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光伏电池与光伏阵列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光伏发电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光伏发电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1.1光伏方阵布置方案1.1.1布置原则每两列组件间的间距设置保证在太阳高度角最低的冬至日9:00~15:00时,前后排太阳能电池组件间采光不受阻挡。

1.1.2方阵布置说明根据设计原则,本项目共20个光伏组件阵列组成的发电区域,均采用45°倾角布置,采用固定式支架系统,支架基础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式。

图一:支架定位参考样图图一:支架定位参考样图1.2光伏阵列设计1.2.1光伏子方阵设计一个1MWp的光伏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经过串并联组成。

将组件串联得到并网逆变器所要求的电压,再将串联组件并联达到逆变器的功率要求。

1、太阳能电池串联组件数量计算:根据逆变器的技术参数,最高输入电压为1100V,工作电压范围为500~1100V;组件的开路电压为37.62V;最大工作点的工作电压30.36V;开路电压温度系数为-0.33%/℃。

1)组件开路电压因温差升压百分比最高值:65*0.003=21.45%(温度范围+25℃~-40℃考虑);2)组件开路因温差升压值:21.45%*37.62=8.1V;3)组件开路最高升压值:37.62+8.1=45.72V;4)组件串联最大数量:1100/45.72≈24块;5)选择组件串联数量:20块。

2、1MWp子方阵太阳能电池数量计算:单个发电单元的容量为1MWp,组件串并联接线:1)20块组件串联为一路,每一路串联容量为20*255=5.1kWp、输出电压20*30.36=607.2V;2)每一台逆变器上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数=1000/2/5.1=98,因PV输入数量是3,选择一台逆变器并联数为99;3)2*99=198组件并联组成一个发电单元,其子方阵太阳能电池数量为3960块,容量为198*5.1=1009.8kWp,占地面积147.54*77.5=11434.35m²。

1.2.2光伏总方阵容量、电池总数量及占地面积1)20MWp并网系统由20个发电单元组成,总容量=1009.8*20=20,196kWp;2)太阳能电池总数量=(20*198)*20=79,200块,占地总面积319*749.7=239154.3m²。

太阳能电池组件与阵列.

太阳能电池组件与阵列.

(2)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验测试 测试标准:GB/T 9535-2006《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 定和定型》 ① 电性能测试 测试标准条件:光谱AM1.5,光强辐照度1000W/m2,环境温度 25℃。 主要测试项目: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峰值电流,峰值电压,峰 值功率,填充因子,转换效率等。
④ 湿热-湿冷实验 将组件放置于有自动温度控制、内部空气循环的气候室内, 使组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往复循环,保持一定恢复时间, 监测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短路和断路、外观缺陷、电性能衰减 率、绝缘电阻等,以确定组件承受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的能力。 ⑤ 机械载荷实验 在组件表面逐渐加载,监测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短路和断 路、外观缺陷、电性能衰减率、绝缘电阻等,以确定组件承受风 雪、冰雹等静态载荷的能力。
(2)太阳能电池组件
实际使用时按负载要求,将若干单体电池按电池性能分类进行串并联, 经封装后组合成可以独立作为电源使用的最小单元,这个独立的最小 单元称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功率一般为几瓦、几十甚至 到数百瓦。
(3)太阳能电池阵列
为了满足高电压、大功率的发电要求实际使用时按负载要求,将若干 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串、并联连接,并用一定的机械方式固定组合在 一起,配以防反充(防逆流)二极管、旁路二极管、电缆等元件构成 “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通常需要牢固的安装在支架基 础上。
玻璃壳体式 1-玻璃壳体;2-硅太阳能电池;3-互连条;4-黏结剂
5-衬底;6-下底板;7-边框胶;8-电极接线柱
底盒式 1-玻璃盖板;2-硅太阳能电池;3-盒式下底板;4-黏结剂
5-衬底;6-固定绝缘胶;7-电极引线;8-互连条
4.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板型设计
电池组件不论功率大小,一般都是由36片、48片、54片、60片 和72片等几种串联形式组成。常见的排布方法有4片9片、6片 8片、6片9片、6片10片和6片12片等。

