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已经成为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事物。
然而,随着网络渗透率的提高,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网络、沉迷网络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以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以期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社交需求大学生处于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正常的社交需求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社交压力或者是性格孤僻等问题,往往会将网络作为逃避和满足社交需求的方式。
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网上游戏、虚拟社交平台等,进而形成网络成瘾。
2.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方式,导致他们情感失调。
网络成瘾可以成为一种应对方式,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
3.缺乏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管理能力是他们成功完成学业的关键之一。
然而,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导致他们容易沉迷于网络。
网络成瘾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心理教育与宣传学校可以加强网络成瘾的相关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成瘾的认知和风险意识。
通过心理教育活动、宣传品、讲座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2.心理咨询与干预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服务。
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重构、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3.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家校合力。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已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原因1. 表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频繁使用互联网,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2)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欲望,一旦断网或停电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感;(3)在学习和正常社交活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仍无法自控;(4)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痛、眼疲劳等。
2. 原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逃避现实问题: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暂时忘记学业上的困扰和社交压力。
(2)孤独和寂寞感:大学生在异地求学或与同学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时,网络成为他们寻找安慰和交流的渠道。
(3)无法抵御诱惑:网络世界虚拟而充满刺激,大学生往往无法抵御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带来的诱惑。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1. 对学业的影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长时间的网络使用会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兴趣的降低,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
2. 对社交能力的影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更喜欢与虚拟世界中的朋友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他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经验,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使他们在与人相处时产生困惑和不适应。
3. 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导致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并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1. 提高自我意识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否存在网络成瘾问题,意识到网络成瘾对自身学业和生活的负面影响,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种。
1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1.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等。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是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1]。
国外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不同术语。
Young认为网络成瘾症与病理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状态更相似,是冲动控制障碍,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没有涉及物质依赖的冲动控制障碍,即病态网络使用[2]。
Davis从认知行为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也认为应该使用PIU的术语,而非简单用网络成瘾的术语[3]。
为了与Young提出的PIU区分,故翻译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1.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大学生网络成瘾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通常是指沉溺于不同的网络游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4];②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聊天来结识朋友;③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上的色情网站、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者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活动;④网络信息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和搜索对现实生活没多大意义的资料或者数据,并实施强迫性、偏执性的“快餐式”阅读。
2对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探讨2.1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了成瘾者的某些心理需求[5]:(1)社会支持网络消除了在线的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网络也给人一种安全感,可匿名、可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必担心被拒绝、被反对或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正适应了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的高度需要支持的人,他们更容易被网络所俘获。
2.2性满足电脑上有很多色情内容,网络群体的匿名及缺乏统一性削弱了社会规范及约束,也促进了成瘾者的网上无拘无束的色情括动。
如何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的影响

如何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减少网络成瘾对心理的影响。
了解网络成瘾对心理的影响在提供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网络成瘾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网络成瘾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社交障碍:大学生可能因为长时间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活动,导致与人沟通和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下降。
沉迷焦虑:对于那些无法控制自己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间的人来说,离开手机或电脑可能会引发焦虑和不安情绪。
抑郁倾向:长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缺乏现实生活中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可能导致抑郁情绪和消极思维。
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为了减少网络成瘾对心理的影响,大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
以下是一些建议:设定明确的上网时间:每天设定固定的上网时间,并且要严格遵守。
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而其他时间则专注于现实生活和其他活动。
避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一个主要诱因,导致大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
尝试限制你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可以通过多参与体育活动、阅读书籍等方式来替代。
避免废寝忘食:沉迷于互联网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忽视正常作息时间。
努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除了上网之外,培养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也是减少网络成瘾对心理影响的重要方法。
参加社团活动:加入校园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增加社交圈子,从而减少沉迷于虚拟世界中。
发展艺术爱好:参加音乐、画画、写作等艺术活动可以增强个人表达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以及培养情感管理能力。
锻炼身体:进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释放压力,并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和形象认同感。
寻求支持与帮助如果一个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已经沉迷于互联网世界中,并意识到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害,但却很难自行摆脱这种情况时,则应该寻求外部支持与帮助。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1 好奇心的驱使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了解新事物的阶段,网络无疑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活动和社交平台,而这些新奇的东西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
1.2 逃避现实的渴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而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沉迷于游戏、网购或社交网络中,获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
1.3 社交需求的满足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或孤独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通过网络社交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2.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
通过讲座、家长会、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认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2 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专注于学业和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2.3 提供适度的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课外社团,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4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问卷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从网络成瘾中解脱出来。
2.5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学业、社交、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平台,使得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突出。
此文将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以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1.家庭环境不稳定一些大学生可能出自较为不稳定的家庭,相关的亲密关系不太友好。
他们可能面临着亲情和社会孤立或疏远的困境,无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网络的虚拟世界提供了他们可以逃避现实,摆脱孤单的途径。
2.过度使用学业工具现在学习已经渐渐不再是手持书本的时代,大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辅助学习。
