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舍得,苦行,致远
静以修身静以致远作文

静以修身静以致远作文
《静以修身静以致远》
哎呀呀,说到“静以修身,静以致远”,我就想到了那次我去寺庙的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还不错的日子,我想着出去走走,就来到了一个寺庙。
哇哦,一进去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我慢慢地走着,看着周围那些古朴的建筑和庄严的佛像。
我走进了一个大殿,里面有好多人在静静地拜佛。
我也找了个地方坐下,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坐着,听着偶尔传来的钟声,心里出奇地平静。
这时候我看着旁边的一个大叔,他闭着眼睛特别认真地在那祈祷着,嘴里还小声嘟囔着啥,我猜应该是在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之类的吧。
我就在想呀,他在这安静的氛围里,一定能把心里所有的愿望都想得特别清楚呢。
然后我又溜达去了寺庙的后院,那里有一片小竹林,风一吹,竹子哗啦哗啦地响,可好听了。
我就站在那竹林边,一动也不动,感觉自己仿佛和这片竹林融为了一体。
我看着那些竹子,它们长得笔直笔直的,就好像也在静静地修炼自己呢。
在那个寺庙里待了大半天,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心里变得特别宁静,好像那些浮躁都被留在了寺庙里。
那次体验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安静真的能让人修身养性,能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
只有在安静中,我们才能好好地思考人生,才能向远方眺望得更远呀。
所以呀,我们都要时不时地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让自己的心也安静一会儿,去感悟“静以修身,静以致远”的真谛。
嘿嘿,这就是我的亲身经历啦,真的特别难忘呢!。
减肥手记141119

减肥手记一、说说为什么要减肥完全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样一个身高177厘米的东北大男人,居然也会加入减肥队伍的行列,说起来连自己都觉得怪怪的。
不过连续5个半月的努力,还算满成功的,体重从197斤降到了163斤,生生消灭掉了34斤的肥肉。
而且还在不顾家人的劝说,继续朝155斤的目标努力,减肥大业完成大半,曙光就在前面!记得大学毕业时体重是134斤。
随着步入中年,我逐步放弃了坚持了16年的长跑锻炼,在停歇下来的几年内,体重不知不觉间像坐了过山车,一路向上,晃到了180多斤。
后来开始喜欢坐在电脑前,边喝茶,边吃零食,或者仰在沙发床上看网络电视,于是又越过了190斤,最高时居然达到了204斤。
这段时间最大的印象就是,走路时肚皮都一跳一跳的,弯腰系鞋带也要找个台阶把脚垫起来。
于是开始有了第一次减肥,恢复锻炼,不过不是跑步,而是时下时髦的“暴走”,每天4-5公里。
就这样坚持走了六年,可最低也只降到了184斤,再也减不下来。
于是丧失了减肥的信心,且猫个冬吧,一猫就是一年,体重又反弹到了197斤。
说到这次能成功减肥的动力,应该来源于两个诱因:一是最近几年,体检项目的逐渐“超标”。
单位每年给员工提供一次健康体检,伴随着年龄不可抗拒地进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中老年常见的亚健康也不可阻挡地闯进了我的身体。
本来就在三十多岁得过胸膜炎,40岁后,陆续血脂、脂肪肝、胆固醇等开始偏高,接着前列腺、腰颈椎、膝盖等也开始不争气起来。
我觉得反正这些都是中老年的必然过程,谁也躲不开,也就没大往心里去。
结果2013年度检查时发现血压也开始不正常,高压140以上,低压90以上;血糖居然开始过6,也走进了异常区域。
回想我和太太、好友说过要健康活到80岁以上,他们投过来的那种怀疑的眼神,我忽然明白,我的健康真的开始遇到了挑战。
他们也在质疑我的工作压力和生活方式能否确保我今后几十年的健康。
二是单位遇到的挑战。
不想说很多,这是大多数50岁的人都要面对的,或许更多的是要我自己去适应和转变。
做好自己就是圆满的静修

做好自己就是圆满的静修[题记]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工作就像静修。
于是,带着好奇,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来了解“静修”更深层的含义,最后我选择了其中的一层含义叫“心悟”,其实,静修就是摒弃日常心理聒噪的干扰,去体验无边无际的心灵本真,目的是追求一种最佳的意识和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
