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绘本-按图索骥

一个叫孙阳的人。
他很擅长相马,无论什么马,他看
但是孙阳仔细一看,发现它是匹千里马。
车,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这匹马虽然老了,②有一回,孙阳看到一匹老马拖着盐
还配上了各种马的形态图。
经》,书上详细地介绍了千里马的特征,辨马的优劣就好了,于是写了一本《相马③孙阳觉得惋惜,要是大家都能分
以为自己也有了相马的本领。
亲那么厉害。
他把《相马经》背得很熟,④孙阳的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
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吗?马经》上写的,心想: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⑤一天,他出门看见一只癞蛤蟆,想起《相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微短了一些。
”家,对父亲说: “父亲,我找到一6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
不能用来拉车啊!”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⑦孙阳一看,哭笑不得,便幽损失的事情却是经常能够见到的。
希望小朋友们能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夸张的手法。
但是,在生活中,死背书本,生搬硬套,导致闹出笑话、造成
孙阳的儿子寻找千里马时,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里作者使用了小课堂
成语。
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的故事篇一:有关按图索骥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是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内容如下。
有关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按图索骥成语故事就到此为大家介绍完毕了,祝大家都能早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篇二:“按图索骥”的典故启示我们( )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按图索骥的故事

按图索骥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掌管天庭马匹的神仙,于是凡间擅长相马的人也被称为伯乐。
春秋的孙阳是第一个享有“伯乐”美誉的人,因为他精于鉴别马匹优劣,人们便以“伯乐”称呼他,以至于他的本名逐渐被淡忘了。
一日,楚王命伯乐买一匹千里马。
伯乐直言相告,日行千里的良驹稀少,不容易找到,必须寻访全国各地,希望楚王多给些时日,他定会尽力而为。
伯乐彼此劳苦地到处寻访,但没有一点儿收获。
他心灰意冷,决定打道回府。
在从齐国返回楚国的路上,伯乐遇到一匹拉着盐车的马。
这匹马正在吃力地上坡,看上去举步维艰。
伯乐不由自主地走上前,这匹马突然昂起了头,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
从它的声音中,伯乐立即判断出这是一匹良驹。
于是伯乐对驾车人说:“你把这匹马卖给我吧。
它若驰骋疆场,肯定是一等一的好马。
”那人觉得伯乐是大傻瓜,因为他认为这匹马太瘦弱了,拉车都没力气。
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伯乐牵着这匹马,一路奔到楚王宫外。
他拍了拍马的脖颈,说道:“我给你找到了个识货的主儿。
”那匹马好像听懂了伯乐的话,它昂起头,大声嘶鸣,声音洪亮如大钟。
听到马嘶,楚王连忙走出王宫。
伯乐将马牵到楚王面前,说:“陛下,我为您找到千里马了。
”楚王看到眼前这匹马骨瘦如柴,以为伯乐在戏谑他,很生气地说:“我相信你的能力,于是让你去寻找千里马,可你买回来的这是什么货色,一匹连走路都吃力的吗,它能驰骋沙场吗?伯乐说:“陛下,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但因为拉了一段车,再加上喂养得不好,因此看起来很瘦弱。
若精心饲养,不久以后一定会重现雄风。
”楚王听完,半信半疑,但还是派人精心喂养这匹马。
果然如伯乐所言,没多久这匹马就恢复了体力。
楚王跨上马,一扬鞭,便冲出了百里。
后来,这匹千里马在疆场上驰骋,为楚王立下了许多功劳。
楚王由此更加敬佩伯乐了。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伯乐根据自己多年的相马经验写成了《相马经》一书。
伯乐的儿子很想继承父亲的技能,于是发愤读《相马经》。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按图索骥_1200字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按图索骥_1200字按图索骥,是常用的成语之一。
它的故事源于《韩非子·内储说左上》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富商,他聪明机智,不但商业手腕高超,而且精通马术。
一天,他在市场上买到了一匹马,此马天生聪明,并且拥有极其出众的马术天赋。
富商深知这匹马的价值,于是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购买了一些关于马术训练的书籍,并在书上画上了各种骏马的形象。
接着,他把画好的图放在马前,希望这匹马能够通过观察图像从而学会各种高难度的马术动作。
几天过去了,这匹马还是一动不动,看起来对图像毫无兴趣。
富商非常苦恼,他再三思考之后,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法。
他把图上的马全部清除,只留下雄壮挺拔的牡马。
接着,富商带着马到草原上放养,让它自由奔驰,享受自然之美。
不一会儿,马津津有味地观察起草原上的野马。
它看着野马跳跃奔驰的身姿,仿佛有所领悟。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这匹马终于摆脱了原来的笨拙,并且学会了各种高难度的马术动作。
它的骑乘者们只需轻轻一提缰绳,这匹马便能够如愿以偿地展现出优雅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故事如同一面镜子,告诉人们在学习与修行的道路上,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要注重实践和观察。
富商一开始的错误在于只把马与图像联系起来,忽视了马对野马的观察和学习。
正是通过观察野马的动作,这匹马才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马术水平。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们在学习和追求事物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该注重实践和观察,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按图索骥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那就是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透过观察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不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对于那些追求卓越的人而言,按图索骥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并在不断摸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成语故事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是一个著名成语,其背后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假如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
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
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迷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
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留神找不回来了。
”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霎时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
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
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个楚国人用上述规定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嘲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对待不断开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按图索骥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即,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构造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按图索骥这个成语出自《汉书·梅福传》,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识别好马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伯乐和他的儿子。
话说伯乐曾经写了一本书叫做《相马经》,书中有一段关于千里马的描述是这样写的:“千里马的额角很丰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端正”。
后来伯乐的儿子拿着这边《相马经》外出去寻找千里马,结果竟然带回一支大癞蛤蟆。
伯乐看到以后哈哈大笑,对儿子说“可惜这匹马太喜欢跳,不能用来拉车。
”。
按图索骥的哲学道理和启示:其实以前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是教育人不会实际运用书中的知识,甚至曲解其中的含义,最终出现错误。
现在很多人把按图索骥这个成语理解成根据线索轻松的达到目的,意思截然相反了。
以前的按图索骥带有贬义性质,现在的按图索骥具有中性词甚至褒义词的性质。
扩展阅读:关于按图索骥的成语详解出处,近义词,反义词【解释】:索:找;骥: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自】:《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近义词精选:【成语】:照本宣科【拼音】:zhào běn xuān kē【解释】: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
照着本子念条文。
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成语】:生搬硬套【拼音】:shēng bān yìng tào【解释】:生:生硬。
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成语】:刻舟求剑【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扩展阅读:用成语故事按图索骥造句写一句话这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公司想要发展必须创新改变,如果一味的按图索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失败按图索骥有时候是褒义有时候是贬义,关键是你如何运用扩展阅读:按图索骥的骥是什么意思,骥字的读音拼音:jì总笔画:19骥是一个汉字,读作jì,本意是指好马,一种能一日行千里的良马,喻贤能,《论语·宪问》有记载: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

