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基础知识
水质化验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章水污染基础知识 (2)一、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2)二、污水水质指标、污泥指标代码及含义 (2)第二章化验基础知识 (2)第一节化验仪器及其它 (2)一、常用化验器皿的材质 (2)二、常用化验器皿的用途 (3)三、玻璃器皿的清洗 (3)四、洗涤液的配制与使用 (3)五、玻璃仪器的干燥 (4)六、玻璃仪器的使用和保管 (4)七、试液的使用与保存 (4)第二节常用仪器的操作 (5)一、滴定管的使用 (5)二、移液管和吸量管(通称吸管)的使用 (6)三、容量瓶的使用 (7)四、干燥器的使用 (7)五、托盘天平的使用 (7)第三节一般试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8)第四节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8)一、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8)二、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8)第五节化验操作常规及事故预防处理 (9)一、化验试剂的操作常规 (9)二、实验室安全常识及常规事故处理 (9)第六节水样的采集、保存及材质的选择 (10)一、水样的采集 (10)二、水样保存 (10)三、容器材质的选择 (10)第七节污水处理站采样点和监测项目 (11)第三章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11)一、化学需氧量(COD) (11)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12)三、氨氮(NH3-N) (15)四、溶解氧(DO) (19)五、悬浮物(SS) (21)六、PH的测定 (21)七、污泥水分的测定 (22)八、碱度 (22)第一章水污染基础知识一、污染物与污染指标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根据对环境造成污染危险的不同,废水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毒性污染物、营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热污染物及其它污染物等。
除PH、温度、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臭味及色度、浊度、放射性物质外,其余污染物指标的单位均用mg/l。
二、污水水质指标、污泥指标代码及含义1、BOD 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题

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题摘要:1.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概述2.考试主要内容3.参考书籍及资料推荐4.考试含金量及作用5.水质监测软件系统的重要性正文: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是针对从事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的专业知识考试。
本文将为您介绍考试的概述、主要内容、参考书籍及资料推荐、考试含金量及作用以及水质监测软件系统的重要性。
一、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概述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在水质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考试通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通过考试,可以检验考生对水质化验理论、方法和标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考试主要内容考试主要内容包括:1.化验基础知识:包括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水质检测方法:涉及水质检测的各种方法,如感官、理化、微生物等。
3.水质标准与法规:涉及我国相关的水质标准、法规和政策。
4.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水质样品的采集、处理、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5.安全生产知识:包括实验室安全、化学品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三、参考书籍及资料推荐为了备考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参考的书籍和资料:1.《水质化验员培训教材》2.《水质监测技术与方法》3.《环境监测》4.《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5.《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四、考试含金量及作用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证书对于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持有此证书的人员,在求职、职场发展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证书也是对个人专业能力和技能的一种认可,有助于提高个人在行业内的地位。
五、水质监测软件系统的重要性自来水厂水质监测软件系统是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水厂实时监测水质状况,记录和分析水质数据,确保供水安全。
水质监测软件系统应具备数据记录、实时监测、趋势分析、预警等功能,以满足水质管理的需求。
总之,自来水厂水质化验员考试是一项专业性强、实用性高的考试。
通过学习和备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还能为求职和职场发展增加竞争力。
化验室基础知识

化验室基础知识化验室基础知识1实验室纯水制备进行水质分析时,配制药品和洗涤仪器,都要使用纯水。
根据分析精度的不同要求,纯水可以是一次蒸馏水二次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化学试剂的性质及等级标志● 1. 化学试剂的包装和取用●无论固体试剂或液体试剂,当需要避光保存时, 都要装在棕色的玻璃瓶内。
●试剂瓶上均贴有标签,标明试剂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密度、纯度、杂质含量及使用保管的注意事项等。
无标签的试剂不能使用● 2. 化学试剂的等级与标志●基准试剂的纯度,相当于或者高于一级试剂,在容量分析中可用它直接配制标准溶液,而不必进行标定。
●一级品纯度很高,所以又称保证试剂,通常用于精密分析或科学研究工作。
