的轴线关系。
③考虑到了空间环境美及空间与山峦的结合,以及从周围仰望卫城的效果。
④建筑形式是通过人们长期观察思考并在实践后所得到的结果。
⑤体现了城市为民服务的思想。
罗马城布局原则:1.以选址,分区布局,街道建筑方位定向,神学思想作为城市布局四要素2.城市建设遵循米利都城---封闭广场及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大街及两侧成排建筑,剧场的建设。
体现华丽雄伟建筑风格。
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特点:①规模较小②城市选址在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地区③城市大多自发形成,以环状,放射状居多④充分利用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及自然景色成为城市特点⑤以小教堂,小井台结合城市公共活动场地⑥街道蜿蜒,视觉效果丰富⑦城市广场多属于综合型广场,位于市中心,各具特色⑧城市形态自下而上⑨运用色彩形成自己的环境特色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土地使用过程的步骤:1.建立土地开发特定目标2.建立土地使用特定标准,注意政策的可实施性,实用性3.依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土地使用内容四方面:1.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经济性2.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3.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交通及人口密度控制建筑体量和体块的控制:1.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绿化有良好的日照条件2.保证历史建筑良好景观条件,并与周围协调3.保证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良好的日照和视觉4.保证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历史延续性就相协调的空间比例关系5.保证城市的天际线有自己的特色交通与停车:对城市交通的组织,通过对主次干路,高速公路,停车场所等布局与设计来构成城市的空间骨架步行区特点及作用:在城市一定区域内实现人车分离1.提供步行休憩社交的场所,增进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促进使劲市民维护心市容。
(完整版)城市设计概论第2讲

七、 影响城市设计的社会因素
(1)政治因素 行政介入、政见、社会发展策略
(2)法律因素 助法、守法、司法
(3)经济因素 公正、分期、社会资源分配
(4)文化因素 挖掘、创新、保护与转化
八、现代城市设计的丰富与发展:从体形环境到公共策略
(1)体形环境思想 城市设计对传统建筑学和形态 Nhomakorabea术的继承
第二讲、城市设计的特征
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进程
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产生
城市设计理论开始迅速发展
1889年奥地利建筑师卡罗・西特《城市的建造》一书出版。
城市设计学科与职业领域的出现
契机:20世纪50年代现代城市发展出现巨大的转变。
二战后城市重建潮
工业与科技的进步 现代主义 婴儿潮 ……..
城市环境恶化
(1)骨架空间(framework space),下分: a.流动:主要是为人、车服务的各类道路、站场等空间。 b.服务:包括为能源、信息、消防等所提供的空间
(2)活动空间(activity space)或称目的空间(objective space) 指为居住、工业、商业、行政、公共设施、娱乐、教育、卫生、文化
特定业主、基地,实施周期 短,焦点集中在基地内。
六、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联系: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在城市规划框架下的深化和延伸和补充,同 时为城市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区别:偏重城市物质空间、人、环境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形象成果表述,单 独成果以指导性为主,进入城市规划各阶段的成果则是法定性的。
促使城市设计独立的过程中,E·沙里宁为代表建筑师对现代城市设计的 倡导,以及战后英国、欧州许多城市和巴西利亚新城的建设实践,从理论和 实践上为城市设计正式登上学科舞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城市设计概论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思想溯源
•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影响: •对西方城市分散主义思想有一定影响
26
27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思想溯源
戈涅(Tony Garnier 法国)工业城市 • • • • 选址原则:靠近原料产地,能源基地,便于交通运输 城市各功能区之间以绿地分隔,减少相互影响。 城市布局要进行功能分区,各得其所。 城市街道按交通性质划分为几类,宽度各不相等。
31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思想溯源
•城市设计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空间美学和视觉艺术,而是以“人——社会—— 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的复合评价标准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人文要素 •强调生态、历史、经济等多维复合空间环境的塑造,提高城市的 “适居性”和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雅典宪章 功能分区 马丘比丘宪章 综合、多功能 北京宪章 少为、无为
25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思想溯源
索里亚•玛塔(Soria Y Mata 西班牙)带形城市 •认为传统的从核心向边缘扩散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他只会导致城 市的拥挤和卫生恶化,城市将依赖交通运输线(铁路或有轨电车)发 展而组成城市网络。 •带形城市就是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只有一条宽 500米的街区,要多长就有多长。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层次提高
13
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思想溯源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基本概念1.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空间环境为基础、以经济活动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认同、以社会关系为维系、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聚集体,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巨系统。
2.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3.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营运过程中的形态。
4.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性:①可辨识性②持续性(系统性)③动态性(变化性)④阶层性(不对称性)5城市空间结构分类:①星形结构----华盛顿、莫斯科②带状城市----香港、常州、江南水乡城镇③卫星城④格网城市----北京⑤其他结构城市6.城市空间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合法结构的外在表现。
7.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物质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②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城市精神文明面貌③社会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社会生态结构8.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师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综合环境设计。
任务是为你们各种活动出具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方面。
9.城市设计概念的释义:①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三维物质空间形态所做的综合的形体环境设计③城市设计不仅要运用一定得是设计理念和手法,还要注重设计与实践的的衔接实践中的操作方式10.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①就城市设计的定位而言,从最初的偏重景观——视觉艺术布局;经过强调重视感情——文化的理念;进而又经过关注环境——行为的相互作用②就城市设计的目标而言,从最初的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追求多重综合的目标③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从最初的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就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言,从最初强调固定空间结果到强调发展建设的组织全过程第二章发展历程1.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采用整齐的、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几条放射性大道涌向巨大的交通节点,形成城市景观的戏剧性高潮。
城市设计PPT课件 第一章 城市设计概述

