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技术
浸出方法过程

浸出方法过程
浸出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用于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工业等领域,常用于从植物材料或化合物混合物中提取有用成分。
本文将介绍浸出方法的过程及其应用。
浸出方法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是浸出方法成功的关键。
溶剂应能溶解目标化合物,但不溶解其他成分,并且应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易挥发性。
2.混合物制备:将植物材料或混合物研磨并与溶剂混合,以充分接触。
3.浸泡:将混合物和溶剂混合物浸泡一段时间,使目标化合物与溶剂进行充分的扩散和传递。
4.过滤:将浸泡的混合物用过滤纸过滤,以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浓缩:将过滤后的溶液浓缩到一定程度,以获得目标化合物。
浸出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制药工业中,浸出方法可用于从植物材料中提取药物成分。
在食品工业中,浸出方法可用于从天然原料中提
取色素或香料。
在环境领域中,浸出方法也可用于从土壤中提取污染物。
总的来说,浸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技术,应用广泛。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化合物,为我们的生产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氰化浸出技术

K = 1.0 ×1023
A、锌置换操作。
锌丝置换法:把锌丝放在沉淀箱中,让含金液 流经沉淀箱,发生置换反应。每产生1克金消 耗锌4~20克。
锌粉置换法: 锌粉泥处理。火法工艺处理:酸溶、焙 烧、熔炼。
一般每升矿浆加炭40克,吸附槽4~7个, 吸附率99%以上。
C、解析。
常压解析法:在85℃旳常压下,用 NaCl和 NaOH各1%旳溶液从载金炭上解析金,合用小 规模生产。1952年美国扎德拉发明旳著名措施。
酒精解析法:在80 ℃和常压下,用NaCN0.1% 和 NaOH1%溶液,再加入体积分数为20%旳 酒精作解析液。美国矿务局旳海宁发明旳措施
炭浆法与锌置换法相比,炭浆法取消了 固液分离与加锌分离,直接用炭吸附氰 化浸出液。
金走向
碳 循 环
A 预筛。目旳是除去矿浆中旳杂质,一般 筛上是木屑。
B 吸附。来自浸出旳矿浆连续经过几种串 联旳吸附槽,用活性炭吸附矿浆中旳金。 影响吸附效率旳原因有:每吨矿浆中炭 旳浓度、吸附槽数目、炭移动旳相对速 度、矿浆在吸附段旳停留时间和炭旳载 金量等。
解吸电积回路:解吸液成份NaCN 2% + NaOH1%, 解吸压力为常压,解吸温度95 ℃, 解吸时间40小时。 电积槽电压 3~3.5V, 电流密度6~10A/m2, 电积温度80 ℃, 电积时间40小时。
酸洗与热再生:采用5%盐酸进行酸洗, 浸泡时间0.5~1.0小时, 热再生采用卧式电 加热回转窑, 再生温度650~700 ℃, 炭在窑 中停留时间30分.
金走向
E、炭再生。
酸洗和加热活化。
酸洗法是采用稀盐酸或稀硝酸(浓 度一般为5%)在室温下洗涤解 吸炭,作业常在单独旳搅拌槽中 进行,此时可除去碳酸钙和大部 分贱金属络合物,酸洗后旳炭须 用碱液中和及用清水洗涤,然后 才干将其送去进行热活化再生。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h 贵重药物等
28
h
29
(二)药材的粉碎
药物 颗粒
h
30
二、浸出过程
浸出(萃取)过程(solvent extraction):系指 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 的全部过程。
实质:溶质由药材固相转移到液相中的传质过程, 以扩散原理为基础。
h
31
浸出过程
溶剂进入细胞内
棒剂
h
4
中药剂型的小知识
散剂
散剂是古老的剂型之一,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 籍:《黄帝内经》中已有散剂的记载。
散剂的特点古代早有论述:“散者散也,去急 病用之”。
h
5
中药剂型的小知识
丹剂
广义的丹,通常以疗效较好药物称为丹,如大活络丹. 也有以药剂色赤者为丹,如红灵丹.这种广义的丹包括的剂
型多而紊乱,并不属于丹剂 狭义的丹药是指用汞和某些矿物药炼制的化合物。丹剂类
药物历史悠久 ,有着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 ,而且均有 毒性。
h
6
中药剂型的小知识
膏剂(膏方)
膏方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 主要有外用与内服两类。
制法是将数十味中药加水加热煎煮后,除去药渣 ,反复浓缩药液,缩小体积,再加胶性药物、糖 和蜂蜜熬成调厚半固体状药膏,开水冲服,
h
7
h
52
基本操作程序:
中药提取液
吸附有效成分
大孔树脂
药液
洗脱树脂
回收溶剂
干燥
半成品
h
53
中药复方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工艺的特点:
h
54
浸出方法
5 超临界萃取技术
利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对药材中的 成分有特殊溶解性来达到分离提纯的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石浸出与浸出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石浸出与浸出技术矿石浸出与浸出技术矿石浸出是指将矿石中有价值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的过程,广泛应用于采矿业中。
在矿石中,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往往以化合物或杂质的形式存在,无法直接被提取和利用。
因此,通过浸出技术将金属元素从矿石中溶解出来,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提取方法。