我觉得这正是教师每天都在做着的,在只能望见四角天空的洁净的校园里累并快乐地静修着。
回头看看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真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辉煌业绩。
每一天都过得平平淡淡,但也从从容容;每一天又都是真真实实,但也坦坦荡荡;每一天都是全心全意的付出,但也无怨无悔。
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像选择了静修,凭藉的是一份执着,履行的是一份职责,追求的是一份圆满,而这条漫长的静修之路却需要用挚爱铺就。
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静修者,今天坐下来想,依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却从心底里找到了这样几个小故事,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分享,就算是静修之路上我的领悟,也是一直以来我坚信坚守的作为教师,做好自己就是圆满的静修。
2013的夏,对于我很特别,也很纠结,更有满满的歉疚。
由于我个人的命运,改变了77个孩子原有的生活轨迹,把他们从、、、带到、、、,于我終是一抹无法抹平的印迹。
离开熟悉的,习惯了的环境,对他们既是挑战,也是历练,对我是担忧。
于是,我每天小心翼翼地陪伴着他们,几乎是寸步不离,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坐在教室里等他们,那一年我从没迟到早退过,也没请过假,我希望他们每一个在学校的日子都有我的陪伴,我无法改变我的命运,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做好我该做的和我努力就能做到的,孩子们一定会把、、、只作为最美好的记忆珍藏,而把、、、当成他们最珍惜并正拥有着的幸福。
没过多久,我认识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他们依如从前,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不计后果地调皮,无忧无虑地行走在、、、的角角落落。
反倒是他们对我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
感悟人生141008

感悟人生6岁之前,被做人。
十月怀胎,到分娩前的巨痛,母亲对你的养育从胚胎开始形成时就开始了。
她可以不计较少女时期给自己留下的美好身段,为了你舍弃青春容颜,只怕你在肚子里有一点点营养不良。
你出生了,母亲最珍惜的美丽从此转化成你儿时的健康和童真,母亲却完成了少女到女人的转变。
从呱呱坠地,你在母亲心中,即使活到老,也是孩子。
母亲会担心、操劳、磨叨你一辈子,因为你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了她一生的事业;你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因为从你们通过脐带连接在一起时开始,母亲的心脉就已经注定一辈子和你相连了。
儿提时,母亲会细心地喂你吃奶、吃饭,在摔倒时抱起和哄好哭着的你,细心地规划你一生的蓝图,教你唱儿歌、写文字、学做人,在你睡觉前讲故事。
为了你吃好、睡好,几乎每天24小时,她都是在睡觉和醒着之间游离。
你慢慢可以越来越多地离开母亲了,家里的尺子或者门框,会量出你的身材越来越高,但却量不出母亲的美丽和健康在一点点地萎缩。
因为母亲的这些美好的东西在你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地转移到你的身上。
所以,不孝敬是天下最不可饶恕的罪过。
那些长大后,怕“丑陋”的母亲在你的同学、朋友面前丢你脸的人,你灵魂的丑陋已经让你的母亲丢尽了脸。
18岁前,学做人。
你上学了,开始学着做人。
小学、中学,这是社会给予你走进社会前学习的机会。
尽管国家给予你的是义务教育,但父母为了你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而向市场化了的教育撒了许多银子,但你从这时起,你也应该开始学会对社会感恩,学会什么叫社会责任。
这段时期,你接受启蒙教育的同时,也要学会遵守社会给你的规矩——法律。
因为人要有发展,必须先学会找好自己的定位,知道什么叫本分。
这是你扬帆出海的起点,是人生的立脚点。
如果你不信,以后的教训会告诉你,什么叫立根不牢,地动山摇。
你还应该知道,走进社会要做一个强者,知识和修养是两块敲门砖,缺一都是残疾。
所以你要努力学习,用心修行。
人生的地基,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修养都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静”;心静则万事皆安,心静则无敌!

