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章之学

辞章之学
辞章之学

义理、辞章和考据之学的辨别

钱穆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史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其中,关于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思想是其中最核心和基本的。

他从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出发,吸收继承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相关思想成果,从学术分类和研究方法论两个层面对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内涵和相互关系作了许多新的阐释,并以此对清代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史作了全面评价。

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既有重要价值,也有不少局限。

钱穆、义理、考据、辞章

钱穆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史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则是他对义理、考据和辞章三者的内涵、相互关系和方法论意义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并将这一认识贯穿于其整个学术研究中。

他说“虽不敢自谓於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皆能,但我至少於此三者皆已能有所涉猎。

”钱穆有关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思想不仅是他整个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和根本方法论,而且,也对清代学术史明确提出的这一重大学术命题作了重要发展,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学术界虽然对钱穆学术思想有一定研究,但对此却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涵义

钱穆对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一学术命题的重要发展,首先表现在他分别从两个不同层面对三者的内涵作了更加具体的和新的阐述。

概括他的观点,主要包括二个层面首先,三者是不同的学问;其次,三者又是任何学术研究必须运用的三种不同、却又是有机联系的方法。

不过,由于钱穆本人并未对此作明确而集中地分析和论述,因此,在分析他的有关论述时,应当根据他阐述时文本的语境来作具体分析。

第一个层面,将义理、考据和辞章视为不同的学术或学科。

钱穆说,如果按照清代戴震和姚鼐对中国学问的分类,一切学术可分成三个部门,即,义理之学、考据之学和辞章之学,“文学院分文、史、哲三科,正与此三部门相应。

”“我们也可说,在西方学问没有到中国来以前,中国近一千年来的学术上,有此汉学与宋学的两大分野,一是义理之学,一是考据之学,而同时又另有文章之学,学问就如此分成了三个部门。

在这一层面上,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内涵即是三门学科的内涵。

钱穆往往不将义理之学称为哲学,认为这是西方的传统和用法,而是称之为经学,或心之学。

关于考据之学,他将其对应为史学,也称治平之学。

他说,“我认为中国传统学术,可分为两大纲,一是心性之学,一是治平之学。

心性之学亦可说是德性之学,即正心诚意之学,此属人生修养性情陶冶人格方面的。

治平之学,亦可称为史学,这与心性之学同样是一种实践之学;但我们也可说心性学是属于修养的,史学与治平之学则是属于实践的。

”又说“中国学术传统主要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心学是做人大宗纲,史学则为做事大原本,我们要研究中国学术,此二者一内一外,最当注意。

”也就是说,两者的研究对象和功能是不同的,“史事其变,经道其常。

”而辞章之学,相当于传统四部分类中的集部,“集部,即辞章之学。

”也就是文学。

钱穆认为,文学本质上反映人生情感,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他说“文学则是情感的。

人生要求有趣味,更求要有情感。

”又说“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所在。

故亦可谓文学即人生,倘能人生而即文学,此则为人生之最高理想,最高艺术。

第二个层面,将义理、考据和辞章视为一切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他说“从学问成份上说,任何一项学问中,定涵有义理、考据、辞章三个主要成份。

此三者,合则美,偏则成病。

”这里,钱穆显然是将义理、考据和辞章视为是研究任何学问都必须运用的方法。

他又说,清代有人把学问分为义理、考据、辞章三大项,“其实此种分法,仍不是就学之内容分。

考据应是考其义理,辞章则是义理之发挥”。

下面,再来看钱穆对义理、考据和辞章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内涵的阐释。

关于义理。

钱穆说,义理“并非是我们所说的思想。

义理当然要有思想,但思想并不即是义理。

义理也不是所说的哲学,双方有些不同。

”“固然义理必出于思想,但思想亦必归宿到义理。

义理有一目标,必归宿到实际人生上。

孔孟思想之可贵正在此。

”在他看来,义理是思想,但必须是有人生理想和道德的,同时又能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

而思想的涵义则比义理宽泛。

也就是说,义理是思想的一种。

钱穆在论及学术研究中“道”与“术”的不同时,对义理又作了解释,说“道指义理,……凡有关从事学问之方向、及其所应达到之目标等,应属‘道’,即凡论该做何等样学问,或论学问之‘意义’与‘价值’等皆属之。

关于考据。

钱穆认为,它首先是一种确证知识和是非的方法。

他说,一门学问的建立必须重视明据确证,不然就无法立于不败之地,“惟考据乃证定知识之法门,为评判是非之准的。

”又说“讲话又要有本有据,那是考据之学。

”值得注意得是,在这里,钱穆并不是对考据作狭义的理解,仅将其视为对文字、史料进行音韵、训诂、校勘和考证,而是包括更广的含义,即对历史事实和思想的历史形态和发展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和评判。

因此,他高度评价了曾国藩的考据思想,说曾氏将考据渊源分杜马和许郑两派,以顾炎武和秦蕙田接杜马,以二王接许郑,“将考据学范围放大,更是一种绝大见识,为乾嘉诸儒所未逮。

”“当知乾嘉学之锢蔽,正为把考据范围看狭了,专侧重在许郑一边。

于是他们的学术路径,便不期然而然的趋向到校勘训诂方面去。

……现在曾氏把考据范围放宽了,又特为辟出杜马一路直至顾炎武与秦蕙田,那便在经学之外扩开了史学,于校勘训诂之外,辟出了典章制度。

”钱穆还特别提出考据要考其义理,说先秦诸子各大思想家都有一套考据,“他们的思想言论,也各有来历,各有根据,都不是凭空而来。

那亦即是考据。

”又说“考据应是考其义理。

”明确提出考据还应当以包括义理的阐发,这已经与现代西方阐释学有相吻合之处了。

这是钱穆对中国传统考据学思想的重要发展。

关于辞章。

钱穆说,义理是离不开开口讲话的,“中国古人说‘有德必有言’,言就是辞章。

”又说“讲话要恰到分寸上,即是辞章之学。

”这基本是从方法论意义来说辞章的功用的。

二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合与分的关系

关于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关系,钱穆实际也是从学问性质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来论述的。

他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者既是合一和不可分的,又是可以分别看待的。

第一,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层面上说,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

钱穆认为,不同的学问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社会与人生的解决了人生和社会的问题,各有其用;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又必须将它们共同运用于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才是周全和完善的,他说“义理教我们德行,辞章培养我们的情感,考据增进我们之知识。

须德行、情感、知识三方皆备,才得称为一成人。

”又说“学文学,不能不通史学。

学文史之学,又不能不通义理哲学,……要把学问上这几个成分都包括在内,而完成一大体。

有此一大体,自可用来经国济世,对大群人生有实用。

”钱穆还从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心性道德修养的基本精神出发,论证了各门学问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

他说,依照中国传统,学问有三大系统。

第一系统是以人为学问系统中心的“人统”,“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一人,如何做一理想有价值的人。

”第二系统是以事业为中心“事统”,即“学以致用”。

而人生与事业是不能分的,“故亦惟就其事业,始能见其学问之大体。

”第三系统是以学问本身为系统的“学统”,如治史学、哲学等,好像每一套学问于人生实际和社会应用之外,各有其外在客观的存在,各成一系统。

它与前两系统的分别一在由学人来做学问;一来由学问产生学人。

他说,似乎中国人开始只看重第一、二系统;中国传统观念中之理想人格是圣,主要在求完成自己所具之德,“学问则只是一工具,其本身不成一目标。

”然而,西方却不同,“似乎西方人一向认为学问乃有一外面客观的存在,有其本身自有之疆境与范围。

所谓学问,则止是探究此客观之外在,而又宜分疆界范围以为探究。

”因此,重视学问的分类。

钱穆说,这种做法“固然为人类社会开辟了许多的境界,提供了许多新意见。但也有两项易见之弊一则各自分道扬镳,把实际人生勉强地划开了。如研究经济的可不问政治,研究文学的可不问历史等。第二、各别的研寻,尽量推衍引申,在各自的系统上好像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但到底则每一项学问,其本身之系统愈完密,其脱离人生现实亦将愈显著。”另一方面,三者还是有主从之别的,其中,经学是阐述做人的根本道理的,是中国学问的第一系统“人统”,所以能贯通和指导其它学问的,具有核心的地位。他说“所谓经学,则确然成为中国各项学问中之最重要者,并可称为是中国学问之主要中心。”又说“经学之可贵,不为它是最古的,而为它是会通子、史、集三部分的。”

以上是钱穆对义理、考据和辞章之学的关系的总体认识。那么,他对义理、考据和辞章之学,即经学、史学和文学具体关系的论述又是如何得呢?

