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节奏的美感 | 人教新课标 ( 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节奏的美感 | 人教新课标(秋)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概念;2.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节奏所带来的美感;3.能够将节奏元素运用到绘画中,表现出节奏感和韵律感;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5.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节奏概念的讲解和感受;2.绘画中表现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方法;3.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节奏的美感”。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节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回答,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2. 感性认识节奏(15分钟)播放生动的音乐节奏,并引导学生跟随节拍点头、拍手、跳舞等互动活动,带领学生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认知节奏(2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讲解什么是节奏,介绍部分常见的乐器和它们的节奏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知节奏。
4. 观察分析绘画作品(20分钟)教师展示几幅拥有节奏感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所在,并讨论如何才能在绘画中表现出节奏感。
5. 作品创作(60分钟)根据所学知识,教师发放画纸、颜料等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在绘画中表现节奏感和韵律感。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6. 总结(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让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节奏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音乐节奏;3.画纸、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评估1.课中布置作品创作任务,通过学生作品体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程所学知识;2.课后进行对学生作品的评估,评选出几幅优秀作品做展览或是进行课堂展示。
六、教学延伸1.可以与音乐老师合作,让学生感性认识不同种类的乐器和它们的节奏特点,加深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认知;2.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立体艺术作品中表现出节奏感,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与节奏相关的知识。
四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案人教版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的思考不够深入。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讨论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思维,尝试新颖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节奏主题作品。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举例:
-难点一:为了让学生理解节奏与美术表现的关系,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练习,如用不同线条、形状表现音乐节奏,使学生体会视觉与听觉节奏的结合。
2.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的运用,创作出具有节奏感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尝试,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课堂讨论与创作环节中,学会倾听、交流、互助,共同提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节奏的概念:使学生掌握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难点二: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工具和技法,如拼贴、拓印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难点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节奏的美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节奏的存在?”比如,音乐的节奏、大自然的节奏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奥秘。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节奏的美感 | 人教新课标 ( 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节奏的美感|人教新课标(秋)一、教学目标•了解艺术中的节奏元素。
•能够感知和表达艺术中的节奏元素。
•掌握多种美术创作技巧,运用节奏元素创作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节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1.节奏的概念:音乐中的节奏是由音符和间断组成,是一种不断重复的动态形式。
2.节奏的种类:单一节奏、复合节奏、随机节奏和混合节奏。
2. 节奏元素在艺术中的应用1.色彩节奏:通过颜色的变化和运用规律,刻画出艺术形象的节奏感。
2.构图节奏: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组合、重复和变化,表现出艺术形象的韵律感和动感。
3.空间节奏:通过空间的分布和变化组成一种特殊的节奏形式。
4.线条节奏:通过线条的排列、重复和变化,表现出艺术形象的节奏感。
3. 节奏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1.色彩节奏:通过色彩的明暗、数目、面积、对比和运用规律创作出具有节奏感的艺术作品。
2.构图节奏:通过内容和形式的组合、重复和变化创作出具有节奏感和动感的艺术作品。
3.空间节奏:通过空间的分布和变化,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艺术作品。
4.线条节奏:通过线条的排列、重复和变化,创造出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艺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感知艺术中的节奏元素。
•运用不同的节奏形式创作出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带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做出创意动作,引发学生对节奏元素的感知。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节奏形式,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并导入节奏元素在艺术中的应用。
3. 实例展示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不同节奏形式的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
4. 实践操作教师根据不同节奏元素,设计创意活动,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体验并运用不同的节奏形式。
5. 总结回顾教师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结合实践操作,总结节奏元素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情境导入和多媒体展示,学生对节奏元素的理解更加深入。
•通过实际案例和创意活动的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多种节奏形式的创作技巧。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案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节奏感;
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奏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奏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节奏感吗?它在美术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师:(板书)《节奏的美感》;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8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节奏感?它具有哪些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你们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9页的几幅学生作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这些作品具有什么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刚才观察的很认真!
