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合集下载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精选10篇)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精选10篇)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精选10篇)《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精选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为大家的《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放假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最正确少年文学读本》。

这套书共有三本,这是其中的一本叫《站成一棵树》。

书分为“里的社会和人生”、“什么力量让我如此感动”、“童年的意味”、“老人与孩子”、“我们的亲情,我们的故土”等几个章节写的。

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孩子在街头被人欺负,这时路旁走过一个孤独的没有儿女的老爷爷,他看见孩子这样受欺负,就替孩子打抱不平,声称是孩子的爷爷。

爷爷把那一群坏小子吓走后,得知孩子从小没爹没娘,就希望孩子在每天上学的早上跟他打一个招呼。

从此,小孩子会在每天上学时走过一座桥边,向老爷爷挥手打招呼,老爷爷看到了,就在桥的另一头挥一挥他的黑帽子。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九,有一天,老爷爷生病住进了医院,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因为“我”和他住在同一间病房,慢慢地,老爷爷发现孩子在桥头是可以看到病房这里的,就让“我”替他在病房里挥舞着他的黑帽子。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这篇文章故事和情节虽然简单,可却又那么感人至深,虽然只是简单的问候,却可以充实彼此空荡荡的心灵,让人体会到人性的美好。

我真的好喜欢这些故事啊!寒假里,我读了《站成一棵树》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

《闪光的一课》主要讲小男孩用尽职尽责的态度对待送报纸这项在别人看来很卑微的工作,他用懂事、勤奋和尽职打动了顾客,最后,所有的顾客为他—很贫穷、生活很困难的他,买了一辆非常漂亮的新自行车,以减轻他的工作强度。

“我总是把每份报纸放在该放的地方,如果遇到两层楼的门廊,第一次没投准,我就捡起来再投一次。

遇到星期天,报纸又多又沉,我就报每一份报纸放到台阶上,而不是一扔了事。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今天,我读了【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心里非常感动。

【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一个平常的春天里,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打算栽在家门口。

母亲栽完树后,她最小的孩子从屋里一瘸一拐地走出来,说:一妈一一妈一,把这棵小树叶栽下吧!孩子手中擎着一棵树苗。

那是她丢弃的一棵。

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些枯萎。

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面前。

它一出生就有残疾。

母亲犹豫了,但看到孩子眼睛里那片灼灼的光芒,她终于同意了。

孩子高兴极了,抢着去种它。

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么?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

它真不相信那棵树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可是不久,那棵树竟然活了过来,它也是一棵树了!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

开始的时候,那小树明显地比别的树长得慢,可是第二年夏天,她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别的树。

这一年冬天,母亲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去读书,孩子高兴极了。

几十年过去了,那孩子已经成了一名着名的作家。

这一年,他到了家乡。

母亲已经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是她格外高兴。

均子回来了,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

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一体轻的像一片树叶。

它叫了一声一娘一,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它在老屋里住了半个多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走到树下青石板上,陪母亲聊天。

有一次,他们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一娘一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有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一娘一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棵树呀!那孩子一下怔住了。

他百感交集。

许久许久,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关于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关于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关于站成一棵树读后感关于站成一棵树读后感书如同贴身管家一样,无时无刻的跟着你。

这个暑假,我经过老师的推荐,淘到了几本好书。

其中,最喜欢的还是著名文学家方卫平先生的《站成一棵树》。

在暑期间,我看了一本书,叫《站成一棵树》。

这本书里好文章很多,让我对书中的内容难以忘怀。

其实我以前就接触过方卫平先生的书,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经典的故事。

有感人的故事,有幽默的故事,有充满童趣的故事,还有哲学故事。

但是,我看了这个题目,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点,就是人会站成一棵树吗?动物会站成一棵树吗?到底什么东西会站成一棵树?但并不是这样的。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和母鸡“二给”的故事。

她们既是主仆,又是朋友,还是敌人。

出于目的,“我”和“二给”争夺着鸡蛋,可为了对方,放弃了自己的目的。

让我体会到了她们的特殊情感。

而著名文学作家林清玄写的《梅香》又别有一翻风味。

从梅花的香气中读出有关的心灵和人格的内涵: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一个人陷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这段话让我们大家也受益无穷。

“愿站成一棵树,为的是真正地理解鸟儿的叫声。

”而我要说的是:愿变成一块黑土,为的是真正地理解花开的喜悦。

安武林说过:“在首诗里,诗人旗帜鲜明地说:我愿意站成一棵树。

呢?站成一幢大楼或者一朵花不是更好吗?大楼实用,而花朵可以带来芬芳。

诗人选择的晨光、露水、花香都是柔性的物象,而鸟声,也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鸟声了,它有了内涵,有了深度,有了重量乃至美的意蕴“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互相倾听、彼此交流。