关于经学和史学的关系。钱穆认为,史学和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两大门类,“研究中国学术主要不越心学与史学两途。”两者所以成为中国学术的两大主干,是由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重视历史的精神所决定的。经学或心学主要是从义理和思想上阐发人文大道与如何做人的方法与真理,“因此,经学在中国,一向看为是一种做人之学,一种成圣之学。”中国文化又注重历史精神,史学是人事之学,它主要从历史事实来探求人文大道与真理,具有鉴古知今的作用,因此,“若要真在修齐治平上作真贡献,总须对过去历史有一了解,更贵能穷源竟委,窥其变道,然后才能针对现实有所作为。我们甚至可说中国学术,主要均不出史学范围。”由于钱穆视经学和史学为中国学术两大门类或主干,因此,他对经学与史学的关系阐述得很多。那么,经学和史学是什么关系呢?概括起来,钱穆主要是从两个角度或层面来阐发的。

一是,从史学与经学在中国古代学术演进中的关系阐明了史学即经学,经学即史学,“经史同源”。钱穆说,后人所说的“五经”,有“四经”是历史。《尚书》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历史材料,《诗经》比《尚书》包含了更丰富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史诗,《礼》记载了当时社会的一切礼俗,也可视为一部历史书。孔子的《春秋》则是中国史学的开山,“亦可谓孔子之学本即是史学”。汉人崇尚经学,经学在当时实是史学,其所讲不出周公和孔子的治平实绩与理想,皆属已往历史。后来汉代古文学家提出《毛诗》、《周官》及《左传》为经,“实是经学中之历史性愈趋浓重之证。其趋势至东汉而益显,即是在经学中根据古代史实的趋势,益胜过了凭空阐发义理的趋势之上。郑玄括囊大典,偏重早已在此方面;而王肃继起,显然更近于是一史学家。杜预作春秋左氏集解,显然亦偏重在史学。故可说经学即史学,史学即亦经学。”魏晋南北朝时,虽尚清谈玄言,史学亦鼎盛,儒学已从经学扩及到史学,由此开始出现经史并称,并有了经史学的新名目。唐代佛学最盛,文学次之,但史学并未中歇,如唐初诸臣修晋书与隋书,继之有颜师古、刘知几和杜佑等史家。宋代史学尤盛,著名史家有欧阳修与司马光,南宋有吕东莱及浙东学派等。朱子后学在元代如王应麟、

胡三省和马端临等人皆在史学上有表现。明初宋濂、刘基等虽不著史,却留心史学。明末清初大史学家辈出,顾亭林、黄梨洲和王船山等也都属儒家。清代虽考据学大盛,其实仍属史学,只是较狭义的史学和儒学而已。“故在中国学术史中,史学所占地位极重要,堪与心学分庭抗礼,平分秋色。”反过来说,史学又是从经学演化而来。他说,中国最早的学术是王官学,即政府有关社会政治管理的档案文书,它形成了后来被尊称为经的《诗经》、《尚书》、《礼》和《易经》等。因此,又可以说,“史学从经学中衍出”。

二是,从“体用合一”角度说,经学为体,史学为用,两者合而为一。钱穆认为,经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经学是阐发人生根本道理的,故在学问中处于“体”的地位。但是,这一“体”要变成对社会和人生有用的学问,则必须通过史学这一实践和治平之学来完成。也就是说,讲经学,必须落到史学上才能实现。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人文社会与历史演进之实际贡献。中国人爱说通经致用,或说明体达用。”“要做一理想人,要做一圣人,便该在实际人生社会中去做,此便是中国学术传统中之人文精神。”所以,他说“中国学术传统主要在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心学是做人大宗纲,史学则为做事大原本,我们要研究中国学术,此二者一内一外,最当注意。欲明儒家学术,则必兼备此二者。”“我们也可说心性学是属于修养的,史学与治平之学则是属于实践的。具备了某项心理修养,便得投入人群中求实践,亦贵能投入人群中去实践来作心性修养工夫。此两大纲,交相为用,可分而不可分。”质言之,“心性是内圣之学,治平是外王之学。”可见,钱穆是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高度看待史学和经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

其次,关于辞章与经学、史学的关系。关于经学与辞章的关系,钱穆论述得不多,但从他强调经学的中心地位,可知他是认为经学对辞章具有理论指导性的。关于史学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源于史学。他说,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诗经》,而《诗经》实为一部史诗;我们现在推尊周公,而周公所作的诗经之雅颂和二南就是周人的历史,“周朝人的历史,由周公写出。我也根据孟子说‘诗亡而后春秋作’,来证明诗经跟历史有关系,一部周代的开国史尽在诗经。”其次,他还从集部源出于史学,论证文学与史学的相通性。他说,集部有骈散之分,最先的骈体为屈原的《离骚》,诗骚并言,则《离骚》也可说来自经,故《离骚》亦可通于子和史。三国时代的建安文学,乃由西汉的骈体辞赋转入散文中,其中曹操和诸葛亮等人的文字皆亦子亦史。晋宋时陶潜的诗辞传记,如《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皆一人之史,亦即一家之言,实为史、子、集三部通而为一。唐代韩愈倡古文,乃正式由骈体变为散文,“好古之文,好古之道也”正表明了其言亦子亦史。所以,他说“一人之集,至少乃为其一人之自传,亦即当归入一民族一国家之文化道统中。故集部兴起,乃为四部之最后。……。而其当可列入史部,则更不待论。”

第二,在方法论层面,钱穆对三者关系的总体认识是,义理是考据、辞章和经济的根本,“考据应是考其义理,辞章则是义理之发挥,经济乃义理之实际措施,则不啻谓一切学问,皆以义理作中心,而义理则属做人之道,仍是重人过于重学之见解也。”]

不过,钱穆主要是一位史学家,他讲义理主要是从史学、而不是哲学的角度讲的,这是他与当代新儒学家的不同,他本人也不认同当代新儒家。他有时将人文学科的研究等同于史学研究,认为史学是人文学的最基本学科,说“自然科学基本在数学,人文学基本则在史学。”又说,中国史学“实乃一种超出寻常的人生哲学,亦是一种超出寻常的人生科学。一切学问尽包在史学之内,而史学乃超乎一切学问之上。”因此,在方法论层面,他多是从史学立场来谈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关系的。基基本主张是

首先,治史贵义理和思想,不能只重考据。第一,历史考据要有义理的指导,不能离开思想来考据。史学需要考据来明辨是非,然而,“要是非不谬,那都有关于义理。”如,校勘固然贵有客观材料,可是尤贵有治史者的鉴别,“亦已包训诂考据辞章义理,而兼通一贯之。”第二,获取思想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而考据只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我们该在材料上更深进研究其意义,工夫不专用在考据上,而更要在见解上。”他又说,做学问要先求其大,否则,“先把自己限在小的上,仅能一段段一项项找材料,支离破碎,不成学问。”所谓求其大,就是说须先立一深远的义理和思想。第三,著史贵以史识对史料进行取舍,“夫著史必贵于实事而求是,固有待于考订,而著史尤贵于提要而钩玄,此则有待于取舍。”史识,即是指对历史所抱的深刻思想见解。第四,对个人而言,是先有学问和思想才有考据。他说,治学必先通晓前人关于这门学问的大体,然后才可从事窄而深的研究,“乃始有事于考据。”第五,考据在历史研究上有局限性。他说,人文学研究较科学研究更难求“实事求是”,“若只在考据上求‘是’,所考据的远在身外,此与科学精神尚易近似,稍属省力。但若要在当前群体生活之内求是,此却甚难。因人事日变,今日之所谓是,明日亦可成为不是;此地之所谓是,他处亦可成为不是。各人立场又不同。”