四: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尝试作品创作;
师:然后每组选取优秀作品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到讲台上进行展示;
师:指出同学们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节奏的美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节奏的美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节奏的美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通过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建筑中、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了解节奏与美术的紧密联系,体验节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
通过创作有节奏的美术作品,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力,体会节奏在艺术上的美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有节奏的景或物,了解其中的节奏并联系到美术作品中,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美感。
2. 通过对生活中、艺术作品中节奏感的观察、体验、分析,感受节奏的美感,并能够运用有规律的纹样表现美术中的节奏。
3.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体会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节奏美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片、观察、分析、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美感。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表现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音乐导入过渡语:一起跟老师听一段音乐,可以试着用手跟老师一起打节拍。
咱们刚才一起打的这个节拍就是音乐中的节奏,正因为有了这个节奏,这段曲子才有美感。
生活中的事物也是如此,有了节奏才会更加漂亮。
2.出示课题过渡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奏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1. 观察生活中有节奏的事物过渡语:节奏不仅仅存在于音乐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
(1)欣赏栅栏图片,请学生说说它的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栅栏的节奏。
(2)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有节奏的事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列举出:蘑菇、米兰教堂、林中小径、高楼林立、水晶灯、立交桥,并在课件上用文字标明组合规律(大与小、粗与细、曲与直、疏与密、长与短、宽与窄)。
教师总结:这些事物中有两种或多种不同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出现,就可以产生节奏感。
(3)欣赏色彩中的节奏。
出示色彩图片(舒缓、热烈、平静、温暖)。
过渡语:你觉得图片中哪个是舒缓/强烈/平静/温暖。
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针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进行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理解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节奏感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节奏感进行美术创作,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节奏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将节奏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3. 图片素材:展示节奏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存在。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节奏的理解。
2. 讲解:介绍节奏的概念,以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素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节奏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美术创作,要求运用节奏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总结,强调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教师总结教学目标,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第5课节奏的美感2. 教学目标:了解节奏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实践的能力;运用节奏感进行美术创作。
3. 教学难点:理解节奏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将节奏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4.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实践、展示与评价、总结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运用节奏感进行一幅美术创作。
2. 写一篇关于节奏在美术创作中作用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与美术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节奏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节奏的美感》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5《节奏的美感》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美术创作中的节奏感。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教学内容1. 节奏的概念:介绍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节奏感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节奏感。
3. 节奏的创作: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1.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美术教材。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节奏的概念,解释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3. 节奏感的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节奏感。
4. 节奏的创作: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节奏的美感》2. 教学目标:理解节奏的概念,培养节奏感,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3. 教学内容:节奏的概念、节奏感的培养、节奏的创作。
4.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节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1. 课堂作业: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节奏的美感》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节奏的美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节奏这一美术元素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知道有哪些美术形式能够表达节奏感。
•了解不同节奏形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2. 技能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像,理解其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表现出图像中的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节奏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表现出图像中的节奏感。
2.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节奏形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节奏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元素,表现出图像中的节奏感。
•不同节奏形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2. 教学安排时间教学环节活动安排5min导入师生互动,引入日常生活中的节奏感。
10min直观感性认识学生欣赏一些艺术作品,了解节奏感。
20min理论概念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强弱快慢等元素的节奏感。
30min实践操作小组合作,让学生绘制表达节奏感的图形。
15min作品展示与分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享10min总结复习师生共同总结,提炼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答疑解惑。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师生互动。
2.欣赏艺术作品。
3.讲解与示范。
4.实践操作。
5.作品展示与分享。
6.总结复习。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四年级学生,年龄范围在9岁左右。
在美术学科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元素,并了解了图形设计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将把观察和分析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节奏这一美术元素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六、教学评估1. 评分标准•学生在绘制作品时是否能够表达出节奏感和情感。
•学生在分享时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课堂任务。
2. 评价方式•课堂观察评价。
•学生作品评价。
七、教学资源•美术作品图片。
•绘画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第五课: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对美术节奏的理解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
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
)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
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作业要求: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
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
布置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第二课时:
一、引导交流阶段: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
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板书设计节奏的美感节奏:韵律变化色彩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