第2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与方阵

第2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与方阵

2.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构成与工作 原理
2.2.1 普通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常见的普通型太阳能电池组件有环氧树脂胶封 板、透明PET层压板和钢化玻璃层压组件, 其中,环氧树脂胶封板、透明PET层压板组件 一般都是功率小于1W的小组件,主要用于太 阳能草坪灯、道钉灯、各种太阳能玩具等小功 率产品。 而钢化玻璃层压组件的功率则可以达到1~ 280W,是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应用的主 流产品。
钢化处理是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抵御风沙冰 雹的冲击,起到长期保护太阳能电池的作用。 对面板玻璃进行钢化处理后,玻璃的强度可比 普通玻璃提高3~4倍。
除了玻璃以外,还可以用透明有机玻璃及PC 板(聚碳酸醣)等作组件面板。这些材料透光 性好、材质轻、可加工各种形状,但却不耐老 化、耐温性差、表面易划伤,因此在应用上受 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使用得较少。
环氧树脂胶封板组件存在的问题
环氧树脂作为黏合剂应用较为广泛,产品形式有单组分、双组分 或粉末状树脂几种。
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的环氧树脂黏合剂通常是双组分液体,使用 时现配现用。
环氧树脂的黏结度较高、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但耐老化性 能较差,容易老化而变黄。因此,对于使用环氧树脂封装的太阳 能电池组件,改善其耐老化性能是十介重要的。
此外,作为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耐湿性和气密 性。环氧树脂是高分子材料,其分子间距为50~200nm,大大超 过水分子的体积。而水的渗透可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其次,用环氧树脂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时,由于不同材料的膨胀 系数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如材料配置及工艺不当将产生内应力, 可能造成组件强度降低、龟裂、封装开裂、空洞、剥离等各种缺 陷而严重影响光伏组件质量。
中空玻璃电池组件是在单玻 璃透光型电池组件和夹胶玻 璃电池组件形式的基础上, 再与一片玻璃组合而构成的 。

光伏列阵结构

光伏列阵结构

光伏列阵结构光伏列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设备,由多个光伏组件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合而成。

光伏列阵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一、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是光伏列阵的基本单元,它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连接器等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分,它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支架是用来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

连接器用于连接光伏组件与电网系统,确保电能的传输。

二、列阵排列方式光伏组件的排列方式对光伏列阵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排列方式有平行排列、串联排列和并联排列。

1. 平行排列:光伏组件按照行与列的方式平行排列,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光伏组件功率较小的情况。

平行排列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相应地也会增加系统的占地面积。

2. 串联排列:光伏组件按照行与列的方式串联排列,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光伏组件功率较大的情况。

串联排列可以提高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输出,但要注意防止串联组件之间出现阴影遮挡,影响光伏发电效果。

3. 并联排列:光伏组件按照行与列的方式并联排列,这种排列方式适用于光伏组件功率较小的情况。

并联排列可以提高系统的电流和电能输出,但相应地也会增加系统的线路损耗。

三、支架设计支架是光伏列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光伏组件的安装和固定。

支架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稳定的支撑和调整光伏组件的角度,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能。

1. 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是最常见的支架设计,光伏组件倾角固定不可调节。

这种支架适用于固定安装场所,如屋顶和大型光伏电站。

2. 倾斜支架:倾斜支架可以调节光伏组件的倾角,以适应不同的季节和经度。

倾斜支架的倾角设计应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和太阳高度角进行合理调整。

3. 跟踪支架:跟踪支架是一种可以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光伏组件角度的支架设计。

跟踪支架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太阳能接收,但相应地也会增加系统的成本和维护难度。

四、电缆布线电缆布线是光伏列阵结构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电能的传输和系统的可靠性。