其次,治史要以考据为基础和依据,“讲历史该有考据,不能仅凭思想。”钱穆是以考据名著《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扬名史坛,初步确立自己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地位的。他此后的史学著述也不乏考据之作。治史所以要重考据,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历史研究是建立在弄清事实、评判是非基础上的,这就需要对史料进行严密和正确的分析,此即考据,他说“史学主要在一个是非,有事实上之是非,有评判上之是非。……不辨是非,如何来讲历史。”第二,通过考据能够发现新的史实,使人对历史有新的认识。他说“考据之事,极其至则发前人所未发,开天地之奇诡。”第三,思想和理论来自考据所获得的真知

识。他说,必先有学问才有知识,必先有知识才有思想和理论,不源于知识的思想和理论是不可靠的,“有真学问,始有真知识。有真知识,始有真思想与真理论。而从事学问,必下真工夫,沉潜之久,乃不期而上达于不自知。”所谓“真工夫”和重“实”,即是要讲考据。当然,这是比较宽泛意义的考据。

第三,治史又离不开辞章。首先,良史必工于文。钱穆十分赞赏章学诚的“史所载事者,事必藉于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于文”的观点,说“诸位要学历史,首先宜注重文学。文字通了,才能写书。……讲史学,不仅要史才、史学、史识、史德,而更又讲到要文章,这又是章实斋之深见。所以章实斋著书,取名《文史通义》。”其次,由于历史是很复杂的,一笔不能写两件事,因此,“多方面的史事,能一条线写下,此处便要辞章之学。”这是从语言文字的概括功能谈它对历史研究结果的分析和叙述作用了。第三,历史考据也离不开辞章。他十分推崇朱熹的校勘学及其《韩文考异》,说朱子重视从文理来考异,“言文理者,则必深入于文章的意义中去。”“故朱子之校韩集,不仅训诂考据一以贯之,抑考据义理文章,亦一以贯之矣。”

三对乾嘉以来中国学术思想和方法的批判

钱穆根据自己的上述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史作了全面的评判。总的看,他对宋代以后到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想和成就评价比较高,说“宋元明三代理学兴起,在讲心性学方面已超过老释。因老释离治平而讲心性,终不如理学家即治平之道而谈心性之更为圆满,更为重要。故自宋以下之史学,亦特见隆兴。至于清儒,在晚明诸老如顾亭林考史,船山论史,黄梨洲写史,皆极卓越。”对乾嘉以来的学术思想,他极力推崇和彰扬章学诚,对晚清今文经学、尤其是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则作了一分为二的评价,而对乾嘉考据学和现代学术界、尤其是对以胡适和傅斯年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攻击。

关于清代考据学。钱穆说“夫考据之价值,亦当就其对象而判。清学初兴,最先理论,则曰经学即理学也,又曰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其所悬以为考据之对象者,仍在义理。厥后颓波日下,始散而为音韵训诂,降而为校勘辑逸,为饾饤琐碎,为烦称博引。而昧失本原,忽忘大体,……论其考据方法,纵或操而愈熟,运而益精。然究其所获,则不得不谓愈后而价值愈低。”又说,乾嘉学者群言经学,“而其弊至于不读经。此情真可浩叹。……若待识尽字再读书,岂不具是河清难俟?若论考据,则范围更广大,更是考不胜考。若果读书为学,不先融会大义,只向零碎处考释,则此路无极,将永无到头之期。……清代乾嘉经学,极盛之后,正犯了这个毛病。”因此,他认为,乾嘉“汉学”实际是悖离了汉代儒学经世致用的

根本精神,使儒学真正走向衰微,“乾嘉时代自称其经学为汉学,其实汉儒经学,用心在治平实事上,乾嘉经学用心在训诂考据上,远不相作。所以论儒学,当以清代乾嘉以下为最衰。因其既不认心性,又不讲治平,而只在故纸堆中做考据工夫。又抱很深的门户见解,贡献少过了损伤。其时的史学,最多也只能考史、注史。”

关于清代今文经学。钱穆认为,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及其倡导的经世致用精神,是晚清今文经学的理论和精神,“今文学家主张经世致用,就从章实斋六经皆史论衍出,故从章实斋接下列龚定庵。”但是,晚清的今文经学空言义理,不讲考据,“但仍走错了路,来专讲公羊春秋,仍在故纸堆中立门户。”结果,“愈讲愈坏,讲出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则走向极端,其《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已经是一派胡言,既非经学,亦非史学。既非心性义理,又无当于治平实迹。即论考据,亦是伪袭考据之貌,无当考据之实。”另一方面,钱穆又对康倡言宋学和经世致用,扭转只重考据学术风气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在开学术新风气方面,“则此一百年内,不得不首先要轮到康有为。”康有为倡导的“以孔学宋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的思想,“这竟依稀是回复到晚明诸遗老之矩矱。乾嘉以来学者,可说无一人知有此境界。”“平心而论,他们推孔子为教主,守公羊为教法,以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以毒攻毒,推翻训诂考据的话柄,此等处未免多有可议。然而他们以作新人才、改革政治为读书治学的大目标,以经史为根柢,以时务为对象。就大体言,他们提倡的一套,实应与北宋晚明无大悬殊。在中国学术史上,他们实应占很高的地位。”

关于现代学术界,钱穆认为是被只重义理和只重考据的两种风气所主宰,说“今日中国之史学,其病乃在于疏密之不相遇。论史则疏,务求于以一言概全史。……而考史之密则又出人意外。……考史之密与夫论史之疏,两趋极端。”所谓论史之疏,是指只重义理,所谓考史之密,是指只重考据。他对将这两者对立起来的学术风气进行了严厉抨击。

钱穆说,那种只重考据、视史学为考据学的学术风气昧失了学问的根本,使学问成为于已于世无益的死学问。所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本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彻底的审视,以求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其所悬对象,较晚明清初更博大高深;然而学无本源,识不周至。结果是“宏纲巨目,弃而不顾。寻其枝叶,较其铢两,至今不逮五十年,流弊所极,孰为关心于学问之大体?孰为措意于民物之大伦?各据一隅,道术已裂。细碎相逐,乃至亘不相通。仅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其考据所得,纵谓尽科学方法之能事,纵谓达客观精神之极诣,然无奈其内无邃深之旨义,外乏旁通之途辙,则为考据而考据,其貌则是,其情已非,亦实有可资非难之疵病也。”他认为,这种不讲学与问,只埋头找材料,只重自己成名成家,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治学风气和方法,不仅是治学方法和路向的错误,而且是

“存心不良,动机不正,这样只是‘丧德’,坏了自己心术。”“只此‘考据’二字,怕要害尽了中国的学术界。”而治学心术不正便是不实事求是,“此其从事学问本无甚深旨义,其所潜心考据之必无甚大关系。是安得谓实事求是?又安可得谓客观之精神?”更严重的是,这种治学方法和风气还会造成否定中国历史文化的民族历史虚无主义。他说:“考订派则震于科学方法之美名,往往割裂史实,为局部窄狭之追究。以活的人事,换取死的材料……既无以见前人整段之活动,亦于先民文化精神,漠然无所用其情。彼惟尚考证,夸创获,号客观,既无意于成体之全史,亦不论自己民族国家之文化成绩也。”另一方面,钱穆又批判了那种只重义理、轻薄考据的极端趋向。他说,近人治史实犯了高心空腹、游谈无根的弊病,“即如他们批评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其实多是空洞,不凭考据,自发议论,其病远超宋儒之上。”如果就学术方法而论,近世学术界是“重于明道,疏于辨术”,“所争皆在宗旨与目标上,所提出的尽是些理论,亦可说所争者用‘道’。但大家并不曾有一套方法来亲切指导人,使人不注意到落实用力之一面,因此只是徒争门面,绝少内容,竟可说尽是提出意见,却无真实的学问成绩。即所谓‘科学方法’,亦只是一句口号。换言之,科学方法四字亦成为一‘道’”如,五四以来的“打倒孔家店”、“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中国本位文化”以及“全盘西化”等均是如此。

钱穆认为,这两种风气和思想是有内在联系的。他说,中国近六十年来史学弊端是,“由蔑古而疑古,由疑古而倒古。以考古之面貌为手段,以蔑古倒古之心为目的。故此六十年来之史学,可分为两大支。一曰评史,自打倒孔家店乃至全盘西化皆是。一曰考史,自地下发掘,龟甲考释,古史辨等皆是。而考史实仅为评史之附庸。”

