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和人的新寓言故事
驴子与他的主人-寓言故事

驴子与他的主人-寓言故事
驴子与他的主人_寓言故事
驴子每天都要为自己的主人——农夫干活,任务很是繁重,但是农夫分给它的饲料却很少,有时累了,根本就吃不饱。
于是,驴子跑去请求宙斯,它说:
“请你让我离开农夫吧!我忍受不了这种超负荷的压力和这样苛刻的雇主。
我想换一个新主人。
”
于是,宙斯答应了它的请求,把它卖给了一个陶工。
陶工安排驴子从野外搬运沉重的黏土,并把制造好的陶器运送到集市上。
陶工一直都在制陶,于是驴子也跟着不停地搬运,它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劳累。
驴子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于是又请求宙斯再给它换一个主人。
“这次你一定要给我换一个既受主人重视又很轻松的`地方!”于是,宙斯又把驴子卖给了一个皮匠。
它一到皮匠那里,看到里面的情形就后悔不已。
主人倒是很器重它,那是因为驴子有一身好皮。
驴子痛苦地说:“我真不幸!留在以前那些主人那里该多好啊!现在连我的皮都得交给这个人了。
我早应该明白到哪里工作都是要吃点苦的。
”
寓意:任何工作都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吃苦精神,如果没有,那你就注定要不停地寻找和尝试,最后的结果是你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伊索寓言买驴子的人的故事及启发

伊索寓⾔买驴⼦的⼈的故事及启发 ⼈们有属于⾃⼰的爱好和不同的品性,志同道合的⼈容易聚在⼀起,这是⽐较普遍的规律。
就如伊索寓⾔中买驴⼦的⼈所揭⽰的道理,⼩编为⼤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编带⼤家⼀睹为快! 买驴⼦的⼈的伊索寓⾔ 有⼈买了⼀头驴⼦,想要牵⾛试⼀试。
他把驴牵到⾃⼰的驴马之中,并让他站在马槽前。
那驴⼦来到⼀头好吃懒做的驴⼦旁边。
於是,买驴的⼈⽴刻给那头驴套上辔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卖主问,你这⽅法可靠吗?那⼈答道:「不必怀疑了,依我之见,选择甚么样的朋友,⾃⼰也就甚么样。
」 这个故事带出的启⽰就是:物以类聚,⼈以群分。
买驴⼦的⼈的英⽂版 A man who wanted to buy an Ass went to market, and, coming across a likely-looking beast, arranged with the owner that he should be allowed to take him home on trial to see what he was like. When he reached home, he put him into his stable along with the other asses. The newcomer took a look round, and immediately went and chose a place next to the laziest and greediest beast in the stable. When the master saw this he put a halter on him at once, and led him off and handed him over to his owner again. The latter was a good deal surprised to seem him back so soon, and said, "Why, do you mean to say you have tested him already?" "I don't want to put him through any more tests," replied the other. "I could see what sort of beast he is from the companion he chose for himself." "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物以类聚的成语阅读物以类聚拼⾳:wù yǐ lèi jù简拼:wylj近义词:同流合污、臭味相投反义词:格格不⼊、⽔⽕不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解释:同类的东西聚在⼀起。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黔驴之技〔含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语义:贵州无驴,有人引入一头,放养在山下,老虎见它庞然大物,又叫声洪亮,很害怕,便躲开了;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只踢了一脚,老虎遂知,本领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
比喻虚有其表,本事有限〔已经使用完了〕,或表面上很庞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柳宗元画像出处: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黔之驴》;2、后晋·刘昫《旧唐书·柳宗元传》;3、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柳宗元传》;4、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传》。
二、柳宗元少年天才,进士、词科双及第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藉河东〔山西运城〕,出身门阀士族,祖上“世相重侯”。
到了武则天时,家族已经衰落,但仍历代为官,其曾祖、祖父都做过县令,父亲柳镇为京官,任侍御史。
母亲卢氏,出身范阳大户,但也家道中落。
柳宗元出生在长安,家中尚有俩姐。
他是神童式天才,小时家教从母,与姐比试,“精敏绝伦”,为文赋诗,“卓伟精致”。
12岁,其父到江西任职,他随父游历,参与社交,接触社会。
能诗善文的父亲,与善良信佛的母亲,对他积极用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793年,他21岁,与刘禹锡为同榜进士,官校书郎。
5年后,他又博学宏词科及第,授集贤殿正字,赐书3000卷。
803年,太子侍读王叔文视他为奇才,荐为礼部员外郎。
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10年后,改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任上,享年47。
三、柳宗元著名文学家,卓越政治家柳宗元,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又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天才绝伦,诗文卓伟,盛年而逝,实在可惜!可他的文学业绩,却是光辉灿烂的,留下作品600多篇〔首〕,主要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三戒》等,由刘禹锡汇编为《河东先生集》45卷,加外集2卷。
祖孙骑驴寓言故事