通常称优级纯G.R绿色●二级品纯度也较高,只较一级品稍差,也能满足大多数分析或科研工作。
水质分析通常采用这级试剂。
通常称分析纯A.R红色●三级品的纯度与二级品比较,差别较大,只适用于工矿生产和学校教学。
通常称化学纯C.R蓝色●四级品即实验试剂,杂志含量很多,纯度较低,在分析工作中作辅助试剂。
L.R棕色三、化学试剂的性质及等级标志●一般规定:●(1)配制溶液的溶剂,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为蒸馏水或离子交换纯水,其纯度必须满足试剂分析的要求。
●(2)配制标准溶液时,所使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校正。
●(3)配制的试剂根据不同的要求,贮于不同颜色规格的试剂瓶中,必须贴标签,注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及配制人。
当更换或重新配制试剂时,标签应随之更换。
●(4)标准溶液应定期标定与校正,所用的基准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和标准氯化钠溶液等,放置不得超过二个月。
●(5)标准溶液的标定一般应平行作两份或两份以上。
当两份标定的相对误差±0.2%~0.4%以内时,才能取平均值计算其浓度。
● 3. 化学试剂的保管与贮存●一般化学试剂要按照酸类、碱类、盐类和有机试剂类分别存放在专门的柜厨内 , 摆放方法要使查找和取用方便。
检测水质的各项标准

检测水质的各项标准首先,水质检测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水的pH值。
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通常在0到14的范围内,7表示中性。
对于饮用水来说,理想的pH值范围是6.5到8.5之间。
如果水的pH值偏离这个范围,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处理。
其次,水中的溶解氧(DO)含量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对水体中的生物生存和水的味道等方面都有影响。
通常来说,对于淡水生物而言,DO含量应在5到9毫克/升之间。
如果DO含量过低,就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死亡等问题。
此外,水质检测还需要关注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
重金属如铅、汞等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其含量需要受到严格控制。
有机物质如农药、化肥残留等也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进行监测和处理。
另外,微生物的数量也是评估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果超过一定数量,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常见的水质检测项目中通常也包括微生物数量的检测。
除了上述几项常见的水质检测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也需要进行监测,比如水中的悬浮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
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改善。
总的来说,水质的检测标准涉及到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微生物数量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才能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强水质检测工作,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化验基础知识

水质化验基础知识水质化验基础知识水质化验是对水样进行分析和检测的过程,以确定其组成、性质和污染程度。
水质化验通常涉及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需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
一、水样采集水样采集是进行水质化验的第一步,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首先要选择代表性好的采样点,避免受到周围环境或其他因素干扰。
其次要使用干净的容器采集水样,并避免手部或其他物品接触到水样中,以免污染。
二、理化参数测试理化参数测试是测定水样中各种物理和化学指标的过程,包括温度、pH值、电导率、总硬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水体中溶解物质的含量和性质,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三、有机物测试有机物测试主要针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TOC(总有机碳)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和生物降解能力。
四、无机物测试无机物测试主要针对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进行检测,包括铜、铁、锰、氨氮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含量和来源。
五、微生物测试微生物测试主要针对水体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检测,包括大肠杆菌、致病性菌群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水体是否受到了微生物污染,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手段,如样品复制、平行样品等,以评估实验误差和可靠性。
总之,水质化验是保障饮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化验前,必须了解基本操作流程和实验原理,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只有通过科学精准的化验分析,才能有效地评估水体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
水质检测基础知识一

消毒剂指标限值
序 号
项目
与水接触 出厂水中限值 出厂水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时间
(mg/L)
(mg/L)
(mg/L)
1 游离余氯 ≥30min
4
≥0.3
≥0.05
2 总氯 ≥120min
3
≥0.5
≥0.05
3
臭氧
≥12min
0.3
4 二氧化氯 ≥30min
0.8
— ≥0.1
0.02 如加氯,总氯≥0.05