首先,这种只重材料和不重义理考据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对历史的妄自菲薄与无端疑古,进而转入了鄙视考据的歧途;考史成为评史的附庸,考史是为否定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义理之学服务的。为什么呢?他说,治学自然要有疑,学有疑始有进,“然疑之所起,起于两信而不能决。学者之始事,在信不在疑。所谓笃信好学是也。”所以,凡是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必先对其存一份信心,学习前人治学的精义,以获取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才是真学问。而现在的疑古先不求信,不肯承认学问自有成规,结果是由所谓实事求是的考据走入了鄙薄考据的另一极端。因为,“彼之思想与理论,乃未经学问而即臻早熟,彼乃以自信代会疑,以批判代学问。彼以为思想与理论,可以如脱辔之马,不复受驾驭控勒,而可以逞一己驰骋之自由。以如此之学风,则鄙斥考据,事无足怪。”其次,将义理与考据截然分开,奉西学为圭臬至理,视中学为断烂朝报,将西学等同于义理,将中学等同于考据,考据成为他们讲求义理的方法和手段。他说“此数十年来,国内学风,崇拜西方之心理,激涨弥已,循至凡及义理,必奉西方为准则。一若中西学术,分疆割席……治中学者,谨愿自守,若谓中

国学术,已无义理可谈,惟堪作考据之资料。……故鄙言义理者,其实则尊奉西方人义理为莫可违异耳。盛言考据者,其实则蔑视本国传统,仅谓是一堆材料,仅堪寻隙蹈瑕,作为其所谓科学方法者之一种试验与练习耳。”可见,这两种风气和思想都是由对中国传统文化蔑弃所导致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造成的。

因此,钱穆说,要研治中国史学,至少应跳出清代道咸以下至目前这番递变而下的学风,当了解儒学大体,于心性治平都知用心,这样才能使中国史学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四、钱穆学术思想的意义和局限

综上所述,钱穆关于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思想,在他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根本的、核心的地位。它不仅是钱穆研究中国学术思想的方法论,也是他审视和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根本方法,体现了其道德人本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特征和精神。钱穆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高度,在全面继承和吸收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有关义理、考据和辞章的思想的基础上,对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较为全面和系统总结与新的发展,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乃至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有必要先简略回顾一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学术命题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学术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有学者说,在西汉时,随着经学的发展,经学研究出现章句、义理和训诂三门分支学科。所谓章句,即章节和句读。所谓训诂,即是解释字词的本意。所谓义理,是指经籍包含的意义和道理。三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反映。到北宋时,逐渐出现所谓文章之学、训诂之学与义理之学的分野。程颐曰:“古之学者一,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趋道,舍儒者之学不可。”明清以后,作为经学研究的四种分支,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济之学与文章之学的名称,逐渐为学者通用。也就是说,到了清代,学者们在总结前人学术发展及其思想的基础上明确而集中论述了这一问题。下面,再来看清代学者的相关论述。

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桐城派领袖姚鼐明确提出了该命题。姚鼐说:“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可见,他是认为三者分属不同学术门类的,三者应当相济为用。他提出该学术命题,固然有调和乾嘉时期汉宋对立的学术背景,但是,主要目的却是为光大桐城派辞章之学服务的。他主张“文以载道”,将清代统治思想程朱理学视为辞章之本,而当时汉学如日中天,他便援此以入辞章之学,说“以考证助文章之境,正在佳处。”质言之,他讲义理

和考据,是旨在为其辞章之学服务的,而非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着眼的,这正是他提出这一学术命题的局限所在。其次,他对三者内涵的解释并无新意,甚至相当保守,如,他讲的义理仅仅且必须是程朱理学,这在思想性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戴震,在理论价值又落后于章学诚。因此,有学者说“在姚鼐和桐城派那里,义理、考据、辞章的意义还比较狭窄,没有根本的创新和突破。”

朴学大师和思想家戴震说“古今学问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于理义,或事于制数,或事于文章。事于文章者,等而末者也。”又说,“有义理之学,有文章之学,有考核之学。义理者,文章、考核之源也。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由此可见,戴震主要是从治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论述三者关系的,认为三者属不同层面的治学方法,其中,义理是处于最根本的地位,为学问的“源”,可以综赅天下之大道,辞章之学最末。学术界认为,戴震对义理和考据关系的认识有一转变过程,即由早期主张的“由训诂而推求义理”到后期的“执义理而后能考核”。但是,综其一生思想所看,他一直视义理之学为本,视考据之学治学的手段和方法。余英时先生说“根据现有的资料判断,东原对义理的兴趣远比他对考证的兴趣要浓厚而真实得多。”戴震的另一贡献是,对义理作了与程朱义理之学完全不同的解释,使之具有革命性意义,他也将之视为其最主要的学术成就,说“仆生平论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由此,戴震被中国现代学术界认为开启了中国哲学从古代到近代的转换之路。

史学理论家章学诚对三者的关系和内涵作了较深入的阐述。他说“义理存乎识,辞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这既对三者不同的内涵和功能作了阐述,又对它们所处的不同学术层面作了指陈,实际是将义理置于最高层面。因为,在才、学、识三个层面,“识”显然是学问的最高层面和根本。但他又说“义理不可可空言也,博学以实之,文章以达之,三者合于一,庶几哉周、孔之道虽远,不啻累设译而通矣。”所谓的“博学”即是指考据。章学诚在此又明确指出了考据对义理的具实作用,反对空言义理。这是他既超出宋明理学,又超出清代考据学的地方。他的另一贡献是提出“六经皆史”,他说“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这不仅对经史关系作了新的论述,也对史学和经学的内涵作了重大发展,将史学变成范围一切,含有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学问;在经学上则提出了“六经皆器”,反对宋明理学那种超验的义理观。

曾国藩在《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中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义诗赋皆是也。”这是将三者

视为不同的学术门类。他还对其弟说:“盖自西汉以至于今,识字之儒约有三途,曰义理之学,曰考据之学,曰词章之学……兄之私意,以为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明则躬行有要而经济有本;词章之学,亦所以发挥义理者也;考据之学,吾无取焉矣。”这是将三者视为研究儒学的不同方法,而义理是根本。但是,他对三者的内涵没有作出新的发展,其对义理和考据的理解还不如戴震和章学诚来的深刻和全面,对三者的关系也未作出深入的阐述。

近代以来,随着儒学政治和学术统治地位的结束,这一学术命题的讨论也因之被赋予了非传统的内容。从方法论角度说,近现代学者一般都承认它的方法论意义,但是,继续从维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立场上来作系统深入阐发的却很少。而从学问分科的角度说,近代以来西方知识系统传入中国后,这种知识分类法已不被认同,因此,也鲜有学者用它来论述现代学术的分类。而钱穆则从传统文化本位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出发,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现代学术思想文化,进而对中国传统学术这一命题对了系统深入的阐发。

第一,中国传统学术史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讨论,基本上是从儒家经学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的。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关系,主要的争论是义理与考据的关系。义理与考据,实际是中国两千多年经学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儒学流派研究儒家经典两种不同的方式,两汉至明清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汉宋学之争等,实为义理与考据孰为经学研究正统之争的体现。至于辞章,对各派说来都是“载道”和“记事”的工具。清代的姚、戴、章、曾等对义理、考据和辞章的论述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未脱离这一范畴。钱穆却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和发展、而非纯粹学术意义来审视和阐发此学术命题的,这就使其超越了中国传统学术史的范畴而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文化意义。钱穆认为,学术与文化密不可分,提出了“学术兴则文化兴”的重要思想。他说,学术和文化一样有民族独特性,“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不了解中国学术的独特性,也无从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因此,要研究中国史和通解中国文化精意,“必于研精学术思想入门”。其次,学术是文化的上层和领导力量,“欲考较一国家一民族之文化,上层首当注意其学术,下层则当注意其风俗。学术为文化导先路。苟非有学术领导,则文化将无向往。”“故欲复兴国家,复兴文化,首当复兴学术。而新学术则仍当从旧学术中翻新复兴。此始为中国学术文化将来光明一坦途。”钱穆生当中国传统文化“为天下裂”的时代。中国文化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现代中国学术文化思想界讨论的根本问题。为了复兴中国文化,“为故国招魂”,钱穆将一生的精力用于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文化,而他研究和复兴中国学术文化的根本态度和方法,就是要保持和发展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修齐治平之学,也就是要将“做人大宗纲”的“内圣之学”与“做事大原本”的“外王之学”统一起来,即义理之学与考据之学的合一,即经学与史学的合一。而经学和史学都必须通过有文理、有情感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所谓的“文以载

