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合集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规划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作为环境科学的专业核心课,要求学生准确认知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主要分类、技术流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深刻理解环境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环境规划理论基础,全面领会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划目标决策理念,牢固掌握环境分区控制、环境功能分区、目标权衡决策、方案优化比选等环境规划技术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环境规划的业务素养与技术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基本定义与核心本质1.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2.环境规划的核心本质习题要点: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

第二节主要分类与技术流程1.环境规划的主要分类2.环境规划的技术流程习题要点: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

第三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2.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习题要点: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

本章重点、难点: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规划的主要分类、技术流程、基本原则,理解预先对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时空安排的必要性、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相辅相成性,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定义、核心本质、指导思想。

第二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环境容量1.环境容量的定义2.环境容量的估算3.环境容量的内涵习题要点: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

第二节资源环境承载力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2.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估3.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改善习题要点: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

第三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1.国土空间开发实质2.合理开发国土空间3.恰当定位国土空间习题要点: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

本章重点、难点: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容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义,理解环境容量估算中的简化假设、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复杂性、规模控制与分级控制的重要性、国土空间开发的定位调整与结构优化,掌握环境容量的内涵、产业技术领域改善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实质、合理开发国土空间、生态产品。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植物生产国家级试验教学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植物生产国家级试验教学中心

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及说明《农业机械与应用》教学大纲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机械与应用》是大农类专业的科类选修课程,是讲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动力、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构造、原理、应用、调整知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生物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三者之间相互结合和渗透,共同支撑和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农业装备的现代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机械化,就不会有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因此在大农类专业开设《农业机械与应用》课程,对于更好的使用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和农艺更好的结合和发展,加速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要求:1、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2、掌握农用动力,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农用拖拉机的基本使用技能;3、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推广、科研工作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机械工程设备的基本知识、一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常规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4、了解各种常用农业机械,包括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干燥机械、加工机械等的构造原理、性能特点和使用技能;5、掌握机械工程设备的匹配原理、选配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本地区农业作业的要求,经济地、合理地选用、配备农业机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1、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分类和特点。

2、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3、本课程的内容框架及学习要求第一章农用动力机械第一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了解农用动力的常见类型和特点2、理解内燃机的相关术语和概念3、掌握四行程内燃机的一般工作原理习题要点:四行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柴(汽)油机的结构和组成1、了解柴油机的总体构成2、掌握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柴油机的配气机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习题要点: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第三节柴(汽)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统1、了解柴(汽)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统构成2、掌握柴(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3、了解柴(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习题要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第四节柴油机的冷却、润滑、启动系统1、了解柴油机的冷却、润滑、启动系统构成2、掌握柴油机的冷却、润滑、启动系统的工作过程3、掌握柴油机的使用和维护习题要点:柴油机的使用本章重点、难点:柴(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本章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手段,结合相应的实验内容,让同学们能更加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完成本章内容的学习。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学(农学类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 植物学(农学类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农学类本科专业)教学大纲.txt∞-一人行,必会发情二人行,必会激情三人行,必有奸情就不会被珍惜。

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

本文由1056274849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时学分 36 2 植物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型 36 实验学时适用对象 1011015 科类基础课实践学时 2天Botany理论学时预修课程生物学农学类本科专业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以及与功能的关系,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植物的类群、分类以及主要代表植物的识别,增进学生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此外,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课程简介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打好必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植物学是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形态结构以及发育、植物分类及类群、植物系统演化的规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主要任务: 1、从细胞、组织、器官等水平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形态与结构,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分科的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技术、重要植物的识别、植物的鉴定方法等 3、了解和建立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统一、植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植物多样性的理论和思维;增进对植物的热爱和自然保护的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章节内容植物界概述,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植物细胞种子与幼苗植物组织营养器官根营养器官茎营养器官叶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生殖器官花种子发育与果实植物类群及分类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4 2 4 2 6 2 1 讲课 2 2 1 2 2 3 2 2 实验实践合计复习考试合计 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式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历史,植物及其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学科导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学科导论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1)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行业发展动向;(2)熟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总体概况、研究进展、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激发兴趣,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为本科生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讲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习题要点: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针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等。

本章重点、难点: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茶园土壤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熟悉解决茶园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二讲我国环境问题的回顾与展望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各时期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及其研究热点等。

第三讲有机农业专题习题要点: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我国有机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熟悉当前我国主要的有机农业企业等。

第四讲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专题习题要点:我国主要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种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本章重点、难点: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种类及常规处理方法;熟悉当前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等。

第五讲生物质炭及其环境应用习题要点: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生物质炭的主要环境应用方式;生物质炭的研究热点等。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一、课程差不多信息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英文名称: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学科基础选修学时:36学分:2.0适用对象: 农学,园艺等生物类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遗传学二、课程简介广义上讲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目前通常采纳狭义的概念,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基因的化学本质和基因复制、突变以及基因的转录、翻译和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的课程。

分子生物学侧重于从分子水平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调控。

因此分子生物学是在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把握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历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

(二)教学内容1.分子生物学的含义2.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历程3.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向(三)课后练习学生查阅资料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调查研究对生物技术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学习爱好。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一)目的与要求:把握核酸的结构参数以及核酸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了解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分子1. 要紧内容: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2. 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遗传物质,分子结构。

3. 问题与应用(能了要求):深层次了解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

第二节核酸的结构1. 要紧内容:DNA和RNA的分子组成和性质。

2. 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DNA、RNA。

3. 问题与应用(能了要求):深层次了解核酸的分子结构结构。

第三节核酸的变性与复性1. 要紧内容:核酸的变性与复性。

2. 差不多概念和知识点:核酸复性、变性。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

《物候与气象》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物候与气象》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通过《物候与气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天气学、气候学及物候学、应用气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气象条件及其变化对生物、人体健康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当前的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熟悉中国的主要天气和气候状况,拓宽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气象学概述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

