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必修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考试课学时数:100学分:与岗位的关系:对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人员从事工程管理岗位起主要支撑作用2.其它相关信息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授课对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学期:教学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筑施工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建筑施工技术是学习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将学习过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融于一体。
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工作三、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表四、教学内容模块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教学目的]:1.掌握流砂的防治方法、轻型井点系统设计方法、影响填方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熟悉保持边坡稳定原理、井点种类及选择、集水井降水法(或明排水法)、轻型井点系统的构造、轻型井点管的埋设与使用技术、填土压实方法、推土机高效使用方法、挖土机工作特点、土方工程的质量标准及安全技术。
了解土的可松性、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2.掌握局部地基处理的方法,熟悉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灰土桩、夯实水泥桩的施工程序、熟悉地基处理的质量标准、安全技术。
3.掌握打桩顺序选择的原理、停锤标准、干作业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
熟悉预制桩制作、运输、堆放要求,打桩机械的选择方法,打桩记录内容、静力压桩的接桩与截桩技术、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静力压桩质量控制项目及内容、灌注桩施工的通用技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泥浆的作用及性能指标、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单打法、复打法和翻(反)插法,桩基工程的质量标准、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的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掌握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能够分析并解决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掌握施工安全规范;(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建筑施工安全意识的重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技能;4. 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5. 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常见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1)建筑施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施工安全规范的掌握;(3)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见技术和原理;(2)实践教学法:观察施工现场、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解决施工中的问题;(4)小组讨论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建筑施工图片、视频等;(2)模型或实物:展示建筑施工技术和工具;(3)施工现场参观:实地了解建筑施工过程。
五、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流程、技术和原理的掌握程度;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施工现场观察和实操,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实操,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兴趣、安全意识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学会分析和解构建筑施工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利用模拟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施工技术;(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4.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5. 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常用技术和方法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施工中的问题;3. 模拟演示法:利用模型或视频,直观地展示施工技术;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建筑工地,加深对施工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环节;2. 第二课时:讲解建筑施工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 第三课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4. 第四课时:讨论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5. 第五课时:探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流程和技术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思维;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施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建筑工地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理解;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建筑施工技术》完整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建筑施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 掌握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和施工方法。
3. 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建筑施工的流程和主要环节。
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施工现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建筑施工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应用。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建筑施工现场图片。