道”、“文以记事”和“有德必有言”,即辞章之学。可见,钱穆是从他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和根本精神的高度来理解和阐释三者关系的。反过来说,他对三者的理解,首先是从中国复兴和发展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这一大局说的。

第二,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发展的角度说,首先,他从中国传统学术演变的宏大背景出发,从经史子集内容的一致性与关联性角度,分析了三者的学术地位和相互关系,突破了传统经史子集的学术分野,阐明了经史子集、特别是经学和史学在中国学术演变中的相互作用,历史地分析了在学术史演进中史学的本源地位和经学的本体意义。他强调“经史同源”论,充分体现他是以“通经致用”或“明体达用”为立足点来认识经史关系及其历史地位的,并以此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论作了新的阐述和高度评价。这样,他便对整个中国学术史作了独到的解释。其次,钱穆是自清代学术史明确提出该学术命题以来,第一次从知识门类和方法论两个不同层面对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关系作了系统和深入的阐述。清代学者对三者关系的论述,或是从非学术史的角度,或是从治学方法论的角度、或者是从三者分属不同学术层面等角度来讨论问题的,有些人虽然也从两个层面提出了问题,但并未作深入的论述。再次,钱穆用“体用合一”论对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入论述。他说,讲中国学问的系统实可用中国人常讲的“体”字来加以说明,“体”有“结构”和“作用”两层面含义,“每一体必各有其作用,一切体之构造皆由此作用为前提,亦皆以此作用为中心。……其所以有如此之结构者,则为显现此作用,完成此作用;故作用亦可称为属于此体内涵之意义。”在他看来,在知识本体论层面,义理、考据和辞章之学既是合为一体的,又有“体”“用”之别,其中,义理之学是阐发人伦大道和人生真义的,故是“体”,而考据之学和辞章之学则是此体之用。此外,他对近代以来史学界只重考据或义理,将考据与义理分离开来的方法及其实质与危害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指出了片面强调考据和空言义理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治学方法与道德心术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认为那种片面讲求考据和义理的治史方法是治学者的道德心术不正,是颇有独到之见。

第三,钱穆在继承中国儒家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化生命学派等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对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内涵作了不少新的解释,丰富了这一命题的思想内涵。他对义理的阐释,虽是以儒家心性道德为本位的,这是他文化保守主义立场的体现,但是,他所说的义理又不限于儒家,他认为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他所列的10多本中国典籍必读书中就有《老子》、《庄子》和《六祖壈经》。他所说的义理实际是以儒家心性道德为本位、融儒道释为一体的“天人合一”观,他在去世终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天

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他对史学内涵的阐释不仅超过了姚、戴,超过了章学诚,也与近代以来其它学者讲得不同。他主张一种人文主义生命史学观。他说“史学只是一种人事之学。”所谓的“人事”是指民族国家以往的各种活动,“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是为历史。”而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是有生命的,所以,“史学是一种生命之学。”这种史学研究的目的是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所以,它又是“治平之学”。对于辞章之学,即文学,钱穆不单是从“文以载道”来理解其内涵和功用的,更没有像戴震那样看轻辞章,而是认为文学本质上反映人生情感,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和生命所在,“可谓文学即人生”。文学从内心追求人的情感和生命,实是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他说“到文学境界中则人与人生命合一,亦不见有对立。”“文化第三阶层之终极理想,应该是一个艺术与文学的世界,应该是一个艺术与文学之人生。……文化也待发展到第三阶层,乃始到达人生之真要求与真理想。”

然而,由于钱穆是从民族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来讨论这一学术命题的,因此,其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中西文化的对立和比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重新审视,吸收了某些现代文化思想,对传统文化思想作了新的系统阐释,对“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作了坚决批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振兴提供了有理论参考价值的新方案。但是,他们因过于固守中国文化本位主义,而常常沦为中国文化中心主义,将中国文化视为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最优秀的文化,否定文化多元性,特别是对西方文化抱一种消极的态度。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信念往往变为一种宗教性的信仰,而缺乏理性的精神。钱穆的学术思想便明显体现出这一点。由于钱穆是将西方学术文化视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是低于中国道德精神性文化的,因此,他在对义理、考据和辞章的内涵和关系进行阐释时,对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很少吸收,且常作贬低。首先,他对三者内涵的解释虽然对比中国传统学术要丰富和深刻,但是,基本不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范畴。其次,钱穆从中国文化人本主义精神出发,论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性和“体用合一”关系,但是,他因此完全否定西方现代重视学术分类的思想和方法,显然是有背时代发展的错误认识。强调学术以人为本,重视德性在学问研究中的地位,并不必然要否定知识增长后学术分类细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学术分类的增多是人们认识世界日益丰富和深化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在四部之学的大框架下不也是不断细化和丰富吗?再者,他对清代考据的评价是片面的,忽视了它在系统整理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方面的巨大成就及其思想贡献;特别是他对重视以科学精神和方法为指导的中国现代学术进行全盘否定更是不客观和公正的。以胡适、顾颉刚和傅斯年等为代表的新考据学派的史学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们在更新史料观念进而为中国史学增加

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史料方面,在对传统历史考据方法的继承发展方面,在对史学观念的革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钱学森》

《钱学森》 设计理念: 一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9课。本文主要写了钱学森身在美国,心系祖国,最后通过努力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学习本文,既要让学生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又要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的熏陶。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语言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强烈的爱国情怀,是本篇的重要写作特色;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找出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一起品读感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字词来体会钱学森赤诚的爱国精神。 “以人为本”坚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适时补充,适当进行课外拓展,架起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歌以咏怀,言为心声。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入情,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教学中播放《我的中国心》则更是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与情感的洗礼。引导让学生真切地理解身在海外的游子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怎样冲破各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的。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进行写话的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检查复习,读词语选词填空: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课题。齐——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们掌握的怎样呢?老师想来做个小测试。请看大屏幕,读下面一组词语,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卓越 广阔无垠运载火箭袒露 劈波斩浪水天一色眺望 指男生读词语。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关于《版本目录学研究的重要收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崔建英版本目录学文集》全面反映了崔建英先生在古籍文献学和版本目录学方面的成就。他认为图书馆中文古籍工作可以开展更多的文献研究,其中研究文献类型的萌生、发展、衍变、特点和文献价值是研究重点。崔建英先生对版本学的贡献在于版本鉴定,他注意将文献内容与版刻特征相结合,提出区别同版不同刷印阶段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版本志”的目录体例。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崔建英版本学版本志古籍文集 崔建英先生的文集就要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令人欣慰。2006年崔先生去世,生前未来得及整理个人文集。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搜集整理先生发表过的论文和未刊文稿以做文集出版的准备,收录到文集中的文章共计45篇,较全面地反映了崔先生的学术思想。编辑文集的过程,对笔者来说是又一次系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先生学术思想的了解。

1 立足于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研究 崔建英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不过他深入研究版本学、版本目录学并取得突出成就是在1980年以后,而此前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文献类型、价值等方面,文集中这类文章有十几篇。 崔先生195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科图”),一直到1992年退休,在科图工作了一辈子。他没有什么令人骄傲的学历,所取得的成绩完全是凭自己在工作中的勤奋努力和多方学习。初时,他只是个图书采访员。既采购中文普通书,也采访古籍。买书的事,看似简单而事实上并不简单。那个年代,古籍文献资源日趋枯竭,采访人员要花各种心思来补充馆藏,使本馆藏书具有特色,《地方志采访漫记》一文就叙述了当时的情形。科图的藏书中地方志是一大特色,但要更完备,则需补充所缺,是要动一番脑筋的。崔先生说,他考察清楚了全国收藏方志的几大中心,为提高工作效率,与同事采用缩微复制的方式到外地补充科图方志所缺,先后在天津、南京等地的图书馆开展这项工作,富有成效。还采用了交换的方式以补充馆藏,比如用科图的《李朝实录》与天津馆交换回缺藏的清代方志。所以不熟悉文献的特点与分布状况,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采访古书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过程,这部文集中收录崔先生最早的文章是1962年发表的《方志辨》,刊载于当时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印的馆刊《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上,对什么是方志以及方志的起源与衍