第一章气象要素第一节气象要素1. 气象要素2. 云3. 天气现象习题要点:气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云和天气现象的种类。

第二节辐射和温度1. 辐射2. 温度习题要点:地面辐射平衡方程及各分项辐射的概念,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

第三节空气湿度、降水和蒸发1. 空气湿度2. 降水3. 蒸发习题要点:空气湿度参量、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概念,降水的种类及等级划分。

第四节气压和风1. 气压2. 风习题要点:海平面气压场和高空气压场,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风的状况。

空气湿度参量,降水的种类及等级划分,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风的状况。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空气温度的时空变化,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概念,降水的种类及等级划分。

理解:空气湿度参量,海平面气压场和高空气压场,自由大气层和摩擦层中风的状况。

了解:云和天气现象的种类,地面辐射平衡方程及各分项辐射的概念。

第二章天气学第一节大气环流1. 三圈环流2. 大气活动中心习题要点:气压带、行星风带和大气活动中心。

第二节天气系统1. 气团2. 锋3. 气旋4. 反气旋5. 高空槽脊、切变线、低涡、低空急流习题要点:气团、锋、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及分类,我国境内的气团,锋面天气模式,东亚气旋,西伯利亚高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脊。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给水排水管网》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城市及工业企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水力计算方法,掌握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熟悉管网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给排水管道施工、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

使学生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及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城镇排水管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2、3、4、6和11。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第一节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习题要点: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组成第二节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2.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质关系3. 给水排水系统的水压关系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系统流量关系,3个水质标准与3个变化过程,水输送的压力方式第三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习题要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组成第四节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习题要点:给水管网系统分类,合流制与分流制排水系统本章重点、难点: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排水体制的特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流量关系,掌握水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掌握排水体制的特点;熟悉给水系统中水质标准与水质变化过程,熟悉给水管网系统类型;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第一节给水排水管网水流特征1. 流态特征2. 水流的水头与水头损失习题要点:层流与紊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压力流与重力流,恒定流与非恒定流,水头损失。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是环境生态类的信息技术学科方向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它是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课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所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运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为实验平台进行一整套流程的实际操作与训练。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专题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并了解国际上GIS最新发展的分析技术与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结合实例数据和应用模型,掌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以ARC/INFO和MapInfo为选例的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GIS的主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和输出方法,掌握主要的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分析一些简单的数据,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

3、教学任务:数据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转换、图形编辑、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DEM的生成和相关地形因子图的提取(坡度、坡向、地形图),成果图的设计和输出等内容。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安装、功能、特点(2学时)实验目的:了解国内外常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应用与特点实验内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实验数据的准备、软件功能演示与介绍1、ARCGIS、MAPINFO(1学时);2、MAPGIS、SUPERMAP以及实验数据准备(1学时)实验要求:重点掌握ARCGIS DESKTOP的功能与特点实验二数字化(6学时)实验目的: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最为重要的来源,本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屏幕数字化两种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为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兽医药理学中常用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运用药理学的检测技术和实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操作技术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本实验掌握兽医药理学中-基本实验技术操作。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给药途径、药物理化性质、药物间相互作用、动物年龄、性别。

本实验重点、难点:小鼠的灌胃方法;小鼠睡眠的判断
实验二:磺胺嘧啶钠的血浓度测定及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测定磺胺嘧啶钠在兔血中的浓度,了解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在兔体内的药时过程。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计算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药时曲线下面积等药动学参数。

本实验重点、难点:兔子心脏采血,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实验三: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实验目的:综合性实验,通过本次实验课学习,掌握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教学要求:通过观察硫酸镁对蟾蜍肠管容积的影响,掌握盐类泻药的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了解其止泻的机制;通过测定卡红在小鼠胃肠内的移动速率,掌握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蟾蜍肠段的给药方法;盐类泻药的作用机制。

实验四:利尿药对麻醉兔尿液的影响
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掌握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教学要求:观察不同利尿药对麻醉兔尿液的影响,掌握各药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兔膀胱插管技术,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实验五:局麻药作用及其毒性
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掌握局麻药的作用特点和毒性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不同局麻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作用;掌握不同局麻药普鲁卡因和丁卡因的毒性。

本实验重点、难点:蟾蜍的传导麻醉方法。

实验六: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回苏灵、巴比妥、水合氯醛、氯丙嗪的作用。

本实验教学要求:通过观察大剂量中枢神经兴奋药回苏灵的中毒表现---惊厥,了解巴比妥药物的抗惊厥作用;观察水合氯醛全麻作用及氯丙嗪增强麻醉的作用;观察氯丙嗪对小白鼠的降温作用,掌握其降温机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中枢兴奋药、全麻药、中枢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实验七: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肠的作用
实验目的:验证性实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肠的作用
本实验教学要求:掌握离体肠段标本的制备方法;熟练使用D-95微机化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肠收缩的影响,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

本实验重点、难点:离体肠标本制备,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肠管运动的影响。

实验八:肝肾损伤对药物作用及代谢的影响
实验目的:设计性实验,了解肝肾损伤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影响。

本实验教学要求:通过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了解肝损伤对巴比妥药物代谢的影响;通过氯化高汞,观察肾损伤对链霉素排泄功能的影响。

本实验重点、难点: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和肾损伤动物模型的复制;掌握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的重要作用。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实验操作综合平时成绩。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兽医药理学实验指导》,王丽平编著,2003年。

大纲制订人:王丽平
大纲审定人:江善祥
制订日期:200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