2. 建筑施工案例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的理解。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章:建筑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熟悉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内容:1. 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引起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
2. 建筑材料实验设备。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常见建筑材料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要求的掌握。
《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章:建筑施工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施工工艺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建筑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3. 熟悉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案首页

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案首页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土方工程的概念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3. 能够分析并解决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土方工程概述土方工程的定义土方工程的作用土方工程的分类2.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挖掘法填筑法排水法加固法3. 土方工程技术要求施工准备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措施4. 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挖掘机械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排水设备5. 土方工程施工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住宅小区土方工程案例二:某地铁站土方工程案例三:某水利工程土方施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土方工程施工过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教材。
2. 课件:土方工程施工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 案例资料:实际土方工程施工案例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土方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作业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土方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土方工程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土方工程施工案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土方工程施工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土方工程概述第5-8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方法第9-12课时:土方工程技术要求第13-16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机械与设备第17-20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案例分析第21-24课时: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第25-28课时: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第29-32课时:土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第33-36课时:土方工程施工中特殊情况处理第37-40课时:综合练习与考试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土方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教案第一章:建筑施工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2.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3. 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1.4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古代建筑施工技术,引发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建筑施工准备2.1 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了解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3. 掌握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
2.2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3. 建筑施工方案的制定。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2.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2.4 教学活动1. 讲解与讨论:讲解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及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3.1 教学目标1. 掌握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工艺。
3. 掌握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2 教学内容1.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方法与工艺。
3. 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工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4 教学活动1. 讲解与讨论:讲解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与工艺。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
(3)熟悉建筑装饰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和使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各种材料。
(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3)能够对建筑装饰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 建筑装饰施工的主要技术要点。