锰:常和铁结合在一起。高浓度锰有毒性,锰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可 以出现颓废、肌张力增加、震颤和智力减退等中毒症状。标准限值为每升 0.1毫克。
铜:铜的毒性小,但过多则对人体有害。根据现有资料,水中含铜量达每升 1.5毫克时,即有明显的金属味;含铜量超过每升1毫克时,可使衣服及白瓷器 染成绿色。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含铜量不超过每升1毫克。
放射性指标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强制性国家标准
• 饮用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安全) Ø 保证流行病学安全 Ø 保证水中化学物质安全 Ø 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 常规指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
指标-42项 • 非常规指标: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62项
合计
常规方法分类
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铬(六价)、
13 29.55% 硫酸盐、氟化物、氰化物、硝酸盐、氨氮、 甲醛、游离余氯、总氯、臭氧、二氧化氯
7 15.91% 铝、铁、锰、铜、锌、镉、铅
4
9.09%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4 9.09%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水的检测标准

水的检测标准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水质的检测和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水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水的检测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水的外观检测是水质检测的基础。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水的颜色、透明度和浑浊度等指标。
通常,清洁的水应该是无色透明的,如果出现浑浊、混浊或者出现异常的颜色,很可能是水质出现了问题。
因此,外观检测是水质检测的第一步,也是最直观的一步。
其次,化学成分的检测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
水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
这些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对水质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过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水源的污染。
因此,化学成分的检测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另外,微生物的检测也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
微生物是水中的一种污染物,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菌落总数检测、大肠杆菌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水质的卫生状况。
最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也是水质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金属离子是水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包括铅、汞、镉等,其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综上所述,水的检测标准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内容涵盖了外观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和重金属离子检测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才能及时发现水质问题,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水的检测标准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关注水质安全,共同呵护我们的水资源。
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

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是否适合特定用途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收集水样品、测量水样品中特定化学物质或物理性质的浓度或水质参数,然后与特定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水质的质量。
1.pH值检测:pH值是衡量水的酸碱度的指标,通常使用酸碱滴定法或pH电极法进行测量。
pH值的合理范围是6.5-8.5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水中可以支持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通常使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法进行测量。
溶解氧的标准浓度应该在5-10 mg/L之间。
3. 高锰酸盐指数检测:高锰酸盐指数反映了水体中的有机物和化学需氧量的含量,通常使用高锰酸钾滴定法进行测量。
高锰酸盐指数的标准浓度不应超过1.0 mg/L。
4.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通常使用尿素酶法或还原蒸馏法进行测量。
氨氮的标准浓度应低于0.15 mg/L。
5.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水体中常见的细菌群体,通常使用MPN法进行测量。
合格的水体中不应含有总大肠菌群。
6.铜、铅、镉、汞等重金属检测:重金属对生物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通常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量。
各种重金属的浓度应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7.有机物检测:有机物通常通过化学分析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合格的水体中应该不含有害的有机物。