第2章 光伏电池与光伏阵列

第2章 光伏电池与光伏阵列
16济南大学物理学院20171021二光照特性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日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日照强度下的功率曲线17济南大学物理学院20171021三温度特性照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照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功率曲线18济南大学物理学院2017102125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251热斑现象分析19济南大学物理学院2017102120济南大学物理学院20171021当两电流不等的电流源串联时电流大的电流源会向电流小的电流源倒灌电流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3
2.4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4.1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与
投射到电池表面上的全部光功率Pin之比。其值取 决于工作点,通常采用效率的最大值作为光伏电
池的效率。
Um Im UmIm 100 %
Pin
SAall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5
其中:
qE
IVD I D0 (e AKT 1)
式中,q为电子电荷,1.6×10-19C;K为玻尔兹曼常 数,1.38×10-23J/K;A为常数因子(正偏电压大时 A值为1,正偏电压小时为2),E电池电动势。
I DO为光伏电池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
Is
IV
D
R
I
s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5
二、 光照特性
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 日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 同日照强度下的功率曲线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6
三、 温度特性
照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 同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光伏阵列

光伏阵列

一、光伏阵列
1、电池板表面的检查
电池表面的检查包括表面清洁度的检查以及表面完整度的检查。

由于光伏电站建于南向山坡上,每块电池板都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这也就使得电池板表面极易积尘。

尤其是秋冬季节多风少雨,灰尘堆积在电池板表面,会极大地影响太阳能板的光能吸收,从而导致光伏电站发电量的下降。

因此,定期对光伏阵列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灰尘进行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当出现过多的灰尘堆积情况,而又没有有效的降雨降雪进行冲洗时,就需要安排专人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进行清洁除尘,以保证光伏电站的日常发电量。

光伏组件表面应保持清洁,清洗光伏组件时应注意:
(1)应使用干燥或潮湿的柔软洁净的布料擦拭光伏组件,严禁使用腐蚀性溶剂或用硬物擦拭光伏组件;
(2)应在辐照度低于200W/㎡的情况下清洁光伏组件,不宜使用与组件温差较大的液体清洗组件;
(3)严禁在风力大于4级、大雨或大雪的气象条件下清洗光伏组件。

电池表面完整度的检查主要包括:光伏组件是否存在玻璃破碎、背板灼焦、明显的颜色变化;光伏组件中是否存在与组件边缘或任何电路之间形成连通通道的气泡。

2、太阳电池板阵支架的检测
太阳能电池阵列采用的螺旋桩进行固定。

虽然,光伏电站场址区为剥蚀丘陵地貌形态,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岩溶、土。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建模及性能分析研究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建模及性能分析研究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建模及性能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被广泛关注。

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建模和性能分析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探讨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建模及性能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组成及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阵列是由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每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内又包含有若干个太阳电池电池片。

这些太阳电池被连接成串或并的电路,从而形成太阳能电池阵列。

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主要设备。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光的辐射,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当太阳光辐射到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电池板会产生电压,并将电压传输到太阳电池阵列中,从而使太阳电池阵列中的每一个太阳电池都能产生电压。

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与太阳能辐射强度、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方向、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建模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建模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过程,从而预测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效率等参数。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建模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光辐射模型:太阳光辐射是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光辐射模型是指通过时间和空间对太阳光辐射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太阳光辐射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描述。

2. 光路模型:光路模型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中的光路和其它光学元件进行精确的几何建模,从而实现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中的发电过程建模。

3.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路进行电路建模,并通过电路模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以预测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效率等参数。

三、性能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建模主要是为了预测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效率等参数。

在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性能分析中,主要分析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效率等指标。

1. 输出功率: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是指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能的效果。

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

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

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是指将光伏电池板(也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一定的电路连接方式组装成阵列并且进行布局设计的过程。

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减少成本以及将光伏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重点介绍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的关键要素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

首先,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种类繁多,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染料敏化等。

在选择太阳能电池板时需要考虑其效率、稳定性、成本以及适应性等因素。

2.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方式通常有平面布置和倾斜布置两种。

平面布置适用于屋顶等较大面积的场地,而倾斜布置适用于较小面积的场地。

布局的角度和朝向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能量。

3.光伏组件的串联和并联:根据实际电压和电流要求,可以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串联和并联连接。

串联可以增加输出电压,而并联可以增加输出电流。

串联和并联的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4.光伏组件的防尘和防水: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运行需要保持表面的清洁和防水。