无论是树还是土,都会变成一个美丽的梦。

《站成一棵树》告诉我了很多我不知道的道理,也让我的暑假生活变的更有意义。

青春是岁月里参差出的毛边,即使不是最美丽的那一朵花,也要努力的绽放,因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700字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700字

《站成一棵树》700字“让最完美的文字的陪伴着你走过生命中一个完好的春天。

”当我刚在书店看到,《站成一棵树》这本书时,便被封面上的这段小字所吸引住了。

“最完美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呢?这真该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了——这本书的文章既有冲动人心的时刻,又有优美清纯的语言,还有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

故事里的社会与人生,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感动,童年的意味,老人与孩子,我们的亲情、我们的故土,就这样一点点长大,倾听自然和生命的声音,真实和虚幻,愿望与梦想,快乐与烦恼,小寓言、大考虑。

走进书中,亦使我产生无限遐想,遨游其中,不愿分开。

我最喜欢书中的《守着十八个鸡蛋等你》,这篇文章的情节跌宕(dàng)起伏,“三易”和母鸡“二给”是一对挺奇特的组合,主人公“三易”患了严重营养不良(医生说务必要吃土鸡蛋才能康复),但他却孩子气十足;而母鸡“二给”机灵、英勇、富有智慧,无疑和人类的思维方式,语言等方面有相通之处。

他们之间既是互相利用的主仆,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也是冤家对头,换句话说,使所有这些关系的某种特殊组合。

出于不一样目的“三易”要补身体“二给”要孵宝宝,“三易”和“二给”展开了争夺鸡蛋的斗争,签下了协议书:“二给”下蛋后,要及时隐蔽。

“三易”假如找到,就归“三易”吃。

他们做起了类似“捉迷藏”的游戏。

母鸡“二给”竟然还想出离家出走的方法保护自我的蛋不被吃掉。

最后却为了对方,放下了本来自我最执着的那个目的。

然而故事最后“我”的甘心等待令我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假设想实现自我的理想,完成人生的超越,站成一棵任风雨的摧残而仍不动摇的大树,必要经过各种各样磨难的历练,经历苦痛挣扎,经历欢欣鼓舞,经历成功失败,尝尽人生百态,尝尽人情世故尝尽成长滋味。

总之有许许多多的险山等着我们去攀登,有不计其数的磨难等着我们去克制。

这是全书所给予我的启迪。

愿我们经过自我的刻苦学习,获得优异的成绩,到达理想的目的,造就缤纷多彩的人生,站成一棵高大的树,永远屹立在自我心中。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成全一棵“树”,成全一个生命。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成全一棵树读后感,希望您喜欢!成全一棵树读后感篇一今天我们学习了《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为之震慑,这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坚持和男孩对那棵树的坚持,不禁使我深深的震惊了。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多么可贵啊!这篇文章写了男孩种一棵树的故事。

这个男孩虽然残疾了,但他的母亲人仍不放弃这个孩子,而孩子却不放弃与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小树。

男孩坚持不懈。

勤劳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像男孩一样也残疾得小树,在男孩的细心照料下也长成了一颗粗壮的大树。

我们也一样不可以完全靠他人的帮助既然别人帮助了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我们就不可以让帮助我们的那个人失望,紧紧的把握住天黑前的那束光芒,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当然,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不放弃!不退缩!身体的残疾与缺陷并不代表我们的精神也有缺陷。

坚持!这种可贵的精神,不仅仅值得我们去学习,更应该让我们去崇尚,不管达到自己的目的究竟有多困难,会让我们累的精疲力尽还是绞尽脑汁,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像小男孩一样,自己的信念而努力,为着自己的目的而付出。

后来这个孩子不仅成全了那棵树,也成全了自己,男孩与小树同病相怜,男孩像母亲一样,既然母亲不放弃自己,那自己就不会放弃一个渺小的生命,成全一件事。

一个物就等于成全了一个生命。

这个小男孩就像一面映着阳光与坚持的闪亮的镜子,反射出我们这些条件优越的孩子们的懦弱与不堪。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很是惭愧,我们不好好珍惜这段美好的学习时光。

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成全一棵树读后感篇二每一棵小树都渴望成长,每一个孩子也像小树一样,即使又瘦又小,即使枝叶枯败,他们都是希望长大的。

