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和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尝试着进行开导,体会童年生活的悲喜。

教学重难点:1、练习在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

2、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尝试着进行开导,体会童年生活的悲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板书“大老虎”,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这三个字,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什么样的画面2、同学们心目中的“大老虎”是多么威风凛凛、凶猛强壮!可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指导读准“窝囊”,“囊”念第二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这只老虎为什么会窝囊呢课文中窝囊的大老虎是什么样子的这只大老虎真的窝囊吗……)二、检查预习,学生生字。

1、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掌握了吗窝囊露过面羡慕角色殷切撇嘴啊呜霉味糨糊幸亏笨拙瞌睡豁虎跳哄堂大笑唉声叹气2、重点指导:露面(lòu)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中含有“露”。

(露lòu露lòu脸、不露l ù)3、这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角”和“哄”(1)牛角号角角色配角(2)哄堂大笑哄骗起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我”在次班级演出中扮演老虎,因不会豁虎跳遭到同学嘲笑,自己却一直不明原因。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鉴于此,我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

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

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最后,从文学的角度,强化春天美这堂课的设计尝试把散文与古诗结合,寻找散文与古诗的结合点。

我拓展了朱自清的《春》和郭沫若的《白鹭》。

这两段文字与《绝句》一样经典。

《春》的片段勾起了学生回忆——大自然多么美好,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在由衷的赞美声中,学生进入到《绝句》的教学。

郭沫若的《白鹭》对化解“上”字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感受到了白鹭蕴含的动态美、静态美。

虽然这两段文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有难度,但是两位大文豪的文笔清新隽永,带给人美的遐想,相信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希望能激起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精品教案(含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鸳(yuān)鸯(yāng)倦(juàn)纤(xiān)豚(tún)款(kuǎn)绸(chóu)膜(mó)掷(zhì)约(yuē)斑(bān)(2)难写的字溪:右边的“奚”第五、六笔是撇折。

聚:“乑”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少写撇画。

瓣:左边的“辛”最后一笔是撇,中间的“瓜”要写得瘦长。

蓬:上下结构,“艹”盖住下面的“逢”,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痕:“疒”里面是“艮”,不要写成“良”。

(3)多音字正行散杆挨蚂觉2.词(1)必须掌握的词吹拂聚拢形式偶尔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仿佛(2)近义词轻快~轻盈活泼~伶俐洒落~飘落聚拢~聚集烂漫~灿烂偶尔~偶然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平添~增添清香~芳香赶紧~赶快破裂~分裂姿势~姿态仿佛~好像雪白~洁白琢磨~研究灵敏~敏锐收拢~合拢喜欢~喜爱掌握~掌控讨厌~厌恶(3)反义词乌黑➝洁白轻快➝沉重活泼➝古板聚拢➝分散伶俐➝笨拙偶尔➝经常纤细➝粗壮光彩夺目➝暗淡无光展开➝收拢饱胀➝干瘪破裂➝完整雪白➝乌黑停止➝继续合成➝分散完整➝残缺灵敏➝迟钝收拢➝散开漂亮➝丑陋益虫➝害虫喜欢➝讨厌硬➝软粗短➝细长考试点睛反义词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词语归类①带有数字的词语:千条万条类似的词语:千军万马千姿百态千奇百怪②ABCC式词语:波光粼粼类似的词语:小心翼翼风尘仆仆得意扬扬③AABC式词语:翩翩起舞类似的词语:斤斤计较滔滔不绝井井有条④修饰词积累: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轻快有力的翅膀活泼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波光粼粼的湖面纤细的电线碧绿的大圆盘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瓷漆似的硬翅褐色的口水微微地吹拂款款地落下⑤“AA地”式词语:静静地款款地⑥描写春天的词语:烂漫无比春暖花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二、佳句积累1.描写春天的名句(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同步习作指导(提纲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同步习作指导(提纲式)

目录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2)第二单元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5)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8)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0)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13)第六单元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16)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 (19)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22)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体裁:这篇习作属于的文章。

(记事写人状物写景)2、审清内容:文章可以写植物的( )等内容。

(多选)A.样子B.颜色C.气味D.其他(如生长习性、价值)3、审清范围:“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

让我们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本次习作主要写在 (时间)观察到的植物。

【选材训练】选一种植物,认真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卡。

【思路训练】填一填,理清自己本次习作的思路。

我初步拟定的题目:1.开篇紧扣题:先交代清楚在什么地方观察了什么植物,总的印象如何。

我会这样写: 2.中间写具体观察过程:可以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描写,如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可以按观察顺序来写,如先写整体印象如何,再从局部观察根、茎、叶等;还可以按早晨、中午、傍晚等时间顺序来写。

