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建设策略

合集下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还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轨道交通等设施逐渐普及。

然而,与城市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开发利用程度不均衡一些大城市的核心区域地下空间开发较为成熟,但城市边缘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相对滞后。

2、功能单一多数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停车场、商业等少数功能,缺乏综合性和多样性。

3、规划衔接不足地下空间规划与地上规划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4、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防水、通风、安全等诸多技术难题,同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影响了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1、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地面空间有限,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在不增加城市用地的情况下,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2、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通过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等,可以有效分流地面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地下空间在抵御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作为防空避难场所等。

4、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将一些城市功能转移到地下,可以减少地面上的噪音、污染和视觉干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1、做好规划引领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空间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明确地下空间的功能分区、开发规模和布局。

同时,要注重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规划,充分利用不同深度的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利用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地下空间包括地下街、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它们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地面的压力,还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空间。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利用策略,以期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一、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必要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而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利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功能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可以缓解城市地面的压力。

城市地面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经常面临交通拥堵、人流拥挤等问题。

而通过将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地下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面的压力,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城市景观,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同时,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地下空间规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来进行,而应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只有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地下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根据功能需求进行。

不同的城市地下空间应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来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例如,商业中心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注重商业功能的集聚,而居民区地下空间的规划则应注重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应考虑到长远的发展需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地下停车场的规划中,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策略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策略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策略摘要:在目前城市地面空间资源紧缺的新形势下,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建造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技术难题和设计难题,其中人防工程的结构规划设计就是难题之一,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师,需要对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保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保障人防工程的建设作用能够得到完全体现。

本文就针对人防工程设计与地下空间利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筑设计;地下空间利用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引言我国城市面积基本固定,在建筑需求量大的情况下,通过建设高层的建筑,能够大大提升城市中的人口容纳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人防工程是不可忽视的建设项目,不仅可以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保障,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为民众提供储藏室、停车场、过道等生活必备配套设施,一旦出现紧急事故,人防工程还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生命安全保障。

1 人防工程概述人防工程全称为人民防空工程,其是保障战时人们防空所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类型,属于地面建筑的附属结构,具有平战利用特点。

现阶段我国设计建设的人防工程建筑一般包括民用建筑的防空地下室、公共场所地下空间等。

平时用于设备间、停车站、地下商业、储藏间等,战时可发挥抵御空袭、大规模杀伤武器等功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人防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人防工程建筑的设计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并强调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相结合,以此发挥最大价值。

2 人防工程建筑设计要点2.1 基础设计高层建筑下的人防基础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具体的设计方向:其一,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需要为整栋建筑提供相应的承载力,保障整栋建筑的稳定性。

人防工程的建设都在建筑物的下方,在建设地基以后留出相应的地下位置建设人防工程,在建设完人防工程以后,需要在其上方建设整栋高层建筑,因此需要充分考虑人防建构的合理性,与上方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综合考虑,做到将建筑压力进行合理分散,提高下方人防工程的强度,确保人防工程的建设能够为建筑物提供相应的支撑。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浅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是指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规划、利用和管理的战略性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上空间已逐渐变得稀缺,而地下空间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资源储备和发展潜力。

因此,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进行浅析。

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地下空间的资源潜力和现状。

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是在充分了解其资源特点和潜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地下空间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存在的管线网络等情况,确保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统筹考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相互关系,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在规划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功能定位,比如可以用于交通、公共设施、商业等用途,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再次,要加强地下空间管理与监管。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加强管理与监管,以确保相关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地下空间管理机制,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并加强对开发商和业主的监督。

同时,还应加强对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的监督,确保其安全可靠。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相对新领域,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情况和效益,以增加公众支持和参与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应加强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加强地下空间管理与监管,以及加强宣传和推广。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还能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1、拓展城市空间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而地下空间的开发为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维度。

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交通枢纽等,从而增加城市的空间容量。

2、缓解交通拥堵通过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等交通设施,能够分流地面交通流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一些功能设施置于地下,如仓储、污水处理厂等,可以释放更多的地面空间用于城市绿化、公共活动等,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4、增强城市防灾能力地下空间在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时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例如,可作为防空设施、抗震避难所等,提高城市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大城市建设了大规模的地下交通网络,如地铁系统;部分商业中心开发了地下商业街和购物中心;一些住宅区也配备了地下停车场等设施。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不合理;部分地下设施功能单一,未能实现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存在安全隐患等。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1、科学规划制定全面、系统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明确地下空间的功能分区、开发深度和规模,合理布局交通、商业、仓储、公共服务等设施。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2、综合开发实现地下空间的多功能综合利用,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