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静”;心静则万事皆安,心静则无敌!《锐解汉字》之“静”:“入静”才是人生的大格局、大境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是“致远”的重要条件,这在常人思维中,似乎是一个悖论,但实际情况恰恰如此。
扼腕发奋、砥砺前行、轰轰烈烈,只能成就小事业,而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则需要宏大的格局与情怀,需要“运筹帷幄”的“入静”境界。
今天的《锐解汉字》就来解解这个“静”字。
古人把“青”与“争”组合在一起,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声字,在这个组合的背后一定有寓意。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
从青,争声。
”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许老先生的解释有清心为静的意思。
水清为“清”,心清为“静”,无滓为“净”。
综合考量,“静”字的寓意是:梳理内心纷扰,保持初生时的清纯。
后来,“静”自又引申出安静、静止、平静、宁静等意思。
诸如,《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淮南子·本经》:“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在女八德中,“静”主要指女性的言谈举止要安详、闲雅。
在古代的格言名句中,有“宁静致远”的说法。
《淮南子:主术训》:“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
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
是故非澹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守住内心平静显得尤为重要。
守住初心,淡泊名利,远离纷争,生命才会变得清纯、轻松和愉悦。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人心本善,正如某位智者曾说,你待人心有多宽,你的路也就多宽。
善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
善如同江水般豁达,包揽万物,又无所求。
以善为本的人,是一种福分,因为自身可以远离世间的烦扰和仇恨,是对生活的一种从容和超然。
人生成功的十种极致境界,你有几种?_人生感悟

人生成功的十种极致境界,你有几种?_人生感悟人生漫长路,事事难预料,为何有些人走得坦荡荡,为何有些人走得惨兮兮?
阐述成功地十种极致境界,对与错,是与非,仅待后人评说。
三、看-看似浮华却为空。
意即看到的不一定就是本质,要观察,时刻都在观察,表象的东西往往都是能反映到本质的,若观察力为零,则不能正确掌握事物本质,不能正确掌握事情发展
方向,对于成功,那就是夸夸其谈。
四、想-想尽人间天下事。
思考,面对发生与未发生的事情,要深刻思考,阐述根本,究出主因,挖出缘由,吸取教训,取精华弃糟粕,取长补短,方能蒸蒸日上。
提高领悟力,凡事揭开表象看真谛,领悟各种真理,不受外界干扰,影响,悟
出个中真谛,方能悠悠于正道。
八、感-感恩时刻随身伴。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随时随地对受过的帮助恩泽感怀在心,小的帮助恩惠,虽然不足以打动一个人,但却是如今社会难得的礼物,怀揣感恩的人,能做到对人事
物的包容,有容乃大,成功之重中之重。
九、善-善心分给身边人。
人生需要四种修为,学会你就成功了_人生感悟

人生需要四种修为,学会你就成功了_人生感悟人生需要四种修为:一是忍得过。
忍一时之气,消百日之灾;能忍,不一定是懦弱。
二是看得破。
最大的淡定,不是看破红尘,而是看透人生以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
三是拿得起。
做人要有担当,不推诿逃避,直面惨淡人生。
四是放得下。
放下偏执,放下记忆,放下不甘,放下欲望,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若岁月静好,那就颐养身心;若时光阴暗,那就多些历练。
生命中最困惑的,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
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岂见繁华。
曾经再美,不过一纸空谈;脚下艰难,却是直指明天。
命运给予你的,无论好坏多少,皆需认真面对、坦然应对,遗憾丛生才叫生活,瑕疵偶现才算真实。
人生就是一个不停放弃的过程。
放弃童年的无忧,成全长大的期望;放弃青春的美丽,换取成熟的智慧;放弃爱情的甜蜜,换取家庭的安稳;放弃掌声的动听,换取心灵的平静。
接受与否,有时我们并无选择。
爱因为不能拥有而深刻,梦因为不能圆而美丽。
人生,总是带着残缺的美,因缺憾而凄美。
初生的路,跟着父母走;学生的路,跟着老师走;社会的路,跟着名人走;这已成了一些人成长的模式。
人生的路上唯独缺少了自己。
其实,跟着是要学会独立,而不是随从,更不是模仿。
让心灵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结出与众不同的果,虽然可能要付出代价,经历风雨,但也会让你自豪,让别人羡慕。