8.浊度检测: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微粒数量的指标,通常使用浑浊度计或浑浊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浊度的标准浓度由具体应用要求决定。
9.温度检测:水样温度对水的化学和生物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可以影响采样和检测的准确性。
温度的标准范围根据具体应用要求确定。
以上是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及参数对照。
对于不同的应用需求,还可能需要其他特定的检测方法和参数。
此外,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水样品并进行分析时还需要遵循严格的采样和实验室操作规程。
因此,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水污染基础知识 (1)一、污染物与污染指标 (1)二、污水水质指标、污泥指标代码及含义 (1)第二章化验基础知识 (1)第一节化验仪器及其它 (1)一、常用化验器皿的材质 (1)二、常用化验器皿的用途 (2)三、玻璃器皿的清洗 (2)四、洗涤液的配制与使用 (2)五、玻璃仪器的干燥 (3)六、玻璃仪器的使用和保管 (3)七、试液的使用与保存 (3)第二节常用仪器的操作 (3)一、滴定管的使用 (3)二、移液管和吸量管(通称吸管)的使用 (5)三、容量瓶的使用 (5)四、干燥器的使用 (6)五、托盘天平的使用 (6)第三节一般试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6)第四节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 (7)一、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7)二、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7)第五节化验操作常规及事故预防处理 (7)一、化验试剂的操作常规 (7)二、实验室安全常识及常规事故处理 (8)第六节水样的采集、保存及材质的选择 (9)一、水样的采集 (9)二、水样保存 (9)三、容器材质的选择 (9)第七节污水处理站采样点和监测项目 (9)第三章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9)一、化学需氧量(COD) (9)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11)三、氨氮(NH3-N) (14)四、溶解氧(DO) (18)五、悬浮物(SS) (19)六、PH的测定 (20)七、污泥水分的测定 (21)八、碱度 (21)1第一章水污染基础知识一、污染物与污染指标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根据对环境造成污染危险的不同,废水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毒性污染物、营养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油类污染物、热污染物及其它污染物等。
除PH、温度、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臭味及色度、浊度、放射性物质外,其余污染物指标的单位均用mg/l。
二、污水水质指标、污泥指标代码及含义1、BO D 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
它反应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有机物量。
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2、CO 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
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
常用的氧化剂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 M n 或简称OC。
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 C r或简称COD。
一般说,COD C r与BOD之差,可以粗略地表示不能被需氧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量。
3、SS悬浮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浮固体物质(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4、MLSS 混合液悬浮物浓度:也称污泥浓度,是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悬浮物的重量。
MLSS的大小间接反映了混合液中所含微生物的量。
5、DO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
6、SV30污泥沉降体积: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
它是测定污泥沉降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
SV30的体积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
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
7、SVI活性污泥体积指数:用来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浓缩特性。
它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重量的干泥形成的湿泥体积,常用单位mL/g。
SV I通常按下述方法测定:在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液试样;测定MLSS(g/L);把试样放在一个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min,读出活性污泥的体积(mL);SVI=活性污泥体积/MLSS。
一般认为SVI小于100时,污泥沉降良好,SVI大于200时,污泥膨胀,沉降性能差。
第二章化验基础知识第一节化验仪器及其它一、常用化验器皿的材质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试验器皿是用各种各样材料制成的,主要的是化学玻璃,其他材料有化学瓷、石英、塑料以及金属等。
当这些器皿与样品接触时,这些材料可能以三种方式影响待测痕量组分的浓度。
(1)痕量组分可能被吸附在容器壁上,从而降低了他们在溶液中的浓度;(2)器皿材料的组分可能被浸出到溶液中,于是增大了待测组分的浓度;1(3)吸着在壁上的前一种溶液组分可能解吸而进入后一种溶液。
因此在痕量分析中,分析人员应当熟悉各种实验器皿的成分、性能、适用的场合、局限性、洗涤方法以及保养方法等。
二、常用化验器皿的用途1、烧杯:主要用于配制溶液,煮沸、蒸发、浓缩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及少量物质制备等。