我会按顺序来写:先写 ,再写,最后写。

3.结尾做概述:对描写的植物做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或喜爱之情。

我会这样写:【词语训练】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读读记记,尽量用到习作里去。

繁花似( ) 生机盎( ) 争奇斗( ) 姹( )嫣红万紫千( )苍翠欲( ) 香甜可( ) 品莹( )亮 ( )诞三尺青黄交( ) 春( )秋实五彩缤( ) 生( )勃勃苍( )挺拔欣欣向( ) 【写法训练】排列下面错乱的句子,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 )一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在和我们一起欢笑。

(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中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

教学难点: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看看没有,摸摸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说说日常见到的玻璃有哪些种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玻璃家族,认识一些新成员吧!二、出示学习任务1、朗读课文,读准生词,勾画出玻璃家族中新成员的名字。

2、试着从对话片段中概括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片段,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三、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四、展示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成员?2、新成员还真不少,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成员?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角色之一,试一下,看谁读的!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补充资料2、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新成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3、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玻璃一定会问世,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新星!六、课后反思这节课,始终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不足的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思想不集中,导致自学时间过长,这需要平日多加训练,养成教育很重要!【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案第2篇】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目标1. 能抓住身边的人的特点进行写作。

2. 积累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

3. 与同学交流,评改习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片段一:那乌黑亮丽的短发上总是戴着个发箍,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还白白净净的,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7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7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7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要求:(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同音字组词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1学生读句子2找出加点的词语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

(递进条件)4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五课外作业。

1写词语。

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1老师提要求:(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1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

(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在本册单元教学中,我依据部编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学会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感;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1. 课堂导入: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之前,我都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授《荷花》一课时,我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夏日赏荷的美好时光,从而自然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2. 生字词教学:在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查找资料,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阅读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写作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在写作过程中,我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5. 课堂小结:在每堂课的结尾,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册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掌握所学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得到培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案与反思第1篇】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按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策略1.依托课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本单元《花钟》《蜜蜂》《小虾》这3篇课文,启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并对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有了感性的认识。

尤其是《蜜蜂》这篇课文,从表达的顺序及表达的方法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完整表达教材里面设计了一个图表,涵盖“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提示学生将实验的全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

3.理清逻辑,帮助学生有序表达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逻辑顺序的词,把实验的过程按先后顺序写清楚,既做到言之有物,又达到言之有序的效果。

教学准备牙签、水盆、清水、肥皂、方糖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尝试借助图表把实验的过程说清楚并完整记录下来。

2.学会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有序地表达。

教学过程板块一仔细观察,有序表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根小牙签在水里旅行。

这时,前方掉入一块方糖,牙签旅行的方向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若是丢入一块肥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项小实验。

(板书:一项小实验)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取一块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牙签是否会向方糖的方向移动。

实验结束后,教师再换一盆水,取一块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再观察牙签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3.有序引导学生说实验过程。

(1)说实验名称及做实验的原因。

(2)说实验的过程:准备—开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记录卡将自己喜欢的植物描绘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

前段时间,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交到了哪个植物朋友呢?
预设1:我观察的是校园里的水杉。

看着它长出羽毛一样的叶子。

预设2:我观察的是小区里的迎春花。

看着它开出了金黄的花朵。

预设3:我观察的是小河边的垂柳。

看到枝条上慢慢地冒出嫩黄色的芽,这两天已经绿油油的了。

二、指导写作
1.说一说,交流自己的记录卡。

2.出示范例,指名说一说这张记录卡记录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是从桃花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其他”这几个方面来制作记录卡的。

这张记录卡中的“其他”包括桃花开放的时间、开花后结的果等内容。

4.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记录卡。

5.师生评价。

6.借助记录卡用完整的一段或几段话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

7.小组内交流,观察相同植物的同学互相可以相互补充。

8.说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植物朋友介绍清楚并且能吸引别人。

(1)按一定顺序。

(如开头:写自己要介绍的植物是桃花;中间:写桃花开放时的不同形态,再写一写自己闻到的、基于画面想象到的;结尾点题,表达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2)学会想象,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五片椭圆的花瓣围着一个小柱般的花蕊,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3)可以是看到的、闻到的,还可以是摸到的。

(我把鼻子凑近桃花,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那一股悠悠的清香沁人心脾。


(4)不能直接把记录卡抄下来,每一个部分之间还要有过渡,再写写自己的感受。

……
9.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10.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分享评议,自主修改
1.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评一评:有没有写清楚这种植物?有没有用不合适的词?反复朗读,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再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

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教学板书]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按照顺序细致观察丰富联想
抓住特点:外形颜色气味习性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作文训练是指导学生写身边熟悉且喜欢的花草树木。

本次的教学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借助记录卡把熟悉的花草用文字描述出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植物的特点。

我的方法有三点:一是课前让学生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并制作记录卡,为写作奠定基础。

二是根据记录卡中的内容,将植物的外形、颜色、气味等特点用适当的语句依次连接起来。

三是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

因此,在这三个方法的引导下,学生们都能做到有话可说,并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