1.王建国 《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思淑 周文华 《城市设计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4.E.N.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5.张 斌 杨北帆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6.齐 康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7.金广君 《国外城市设计精选》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陈雪明翻译《美国的城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年1 9.梁雪 肖连望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0.夏健龚编著《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1. 吉伯德(英国)《市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12.芦原义信 ( 日本 ) 《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13. 麦克哈格(美国)《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天人合一的思想: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进 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应当顺应自然条件。 近现代城市设计:对西方思想及方法的学习借鉴及引用。
传统城市设计:从城市领域涉及三维形体的意义上讲, 应该认为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 途径的。因为古代人们都是以物质形态的城市为对象 来规划的。以及后来的理论:西特倡导的“视觉秩序” 观点、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张、沙里宁的“有 机城市”思想等等。 实际上是一种用城市三维形体环境设计的途径来取代 城市规划的一种尝试,是不现实的。
城市或区域设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2从社会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分析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交织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林奇klynch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3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1 相关定义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以及劳动、居住、游 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 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城市设计》王建国
-
[认识城市设计]
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淳
综上所述,我们给城市设计做出如下定义: 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
城市建设活动的一个综合学科方向和专业。它以阐明城镇建 设环境中日趋复杂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 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进行设 计研究工作。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2 城市设计概念的理解倾向
(1)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2)作为实践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3)作为综合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 作为理论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注重形体环境的城市设计 (三维角度,美学原则,追求城市构图、均衡、美感) ➢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 关注环境行为的城市设计 (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认知、反应,指导城市设计) ➢ 关注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规划、建筑、景观、社会、生态、经济、心理等多学
----《市镇设计》F.吉伯特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 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和功能安 排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的体型环境在景观关系艺术上的规 划设计。
----陈为邦 人们为了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 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b 片区级城市设计
片区级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城 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 环境整体性的街区。这是城市设 计涉及的典型内容。
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对于 城市整体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 该地区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 境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 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c 地段级城市设计
地段级城市设计主要指 由建筑设计和特定建设项目 的开发,如街景、广场、交 通枢纽、建筑物及其周边外 部环境的设计。这是最常见 的城市设计内容。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 落实到具体建筑物设计及其 一些较小范围的形体环境建 设项目上。并主要依靠广大 建筑师自身对城市设计观念 的一种理解和自觉。
城市规划 战略性 宏观 设计对象:城市发展控制及 社会经济环境
二维 平面、指标、战略等
对城市效率、土地均衡等方 面的满足
注重功能分区
计划性质 法定性
建筑设计 实施性 微观 设计对象:建筑及其周边 环境
/
自我表现与形式美
从自身的、单一的功能需 要出发和自我完善重视生 产性与私密性空间 修建设计层次 图纸直接指导施工
三个层次:a 总体性城市设计 b 片区级城市设计 c 地段级城市设计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a 总体性的城市设计
区域——城市级城市设 计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城市的 建成区。它着重研究在城市 总体规划前提下的城市形体 结构,城市景观体系,开放 空间和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 的组织。其内容包括市域范 围内的生态、文化、历史在 内的用地形态、空间景观结 构、道路格局、开放空间体 系和艺术特色乃至城市天际 轮廓线、标志性建筑布局等 内容。它一般与城市总体规 划相结合。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4 城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比较
➢ 建筑师注重最终物质形式的结果。 ➢ 规划师则更多从城市发展过程的角度看待问题。 ➢ 城市设计者介于这双重身份之间。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比较
城市设计概论
URBAN DESIGN
目录
一、认识城市设计
1、What-----------什么是城市设计?(定义、内涵、认识) 2、Why------------为什么要学城市设计?(作用、意义)
3、How------------怎样学城市设计?(方法、原则、案例) 二、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1、城市设计理论综述 2、图底关系理论 3、联系理论 4、场所理论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3) 作为综合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城市设计就是要结合技术、社会和艺术等综合方面的考 虑,通过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共同作用对城市空间进行协 调,从各个方面影响城市空间发展,这是一个连续的、循环 的和综合的过程。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3 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两大类型:工程设计型——以具体方案设计为成果(图纸) 政策过程型——以政策引导为成果(目标、理念)
城市设计 战术性 宏观——微观 设计对象:城市全部空间,把设计对象作为城 市的一部分。以形体环境为主。 三维:重立体 (如功能组织、空间关系、结构、轮廓、流线 等)
强调对城市生活、人的心理、生理与行为的满 足,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注重整体性,强调环境的舒适度与便捷性,着 重考虑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设计性质 指导性
-
一 认识城市设计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What---------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 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 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 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
-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2) 作为实践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城市设计是一种政策过程 (折衷的、讲求综合效益的设计,实质是决策过程)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过程 (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之间的平衡和组织) ➢ 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整合 (城市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实践 (通过设计、评价、控制、维护对城市良性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