赏析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会别人是一种涵养!欺骗我的人增长了我的见识;绊倒我的人强化了我的能力;中伤我的人砥砺了我的人格;藐视我的人觉醒了我的自尊;斥责我的人助长了我的智慧;遗弃我的人教导了我的独立;伤害我的人磨练了我的心志。
回忆篇之静修

静修做一朵不起眼的小花也好,石缝间独自静修,不为等人,不为爱恋,只在寂寂的时光里,淡淡地开着,在冷硬的地上独自微笑,随季节荣枯,用一颗初心,守一方静谧。
20151004田炳信先生钢笔画赏析看田先生的钢笔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古人,拿起刀,开始书写甲骨文。
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疏有密、有硬有软。
粗细不一的刀触,忽而细如发丝,偶尔浑厚粗重。
疏疏落落,参差错综,密密层层。
逸笔草草,跳动着黑白形式美特征。
先生抓笔上纸果敢肯定,不在乎是否是在作画,直达内心地表现生命的轮回、自然的变幻。
画只有屏蔽了世俗的说法、坊间的流言、判官一般的学阀,才能安静地与自己的灵对话,不失本真,准确传达自己的认知、理解和感受。
20151004如果有一天,在巷子那头走散,不要落寞,即便,依稀雨幕中昏黄的墙,映衬不出你的过往,但愿,不远处还能遇见,亦或不见,有心,静默着陪伴就好,这样暖暖的,就好。
20151011石影,像古老河床上的一缕黑香,岁月燃尽,曾经的流水渐渐没有了轮廓,飞尘,搅动时光涟漪,散落记忆的画面片片,我在石上的影,触摸到弧弯的微温,似沙中的梦,搜寻曾经的倔强。
20150213《解心结的十三句话》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原谅你。
3、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4、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5.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6.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8.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9.生活并不复杂,只要将柴米油盐演绎成了诗词歌赋,同样是一种简单的活色生香。
10.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拿得起却放不下。
-拿起,需要勇气。
放下,需要智慧。
11.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的真切,重要的事情,肉眼是看不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修,舍得,苦行,致远
作者:陈云龙/重剑无锋
不知道怎么了,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一个感冒,就弄得咳嗽、发烧、胸腰背酸痛,折腾了一个来月也没有好。
加上这几个月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急噪,好象得了抑郁症,仿佛一夜间没了从前的阳光心态,只有一份自尊和要强在支撑着自己挺直酸痛的身体走路。
折腾也好,人到中年,正是折腾和沉淀的时候。
或沉淀了财富,或沉淀了名誉,或沉淀了知识,或沉淀了智慧,或沉淀了淡定,或沉淀了疾病,或沉淀了……无论好的坏的,总之中年人挡也挡不住这些沉淀。
一夜,忽有所感,我给自己写下了:“静修,舍得,苦行,致远”八个字。
我知道,这就是我的沉淀。
先说静修。
中年人总是忙于奔命——单位忙,因为正是承上启下的年龄,会忙到不堪重负;家里忙,老人基本到了身体不好甚至弥留的岁月,孩子升学、毕业、结婚,都要你去体现做人的“中国式责任”;社交忙,忙于穿梭在男女朋友的灯红酒绿和牌桌之间,在交往中去张扬半生的“成功”和“人缘”。
他们总有一种危机感,因为错过这个年龄,面临的就是老年了,他们希望在这个年龄去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恨不得不睡觉,一气就做完一辈子想做的所有的事。
他们希望给老人晚年幸福,给孩子扎实的起点,也给自己没有后顾之忧的未来。
所以,中年人像陀螺,转啊转的,直到转到筋疲力尽,身体支撑不了的,就倒下去。
前几日,我一个大学的同学,几个月前还谈笑风生地一起青梅煮酒,而如今却毫无征兆地在自己的办公室沙发上永远地睡去,不再醒来。
这些,我也感觉到了。
与其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不如安静下来静修。
有朋友说,我们应该放慢节奏,给自己适当的宽松了。
但真要做到,须得是放得下的智者。
拒绝旋转,一杯茶,一本书,静静地品味其中的韵味;不做陀螺,一架躺椅,一把折扇,把自己放在大自然的清风里。
这种“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的惬意,至少该是我们生活旋律的一部分了。
再说“舍得”。
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立了好多的理想,然后再用了近30年去打拼这种理想。
这近三十年,收获了成功、荣誉,也积累了大量的责任和放不下。
我一直都是做什么都希望做到尽善尽美的人,无论事业、家庭还是情
感。