本文将从浸出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浸出技术的定义浸出是指通过溶剂将矿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出来的过程。
溶剂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根据矿石的性质和溶剂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浸出方法。
常用的浸出方法包括氨浸、盐酸浸、硫酸浸、氰化物浸等。
二、浸出技术的原理浸出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元素从矿石中溶解出来。
在浸出过程中,溶剂与矿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将金属元素转化为溶质,进而溶解于溶剂中。
浸出过程中,矿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溶剂类型和浸出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浸出效果。
三、浸出技术的应用1. 轻工业中的金属提取:浸出技术在轻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金属提取,例如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贵金属、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等。
2. 冶金工业中的金属提取:浸出技术在冶金工业中被大量使用,用于提取有色金属如铜、锌、铅等。
其中,盐酸浸出法、氧气浸出法和氰化物浸出法是常用的方法。
3. 稀土元素提取:浸出技术在稀土元素提取中起到关键作用。
如采用稀土氯化浸出、稀土硝酸浸出等方法将稀土金属溶解在溶剂中。
4. 无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浸出技术可以将无机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金属元素溶解,达到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四、浸出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化:未来浸出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2. 高效节能化:浸出技术在提高提取率的同时,要求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未来发展的浸出技术将倾向于提高浸出效率和降低能耗。
3. 自动化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浸出过程中的应用将得到推广。
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浅谈矿物加工工程中的浸出技术

浅谈矿物加工工程中的浸出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产在人类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与矿物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它离不开矿物材料的应用。
正是因为矿物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矿物工程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
提高矿产工程开发质量已引起广泛关注。
选矿是矿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浸出工艺需要不断改进,以有效提高选矿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矿产。
在此基础上,对矿物的浸出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矿物加工工程;浸出技术引言浸出技术作为矿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物应用的价值水平。
通过提高浸出技术的应用水平,可以促进矿物的更好分离,提高矿物的质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浸出工艺的分类来看,主要可分为微生物浸出和化学浸出。
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是为了更好地分离有价值的矿物,提高矿物的利用效率。
1浸出技术相关概念浸出技术是矿石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应用内容,通过使用浸出技术可以实现矿物的分解,从而实现对有价值的成分的利用。
从浸出技术划分类型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主要划分为微生物浸出、化学浸出。
从应用的原理上来说就是利用微生物在活动中产生的反应来和矿物进行结合,通过浸泡和氧化等过程来实现对矿物的分离。
2矿物加工工程中的浸出技术分析及应用2.1物理浸出技术(1)微生物和细菌的类型:微生物不是简单的低水平生物。
在它们进行吸收,吸附和聚集等活动时,它们通常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
促进矿物质成分浸出是需要这些有效的反映来实现的。
人们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征。
它可以有效地提取矿物质。
当使用微生物分解矿物质时,应创造适当的环境条件以使反应发生。
比如,温度应控制在2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这是促进微生物反应的合理温度范围。
所选择的微生物主要包括氧化亚铁螺旋菌,氧化亚铁硫杆菌,硫氧化硫杆菌等。
(2)浸出机制:当使用微生物分解矿物质时,其应用原理是将细菌直接置于矿物质的表面,并利用氧化分解的过程来分离矿物质,这是直接的原理。
