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教育指导知识交流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一,合理饮食:急性期禁食禁饮,病情允许后以清淡饮食为主。
宜食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宜食植物油脂;
宜食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
忌吃:.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动物油脂等高脂肪食物,忌食油腻食物,忌食易胀气的食物。
二,休息与活动:疼痛时采取屈膝侧卧位,加床档,防止坠床,同时保证充足睡眠休息。
有利于减轻胰腺负担增加脏器血流量。
三,自我监测: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或其他不适时请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四,复查,按时复查,如发热,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立即来院就诊。
五,特殊:
1,急性胰腺炎应禁食,并根据病情留置胃管,医务人员告知可进食时方可进食,妥善保护留置管道,勿私自拔出。
2,管道引流液勿私自倾倒,医务人员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3,活动时勿折叠管道,如有脱出及不适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急性炎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为了提高公众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对急性胰腺炎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其特点是炎症局限于胰腺组织内,可导致胰腺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扩散至周围组织。
该疾病常常由胰腺内的酶激活、自身消化及炎症反应引起,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危险因素1. 胆石症:胆石通过胆总管进入胰腺导致梗阻,引起胰腺炎。
2.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胰腺炎,酒精会导致胰腺分泌的酶激活。
3. 胰腺创伤:外伤、手术等因素可导致胰腺炎。
4. 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保泰松等可引起胰腺炎。
5. 其他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关。
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1. 腹痛: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常为持续性、剧烈的上腹痛,可放射至背部。
2. 恶心、呕吐: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腹胀、腹泻:胰腺炎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
4. 发热:急性胰腺炎时,由于炎症反应,患者体温常升高。
5. 其他症状:如黄疸、皮肤瘀斑、心血管系统症状等。
四、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与治疗1. 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高糖、高蛋白饮食,减少饮酒,戒烟。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3. 胆道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对于有胆道疾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等治疗。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锻炼身体,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过度劳累。
5.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手部清洁。
五、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预后1. 胰腺坏死: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组织坏死,需要积极治疗。
2. 胰腺假囊肿:胰腺炎后,胰腺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囊肿,需要进行积极治疗。
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教育知识

急性胰腺炎【疾病相关知识】1.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对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单纯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重型)胰腺炎。
前者病情轻,预后好;后者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2.病因1)胆道疾病是国内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占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的50%以上,由于主胰管与胆总管下端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当胆总管下端发生结石嵌顿,胆道蛔虫、Oddi括约肌水肿和痉挛、壶腹部狭窄时,可使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组织不同程度的损害。
由胆道疾病所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2)过量饮酒和暴饮暴食酒精除能直接损害胰腺泡细胞外,还可间接刺激胰液分泌,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阻碍胰液、胆汁引流;暴饮暴食常促使胰液过度分泌,若同时伴有胰管部分梗阻,则更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3)十二指肠液反流当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十二指肠可向胰管内逆流,其中的肠激活等物质可激活胰液中各种酶,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
4)创伤上腹部损伤或手术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特别是经Vater 壶腹的操作,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镜经Vater壶腹胆管取石术等,亦可能导致胰腺损伤,并发急性胰腺炎。
5)其他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如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伤害柑橘等感染,可能累及胰腺。
其他还有药物因素、高脂血症、高钙血症、妊娠有关的代谢、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等。
有少数病人最终因找不到明确的发病原因,被称为特发性急性胰腺炎。
【检查指导】1.血常规多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
3.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实用健康宣教】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1.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酗酒和暴饮暴食均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主要表现:
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
3.主要危害:
局部危害:胰腺脓肿,胰腺坏死等。
全身危害:感染,腹膜炎,休克,心力衰竭,
消化道出血等。
4.自我保健要点:
(1)及时到医院就诊,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解痉、抑酸、抑制胰酶活性等药物。
(2)腹痛时绝对卧床休息,取弯腰、屈膝侧卧位可以减轻疼痛。
(3)禁食水,以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从而减轻腹痛和腹胀。