中国顶级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了

中国顶级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了,不少悼念文章还是老调重弹,称颂他当年一腔赤子之情,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良好条件,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美国官员很后悔钱老回国,说宁愿枪毙了他,因为他可以顶5个师,云云。于是想到去年钱老的堂侄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后谈到钱学森时说的一段似乎透着不屑的话: “My father""""s cousin was quite a famous engineer (H.S. Tsien). He was the head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program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It""""s actually a strange tale. He was at Cal Tech as an aeronautical engineer, but then got in trouble in the 1950s because he had some communist links in his past. He was put under house arrest and then deported. Back in China, he started up the ballistics program, I guess partly because he was mighty pissed off at the US!”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4614212.html,/articlerender.fcgi?artid=2064723 “我父亲的堂兄是一个很有名的工程师(钱学森)。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弹道导弹计划的头儿。 这实际上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当一个航空工程师,但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陷入了麻烦,因为他过去有一些共产主义联系。他被软禁,然后被驱逐出美国。 回到中国后,他开始了弹道导弹计划,我猜部分是因为他对美国非常生气!” 钱永健的这番话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径是多么矛盾! 最有意思的是钱永健用“piss off ”一词,字面本义是“撒尿赶走人”,意思是“立刻滚开”,好像比中文里的“扫地出门”要严重些,引申为“激怒”“使人气恼”,用作被动语态则表示处于生气状态。所以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美国撒尿赶走钱学森,把钱学森惹毛了! 更详细的资料,这里有美国权威的“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上的一篇文章则非常详细地叙述了钱老的专长,贡献以及回国前后的波折,足以佐证钱永健的说法,彻底推翻钱老“放弃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报效”的爱国主义宣传的高大形象。因为钱老是被驱逐出境的,当时他正在申请美国国籍,企图留在美国!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我只择其要点翻译一下,全文太长,这里也不能全贴出来):https://www.360docs.net/doc/3314614212.html,/aw/generic/story_channel.jsp?channel=space&id=news/aw010708p

钱学森资料

钱学森资料 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大和上海交大前身)机械工程系。 钱学森。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一,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

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工程控制论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

读《钱学森传》有感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钱学森之“钱”来源于杭州最有名的吴越王钱镠,钱学森作为钱家子孙深受钱王家训的教导:“爱子莫如教子,教子读书是第一义。”钱学森之“学”是因为钱家按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到了钱学森,刚好就是“学”字辈。钱学森之“森”为名,则是家庭中多以“木”旁取名,而学森暗含学深之意。事实上,他也人如其名,学识渊博。 钱学森在1935年8月20日,经过一年的实习后,满载着亲友的企望,负笈东行,留学美国,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拜到了冯·卡门门下。“灯越拨越亮,真理越辩越明。”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民主空气,推动着科学讨论,推动着科学创新,也推动着钱学森的早期发展。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36岁成为终身教授,成为世界最早研究火箭的几位元老之一。这是他的成就,同样他是爱国主义的典范,是当代中国的国魂,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虽然已经在美国拥有了极高的权威和名誉,还有政府和学院创造的近乎优渥的科研环境,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准备归国,回到他的母国。 1950年7月,他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兵次长,金布尔咆哮道:“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为什么美国人说钱学森可抵五个师?因为他脑子里装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技术,随便造一个导弹原子弹,那威力不知道是五个师的多少倍了!钱学森以后的的贡献也证明,他的价值,又岂止是五个师! 美国用尽所有的办法去挽留钱学森,不惜彻底的撕破伪善的面孔也不让他离开。以潜伏在美国的共产党为由控诉他,使他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牢狱之灾降临,他在被拘留期间,精神和肉体受到了巨大地折磨,以至于瘦了整整30磅。他被保释出来之后,美国移民局还使用非法手段限制了他的自由。于是钱学森向祖国求救,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历经千辛万苦,几年的努力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的归国受到了高度重视,共产党给了他极大地关照和爱护,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他致力于发展祖国导弹事业。那时当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宣布“要搞人造卫星”时,被西方讥笑为“妄想一步登天”,但是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给国人争了口气。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浅谈张政烺先生的版本目录学研究 汪桂海 张政烺先生是传统文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博览群籍,好学深思,对每一个问题的讨论,都能穷尽史料,考证缜密。他治学范围广泛,在考古、历史、古文字、古文献,以及小说史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为许多后来者所景仰。 张先生关于版本目录学的文章不多,只有《王逸集牙签考证》、《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两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先生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工作了约十年,他负责图书的采购。工作的需要,促使他对研究所收藏的古书作了全面的阅读,同时,他又留意古书的版本。在采购图书过程中,他饱览善本书,了解到某些古书刊刻的脉络,提高了对古书版本及其流传的知识和辨别能力。两篇文章都是在这一时期撰写的。前者撰写于1943年至1945年,并于1945年发表于《六同别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三种)。后者撰写于1943年,于1991年发表于《中国与日本文化研究》第一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现在,这两篇文章都已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张政烺文史论集》一书,查找阅读都比较方便。 先说《王逸集牙签考证》。 《后汉书·王逸传》云王逸“又作《汉诗》百二十三篇”,自来注解及作《补后汉艺文志》者,皆不知为何书。例如,顾櫰三《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九别集类上收录《侍中王逸集》二卷,注云:“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著有书论、杂文二十一篇、《汉诗》百二十三篇。櫰三案,今可考者有《机赋》……”云云。顾氏显然不知《汉诗》百二十三篇为怎样的一部书,只好在此条下据本传记载,略为转述,似以为《汉诗》即《王逸集》之一部分,然又不敢明确。姚振宗《后汉艺文志》集部文史类收录王逸《汉诗》百二十篇,依据的也是范晔《后汉书·王逸传》,也未作深论。前人的这些认识都是受材料限制所致。 黄浚《衡斋金石识小录》卷下著录“汉王公逸象牙书签”一枚,张政烺先生认为,此实悬系于《王逸集》书帙外的签牌,时代当属魏晋或北朝。此牙签正反两面皆有文字,记王逸的著述情况,其中有“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的话,张先生由此联系《王逸传》的记载,推定“《汉诗》百二十三篇”应为“《汉书》百二十三篇”,“诗”乃“书”之讹误。《汉书》百二十三篇,当指《东观汉记》而言。“(班固)《汉书》成于东观,实一代之国史。《汉记》草创又始班固,其书仅有小题而无大名,别本流行袭班书之旧称,自无足异。惟一时相同之书名繁多,则必藉篇数以示分别。”牙签云“又作《汉书》一百二十三篇”,犹云又参与撰写《东观汉记》,非必一百二十三篇皆出自王逸之手。 东汉从明帝时起,历章、安、桓、灵、献帝数朝,陆续组织人员编撰了一部官修史书《汉记》,又名《东观汉记》,先后参与撰修的学者很多。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篇》说,“旧史”记载当时王逸也是与修人员之一,但他又认为王逸“研寻章句,儒生之腐者也”,不能“错综时事,裁成国典,”对王逸是否确实参与其事提出了怀疑。王逸于安帝、顺帝之世曾为校书郎。其时刘珍等正奉诏杂作纪表以及名

小学六年级写人作文: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

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 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六年级写人作文的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欢迎阅读。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倡导人。他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辛,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多么的感人啊! 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多么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

科学家钱学森《仰望星空》800字观后感

科学家钱学森《仰望星空》800字观后感 篇一:仰望星空、钱学森观后感 《仰望星空》、《钱学森》观后感 《仰望星空》和《钱学森》两部影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同一位伟人——钱学森的一生。伟人,是的,这是他无愧的称谓。他是杰出的爱国科学家,是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他还是令人敬仰的人格导师,他的奉献精神,纯净的心灵,独特的个性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他更是心系祖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宁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的一生走得坎坷,但无论路途如何曲折,爱国都是这一路不变的主旋律。 年少的钱学森有着富庶的家境,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和当时的有志青年的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识用科技使衰没的中国强盛起来。在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交通大学后,一场空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面对几乎没有空中力量,任由日军飞机狂轰乱炸的现实,使他决心投身航空事业。于是,远渡重洋,开始了漫漫求学路。身处异乡的钱学森深刻体会到没有受到尊重的滋味,活在屈辱中是痛苦的.他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学