2、烧瓶:用于煮沸,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平底烧瓶、圆底烧瓶、三角烧瓶和定碘烧瓶等多种形状。
平底烧瓶不宜直接用灯火加热,圆底的可以直接加热,但两者都不宜骤冷。
通常在热源与烧瓶之间加隔石棉网,以利安全操作。
烧瓶内存放液体时不应超过容积的2/3。
3、冷凝管:供蒸馏操作中冷凝用。
常见的冷凝管有空气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直形回流冷凝管和蛇形回流冷凝管等。
水冷凝管使用时,冷却水的进口应在组装仪器的低处,出水口应在组装仪器的高处,并需保证水流畅通,但不必使用急速水流。
4、试管:主要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便于操作和观察,常用于定性试验。
试管可以直接用灯火加热,硬质试管可以加热至高温,但加热后不能骤冷。
试管内盛放的液体量,如果不需要加热,不要超过1/2,如果需要加热,不应超过1/3。
加热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时,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凝结水回流至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5、干燥器:主要用于保持固态、液态样品或产物的干燥,也常用来存放防潮的小型贵重仪器和已经烘干的称量瓶、坩埚等。
常用的干燥剂有P2O5、碱石灰、CaSO4、硅胶、CaO、CaCl2、CuS O4等,可以直接放在下面;浓硫酸等液态干燥剂,常盛在几只小烧杯中,再放在瓷板下,以便于取放。
6、试剂瓶:用于盛装各种试剂。
常见的有细口试剂瓶、广口试剂瓶和滴瓶。
强碱液和浓盐溶液装于非磨口瓶内,使用橡皮塞或软木塞;酸、非强碱性试剂、有机试剂装于磨口瓶中,瓶塞不能调换,以防漏气。
不能在瓶内配制溶液和久贮浓碱、浓盐溶液。
7、滴管:滴管是从试剂瓶或滴瓶中取出试液后,用滴管将试剂滴入试管中。
注意滴管不能混用、平放、斜放、和倒放。
三、玻璃器皿的清洗玻璃器皿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密度。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玻璃仪器的清洗工作。
实验室中常用肥皂、洗涤剂、洗衣粉、去污粉、洗液和有机溶剂等清洗玻璃仪器。
肥皂、洗涤剂等用于清洗形状简单、能用刷子直接刷洗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剂瓶、锥形瓶等;洗液主要用于清洗不易或不应直接刷洗的玻璃仪器,如吸管、容量瓶、比色皿、凯氏定氮仪等。
此外,长久不用的玻璃仪器以及刷子刷不下的污垢也可用洗液来清洗,利用洗液与污物起化学反应氧化破坏有机物而除去污垢。
1、常规洗涤法:对于一般的玻璃仪器,应先用自来水冲洗1-2遍除去灰尘后,用强酸性氧化剂洗涤时,应将水沥干,以免过多的耗费氧化能力。
若用毛刷蘸取热肥皂液(洗涤剂或去污粉等)仔细刷净内外表面,然后边用水冲边刷洗至看不出有肥皂液时,用自来水冲洗3-5次,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充分冲洗3次。
洗净的清洁玻璃仪器壁上应能被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玻璃仪器经蒸馏水冲洗净后,残留的水分用指示剂或pH试纸检查为中性。
洗涤时应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用水冲洗,每次充分振荡后倾倒干净。
凡能使用刷子刷洗的玻璃仪器,都应尽量使用刷子蘸肥皂进行洗刷,但不能用硬质刷子猛力擦洗容器内壁,这样易使容器内壁表面毛糙,易吸附离子或其他杂质,影响测定结果或者难以清洗而造成污染。
测定痕量金属元素后的仪器清洗后,应用稀硝酸浸泡24小时左右,再用水洗净。
2、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3、水蒸汽洗涤法:有的玻璃仪器,主要是成套的组合仪器,除按上述要去洗涤外,还要安装起来用水蒸汽蒸馏法洗涤一定的时间。
如凯氏微量定氮仪,每次使用前应将整个装置连同接收瓶用热蒸汽处理5min,以便去除装置中的空气和前次实验所遗留的沾污物,从而减少试验误差。
4、特殊的清洁要求:在某些实验中对玻璃仪器有特殊的清洁要求,如分光光度计上的比色皿,用于测定有机物后,应以有机溶剂洗涤,必要时可用硝酸浸洗。
但要避免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以免重铬酸盐附着在玻璃上。
用酸浸后先用水冲洗净,再以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净晾干,不宜在较高温度的烘箱中烘干。
如应急使用而要除去比色皿内的水分时,可先用滤纸吸干大部分水分后,再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洗涤除尽残余水分,晾干即可使用。
参比池也应同样处理。
四、洗涤液的配制与使用1、强酸性氧化剂洗液:由重铬酸钾与浓硫酸配制而成。
配制方法:将20g重铬酸钾(工业纯)溶于40ml热水中,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360ml浓的工业硫酸(注意!不能将重铬酸钾溶液加入浓硫酸中)。
由于二者混合时大量放热,故硫酸不要加的太快,注意防止因过热而飞溅。
配好后放冷,装入磨口试剂瓶中备用。
新配制的洗液呈暗红色,氧化能力很强,使用过程应随时盖进瓶塞,以免洗液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降低洗涤能力。
使用温热的洗液可提高洗涤效率,但失效也加快。
洗液经过相当时间的反复使用后,所含的硫酸浓度和重铬酸钾盐的氧化能力不断下降,因此作用会逐渐减弱,此时可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来恢复酸的强度。
2、碱性高锰酸钾洗液:此洗液作用缓慢温和,可用于洗涤器皿上的油污。
配制方法:将4g高锰酸钾溶于少量水2中,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100ml。
另一配法是将4g高锰酸钾溶于80ml水中,再加入50%氢氧化钠溶液至100ml。
后者更利于快速溶解。
如果使用后。
玻璃仪器上粘有褐色氧化锰,可用盐酸羟胺或草酸洗液洗除。
碱性高锰酸钾洗液不应在所洗的玻璃器皿中长期存留。
3、碱性乙醇洗液配制方法:将25g氢氧化钾溶于最少量的水中,再用工业纯的乙醇稀释至1L此洗液适用于洗涤玻璃器皿上的油污。
4、纯碱洗液: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用于浸泡或浸煮玻璃器皿,煮沸可以加强洗涤效果。
但在被洗涤的容器中停留不得超过20min,以免腐蚀玻璃。
5、纯酸洗液:根据污垢的性质,如水垢或盐类结垢,可直接用1+1盐酸或1+1硫酸或1+1硝酸或浓硫酸与浓硝酸的等体积混合液,进行浸泡或浸煮器皿,但加热的温度不易太高,以免浓酸挥发或分解。
6、合成洗涤剂或洗衣粉配制成的洗涤液:此洗液用于洗涤玻璃器皿效果最好并且使用安全方便,不腐蚀衣物。
7、有机溶剂:粘有较多油脂性污物的玻璃仪器,尤其是难以使用毛刷洗刷的小件和形状复杂的仪器,如活塞内孔,吸管和滴定管的尖头、滴管等,可用汽油、甲苯、二甲苯、丙酮、酒精、氯仿等有机溶剂浸泡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