如果他们还没有成长,那么,请给他们一些鼓励吧。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就是阳光、就是雨露、就是成长所必需的养料啊!当我读过《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后,就产生了这样的感想,虽然与文章的主题有些不同,但却是我内心的呼声。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站成一棵树读后感《站成一棵树》是一本让我深受触动的书籍。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男孩成长为一棵树的故事,通过树的视角,让我对生命、成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玛丽的女孩,她在一个小村庄里度过了童年。

在玛丽的家后面有一棵大树,她和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逐渐发展,树被砍伐,为了保护树,玛丽决定站成一棵树,与树合为一体。

从此,她的生活和树的生命紧密相连。

通过玛丽与树的故事,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无私。

树是生命的象征,它们扎根于土地,吸收阳光和空气,为我们提供氧气和庇护。

然而,我们却常常忽视它们的存在,甚至破坏它们。

而玛丽则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每一棵树都有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

她选择站成一棵树,是因为她深爱着这棵树,愿意为它付出一切。

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思考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繁忙的生活所迷惑,忽视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

我们追求金钱和权力,却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站成一棵树》通过树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树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我们提供着生活所需的一切。

它们用自己的生命和力量,为我们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

而我们又为了什么而活着呢?读完这本书,我决定要更加珍惜生命,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

我要学会像玛丽一样,用行动去保护大自然,保护每一棵树。

我要告诉身边的人,我们应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珍惜每一天。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呵护。

《站成一棵树》让我明白,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相互依存。

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保护好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和自私。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站成一棵树》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让我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玛丽与树的故事,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无私,也看到了自然的伟大和无私。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长成一棵树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长成一棵树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长成一棵树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来到了自己发现的那片白桦林。

即使刚入夏,却有许多小虫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翅膀,煽动起来,演奏出一首又一首旋律动听的小曲,为白桦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我找到了一片空草地,蚯蚓从土壤中探出头来,对我说:;早上好,你又来了。

;小鸟从睡梦中苏醒过来,叽叽喳喳的向我打着招呼;露珠将自己的身体变得五彩透明,把自己变成一颗颗钻石送给我,当做见面礼。

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桦树激动地晃动自己,摇下一片落叶,滋润草地。

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自己长成了一棵白桦树,我的头发变成了树叶,四肢长成了枝干,脚趾变成了树根,深深地扎进了泥土和岩层,血液变成了乳白色的汁液在树干里流淌———我就这样,长成一棵树。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

写读后感作文700字站成一棵树读后感英文回答:Standing as a Tree: A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In Han Song's lyrical memoir, "Standing as a Tree," the author embarks on an introspective journey that delves into the complexities of identity, belonging, and the search for a sense of self. Through a kaleidoscope of vivid prose and poignant personal anecdotes, Han weaves a narrative that resonates deeply, capturing the universal human longing for connection and purpose.The book's title, "Standing as a Tree," evokes a powerful metaphor for the author's quest for self-discovery. Just as a tree stands firmly rooted in the ground, yet reaches towards the sky, Han seeks to find her place in the world while simultaneously exploring the vastness of herown being.Throughout the memoir, Han grapples with the dualities that shape her identity. She navigates the complexities of being a Korean American, bridging two cultures that often seem at odds. She explores the tension between her personal ambitions and her family's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the ongoing struggle to reconcile her inherited heritage with her own unique experiences."Standing as a Tree" is not merely a personal narrative; it is a universal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 condition. Through Han's experiences, we gain insights into our own struggles with identity and belonging. We are reminded of the importance of embracing both our roots and our aspirations, and of the challenges and rewards of forging a path that is uniquely our own.中文回答:屹立如树,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成一棵树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站成一棵树
“站成一棵树吧。

”军训场上,我无奈地告慰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正如十八年前被莫名其妙地抛向这个世界。

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心情,选择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十分钟
抬头,挺胸,并腿……我发现这种凝固的感觉已经快要从我的经验中淡却了。

但一棵树,却是可以轻松甚至是虔诚地面对凝固,也许真的像舒婷所表白的那样: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儿时每逢周末,都会去河边静候在外求学的父亲,分分秒秒。

现在想来,
那时的云朵、花鸟、静立的人影也有着与此刻军训场上相仿的凝固,或许世界原本就包含了太多凝固的成分。

“太阳照耀,万物各得其所。

”《圣经》是这样说的吧。

是的,平凡如我,也会在苍生凡境中拥有一个独立的位置,恰如一棵树。

进幼儿园、念启蒙书、陪父母亲友……童年乖乖女的形象再次浮现。

我忽然相信那样宁静祥和的心态正源于一种宿命感,我曾经对自己所拥有的“位置”满怀感恩。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乾坤。