例如,可以在地铁站周边建设地下商业综合体,实现交通与商业的无缝对接;将地下停车场与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相连通,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既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一、背景与意义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面以下的区域,包括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地下公共设施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需求也越来越大。

合理规划和开发地下空间,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地面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楼宇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而地下空间的利用可以分担地面的功能,减少地面的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

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地下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可以建设地下商业街,提供多样化的购物和娱乐场所;可以建设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题;还可以建设地下公共设施,如地下图书馆、地下体育馆等,丰富城市的文化和体育设施。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绿化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原则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规划原则:将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地上空间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地下空间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对地下水、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公平合理原则: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公平合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

4. 安全可靠原则: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地下空间利用建筑行业的地下室开发策略

地下空间利用建筑行业的地下室开发策略

地下空间利用建筑行业的地下室开发策略地下空间利用一直是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

在建筑行业中,地下室开发是一项关键策略,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地下空间,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一些地下室开发的策略和实践,以期对地下空间的优化利用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地下室开发的潜力及意义地下室开发是指在建筑物下方提供额外的利用空间,可用于商业、住宅、办公等不同用途。

它可以减少城市地表建设的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建筑物的总面积,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外,地下室还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以应对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

二、地下室开发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室开发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其功能和可持续性。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壤工程试验,确定地下室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其次,考虑到通风、采光和防水等技术要求,采用合适的结构设计和建筑材料。

2. 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地下室的利用方式应基于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经济状况。

可以将地下室用作办公场所、商业中心、停车场、仓库等。

此外,考虑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可以将地下室开发为城市农业、垃圾处理和能源储存等设施。

3. 地下室的安全与管理地下室的安全问题是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建筑物必须符合防火、逃生和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

同时,对于商业和办公用途的地下室,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消防设备的维护、安全人员的配备以及安全培训的进行。

三、地下室开发的成功案例1. 地下商业中心在一些发达城市,地下商业中心已成为地下室开发的典型案例。

通过将零售店、餐厅和娱乐设施等组合在一起,地下商业中心有效地缓解了地表拥堵问题,并提供了独特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2. 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停车设施转移到地下,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地面空间,并提供更多的停车位。

例如,一些地铁站和购物中心的地下停车场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安全的停车体验。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地上空间日益紧张。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潜力与多样化的用途,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期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

首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

地下空间的规划应与地上空间相辅相成,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发展。

例如,在城市中心区域,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商业、文化等活动设施的建设,缓解地面拥挤的压力,提升城市形象。

而在市郊地区,地下空间可以用于设立停车场、供应链基础设施等,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

其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地下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居环境相协调。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防水、防渗漏和防火等技术措施,保证地下设施的安全性。

同时,要注重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绿化相结合,建设绿色通道,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另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重创新与科技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例如,地下文化设施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示,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参观体验;地下体育设施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设备管理和赛事组织,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运动体验。

通过创新和科技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地下空间的潜力,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最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注重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见的征集。