浸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浸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原理介绍浸出技术是一种将溶质从固体材料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它是基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而进行的。
浸出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环境工程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浸出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2. 原理分析浸出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
当固体材料与溶剂接触时,溶剂会与固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使固体表面的溶质逐渐溶解进入溶剂中。
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可以通过溶剂的极性、温度和压力等条件来调节。
因此,控制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实现对溶质的高效提取。
3. 应用领域浸出技术在以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化工工业:浸出技术在化工工业中用于从原料中提取出有价值的成分。
例如,在石化工业中,通过浸出技术可以从石油中提取出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等。
•冶金工业:浸出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用于提取金属。
例如,从矿石中提取出金、银等有价值的金属。
•环境工程:浸出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用于处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通过浸出技术可以将有害物质从废水或固体废弃物中提取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体和环境的目的。
•食品工业:浸出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用于提取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例如,从植物中提取出植物油和植物提取物,或从食材中提取出香料等。
•医药工业:浸出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用于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例如,从植物中提取出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或从药物中提取出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4. 浸出技术的步骤浸出技术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固体材料:首先需要准备要提取的固体材料,如矿石、废物、食材等。
2.选择合适的溶剂:根据溶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如水、有机溶剂等。
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其溶解度、毒性等因素。
3.加入溶剂:将固体材料浸入溶剂中,使其充分接触。
4.浸泡时间:根据需要,将固体材料在溶剂中浸泡一定时间,使溶质逐渐溶解。
5.分离固体与溶液:将浸出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或离心等分离操作,分离固体和溶液。
6.溶液的后处理:对浸出得到的溶液进行脱色、浓缩、结晶等处理,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浸出工艺介绍范文

浸出工艺介绍范文浸出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分离技术,利用溶剂将原料中的有用组分从固体或液体中提取出来。
浸出工艺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药品工业、环保行业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浸出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
一、基本原理浸出工艺是利用溶剂与固体或液体原料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从而使有用组分溶解到溶剂中。
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溶解平衡:溶剂在与原料接触后,有利于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解平衡。
2.扩散传质:浸出过程中,溶剂和溶质之间发生扩散传质过程,使溶质从原料中逐渐转移到溶剂中。
3.传热:浸出过程中,体系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传热有利于提高浸出速率和溶解度。
二、工艺流程浸出工艺的流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制备:将原料进行预处理,如研磨、粉碎、切割等。
以提高溶出速率和回收率。
2.溶剂选择:根据对原料有用组分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溶剂。
常见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稀酸碱溶液等。
3.浸出过程:将原料与溶剂充分接触,使溶质溶解到溶剂中。
浸出时间和浸出温度是影响浸出效果的重要参数。