祖孙骑驴寓言故事从前啊,有这么爷孙俩。
爷爷呢,是个小老头儿,头发胡子都白花花的,孙子是个机灵的小鬼头。
他们家里有一头小毛驴。
有一天啊,爷爷牵着毛驴,带着小孙子要去镇上赶集。
刚出村子没多远,就碰上了村里的一群人。
其中一个大妈就瞅着他俩说:“你瞧瞧,这爷孙俩可真傻,有毛驴不骑,偏要在地上走。
”爷爷一听,觉得好像有点道理,就把小孙子抱到驴背上,自己牵着驴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一会儿,遇到了一个大叔。
这大叔皱着眉头对小孙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自己骑驴呢,也不知道尊敬老人,让爷爷走得气喘吁吁的。
”小孙子一听,脸“唰”地就红了,赶紧从驴背上跳下来,让爷爷骑上去。
爷爷骑着驴,小孙子在旁边跟着走。
没走多远,又碰到了几个妇女。
一个妇女就指着爷爷大声说:“你这个老头子,怎么这么狠心啊,自己舒舒服服地骑驴,让这么小的孩子在后面跑,也不怕累坏了孩子。
”爷爷听了,那叫一个为难啊,赶忙把小孙子又拉到驴背上,祖孙俩一起骑着驴继续赶路。
可刚走了一小段路,就碰到了一个教书先生模样的人。
这先生摇着头说:“你们俩可真没同情心,这小毛驴多瘦小啊,驮着你们俩,还不得被压垮了。
”这下可好,爷爷和小孙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最后啊,爷爷叹了口气说:“算了,算了,咱们谁也不骑了。
”于是,爷爷把毛驴的缰绳一牵,爷孙俩就跟在毛驴后面往镇上走。
等他们到了镇上的时候,集市都快散了。
这祖孙俩啊,为了听别人的话,折腾来折腾去,结果啥也没干成,还闹了这么一出笑话。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逗的?这就告诉咱们啊,做人做事得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要不然就像这爷孙俩一样,啥都干不成喽。
关于驴的伊索寓言故事

驴的伊索寓言故事关于驴的伊索寓言故事【买驴子的人】有人买了一头驴子,想要牵走试一试。
他把驴牵到自己的驴马之中,并让他站在马槽前。
那驴子来到一头好吃懒做的驴子旁边。
于是,买驴的人立刻给那头驴套上头,牵去还给驴的卖主。
卖主问,你这方法可靠吗?那人答道:“不必怀疑了,依我之见,选择什么样的朋友,自己也就什么样。
”这是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顽皮的驴】一头驴子爬上了屋顶,在那里跳舞,将屋上的瓦片踩得粉碎。
主人立刻爬了上去,将它赶下来,并用一根粗木狠狠地打了它一顿。
驴子说:“怎么啦?我昨天看见猴子也是这样玩的,你们大家很开心,它的表演似乎使你们很高兴。
”这故事是说那些不顾自身条件的人会遭到嘲笑。
【马和驴】一匹马在路上炫耀他的精美的马饰,忽然遇到了一头满驮着货物的驴子。
驴子因货物太重,只能慢慢地让开路。
马傲慢地说:“我恨不得要用脚踢你。
”驴子丝毫不予计较,只是默默地祈求神保佑。
不久,那匹马患了气喘病,被主人送回农庄来。
驴子看见拖着粪车的马,便讥笑他说:“骄横的东西,你那华丽的马饰现在到哪里去了?你怎么变成这样一副倒霉相?”这故事是说人们不能因一时荣华富贵而不可一世。
【野驴和家驴】野驴看见家驴舒适地躺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就走了过去,夸奖他身强力壮,还享受美味的食物。
后来,野驴又看见家驴驮着沉重的货物,驴夫还跟在后面用棒边打边赶,野驴说:“我现在不再觉得你幸福了,我看得出,不遭受那百般痛苦是得不到那一点点享受的。
”这是说,人们不必去羡慕那付出沉重代价所得到的利益。
【驴子和马】驴子请求马省一点饲料给他吃。
马说:“好,为显示我高贵的尊严,如果我吃不完,剩下的就给你吃。
晚上我回自己的厩中时,你若能来,我就给你满满一小袋麦子。
”驴子回答说:“谢谢你,我才不会相信。
现在你连一点饲料都不给我,过一会儿还能给我更大的好处?”这是说,别相信那些吝啬鬼假惺惺的许诺。
寓言故事——蠢汉和驴子的故事