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涉及到城市居民的利益和日常生活。

因此,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加强公众对地下空间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才能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1-3
B
Reinforced
concrete props
C
Slab
D
Column
EP1-4 EP1-5
Diaphram wall Thickness=0.8 m Length=22 m
Cast-in-place pile
Shallow area
Deep area
多级梯次联合支护体系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国内一体化开发规模最大的地下综合体,40万m2)
不同方案的造价、工期差异大
基坑概况: 基坑面积1.6万m2 开挖深度21m
实施方案: 裙楼逆作,塔楼顺作
裙楼逆作区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
不同方案的造价、工期差异大
基坑概况: 基坑面积5万m2 开挖深度13m
仲盛商业中心
实施方案: 中心岛顺作,周边环板逆作
顺作区域
周边逆作区域
不同方案的造价、工期差异大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国际地质学界认为“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 纪,21世纪则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城市发展空间由地面及上部空间向地下延伸,是世界城市发展的 必然趋势。
解决“城市综合症”的有效途径,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 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减少地面噪音 增加地面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功能日趋复杂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100万m2 功能包括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地下行车系统、地铁四线四站四区
间及地下综合管廊
功能日趋复杂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郑州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建筑群
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 121万m2
功能包括地铁、地下环 路、隧道、地下停车 库、地下综合管廊
二、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扩充基础设施容量 保护历史建筑 提高城市总体防灾抗毁能力
平面扩张
高空及浅层地下空间
深层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地铁隧道 越江隧道
地下武器库
深度100~200m
化学废料储存
深度500~1000m
地下通道 地下商场 地下管线
综合管廊
深隧排水系统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 调蓄管道系统工程
I p
e
16 18 20 0 20 40 60 0 10 20 0 1
褐黄色黏土 (2~4m)
淤泥质粉质粘土 (5~10m)
淤泥质黏土 (5~10m)
w p
w
n
C c
s (kPa) u
0.0 0.4 0 40 80
w L
粉质粘土
(5~17m)
暗绿~草黄色黏土
(2~6m)
粉砂、粉细砂 (5~15m)
规模越来越大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天津于家堡金融起步区一期项目
包含14个地块组成,2~4层地下室 基坑面积20万m2,挖深13~25m 分区顺作法实施
规模越来越大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天津高新区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综合配套区中央商务区
包含8个地块 基坑面积30万m2,开挖深度18.7~25.7m 117大厦为华北第一高楼(600m)
E7
1:2 E6
1:2
E5
Slope excavation 30
0 5 10 m
Gravity retaining wall
Thickness=5.7 m Height=13.2 m
E4
E3
E2
Extensometer
Varies
Centerline of excavation
A
E1 EP1-1 EP1-2
பைடு நூலகம்
基坑开挖实景照片
规模越来越大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徐汇滨江西岸、梦中心“九宫格”项目
包含9个地块,地下三层 基坑面积15.7万m2,开挖深度17m 周边环境复杂,紧邻地铁11号线、市政道路
及既有建筑
深度越来越深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D=130m
H=34m
世博500kV地下变电站
地下4层结构 直径130m,开挖深度34m 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体系 全逆作法施工
深度越来越深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1~6 层
7层
72m
深竖井
8层
粘土层 第一承压含水层
盾构隧道
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
9层
第二承压含水层
埋深大、穿越地层复杂、0.3~0.6MPa贮水、苏州河道下 隧道全长18.3km,设置8个工作竖井 隧道直径8~11m,埋深35~55m 最大竖井直径30m,挖深45~72m 竖井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体系,最大墙深110m
10层
墙深110米
11层
第三承压含水层
梦清园竖井处地质剖面图
深度越来越深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日本东京调蓄工程
主要构成:竖井 + 流入设施 + 隧道 + 排水设施; 通过贯穿于地底50m、全长6.3km的隧道; 竖井:深度约70m、最大内径约30m。
功能日趋复杂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一期 (24个地块,占地48公顷)
地下空间建设策略
目录
一、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二、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三、 地下空间建设手段与方法
四、 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经济性
五、 大型地下空间的建设

六、 逆作法
七、 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
八、 地下空间建设风险防范
一、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比如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地铁,矿 井,军事,穿海隧道等建筑空间
保证基坑安全,防止出现基坑失稳、坍塌等事故发生 控制基坑各阶段变形及周边土体变形,保证基坑周边环境安全
围护墙施工
基坑降水
基坑开挖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不同方案的造价、工期差异大
Fill Silty clay Soft clay
Firm clay
Stiff silty clay
2.4 2.4 4.0 5.0 5.0 4.8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地质条件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差异巨大
上海
天津
南京
武汉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地质条件复杂
上海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层分层明显且较稳定 与地下工程建设相关的浅部土层以软黏性土为主 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尤其是③、④层土)
层序 填土
(kN/m3)
w ,w ,w (%) nlp
十字板剪 切试验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造价、工期不确定性
地下空间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与降水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影响 因素众多,使工程造价及工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各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且地下结构施工难度较大 工程往往地处城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
安全风险大
地下空间建设难点
基坑概况: 基坑面积1.6万m2,挖深14.5~17.2m 紧邻地铁7号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