3.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和使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以及主要技术要点。
2. 演示法:展示建筑装饰施工的材料选择和使用的实际操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施工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材。
2. 课件: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相关图片、视频等。
3. 工具:各种建筑装饰施工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装饰施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3. 讲解演示:展示建筑装饰施工的材料选择和使用的实际操作过程。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施工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材料识别、施工操作等。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建筑装饰施工的最新技术和趋势,如数字化施工、绿色建筑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实地了解建筑装饰施工的实际情况。
3. 开展建筑装饰施工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教案【篇一:《建筑施工技术》模块一教案】模块一:土方工程教学工作任务1:1.1土方施工基础知识提供框架结构工程图纸、土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研究对象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各工种工程的施工规律,研究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劳动组织、施工安全、质量标准。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是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
?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学教内容1、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2、建筑施工图纸3、建筑施工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1 (7)《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9)《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 4、建筑施工标准图集(1)《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建筑图集》(2)《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结构图集》(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5、建筑施工实训、实践(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设计实训(2)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施工实训(3)专项施工方案土方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方案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高支模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脚手架施工方案(4)工种操作施工实训(5)顶岗实训1.1 土方施工基础知识1.1.1 土方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土方工程的施工过程: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主要施工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和土壁支护等准备工作与辅助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土方工程Ⅰ、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工程物理性质;基坑(槽)土方量计算,维护坑(槽)稳定的做法;拉锚和土层锚杆的构造及施工艺,制定土方开控的方法。
了解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集水坑降、井点降水;了解轻型井点设计及计算方法,理解轻型井点计算实例。
(2)掌握场地平整的计算;土方压实的基本方法;推土机、铲运机、挖土机的特点、作业方式。
Ⅱ、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工程物理性质;支护结构破坏形成;填土质量控制;流砂产生的原因。
(2)难点:场地平整相关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挖土机作业方式。
Ⅲ、教学内容:(1)土的工程分类及其工程物理性质;(2)基坑(槽)的土方开挖;(3)土方填筑与压实;(4)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5)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Ⅳ、授课时数:Ⅴ、授课方式:讲述、举例、启发Ⅵ、教学过程:第一节土的分类及其工程物理性质一、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施工面广、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
二、土的工程分类按开挖难易程度土的工程分类参见课本表1-1三、土的工程物理性质1、土的天然含水量: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即100%wsm m ω=⨯ 式中:w m ——土中水的质量; 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
ω越大,越不利当:ω<5% 干土;ω=5~30% 湿土;ω>30%饱和土 含水率影响挖土的难易、边坡坡度、回填压实程度 2、土的密度: (1)土的天然密度m Vρ=式中:m ——土的总质量;V ——土的天然体积。
(2)土的干密度:sd m Vρ=式中:s m ——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V ——土的天然体积。
d ρ越大,土越密实。
干密度影响基坑底及回填土压实程度。
3、土的可松性:可松性:自然状态土经开挖后,体积增大、回填压实後,其体积仍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可松性系数。
21s V k V ='31s V k V =式中:s k ——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s k ——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1V ——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2V ——土被挖出后在松散状态下的体积;3V ——土经压实后的体积。
可松性影响平衡调配、场地设计标高、机具数量。
4、土的渗透性:渗透性:水流通过土中孔隙的难易程度,水在单位时间内穿透土层的能力。
渗流速度:12H H hv kk ki L L-=== 第二节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一、土方边坡:1、土方边坡坡度=11:h m bb h== 2、边坡形式:3、不放坡规定: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土为1m ; 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为1.25m ; 硬塑、可塑粘土为1.5m ; 坚硬的粘性土为2m 。