也正是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把自己压到几欲折腰。
特别到最近,几乎有“苟延残喘”的感觉,生怕最后一根稻草压过来,让自己永远倒下。
说来也怪,在单位,自己的“尽善尽美”不但没有改善部门能力,带上来几个“后来人”,反而把许许多多的工作都吸引过来,堆成山,工作计划单上总是有十几、几十项待做的工作在翘首等着你去做。
而这些甚至许多是和你毫不相干的,领导和同事都习惯了看你被埋在其中,几近麻木地看着你做“陀螺”。
你做事多、“效率高”、做事“完美”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常态。
一个和我同样岗位、待遇的同事,工作负荷几乎不到我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但也一样甚至更加“滋润”着。
或许,这就是水往低处流,活往高处走吧?工作能力强的中年人,往往就像磁铁,把你力所个及的工作都粘在你身边,然后竭力去在其中挣扎。
在家里,中年人要表达孝道,要承担责任,因此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扶助子女。
养老自然是必须的,这种“中国式”的仁孝,是做人品格的体现。
但子女呢,供完上学,还要供就业,要供成家,甚至恨不得安排完子女活到八、九十岁的一切。
父母会关注子女的每一步,生怕道路上有一颗石子或一根荆棘,绊倒孩子。
恨不得去替孩子扫除路面上的一切障碍,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可以驾着豪车,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完一生。
还有感情,都说重情的人容易被伤,自己就是一个习惯了舔着伤口,并在其中回味甘甜与苦涩的人。
几十年的感情经历,让我逐渐体会到,世界上真正无私的感情,只有父母对孩子。
如果是路人,基本可以相安无事,因为生活中彼此没有利益交点。
一旦产生纠葛,亲情也好,友情也好,恋情也好,越是靠近,利益交叉就越多,要求也就越多。
所谓感情,都成了彼此要求对方必须这样那样的砝码,甚至把你弄得筋疲力尽,几近崩溃。
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而是自爱。
当然,我同样期盼一份来自爱人、亲人、友人之间相交的洒脱,一份无私,一份淡然。
但又有几人能做到?从此,我开始理解那些在情感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包裹着自己的朋友。
所以,中年人要学会“舍得”。
没有“舍”,也就没有“得”。
该拿起的时候拿起,该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
专注于追逐名利,纠缠于点滴得失,沉迷于陈年情伤,工于心计,甚至勾心斗角绝不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执着。
这份“舍得”,是一种很深的修行,要看破浮华,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但如果你想后半辈子健康地活着,就要学会“舍得”,否则,你就无法“静修”。
人届中年,多一份财富和名誉,绝对不如多一份安静和健康。
又说到“苦行”。
尽管要“静修,舍得”,但并不是要放弃目标。
后半辈子至少要把前半生的收获渐渐沉淀下来,并且夯实,使自己和家人,甚至朋友受益。
只是这个时候,你不能拼掉健康去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不要去嫉妒比你更高的巨人。
你要学会甘于平淡,一杯清茶,一瓮粗砺,也能保持一份好心情。
如果机会在手边,也不要放弃,你要做的是顺其自然。
其实,世界上所有轰轰烈烈的东西,都很难持久,能持久的,恰恰是平凡安静的事物。
做人也一样,只有能守住平淡、恬静的人,才能持久。
中年人要保持一生健康,要继续有所沉淀和收获,就要学会在“苦”中“行”。
这里的“苦”,其实是一种平淡和简单。
最后是“致远”。
毕竟还有半辈子,再怎么“舍得”,也不可能放下所有的“责任”,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不能止步。
但必须是在保证健康的基础上去“致远”。
我的一个老师,今年80了,身体一直很好,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写书,带人,这些成为他生活的一种乐趣。
他没有其它的爱好,读书学习和不断探索新知就是一种生活,这也算一种“致远”吧。
但老人面对三个孩子的养育,老伴欠佳的身体,依然处臵得很轻松,每天还坚持用自己特有方式的锻炼。
每个人的“致远”方式不同,我今后或许是一种相对休闲的方式,因为事业和生活我是分得很清的,两者我都需要,而且要互相支撑。
这个“远”,不仅是事业上的“远”,也是健康上的“远”。
最近和同样是中年的同学、朋友探讨,大家都有同感。
是时候开始学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做好四件事。
一是适当放慢节奏,减少压力;二是学会舍得,阳光心情;三是减少熬夜,保证休息;四是坚持锻炼,强身健体。
祝福我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给身边的人一份简单,也给自己一份简单。
和我一起“静修,舍得,苦行,致远”。
20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