防尘和防水措施可以采用覆盖玻璃、安装防水罩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光伏组件及阵列设计的常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阵列的布局设计:根据场地条件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

平坦的屋顶可以选择平面布置,而斜坡或倾斜屋面可以选择倾斜布置。

2.阵列的朝向和倾角设计:根据当地的纬度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朝向和倾角,以最大限度地接收太阳辐射能量。

通过光照辐射测量和辐照度模拟软件来确定最佳的朝向和倾角。

3.光伏组件的串联和并联设计:根据实际电压和电流需求,选择合适的串联和并联方式。

通过光伏电池电气特性的匹配,实现最佳的组件串并联配置。

4.光伏组件的防尘和防水设计:选择适当的防尘和防水措施,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9
温度保持不变,最大功率 点功率随光照浮动有明显 变化,具体表现为光照降 低最大功率点功率下降; 光照保持不变,最大功率 点功率随温度也有很大变 化,具体表现为,温度降 低最大功率点功率升高。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0
2.2.2 光伏电池工程计算方法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4
特点:一般用于10kW以上较大功率的光伏 并网系统,系统只采用一台并网逆变器,结构 简单且逆变器效率较高。
缺点:阻塞和旁路二极管使系统损耗增加;抗热 斑和抗阴影能力差,系统功率失配现象严重;特 性曲线出现复杂多波峰;需要较高电压的直流母 线,降低了安全性,增加了成本;系统扩展和冗 余能力差。
其中,Aall为电池总的光照表面积,S为光照强度, 单位为W/m2。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4
2.4.2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 光谱响应
光伏电池的光谱响应,与太阳电池的结构、材 料性能、结深、表面光学特性等因素有关,并且 还随环境温度、电池厚度、辐射损伤而变化。
2021/4/11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5
其中:
qE
IVD I D0 (e AKT 1)
式中,q为电子电荷,1.6×10-19C;K为玻尔兹曼常 数,1.38×10-23J/K;A为常数因子(正偏电压大时 A值为1,正偏电压小时为2),E电池电动势。
I DO为光伏电池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
Is
IV
D
R
I
s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7
PV
PV
PV
3.3 串型结构
.. .
.. .
.. .
逆变 器
电 网
串型结构图
PV
PV
PV
结构:通过串联构成光伏阵 列给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供 能量的系统结构。综合了集 中式和交流模 块式两种结 构的优点,一般串联光伏阵 列输出电压150-450V,甚至 更高,功率等级可以达到几 个千瓦左右。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3
2.4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4.1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与
投射到电池表面上的全部光功率Pin之比。其值取 决于工作点,通常采用效率的最大值作为光伏电
池的效率。
Um Im UmIm 100 %
Pin
SAall
光伏系统追求最大的发电功率输出,系统结构对发 电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光伏阵列的分布 方式会对发电功率产生重要影响;而另一方面,逆 变器的结构也将随功率等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3
3.1 集中式结构
PV PV
PV PV
PV
逆变器
电网
集中式结构示意图
PV
结构:将所有光伏组件通 过串并联构成光伏阵列, 产生一个足够高的直流电 压,然后通过一个并网逆 变器集中将直流转换为交 流并 把能量输入电网。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5
二、 光照特性
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同 日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温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 同日照强度下的功率曲线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6
三、 温度特性
照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 同温度下的输出特性曲线
照度不变,光伏电池在不 同温度下的功率曲线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U oc
AKT q
ln
I sc ID0
开路电压
Is
IV
D
R
I
s
L
c
Rs
R
h
L
光伏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8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主要与照度和温度有关 太阳能电池输出I-U特性随日照、温度的变化
温度不变,光伏电池
在不同日照强度下的输 出特性曲线