4.分离回收:将溶液和固体分离,常见的分离方法有过滤、离心、蒸发、结晶等。
通过分离操作,将溶液中的有用组分回收并纯化。
5.溶剂回收:经过浸出后的溶液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可以通过蒸馏、蒸发等方法将溶剂回收再利用。
三、应用领域浸出工艺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药品工业、环保行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化学工业:浸出工艺用于从矿石、矿渣、废弃物中提取金属,如铜、锌、铅等的浸出。
也用于生产有色金属、化肥、磷酸盐等。
2.食品工业:浸出工艺常用于植物油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将植物油原料与溶剂接触,将油脂组分溶解到溶剂中。
常用于生产食用油、调味品、提取植物色素等。
3.药品工业:浸出工艺用于药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制备。
通过溶剂与药物原料的接触,将活性成分溶解出来,常用于制药中的提取、分离、纯化过程。
4.环保行业:浸出工艺用于废弃物处理,如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回收等,通过浸出可以将有害物质与废弃物分离,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浸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浸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浸出技术的概述浸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方法,通过将溶质置于溶剂中,利用溶剂的流动将溶质从固相或液相中提取出来。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食品、制药、环保等领域,对于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用成分、回收废弃物中的有价值物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浸出技术的原理浸出技术的实质是通过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溶质从固相或液相中转移到溶剂中。
浸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溶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浸出技术的基础,溶质需要具有一定的溶解度才能有效进行浸出。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传质过程:浸出过程中,溶质从固相或液相向溶剂中传质。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扩散和对流两种传质方式,其中扩散是溶质分子自发地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而对流则是溶剂的流动带来了溶质的传输。
•浸出过程的控制因素:浸出过程的速率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浸出过程的温度、压力、浸出时间等。
通过调控这些因素可以实现对浸出过程的控制。
3. 浸出技术的应用浸出技术在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化学工业:浸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的分离和提取过程。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常常需要从反应混合物中提取目标产物,这时可以通过浸出技术来实现。
浸出技术还可以用于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用成分,如从植物中提取植物油、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等。
•食品加工:浸出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
例如,咖啡的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浸出技术将咖啡粉与水充分接触,使咖啡中的有机物质溶解在水中,从而得到咖啡汁。
类似地,浸出技术还可以用于提取茶叶、调味料等食品的加工过程中。
•制药工业:浸出技术在制药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制药过程中,常常需要从植物、动物组织中提取有用的药物成分,这时可以采用浸出技术。
浸出技术在制药工业中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和回收废水中有价值物质的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一、单项选择题1.提取生物碱所用乙醇的浓度为A.20%B.40%C.80%D.50-70%2.专品专用的浸渍容器是A.铅制品B.陶瓷制品C.木制品D.玻璃制品3.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A.微孔滤膜滤过法B.离心分离法C.超滤法D.压滤法4.影响浸提的决定因素是A.粉碎度B.浸提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差5.下列关于药材浸提溶剂的陈述,错误的是A.浸提溶剂应最大限度地浸出有效成分B.用水煎煮药材,亦会煎出脂溶性成分C.高浓度乙醇能够浸出较多的强极性成分D.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能提高浸出效率6.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A.药材粒度B.浸提温度C.浸提时间D.浓度梯度7.下列关于浸渍法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A.