习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他将爱国的炽热情感化为学习的动力,先后取得了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在学术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许是如今大学生所缺少的精神领悟。少了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求,多了功利的出发,这应该是我们要反思的吧。 生活在美国的几十年里,他始终有一个目标,就是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将之用诸祖国,是中国变得像美国一样强大,他刻苦钻研,一步步地紧追知识的步伐的同时,仍时时刻刻的关注着中国的发展状况。在收到曹日昌教授邀请他回国支持国内建设的信件时,他毅然的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决心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投身于祖国的重建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然而,“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回国”。临行前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此后遭受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他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和执着。即便在那段梦魇般的日子里,他依旧继续着科研总结,完成了四十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

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区别

小议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的区别 姓名:戴育兵 学号:G1030510 年级 :大二 班级: .net(2)班

摘要 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曾经给软件产业带来巨大进步,部分地缓解了软件危机,使用这种方法学开发的许多中、小规模软件项目都获得了成功。但是,人们也注意到当把这种方法学应用于大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时,似乎很少取得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Simdla_67中首次引入了类和对象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人们开始注重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面向对象方法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方法学已经成为人们在开发软件时首选的范型。面向对象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好的软件开发技术。

软件工程传统方法学 1.传统方法学概述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广,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当问题严重到开发人员无法控制的时候便产生了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出现,促使了软件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随之整合整套技术的软件工程方法学广泛应用,主流之一就是传统方法学。传统方法学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为其悠久的历史而为很多软件工程师青睐。如果说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传统方法学就是跨越这道鸿沟的桥梁。 传统方法学又称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一个软件从开始计划起,到废弃不用止,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中,软件的生存周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和测试几个阶段。 传统方法学使用的是结构化分析技术来完成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软件工程学中的需求分析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在认识事物方面,它具有一整套分析、认识问题域的方法、原则和策略。这些方法、原则和策略使开发人员对问题域的理解比不遵循软件工程方法更为全面、深刻和有效。在描述事物方面,它具有一套表示体系和文档规范。但是,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学中的需求分析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不足.它在全局范围内以功能、数据或数据流为中心来进行分析。这些方法的分析结果不能直接地映射问题域,而是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转化和重新组合。因此,传统的分析方法容易隐蔽一些对问题域的理解偏差,与后续开发阶段的衔接也比较困难。 在总体设计阶段,以需求分析的结果作为出发点构造出一个具体的系统设计方案,主要是决定系统的模块结构,以及模块的划分,模块间的数据传送及调用关系。详细设计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考虑每个模块的内部结构及算法,最终将产生每个模块的程序流程图。但是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中设计文档很难与分析文档对应,原因是二者的表示体系不一致,所谓从分析到设计的转换,实际上并不存在可靠的转换规则,而是带有人为的随意性,从而很容易因理解上的错误而留下隐患。 编程阶段是利用一种编程语言产生一个能够被机器理解和执行的系统,测试是发现和排除程序中的错误,最终产生一个正确的系统。但是由于分析方法的缺陷很容易产生对问题的错误理解,而分析与设计的差距很容易造成设计人员对分析结果的错误转换,以致在编程时程序员往往需要对分析员和设计人员已经认识过的事物重新进行认识,并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为了使两个阶段之间能够更好的衔接,测试就变得尤为重要。 软件维护阶段的工作,一是对使用中发生的错误进行修改,二是因需求发生了变化而进行修改。前一种情况需要从程序逆向追溯到发生错误的开发阶段。由于程序不能映射问题以及各个阶段的文档不能对应,每一步追溯都存在许多理解障碍。第二种情况是一个从

钱学森 资料

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此次事迹展览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四部分,共展出400多件珍贵的文献史料。通过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照片,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实物,生动反映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钱学森同志的亲切关怀,系统回顾了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创建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同志对中国航天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是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张照片:新生活开始的标志 众多图片展品中,钱学森一家四口在轮船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儒雅微笑的钱学森,幸福浅笑的夫人蒋英,两个孩子带着点羞怯的笑容依偎在他们身边——那是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踏上归国的旅程。这是一张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它标志着此前和此后的钱学森迥然不同的生活和道路:从踏上“克利夫兰总统号”的回国之旅开始,钱学森掀开了生活崭新的一页,用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自己的一生打上了人民科学家的底色。 照片上,钱学森与夫人神采奕奕,充满了回归的喜悦。殊不知此前的5年,钱学森为了回归祖国在异国他乡国身陷囹圄。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在美国从事火箭和航空研究的钱学森就在积极准备回国。他们预订了1950年8月28日回国的机票。但9月8日人们突然得知,

钱学森已被美国移民局拘留。美国洛杉矶海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他们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近八百公斤的草图,笔记和照片,全部都是技术情报,暗示钱学森是一名间谍,正准备偷运机密回国。 其实,这是美国当局的一个阴谋。钱学森是世界航空理论权威冯·卡门的得力助手,作为美国火箭研究的先驱之一,钱学森大脑里装着太多重要的技术信息,他想离开,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甚至放言:“决不能放走钱学森!因为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威逼利诱没有挡住钱学森回国的步伐。5年之后,1955年10月,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了。在回国的轮船上,钱学森一家留下了这张幸福的照片,流露出游子回到母亲怀抱的幸福笑容。 钱学森36岁就已经在美国成为终身教授,生活优渥舒适,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后来回忆说:父亲在美国多年,没有买过一分钱的保险和股票,很多美国朋友都对此不理解。父亲说:“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我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一份报告:新事业的起步和奠基 展览的文献资料中,一份当时带密级的手稿分外引人注目,因为手稿是《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还因为日期是1956年3月,彼时钱学森回国不过半年。这是钱学森回国后起草的第一份文件,对中国火箭导弹事业发展提出了极为详细的规划方案。报告上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批示,中国火箭导弹事业,就是从这份报告起步的。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资料

9.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9.2 面向对象的概念 9.3 面向对象建模 9.4 对象模型 9.5 动态模型 9.6 功能模型 9.7 3种模型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曾经给软件产业带来巨大进步,部分地缓解了软件危机,使用这种方法学开发的许多中、小规模软件项目都获得了成功。但是,人们也注意到当把这种方法学应用于大型软件产品的开发时,似乎很少取得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Simula-67中首次引入了类和对象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人们开始注重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研究,逐步形成了面向对象方法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面向对象方法学已经成为人们在开发软件时首选的范型。面向对象技术已成为当前最好的软件开发技术。 9.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9.1.1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要点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与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也就是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也称为问题域)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也称为求解域)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 面向对象方法学所提供的“对象”概念,是让软件开发者自己定义或选取解空间对象,然后把软件系统作为一系列离散的解空间对象的集合。应该使这些解空间对象与问题空间对象尽可能一致。这些解空间对象彼此间通过发送消息而相互作用,从而得出问题的解。也就是说,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它是把程序看作是相互协作而又彼此独立的对象的集合。

概括地说,面向对象方法具有下述4个要点: (1) 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对象,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按照这种观点,可以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最复杂的对象。因此,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软件中的任何元素都是对象,复杂的软件对象由比较简单的对象组合而成。 由此可见,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的功能分解。 (2) 把所有对象都划分成各种对象类(简称为类,class),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数据和一组方法。数据用于表示对象的静态属性,是对象的状态信息。因此,每当建立该对象类的一个新实例时,就按照类中对数据的定义为这个新对象生成一组专用的数据,以便描述该对象独特的属性值。 (3) 按照子类(或称为派生类)与父类(或称为基类)的关系,把若干个对象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也称为类等级)。在这种层次结构中,通常下层的派生类具有和上层的基类相同的特性(包括数据和方法),这种现象称为继承(inheritance)。 (4)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对象与传统的数据有本质区别,它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对它施加操作,相反,它是进行处理的主体,必须发消息请求它执行它的某个操作,处理它的私有数据,而不能从外界直接对它的私有数据进行操作。 重点:如果仅使用对象和消息,则这种方法可以称为基于对象的(object-based)方法,而不能称为面向对象的方法;如果进一步要求把所有对象都划分为类,则这种方法可称为基于类的(class-based)方法,但仍然不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只有同时使用对象、类、继承和消息的方法,才是真正面向对象的方法。 9.1.2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1. 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 2. 稳定性好 3. 可重用性好(重点) 用已有的零部件装配新的产品,是典型的重用技术,例如,可以用已有的预制件建筑一幢结构和外形都不同于从前的新大楼。重用是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的方法。