寓言故事——蠢汉和驴子的故事
蠢汉牵着家里的毛驴去放牧,路上遇到两个骗子。
一个骗子看看蠢汉的傻样,就说:“我一定把他的毛驴弄到手。
”
另一个骗子不相信。
两人击掌打赌。
大骗子偷偷走到毛驴面前,悄悄卸下笼头,又套在自己的头上,跟着蠢汉走去。
另一个骗子乘机赶走了毛驴。
大骗子估计毛驴已经被同伴赶走了,就站着不动。
蠢汉拉不动僵绳,回头一看,毛驴变成了大活人,吓了一跳。
大骗子取下笼头,一本正经地说:“不要怕,我就是你的毛驴嘛!”
接着,大骗子,说他有一天喝醉了酒,回家后,他妈妈劝他不要再喝酒。
他不听,还拿拐仗打自己年迈的母亲。
老妈妈十分伤心,求主惩罚他,于是安拉就把他变成了一头蠢驴。
后来,他妈妈很后悔,又请求主把儿子恢复原形。
蠢汉听后,信以为真,赶紧向骗子道歉。
蠢汉回到家,老婆问他:“毛驴哪儿去了?”
蠢汉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一边伤心地流泪。
老婆听了,也信以为真,连忙跪下祈祷,认为是丈夫干了坏事才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
从此,二人一心一意在家中忏悔,不理家务,田里的庄稼都荒了。
没有多久,家中吃饭都成了问题,老婆劝蠢汉上街再买一头驴,还得种地糊口啊。
蠢汉来到市场,一眼看中一头毛驴,正准备买下来,觉
得很面熟,仔细一看,正是他先前养的那头驴。
蠢汉立刻靠近毛驴耳朵。
驴子看到了主人,十分高兴,立刻大叫。
蠢汉悄悄说:“你又喝醉了,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
说完,蠢汉调头就走,驴也没有买成。
驴的寓言故事_驴和赶驴人的寓言故事

驴的寓言故事_驴和赶驴人的寓言故事某人赶着驴走在下山的路上,一阵小跑之后,驴突然离开大道,冲到了悬崖边。
就在驴即将滑下悬崖时,赶驴的人一把抓住他的尾巴,用劲往回拉。
可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驴从悬崖边拉上来。
景后,赶驴的人放弃了,说道:“好吧,随你去吧,你愿意掉下悬崖,就掉吧,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条通向死亡的路。
”【驴和赶驴人的故事寓意】我看过伊索寓言中的驴和赶驴人这篇小寓言故事以后,我感觉主要是说一意孤行的家伙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就像犯法的人总是从小一步一步走向监狱的。
【驴和赶驴人英文版】THE ASS AND HIS DRIVERAn Ass was being driven down a mountain road,and afler jogging along for a while sensibly enough he suddenly quitted the track and rushed to the edge of a precipice.He was just about to leap over the edge when his Driver caught hold of his tail and did his best to pull him back:but pull as he might he couldn’t get the Ass to budge from the brink.At last he gave up,crying,“All right,then,get to the bottom your own way;but it’S the way to sudden death,as you’ll find out quick enough.”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寓言故事-买驴