浸渍时溶剂是相对静止的B.浸渍法的浸提效率较渗漉法低C.适于遇热易破坏和易挥发成分的提取D.当溶剂的量一定时,浸提效果与浸提次数无关8.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A.挥发油B.叶绿素C.生物碱D.树脂9.当药液中含醇量达到50%-60%时,可主要除去哪一类杂质A.淀粉B.蛋白质C.鞣质D.水溶性色素10.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铵C.碳酸钠D.碳酸钙11.下列关于浸提辅助剂的陈述中,错误的是A.加酸可使生物类成盐促进浸出B.加甘油可增加鞣质稳定性与浸出C.加表面活性剂可促进药材的润湿D.浸提辅助剂宜分次加入溶剂中12.用下列方法浸提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热浸法13.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错误的是A.适用于贵重药材的提取B.适用于毒性药材的提取C.适用于树脂类药材的提取D.可直接制备高浓度的制剂14.下列关于渗滤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浸提效率,药材宜粉碎成细粉B.药材粉碎后即可装入渗漉筒中C.药材装筒后,加入浸提溶剂即可收集漉液D.快速渗漉20g和2kg药材,所需时间无显著差异15.下列关于微孔滤膜的陈述,错误的是A.膜的孔隙率高,孔径均匀B.膜的质地薄,滤过时吸液少C.滤过速度快且不易堵塞D.滤过时无介质脱落污染药液16.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方法是A.垂熔漏斗滤过法B.离心分离法C.微孔滤膜滤过法D.超滤膜滤过法17.下列不能提高药液滤过效率的措施是A.增大滤过面积B.降低料液温度C.加压或减压D.加助滤剂18.下列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陈述,错误的是A.水提液须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B.应将浓缩液放凉后再加乙醇C.应将浓缩液慢慢加入乙醇中D.含醇药液应逐渐降温,静置冷藏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水B.乙醇C.氯仿D.丙酮E.乙醚2.根据扩散公式,下列关于药材浸提的陈述,正确的是A.适当减小耀祠阿粒度可提高浸出率B.适当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浸出率C.适当提高浸提温度可提高浸出率D.溶剂相等,分多次浸提浸出率高E.植物药与阿胶合煎,浸出速率提高3.下列关于影响浸提效果的陈述,正确的是A.药材粉碎越细,越利于浸提B.浸提时间越长,越利于浸提C.浸提温度越高,越利于浸提D.浓度差增大利于成分的浸提E.酸性溶剂利于生物碱的浸提4.下列措施中,哪些有助于提高浸提效果A.将药材粉碎成极细粉B.强制浸出液循环流动C.用酸或煎碱调节浸提溶剂的PHD.渗漉时让浸出液快速流出E.在浸提过程中不断搅拌5.下列浸提方法中,哪些方法适合以乙醇为溶剂提取A.冷浸渍法B.热浸渍法C.煎煮法D.渗漉法E.回流冷浸法6.多能中药提取器浸提的特点是A.可在常压或减压、加压下浸提B.可用水或乙醇等溶剂浸提C.可提取挥发油或回收溶剂D.可用气压自动排渣,方便安全E.生产效率高,可组织流水线生产7.下列关于浸渍法应用特点的陈述,错误的是A.适用于易膨胀药材的浸提B.适用于黏性药材的浸提C.适用于贵重药材的浸提D.适用于毒性药物的浸提D.可用于制备高浓度的制剂8.下列关于渗漉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药材应粉碎成适宜的粒度B.药材粉碎后即可装渗漉筒C.装筒后直接添加溶剂渗漉D.浸渍24-28小时后开始渗漉E.制流浸膏先收集药量85%初漉液9.下列药物可采用渗漉法提取的是A.人参B.乳香C.没药D.丹参E.芦荟10.下列关于回流浸提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回流浸提分回流热浸和回流冷浸B.回流冷浸装置的原理同索氏提取器C.回流冷浸溶剂能循环利用,不断更新D.回流冷浸溶剂用量小,浸出安全E.回流冷浸适于热敏性药材的浸提11.下列关于水蒸气蒸馏法的陈述,正确的是A.水蒸气蒸馏法多用于提取挥发油B.该法的基本原理是道尔顿定律C.混合液的总压大于任一蒸气分压D.混合液的沸点小于任一组分的沸点E.分压与分子量乘积大者馏出多12.下列关于水提醇沉法操作的陈述,正确的是A.水提液须浓缩后再加乙醇处理B.尽可能采用减压低温浓缩法C.浓缩前后可视情况调整PH值D.浓缩程度应根据成分性质决定E.应将浓缩液慢慢加到乙醇中13.下列关于分离技术的陈述,正确的是A.固体与液体密度相差悬殊可用沉降分离法B.固体与液体密度相差不大应用离心分离法C.密度不同且不相溶的混合液用离心分离法D.不溶物粒径小,料液黏度大,用离心分离法E.滤过困难或发生乳化的料液用离心分离法14.下列关于微孔滤膜滤过特点的陈述,正确的是A.微孔滤膜的孔径比较均匀B.孔隙率高,滤速快,不易堵塞C.其质地薄,滤过时吸附滤液少D.滤过时无介质脱落,不污染滤液E.料液必须先经预滤处理15.下列关于离心机的陈述,正确的是A.分离因数a<3000为常速离心机B.分离因数a=3000-5000为高速离心机C.分离因数a>5000为超高速离心机D.常速离心机用于混悬滤浆的分离E.告诉离心机用于黏度大的滤浆的分离16.不能用渗漉法提取的的药物是A.乳香B.松香C.丹参D.桂枝E.没药17.关于渗漉过程的正确叙述是A.渗漉速度是指漉液流出的快慢,常有快漉和慢漉两种方式。
B.渗漉速度应视药材的性质而定,所以完成渗漉过程所需时间,在药材之间有所差别。
C.所谓快漉是指渗漉每1kg药材时,每分钟收集漉的体积为3-5ml,慢漉为每分钟1-3ml。
D.用渗漉法浸提药物时,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装筒压的越紧,浸出越好。
E.5公斤与50公斤药材渗漉时,完成渗漉过程所需时间约10倍差。
18.关于渗漉液处理处理正确的是A.收集漉液的量,一般应连续收集相当于药材量的4-5倍的漉液,然后浓缩至所需浓度。
B.通常收集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85%的初漉液,另容器保存,另外收集的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