也许一棵幼苗,都该珍惜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

二十分钟
汗珠聚成滴,汇成流,顺着肌肤滑落。

我却只能在心底发出一声长叹。

当灵动的飞鸟掠过枝头时,树叶间是否也会滑过同样无奈的叹息呢?
我曾经练过二胡、游泳、写作以及一切我奢望会带来成功的东西,我曾经一度相信这是一个追求被羡慕而不是追
求被尊重的年代。

但正如村上春树在《旋转木马鏖战记》里所感慨的:“我们哪里也去不了。


在这站成一棵树的军姿时刻,我突然有了更深的感慨,一种有心突围却无力突围的感慨。

我想起了师长,想起了亲友,想起了他们所代表的位置。

的确,即便是榕树,倘若缺少了足够的空间,一样难以独木成林。

或许席慕容用《一棵开花的树》感动我的,恰恰是那只能等候的凝固位置和不甘等候的情感世界。

三十分钟
当酸痛变成一种麻木,当挺拔变成一种惯性,我竟想到了那只涅�的凤凰。

一棵真正的百年老树,会不会因为那见证过磨难的疤痕而产生我此刻的豪情?
当初面对校文学社的步履维艰,我真的有过彷徨,想过退却,直到我找到那句座右铭:文学的神圣,不在于她有
多么热闹,而在于始终有人对她追随一生。

地球上最永恒的生命,莫过于植物,而通常,拥有令人永恒敬畏的,只是一棵树。

而一棵树的生命是寂寞的,只有当它倒下之后,才被人触摸那内心丰厚的年轮。

用生命的长度,换取生命的宽度。

在站成一棵树的最后一刻,我无端地想到这句话。

(文/于文利摘自《精短散文》)
想你站成一棵树
快到春节的时候,她收到了他第9封信。

这一次,不知动了哪根神经,她竟毫不犹豫地拆开看了,而以前那8封信,她是从来不看的。

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翠,请原谅我仍然这样称呼你。

尽管我们分手已有十年了,尽管你一再让我忘记你,可是我却始终不能忘记
你。

你还记得村口那个小水坝吗?你还记得水坝边那个小菜园吗?在园头我俩曾亲手栽下一棵小白杨,如今它已长大了,长得伟岸挺拔,像一个帅气的小伙子。

没事的时候,我天天都爱背靠着它,眼望着远处的小路,想你。

你知道,我是多么盼望你能从远处走来吗?一天一天,小树长大了,我却感觉自己慢慢变老了……”
读到这儿,一滴泪水落到纸上,她才知道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哭了。

他在信中接着写道:
“去年夏天,老天发大水,那个水坝给冲坏了。

村里要重修,非要把咱俩栽的那棵小白杨杀掉不行。

我和村干部打了一架,才保住了那棵小树……”
她偷偷笑了一下。

他那么老实,三杠子砸不出个屁来,怎会和村干部闹仗呢!
“虽然保住了那棵树,我却被拘留了五天。

拘留就拘留,我不怕!为了那棵树我什么都顾不上了。

后来,他们总算还有人肠子,把那棵树给留下了。

现在,我已用石头绕树砌了一周,还在那儿砌了一个石台
子。

没事的时候,我就在那儿看书、下棋,等你回来……你不知道,我费了好大劲才托人找到你的地址。

本来不想打扰你,可我实在管不住自己……”
她看不下去了。

她觉得那个憨憨的、傻傻的臭小子好像就在她面前,她心里乱极了。

她想,她是否应该去看看他,虽然她已为人妻、为人母,虽然她只能去看看――也只能是看看而已!
犹豫了好长时间,终于有一天,她安排好了八岁的儿子,丈夫在县城上班,不知道也不用管。

她忐忑不安地乘上了通往他家乡的班车。

距离越近,她心跳得越快,她甚至几次都产生了要逃回去的念头。

来到村口,她又见到了那个印象模糊的小菜园。

菜园边上,果然有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树周围果然砌了一圈大青石,还砌了一个平整的石台子。

可能因为是冬天,石台上好久没人坐过了,干净是干净,不知为什么,她却突然感觉有些寒冷和凄凉。

她看不到他的影子。

凭着印象,她找到他的家。

家里只有他苍老得不敢认的娘。

她来晚了。

那是一个异常阴冷的下午,他刚来到那棵树边坐下,水坝边有几个小孩在玩耍。

突然,一个孩子掉入冰窟。

他把孩子救了上来,自己却没能坚持住。

娘说,他是不想走的。

那天下午,他走后,人们在那个石台子上发现了一本书。

书内夹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行字: 想你站成一棵树。

她像被雷击了一样,僵立在那儿,很久,很久……她的眼前高高地矗立着那棵白杨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