4、最陡坡度:参见表1-4二、土方量计算(基坑、基槽)基坑土方量计算:102(4)6V H A A A =++ 基槽或路堤:11102(4)6V L A A A =++12n V V V V =+++三、场地平整四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平整场地。
步骤:确定设计标高→计算场地各点的施工高度→场地挖填土方量。
1、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设计步骤:(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a 、划分方格网 a=10~50m 或a=20mb 、确定方格网各角点实际标高 根据地形等高线 确定设计等标高 123402344HH H H H n+++=∑∑∑∑(2)调整场地设计标高 ① 土的可松性影响总挖方体积为:'w w w V V F h =-⋅总填方体积为:'''()T w s w w s V V k V F h k =⋅=-⋅''()w w s TT T T T V F h k V V V h F F -⋅--==''1w s T w s V k h F F k -=+ 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00H H h =+ ② 取土或弃土的影响'''002QH H na=±③ 泄水坡度的影响''0ij H H li =±2、场地及边坡土方量的计算 (1)方格网法确定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填方“+” ,挖方“-”。
确定零线位置(零点求法、零点连线)方格中土方量计算①四角棱柱A、角点全填或全挖B、角点二填或二挖C、角点一填(挖)或三挖(填)填方部分:挖方部分:②三角棱柱体积计算(略)(2)断面法地形不平情况下所求土方量为:(3)边坡土方量计算:① 三棱锥边坡体积111V A l =② 三棱柱边坡体积4124()2V A A l =+或41624(4)V A A A l =++(当两端断面面积相差很大时)四、土壁支护作用:① 建筑密集地区;② 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 形式:木挡板横撑式:① 水平挡土板a、断续式 粘性土、挖掘深度<3m;b、连续式 潮湿土、散粒土<5m。
② 垂直挡土板 松散或湿度很高的土,深度不限。
五、基坑支护结构作用:① 挡土;② 挡水分类:① 重力式支护结构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旋喷桩幕墙;② 非重力支护结构 悬壁式、内撑式、坑外锚拉式;③ 边坡稳定式结构 土钉墙、档土墙1、重力式支护墙类型(1)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原理:特制进入土层深处,深层搅拌和喷水泥固化剂与地基土原位拌合成水泥土桩,桩相互搭接成壁状挡墙适用:6任何平面形状的基坑另外深度大时可加筋适用于软土区h mm(2)旋喷桩挡墙原理:钻杆钻孔,提杆喷水泥浆固化剂,与地基土成小泥土桩、桩连成帷幕墙。
适用:同上且用狭窄地区2、非重力式支护墙类型(1)H型钢支柱挡板支护挡墙原理:支柱打入土中,支柱间设木挡板适用:土质好,地下水位较低地区(2)钢板桩截面形式:原理:钢桩打入土中,挡土挡水适用:软土地基(3)钢筋混凝土桩排桩挡墙桩类型: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桩布置形式适用:钻孔桩 h7-13基坑,深基坑支护φ600—1100沉管桩:h10m以下φ500—800挖孔桩:单层地下室φ800—1200(4)地下连续墙适用:深度大,地下结构层数多的深基础3、支撑系统类型分类:①基坑内支撑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②基坑外拉锚顶部拉锚、土层拉锚(1)钢结构支撑特点:拚拆方便、重复使用、变形大、支肋小,间距小,影响挖土分类:①钢管支撑;② H型钢支撑(2)钢筋混凝土支撑特点:刚度大变形小;但形成支撑慢分类:①对撑;②角撑;③圆形支撑;④桁架式支撑构造:C30 以上、截面、腰梁、支撑4、支护结构破坏形式(1)非重力式支护强度破坏(2)非重力式支护稳定性破坏(3)重力式支护结构强度破坏六、拉锚与土层锚杆分类:拉锚、坑外地表设置、锚杆、坑内沿坑壁设置适用:较密实沙土、土粉、硬塑及坚硬粘性土层或岩石层环境:底下埋设物不允许损伤,慎用;周围有地面,地下构筑物,限用(一)拉锚组成围护桩、拉杆、锚固体桩式地面拉锚:拉杆水平浅埋地表板式地面拉锚:拉杆钻孔斜置(二)、土层锚杆1、锚杆支护体系构造组成:A、支护挡墙:钢板桩、灌注桩、地连墙B、腰梁及托架:把由挡墙传来荷载,传给锚杆C、锚杆:锚头、拉杆、锚固体2、土层锚杆类型3、土锚的承载能力(极限抗拔力)拉杆的极限抗拉强度,拉杆与锚固体间的极限握裹力s 锚固体与土体间的极限侧阻力S R4、土层锚杆施工(1) 准备(2) 钻孔钻孔机具:冲击式钻孔机、螺旋式钻孔机钻孔方法:螺旋钻孔干作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土、粉质粘土、沙土压水钻进成孔法:软硬土都适用扩孔方法:机械扩孔、爆炸扩孔、水利扩孔、压浆扩孔(3)拉杆制作安装①拉杆除锈、油、防腐处理②拉杆制作:拉杆长度=设计长度+张拉长度(4)注浆形成锚固段、防腐蚀、改善周围土体力学性能载力更大①材料:水泥 425号以上普硅水泥;水泥浆:水灰比 0.4~0.45;水泥沙浆:灰沙比 1:1~1:1.2,水灰比②注浆方法:一次注浆法;二次注浆法(5)张拉、锁定5、土层锚杆实验:基本实验、验收实验七、土钉支护构造:适用:开控支护,天然边坡支护类型:钻孔注浆型、打入型、射入型八、深基坑工程土方开挖(一)开挖方法1、无支护结构基坑开挖(放坡开挖)特点:占地面积大,适用四周场地开阔,周围无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和道路2、有支护结构基坑开挖①盆式开挖先挖中间,后挖四周特点:挡墙的无支撑,暴露时间短,开挖速度慢,适用较密支撑②岛式开挖先挖四周,后挖中心特点:速度快,挡墙受荷时间长,适用无支撑或边桁架大空间支护(二)开挖注意事项1、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2、先撑后挖,严禁超挖3、防止坑底隆起变形4、防止边坡失稳5、防止位移和倾斜6、对邻近建筑物及地下设施保护第三节土方填筑及压实一、土料要求碎石土类、爆破石渣表层下填料,粒径不超过2/3层厚,大块料不集中。
沙土:表层以下碎块草皮:含有机质土无压实要求时淤泥、淤泥质土一般不做填料盐渍土:不含盐晶、盐块、含盐植物的根茎二、填筑要点1、施工要求① 填不同类土料时,透水性大的在下,透水性小的在上,以免形成水囊 ② 填土位于斜坡时,将坡挖成阶梯状,分层填筑 2、填土压实的质量检查 三、填土的压实方法1、碾压法平滚碾:粘性或非粘性土 羊足碾:粘性土 适用大面积填土 气胎碾:压土质量好 2、夯实法分类:土夯、挖式打夯机、火力夯、夯土机 适用:小面积回填土、较厚土层 3、振动法 适用:非粘性土 四、影响压实质量因素1、压实法:含水率一定时,ρ越大,压实功越大当,当max ρρ→,不再起作用。
所以,不少土2~3遍;亚砂土3~4遍;亚粘土、粘土5~6遍2、含水量:最佳含水量过干,颗粒的厚阻力大,不易压实,故洒水湿润 过湿,水占地体,故翻松晾干,吸水处理第四节 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一、推土机分类:索式、油压式特点:操作灵活、运转方便、速度快、能缓缓坡适用:场地平整、清理、平沟坑、挖浅基坑;1-3类土、经济、远距100米、40~60米。
施工方法:下坡推土:借自重,增加推土能力,适用于狭长场地; 并列推土:2~3台机平排,增大推土量,适用于大面积场地; 槽形推土:一条作业线重复运行,增大推土量; 多铲集运:多次铲土,一次推送,缩短运时,硬质土二、铲运机分类:自行式,拖式,索式,油压式特点:操作灵活,速度快,生产率高,费用低适用:开挖大基坑、填筑堤坝,路基。
含水量不超过去时27%一~三类土。
(一)、运行路线:(如图1-33)(二)、施工方法: 1、下坡铲土法:借自重 2、跨铲法:形成土槽 增加铲量 3、助铲法:与推土机协作业三、单头挖土机分类:正铲、反铲、拉铲、抓铲、机械式、液压式 (一)正铲挖土机特点:前进向前,强制切土,卸土(侧面,后面.) (二)反铲挖土机特点:后退向下,强制切土,挖掘力比正铲小 作业方式:沟端,沟侧 (三)拉铲挖土机 特点: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四)挖土机,与汽车配套计算 1、挖土机数:1Q N P TCK=2、自卸汽车配合计算:11sT N t =第五节人工降低地下水影响:① 地下水渗入基坑,挖土困难;②边坡塌方;③地基浸水,影响可载力方法:①集水坑降水;②轻型井点降水一、集水坑降水法构造:方法:沿坑壁边缘设排水沟、隔段设集水井、由水泵将井中水抽出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