腹痛基本缓解后,由少量低脂、低糖饮食逐步恢复至正常饮食。
禁食期间,如口渴可含漱或湿润口唇。
(4)养成规律进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强、产气高、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戒除烟酒。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
(6)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胆道疾病,防治胆道蛔虫,避免复
发。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一)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绝大多数承受着难以忍耐的痛苦。
我们必须热情接待病人.主动向病人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上、护士长以及病区环境、住院规则等内容,并直接向陪伴介绍.给病人以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
(二)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教育禁食和胃肠减压是治疗本症的重要措施,以减少胃酸刺激胰腺分泌。
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在症状明显有所好转时,认为少量进食没关系,特别是有些陪伴者认为病人生病身体十分虚弱,需要补养,偷偷给病人进食,造成疾病加重或复发。
我们反复进行宣教,让病人及陪伴掌握禁食和胃肠减压的目的和意义。
(三)疾病知识的教育急性胰腺炎呈高分解代谢状态,免疫力低下,并发症上升,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抗胰酶,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
通过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有关胰腺炎方面的基本知识,禁食,胃肠减压的目的及重要性,饮食与胰腺分泌的关系,出入量记录的目的及方法,监测血糖及血,尿淀粉酶的意义,让患者知道如何配合医生,护士,主动参与治疗过程。
在住院期间告知病人血糖的意义及正常值范围。
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监测血糖的方法。
以便出院后经常监测血糖水平。
可为调整药物剂量及饮食提供依据。
指导病人每2个月~3个月返院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每6个月~12个月检查尿微量蛋白和眼底状况。
(四)卧床与活动指导早期卧床休息,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胰腺负担,促进组织和体力的恢复,但要经常变换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卧位,剧烈腹痛时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五)饮食指导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应绝对禁饮食,使胃肠道处于“休息”状态,从而减少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力。
且机体的高分解代谢使脂肪、蛋白质迅速消耗,因此患者的热量消耗比基础值增高约50%,患者多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应加强营养支持。
待血,尿淀粉酶降至正常,腹痛消失后开始进食少量流质。
讲解饮食原则,应供给充足的热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易消化,并避免食用刺激性及生冷和易膨胀食物,严禁暴饮暴食,应少量多餐,减轻胰腺负担,利于胰腺恢复。
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精选全文完整版

.
;.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指导
⑴、指导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通过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焦虑情绪,如
听音乐、聊天等方式。
⑵、卧床休息,滕头剧烈时采取弯腰屈膝位,以减轻疼痛,指导正
确使用床栏,以免发生坠床。
⑶、指导患者禁食水,通过刷牙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⑷、介绍引起疾病的病因及预防知识,常见病因有胆道疾病、酗酒
和暴饮暴食等。
2、出院健康教育指导
⑴、指导患者以低脂(避免奶油、牛奶)、易消化饮食为主,忌酒
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
⑵、保持心情愉快,适量活动,生活规律。
⑶、积极治疗原发病,2-3个月门诊随访。
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教育(一)疾病简介急性胰腺炎是指由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后,对胰腺自身及其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主要病因有;胆道疾病、过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十二指肠液反流、外伤或手术、高脂血症等。
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低血压、休克等,严重者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
(二)健康指导1.您入院后需禁饮禁食,卧床休息。
治疗需行胃肠减压,就是将一根管道从鼻腔插入胃内。
抽吸出胃内的食物及消化液。
减轻腹胀。
必要时还会在腹部外敷一种中药:芒硝。
它通过皮肤温度融化为水后吸收可减轻腹胀,促进肠功能恢复,所以请多准备两套换洗衣物,及时更换,保持舒适。
这些可能会给您带来不适,但却是治疗胰腺炎很有效的方法,请您配合我们。
2.治疗期间,需要用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持续数天缓慢滴注,请您勿自行调节速度,并请您在床上适当活动时,动作轻缓,防止将针头脱出。
3.如需进行床旁透析治疗时,请尽量平卧,防止透析置管受压影响治疗。
4.当您的疾病恢复后可依据医嘱进饮食。
顺序由喝水开始。
如无不适。
则开始由米汤到稀饭到面条之类的半流食,但仍应遵循少量多餐,清淡低脂原则,忌烟酒。
5.胰腺炎是很凶险的疾病,治疗复杂,疗程长,恢复慢,而且复发率高,费用昂贵,所以若为胆道疾病引发的胰腺炎,可在胰腺炎治好后行相关手术治疗原发疾病,以防再次发作。
出院后,仍应禁忌暴饮暴食及烟酒;避免长期服用诱发本病的药物。
(三)温馨提示如疾病严重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请配合以下几点:1.监护室需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请不要自行取下导联线。
2.监护室为无家属病房,有任何需求请告知您的管床护士,我们24小时在您的身边。
3.家属探视时间为15:30~16:00,该时间段内你可直接与家属对话,其他时间若您有事与家属联系,请让管床护士转达。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

急性胰腺炎健康教育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其特征是胰腺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这种疾病通常由胰腺内的消化酶在胰腺内活化引起。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的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腹胀。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胰腺坏死、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健康教育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内容:1.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胆石症、酒精摄入、高脂血症、感染和药物等。
了解这些病因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公众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早期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腹胀等。