照度不变,光伏电池 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特 性曲线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8
与集中式结构相比优点:串型结构中由于省去 了 阻塞二极管,阵列损耗下降;抗热斑和阴影 的能力增加,多串MPPT设计,运行效率高;系 统扩展和冗余能力强;
主要不足:系统仍然有热斑和阴影问题,另外,逆 变器数量增多,扩展成本增加且逆变器效率 相对有 所降低,但逆变效率仍高于交流模块式结构的逆变 效率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
光伏电池发电工程上广泛使用的光电转换 器件主要是硅光伏电池。
硅光伏电池
单晶硅(效率最高,成本高,工艺技 术成熟,普遍应用)
多晶硅(硅使用量少,无效率消退问 题,成本低,前景好)
非晶硅(较高的转化效率, 较低的成 本,重量轻,有着极大潜力;稳定 性不高,影响大规模使用。)
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具有较好的协同控制算法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34
3.6 直流模块式结构
融合了并联多支路结构思想与交流模块式结构思想。
构成:光伏直流建筑模块和集中逆变器模块。光伏 直流建筑模块是将光伏组件、高增益DC/DC变换器和 表面建 筑材料集成为一体,构成具有光伏发电功能、 独立的、即插即用的表面建筑原件。集中逆变器将大 量公共直流母线上的直流电能逆变为交流电能实现并 网功能,控制直流母线电压。
17
2.5 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 2.5.1 热斑现象分析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8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9
当两电流不等的电流源串联时,电流大的电流源会 向电流小的电流源倒灌电流。而承受反向电压。
如果反向电压过大将会 使电池板PN结击穿, 造成电池板损坏。
电池板长期工作在反向电压 下自身吸收能量所转化的热 量不能及时散发,形成热点。 这就是热斑现象。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0
2.5.2 多峰现象分析 为了避免热斑现象发生,可以在光伏组 件两端反向并联旁路二极管。
多峰现象产生: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1
多峰现象分析: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2
第3章 光伏并网系统的体系结构
光伏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关系, 一般分为离网光 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离网系统不与电网相连, 作为一种移动电源给本地负载供电。并网系统, 与电网相连,可为电力系统提供有功和无功电能。 主流应用方式是光伏并网发电方式。
测试条件:光源的光谱特性(AM1.5标准光谱)、标 准辐照度(1000W/m2)、温度(250C)。
测试内容: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佳工作电压、 最佳工作电流、最大输出功率、光电转换效率、填 充因数、伏安特性曲线等。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12
2、耐高压绝缘测试
用500V或者1000V绝缘电阻表来测量。绝缘电 阻表一端接在电极上,一端接在组件的金属框 架上,绝缘电阻表显示的电阻值应该不小于 50MΩ而接近无穷大。 3、光伏电池组件的环境试验 两种试验方法:一是实地试验法;二是环境模拟试验 法; 实地试验法即把组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定期 观察和测量电性能参数,检查元件、材料的老化和电性 能的衰降情况。环境模拟试验法是用人工方法创造自然 环境中的各种典型条件,对组件进行试验和性能检查。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29
3.4 多支路结构
多支路结构是由多个DC/DC变换器、一个DC/AC逆 变器构成,其综合了串型结构和集中式结构的优点, 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并联多支路结构和串联 多支路结构。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30
PV
PV
PV
PV
..
..
.
.
PV
..
..
.
还可得:
UL
AKT q
ln( Isc I L ID0
1)
Is
IV
D
R
I
s
L
c
Rs
R
h
L
光伏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7
当 RL 0 时 U L 0
qU L
I L I sc I D0 (e AKT 1)
由此式可以看出: IL Isc 短路电流
当RL→∞时,
3)多支路系统中某个DC/DC变换器出现故障,系统 仍然能够维持工作。
4)适合具有不同型号、大小、方位、受光面等特 点的支路的并联,适合于光伏建筑一 体化形式的分 布式能源系统应用。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32
3.5 主从结构
...
PV

P V。
P V。
组协 。
同开 关
。..

逆变器
.. .
L
c
Rs
R
h
L
光伏电池单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2021/4/11
济南大学物理学院
6
由图可以看出:
IL
I sc
q(U L I LRs )
I D0 (e AKT
1) UL
IL Rs Rsh
由于一般情况下光伏电池串联电阻Rs很小,并
联电阻Rsh很大。
qU L
I L I sc I D0 (e AKT 1)
.
P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