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_六年级作文

我最崇拜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为祖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开展做出了卓越奉献,是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提倡人。他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他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爷爷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取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教师的指导下,他对火箭技术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不久,钱学森爷爷成了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从1935年到1950年的15年间,钱学森爷爷在学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但是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钱学森爷爷深为祖国的新生而快乐。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很不容易,而钱学森爷爷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种种艰苦,最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才终于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他这一波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爱之情,是如许的感人啊!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955年初冬,刚刚回到祖国的钱学森爷爷,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他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这是如许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呀!”就这一句话,决定了他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1956年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成立,钱学森爷爷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爷爷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剖析、研究。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爷爷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一位美国将军说,钱学森爷爷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战斗力。 钱学森爷爷在国外获得了成就,但是他并无忘记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祖国,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开展贡献出他的全部聪慧才智。这种精神是如许令人敬仰呀!同学们,今天我们是中小学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钱学森同志简介

钱学森同志简介 钱学森,作为为新中国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机车制造专业,后来,受到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努力掌握飞机制造的尖端技术。 1934年,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两年后,他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1938年至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1955年10月,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出任该所首任所长。不久后,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的工作。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也在这一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从那时开始,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 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订了中

软件设计师面向对象方法学(一)

[模拟] 软件设计师面向对象方法学(一) 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关于静态多态实现重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重载的方法(函数)的方法名(函数名)可以不同 B.重载的方法(函数)必须在返回值类型以及参数类型上有所不同 C.重载的方法(函数)必须在参数顺序或参数类型上有所不同 D.重栽的方法(函数)只需在返回值类型上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C 第2题: 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基本类型及其相关的操作,而______则允许开发者自定义一种新的类型及其相关的操作。 A.对象 B.实例 C.类 D.引用 参考答案:C 第3题: ______表示了对象间“is-a”的关系。 A.组合 B.引用 C.聚合 D.继承 参考答案:D 第4题: 若对象A可以给对象B发送消息,那么______。 A.对象B可以看见对象A B.对象A可以看见对象B C.对象A、B相互不可见

D.对象A、B相互可见 参考答案:B 第5题: 类描述了一组对象共同的特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类本身不能具有变量 B.对象具有类定义的所有变量的一份拷贝 C.对象间不能共享类定义的变量 D.可通过类名访问静态变量(类变量) 参考答案:D (6) 反映了类间的一种层次关系,而(7) 反映了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第6题: A.继承 B.组合 C.封装 D.多态 参考答案:A 第7题: A.继承 B.组合 C.封装 D.多态 参考答案:B 第8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d西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都不支持过程化的程序设计 B.面向对象系统只可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C.某些过程化程序设计语言也可实现面向对象系统

爱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

爱国英雄钱学森的故事 芦集二小五年级二班吉乐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芦集二小五年级二班的吉乐。我演讲的主题是:爱国英雄钱学森。 在祖国的历史长河里,有这么一位英雄,“他姓钱,却不爱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他毅然选择回归当时几乎一穷二白的祖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他开创祖国的航天路,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人攀登。他就是钱学森——“中国的导弹之父”、“火箭之父”、“导弹之王”钱学森”! 钱学森爷爷1911年出生在上海,36岁就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始终想念着自己的祖国。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钱学森内心激动得难以平静,他对周围的人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要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回国计划受到了美国政府严重的阻挠。为了留下他为美国效力,他们竟无理地监视和软禁了他5年。 1

钱学森爷爷没有屈服,他偷偷写信托人带回中国。终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他冲破了重重阻挠,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他跟所有科技人员一样,吃粗粮、睡帐篷,摸爬翻滚在风沙弥漫的戈壁滩,火箭、导弹成了他为祖国工作的重心。在他的努力下,东风1号、东风2号导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东方红”卫星腾空而起,《东方红》的声音响彻了宇宙,震惊了世界! 同学们,钱学森爷爷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和无数的爱国者一样,把祖国和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我们景仰他,不仅仅因为他成就斐然、贡献卓越,更景仰他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愫。他用满腔的挚诚书写了忠贞爱国的感人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同学们,我们也要像钱学森爷爷一样,从小树立爱国精神,勤奋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也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祖国为我们而自豪!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

面向对象方法学试题及答案

C++程序设计试题(下)样卷(卷面5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设计一个自定义类时,需要在屏幕上显示或向文件写入类对象的数据,最佳选择方法是。 A.为屏幕显示和文件写入各自设计一个成员函数。 B.为屏幕显示和文件写入统一设计一个成员函数。 C.重载插入运算符(<<)。 D.重载提取运算符(>>)。 2.关于异常处理,那些说法是错误的。 A.在C++程序中,由throw表达式抛出异常,而该表达式应直接或间接地被包含在try块中。 B.当抛出异常后,寻找匹配的catch子句有固定的过程:逆着程序函数的调用链返回,称为栈展开(Stack Unwinding)。 C.当某条语句抛出异常时,跟在其后的语句将被跳过,但析构函数仍然执行,所以应该在析构函数中释放资源。 D.catch子句实际是一个特殊的函数。 3.下列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动态分配的资源不仅包括内存,还包括文件。 B.动态内存分配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给数组分配所需的内存而不会失败。C.动态分配的资源通常要求在析构函数中释放。 D.对含有动态分配的数据成员的类对象应该采用深复制。 4.下列有关模板的描述那些是错误的。 A.模板把数据类型作为一个设计参数,称为参数化程序设计。 B.模板参数除模板类型参数外,还有非类型参数。 C.类模板与模板类是同一概念。 D.使用时,模板参数与函数参数相同,是按位置而不是名称对应的。 5.关于多态,下面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A.多态分静态的(编译时)和动态的(运行时)。 B.运行时的多态与类的层次结构有关。 C.在基类定义了虚函数后,在派生类中重新定义时可以不加关键字virtual。D.仅使用虚函数并不能实现运行时的多态性,还必须采用指针或引用来调用才能真正实现运行时的多态性。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有标准字符串类string对象str,str1,str2。对其字符元素的访问可用两种方式:str[i]和str.at(i)。两者的区别是(1)。str1+=str2 实现的运算是(2)。str.substr(pos,length1) 实现的运算是(3)。

钱学森两弹一星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于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49年10月6日,钱学森夫妇和十几名中国留美学生兴奋地谈起新中国成立的特大喜讯,商议着如何早日回国。 1950年,钱学森全家准备乘坐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回国。然而美国海关非法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美国海军部次长金贝尔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周总理亲自进行了批示。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商谈。中国方面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的条件并亮出钱学森来信要求协助回国这一铁证,要求美国方面不再阻挠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回国。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1955年初秋,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两个孩子从旧金山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抵达香港后,他们随即搭乘火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点击图片查看幻灯模式 钱学森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杰出科学家,从青少年起,他就将个人的进步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强大兴盛牢牢结合在一起,最终成为现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我们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青少年可从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中学到些什么呢? 钱学森精神的精髓,第一位是他的爱国精神。 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座谈会上,钱老回忆了自己1934年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从铁道机械工程专业转向航空工程专业,走上“航空救国”道路的过程。他说,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我们这些在上海读书的青年,都曾看见黄浦江畔外滩公园门口挂着一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每每想到这些,就使我们热血沸腾,下决心要学习救国的本领。有了这个学习的动力,就什么困难也不怕,真是死都不怕。 正如钱学森所形容的,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连死都不怕。青少年学习钱老,要学习他发自内心的爱国精神,从小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生观,把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多问问自己“为什么目的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要像钱老那样为了对民族、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如果全体青少年都心怀报国之志,那我们的中国梦一定指日可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