四字成语的寓言故事1.按图索骥孙阳,春秋时期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
孙阳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
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点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诉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
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幽默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
寓意:“按图索骥”这个成语一般用来表示做事死板、机械,广泛用于贬义词;也比喻按照线索来寻找,这一种解释不含贬义。
2.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原为“掩耳盗钟”。
范氏灭亡了,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又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把钟抢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
最终也被别人抓获了。
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只会自食其果。
3.杞人忧天这个典故出自《列子·天瑞》。
文中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在别人的劝导之下,他放下心,开心极了。
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寓意:该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比喻不必要的或者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
滇王同汉朝的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更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寓意:比喻骄傲无知的自大的行为。
按图索骥的出处和典故

按图索骥的出处和典故
1、按图索骥成语出处: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
2.释义:
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求好马。
本比喻拘泥而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
现多用在正面,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或追究事物。
3.按图索骥成语故事: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4.伯乐有个儿子,资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赶紧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汉书·梅福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图索骥寓言故事
导读:按图索骥寓言故事
从前,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称作“伯乐”。
伯乐把自己认马的经验写成了一本叫《相马经》的书,还画上了各种马的图。
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
于是他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
一天,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
他想起父亲的《相马经》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
“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
【按图索骥】
释义索:找;骥:良马。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出处元·袁桷《清容居士集·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
”
近义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念条文。
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来,没有发挥,不生动。
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
的办法。
反义词不落窠臼、无迹可寻
不落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无迹可寻:没有踪迹可以寻求。
多指处事为人不着痕迹。
故事点评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
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至于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按图索骥寓言故事
1.成语按图索骥的故事
2.按图索骥成语故事
3.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
4.按图索骥的故事
5.按图索骥的历史典故
6.按图索骥扩写作文
7.按图索骥是贬义词吗
8.按图索骥是褒义词吗
上文是关于按图索骥寓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