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及早就医,避免疾病的恶化。
3. 学习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胰腺功能检查等。
了解这些诊断方法,可以匡助患者及早确诊,进行有效的治疗。
4.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通常包括歇息、禁食、补液、控制疼痛和抗生素治疗等。
了解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匡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5.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预防措施: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了解这些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以匡助患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
6.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饮食方面,建议减少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
生活方式方面,建议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体重,定期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苦和精神紧张。
7. 寻求医生的匡助:如果浮现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匡助。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
结语: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健康教育,公众可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教育指导
【概念】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规的疾病,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增高等。
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本病好发年龄为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病因】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我国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占50%-80%。
西方国家则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
其他少见病因有胰管梗塞、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手术与损伤、高钙血症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1、腹痛:急性胰腺炎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
腹痛的位置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如胰头的病变重者,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变在胰尾者,则腹痛以左上腹为重,并向左肩放射。
疼痛强度与病变程度多相一致。
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惹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奏效。
2、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
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次数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持续性频频干呕。
3、全身症状:可有发热,黄疸等。
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
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的出现,如胰腺脓肿等。
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有极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
全身症状:1、体位:多平卧或侧卧位,但喜静卧。
2、血压、脉搏、呼吸:在水肿性胰腺炎时,多无明显变化,但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甚至出血休克。
值得提出的是,在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时,可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综合征,需要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做到早诊断与治疗。
3、舌苔:舌质多淡红,伴有感染时多红或紫红;舌苔多薄白或白腻,严重病例则黄腻或黄燥。
腹部体征:1、视诊:腹部多平坦,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因肠麻痹而出现腹胀,并发胰腺囊肿或脓肿时,可有局限性隆起。
2、触诊: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可因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而各异。
一般情况下,多在上腹部有程度不同的压痛,但压痛部位病变部位有关。
病变在胰头者,压痛在右上腹;病变在胰尾者,压痛在左上腹;病变累及全胰腺者,全上腹有压痛。
若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腔渗液多时,常为全腹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急性胰腺炎时,也常早上腹部发现肿块。
肿块的原因可能有:胀大的胆囊,位于右上腹胆囊区;肿大的胰头,位于右上腹,但位置较深;胰腺囊肿或脓肿,多为圆形的囊型肿物;水肿的发炎组织,如大网膜、肠管或小网膜囊内的积液。
3、
叩诊;有肠胀气时,叩诊呈鼓音,若腹腔有渗液时,则叩诊呈浊音,并可测出移动性浊音。
4、听诊:肠鸣音多减弱,当出现肠麻痹时,可呈“安静腹”。
【健康教育指导】
1.饮食指导发病时患者应禁食,待腹痛基本消失,肠鸣音恢复后,再进少量的流质饮食,从低脂、低糖、低蛋白流质开始,以后逐步增加饮食,但应禁忌高脂肪食物,食物以少量多餐为主。
2.活动与休息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
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疼痛。
3.用药指导胰腺炎病人主要应积极治疗胆囊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等慢性胆道疾病。
少用或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如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降糖灵等。
应用利胆片时,应饭后半小时服用。
4.日常生活指导
(1)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低脂、无刺激性食物,如有类似病史,尤为注意。
(2 )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如胆道结石或狭窄、胆道寄生虫等,如有吃生鱼史,应定时查大便集卵,如有肝吸虫感染,及时到医院驱虫治疗;并改变吃生鱼的不良饮食习惯。
(3)避免喝酒,因为酒精有刺激胰腺分泌增多、引起胰管水肿导致梗阻,以及对胰腺的直接的毒性作用。
(4)胃胆道手术后、内窥镜行胆管造影后,应采取相应的禁食,
以减轻胰腺的负担,并及时并按时测定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有异常时及时处理。
(5)注意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感染时易累及胰腺,如未有抗体者,应及时接种疫苗。
(6)避免使用一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雌激素和维生素A、利尿剂、消炎痛、流唑嘌呤等,均可诱发本病。
(7)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情绪激动时,可使Oddi括约肌功能失常,引发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