C.制备干浸膏时,应对漉液进行浓缩,但初漉液应最后浓缩,以减少其受热。
D.制备酒剂时,对所用溶媒没用规定。
E.制备酊剂时,无须为其保存初漉液,直接收集应制备量的3/4的漉液,压榨药液,合并漉液,调节至需要的浓度即可。
三、判断题1.药材与溶剂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药材易润湿。
2.蒸馏法与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均可用于中药挥发油的提取。
3.对于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常渗漉法提取。
4.浸提时药材成分的浸出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有关,而与其溶解性无关。
5.气体溶剂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低密度、高黏度的性质。
6.为减少乙醇用量,水提液在醇沉前应尽可能地浓缩。
7.渗漉操作中,于药材中加入溶剂时,应先将下端药液出口打开。
8.离心分离法只适用于药液中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不适用于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分离。
9.为了使中药浸提液的固体与液体更好地分离,可直接选用微孔滤膜进行滤过。
10.为了提高药液的滤过速度,可以增大滤过面积,也可以降低药液的温度。
11.超滤法是唯一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的方法。
12.高浓度的盐能使蛋白质沉淀,一是使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被中和;二是使蛋白质交替的水化层脱水。
13.盐的饱和度指该盐的饱和溶液的体积占混合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14.盐析蛋白质时,离子强度越大,蛋白质的溶解度越大。
15.盐析蛋白质时,溶液的PH距蛋白质的等电点越远,蛋白质沉淀所需的中性盐浓度越小。
16.盐析蛋白质时,蛋白质的浓度愈高,所需盐的饱和度极限愈高。
但是,蛋白质浓度愈高,其他蛋白质的共沉作用也愈强。
17.于药材的浸泡水中或蒸馏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然后蒸馏,可加速挥发油的馏出,提高馏出液(或重蒸馏液)中挥发油的浓度;也可于重蒸馏液中直接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使油水更好地分层,以便分离。
18.壳聚糖是带负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可与中药浸出液中蛋白质、果胶等发生分子间吸附架桥和电荷中和作用,或与所含的大量带正电荷悬浮物之间产生相互静电作用,使悬浮物颗粒变大沉降。
19.101果汁澄清剂(主要为变性淀粉)是一种新型的食用果汁澄清剂,可用于去除中药提取液中蛋白质、鞣质、色素及果胶等大分子不稳定杂质。
20.透析法可用于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鞣质、蛋白质、树脂等高分子杂质,也常用于某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多糖的纯化。
四、名词解释1.浸提2.浸渍法3.渗漉法4.超滤法5.浸提辅助剂6.有效成分7.辅助成分 8.无效成分五、填空题1.中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润湿与渗透、及成分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2.可用作超临界流体的气体很多,但只有最常用。
3.透析法是利用使小分子物质与大分子物质分离的方法。
4.在含有某些高分子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使其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成分分离的一种方法称为。
5.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共蒸馏法、通水蒸气蒸溜法及。
6.可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
7.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或碱,调节PH值至一定范围,使单体成分溶解或析出,以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称。
8.中药水煎浓缩液中含生物碱、黄铜、鞣质、蛋白质等成分,欲除去鞣质、蛋白质等无效物质,可采用的精制方法是。
9.用壳聚糖澄清剂精制药液,壳聚糖多用加热配成1%的溶液,备用。
10.离子交换树脂分为凝胶型和两种。
11.浸提常用溶媒包括水、乙醇、丙酮、甘油与丙二醇、、。
12.乙醇用于防腐,其浓度为。
13.常作为浸提溶媒的脂肪油有麻油、、。
14.药物浸提辅助剂有酸、碱、、。
15.植物药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阶段、、。
16.动物性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
17.动物性药材处理方法有、、冷冻法、有机溶媒法。
18.动物性药材脱脂法有、。
19.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有药材粉碎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新技术的应用。
20.提取生物碱,常用的集体辅助剂为,提取皂甙所用的浸提辅助剂为。
21.浸提方法有浸渍法、煎煮法、渗漉法、、。
22.渗漉法分为单渗漉、重渗漉、、。
23.回流提取法分为、两种。
24.药液精制方法分为谁提醇沉法与醇提水沉法、液-液萃取法、酸碱法、盐析法、透析法、分子筛法、、。
25.药液分离方法分为普通滤过、微孔滤膜滤过、、四种。
26.微孔滤膜的孔径在至。
27.微孔滤膜常用种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