中国寓⾔故事-买驴
有个⼈想要买驴,那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会学到什么呢?下⾯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寓⾔故事-买驴吧!
买驴
有个⼈买驴。
要牵去试⼀试,就把他牵到⾃家的驴中间,让他站在槽前。
这驴不和别的驴在⼀起,单单⾛去站在⼀头好吃懒做的驴旁边。
于是,买驴⼈就给他套上辔头,牵去还给原来的主⼈。
主⼈问,这样试可靠吗?买驴⼈回答说,“不必再试了,依我看,挑选什么样的朋友,⾃⼰就是什么样的东西。
”
驴和种园⼈
有头驴给种园⼈使唤,⾷料少,活⼉重,他求宙斯让他脱离种园⼈,另换主⼈。
宙斯就派赫⽿墨斯把驴卖给陶⼯。
那驴还是受不了,因为那⼉的活⼉更重。
驴⼜去求宙斯。
最后,宙斯把他卖给了鞣⽪匠。
驴见了主⼈的活计,说道:“我宁愿留在先前的主⼈那⾥。
看来,现在我连⽪都得交给这个主⼈了。
”
⽑驴和同⾏的狗
⽑驴和狗⼀同外出,发现地上有⼀封密封的信。
⽑驴拾起来。
打开封印,读了起来,狗在⼀旁听着。
信⾥说的尽是⾷物,有草料、⼤麦和麦麸。
⽑驴细细地读,狗听得不耐烦了,就对驴说,“跳过这⼀段吧,好朋友,看看有没有提到⾁和⾻头。
”⽑驴读完了全信,没有狗感兴趣的东西,狗就说:“把它扔了吧,朋友,没什么意思。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驴和人的新寓言故事
导读:《驴和人的新寓言》的作者是王小波,他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
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
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
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
在一则寓言里,有两个人和一头驴走在路上。
这两个人是父子关系,这头驴是他们的财产。
这故事很老,想必你已经听过,但都是从人的角度来讲的,现在我把它从驴的角度重新讲过。
对于四足动物来说,能在路上走总比被拴在树上要强,何况春日融融,两个人都没有骑在它身上,所以它感到很幸福。
我不知道驴子知不知道这样一句古话,叫做“乐极生悲”,但这意思它绝不陌生。
走着走着,遇到一伙人,嘀咕了几句,儿子就骑到它身上来了。
读过这则寓言的人必然知道,他们遇到了一伙农妇,她们说,瞧这两个笨伯,有驴不骑,自己走路。
按照人的概念,这伙娘们是在下蛆、使坏。
但驴子毫无怨言:它被人骑惯了。
文章写到了这里,我忽然想到要作点自我介绍。
我现在是个自由撰稿人,过着清贫的生活。
我的稿子发在刊物上,只有光秃秃的一个名字,没有一对括号,里面写着“美国”。
基于这些状况,我和那头驴一样知道自己傻,写个文章也本分,决不敢起那种取巧的.题目:
“人眼看驴”,或者“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闲话少说,让我们来讲这个故事:驴载着人往前走,又遇到了第二伙人,又嘀咕了几句,儿子就从驴背上下来,换了老头骑着。
驴子知道自己傻,所以谁爱骑谁骑,它一句话都不说。
在寓言的原本里,驴子遇到的第二伙人说:瞧这少年人,骑在驴身上趾高气扬,让老父亲在后面跟着。
人心不古,世道浇漓,到了何等地步。
老年人的屁股硬一些,但对驴来说也没有什么。
糟就糟在又遇上了第三伙人,这是一伙少妇,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老头太可恨,自己骑驴舒服了,全不顾自己的孩子,让他拿两条腿来撵你们四条腿。
从驴的角度来看,这话讲得没道理,什么“你们”?这四条腿都是我的!既然此驴不骑不可,谁骑也不可,两个人商量一下,干脆就一齐骑上。
一只小毛驴,背才是多大的地方。
老头骑着脖子,小孩骑着屁股。
驴子难免要嘀咕:我就是傻,你们也不能这么欺负我。
你来试试看,这让我怎么走路?
我既是个学究,就得读书。
现在的书刊内容丰富,作者名字前面有括号的全是重要文章。
有的谈新儒学,有的谈后现代,扯着扯着就扯到了治国之策。
当然,这路文章的实质是和别人商量怎么治我们,这就和驴耳朵里听见人嘀咕一样,虽然听不懂,但准知道没好事。
总而言之,我看到带括号的文章,满脊梁都是鸡皮疙瘩,联想到那寓言的最后一幕。
这头驴又遇到最后一伙人,这些人对骑驴者说:两人骑一头驴,
你们想吃驴肉吗?从驴的角度来看,挨杀被吃肉倒也好了。
骑在驴背上的人跳下驴背,一个揪耳朵,一个扯尾巴,把它四条腿捆在一起,穿过一根大杠子,倒扛起来,摇摇晃晃地上路了。
那驴头在下,脚在上,它又不是蝙蝠,怎能呆得惯。
何况它四个蹄子痛入骨髓,所以大叫起来,但编寓言的人不肯翻译一下它喊些什么。
我这篇文章要替驴说话,所以当翻译义不容辞——它喊的是: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编寓言的人还编出一个寓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考虑到驴的惨状,真不知是何心肝。
我的寓意却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
”当然,还有个寓意也说得通:别当驴受人捏咕,要当捏咕驴的人——就算损人不利己,起码也赚了个开心。
但这种寓意只适于狠毒的人。
驴和人的新寓言故事
1.驴和马的寓言故事
2.驴子和它的主人的寓言故事
3.野驴与家驴的寓言故事
4.驴和两只狗的寓言故事
5.驴和老农夫的寓言故事
6.驴和马作文
7.小狗与驴子寓言故事
8.苦难的驴子寓言故事
上文是关于驴和人的新寓言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