然而,使用时间过长会使他们陷入数码依赖症的陷阱。
因此,大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应该有适度,合理的规划和时间管理。
3. 学习带来的压力大学生有着课程费用,绩点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学习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多个角度的压力下,如果大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压力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则会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4.社交需求缺乏大学生可能不了解正常的人际交往范畴,也许他们认为网络可以代替现实生活。
他们只是想寻找一个表现自己的空间。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可能会过于依赖网络交友,选择拒绝面对真实的社会。
二、心理干预策略研究1.集中力量,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社会学层面上,成瘾大学生的症状往往可以追溯到家庭环境的根源。
因此,在心理干预的早期要集中力量,建立稳定和可靠的亲密关系和家庭环境,从而减轻和消除成瘾现象。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对于那些过度使用数码设备的大学生来说,建议加强时间管理,设置自己的规则管理网络使用时间。
同时,他们也应该努力寻找新的娱乐项目以增强自己的乐趣。
3.掌握良好的压力调控和情绪管理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情绪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通过学习和实践良好的压力调控和情绪管理技能,大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来缓解焦虑、压力和其他消极情绪,从而减轻心理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成瘾潜在因素。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心理干预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网络成瘾的现象。
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的策略。
一、成因分析1.1 社会因素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竞争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压,使得大学生为了应对这些压力而倾向于网络上寻求安慰和逃避生活的现实。
此外,社交媒体的流行也使得大学生更倾向于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与朋友互动。
1.2 个体因素大学生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此外,个体对网络的依赖性、个人信心和社交焦虑等因素也可能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
1.3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缺乏监督和家庭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可能更容易滑向网络成瘾。
此外,程度不同的家庭冲突、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相关。
二、心理干预策略2.1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大学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网络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可以通过设定自我约束的规则和目标,例如设定专注学习的时间段和禁止使用手机的时间段,来培养自己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2.2 科学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应该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其他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活动上。
可以采用时间管理技巧,如番茄工作法,将时间分割为专注学习和休息的有限时间段,提高学习效率和控制时间。
2.3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大学生除了网络,还需要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读书等。
通过发展这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减少网络成瘾的机会,并提高他们与现实生活的互动。
2.4 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大学生在网络上追求名誉、认同感和自尊心的满足,因此,要通过其他方式增强自信心和满足需求。
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入兴趣小组、多交流等,逐渐建立和改善自己的社交关系。
2.5 鼓励适度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具有诸多优势和好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成瘾与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成瘾与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瘾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问题。
随处可见的手机、电脑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网络成瘾问题,并介绍相关研究。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依赖性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性逐渐增强。
他们无法离开手机、电脑或社交平台,对网络上的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感。
2. 社交障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远离现实社交,缺乏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长期以来,这种社交障碍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3. 学业压力增加: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压力增加。
在网络世界中花费过多的时间,缺乏对学习的重视,最终导致学业下降。
4. 情绪不稳定:网络成瘾会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
他们过度关注网络上的反馈和社交关系,缺乏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支持。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 自身心理因素: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渴望获得认同和满足感,而网络成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
2. 社会因素:社会压力、学业压力和家庭关系等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网络成瘾成为了他们应对这些压力的一种逃避方式。
3. 环境因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性为网络成瘾提供了条件。
大学生身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中,便利的网络条件使得他们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
三、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应对措施1. 教育宣传: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危害,并提供正确的应对方法。
2. 自我管理:大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控制网络使用的时间。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学习和娱乐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世界。
3. 建立支持体系: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帮助。
同时,家庭应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发表时间:2011-06-24T09:36:26.79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兴芳
[导读]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王兴芳
【中图分类号】R3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304-02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种。
1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
1.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等。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是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1]。
国外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不同术语。
Young认为网络成瘾症与病理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状态更相似,是冲动控制障碍,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没有涉及物质依赖的冲动控制障碍,即病态网络使用[2]。
Davis从认知行为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也认为应该使用PIU的术语,而非简单用网络成瘾的术语[3]。
为了与Young提出的PIU区分,故翻译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1.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大学生网络成瘾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通常是指沉溺于不同的网络游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4];②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聊天来结识朋友;③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上的色情网站、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者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活动;④网络信息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和搜索对现实生活没多大意义的资料或者数据,并实施强迫性、偏执性的“快餐式”阅读。
2对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探讨
2.1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了成瘾者的某些心理需求[5]:(1)社会支持网络消除了在线的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网络也给人一种安全感,可匿名、可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必担心被拒绝、被反对或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正适应了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的高度需要支持的人,他们更容易被网络所俘获。
2.2性满足电脑上有很多色情内容,网络群体的匿名及缺乏统一性削弱了社会规范及约束,也促进了成瘾者的网上无拘无束的色情括动。
这样的无拘柬的行为并不是匿名的必然结果,也与在线用户群体或个人的人格品质分不开。
2.3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通过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里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允许一个人从心理上、精神上转化为一个全新的自我。
自由的全新的自我形象允许他们突破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扩大情感体验范围及对他人表达范围,并使个体获得被认可及充满力量的感觉,这都对网络使用者充满了诱惑。
2.2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促进大学生对网络成瘾易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处在青春晚期及成人早期的大学生急剧发展的心理动力因素。
此阶段大学生面临两个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发展一个情感上或是生理上有意义的亲密的人际关系“[6]。
亲密的人际关系发展一个亲密的关系是这个阶段第二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培养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不管是同同性还是同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一个适当的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充分可能的方式去尝试和体验。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们觉得通过网络交流更安全、更自由。
然而,网络交流,尤其是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只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同面对面的或是与电话交流相比,交流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当一个人同他人的接触大部分是以在线的方式进行的话,就会造成其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难,这可导致其生活孤独和对生活中同伴关系的不满足,使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更加被挫败,从而导致他更深地陷入网络成瘾的漩涡中,形成恶性循环。
2.3其他促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大学生网络的易获得性、较多的自由时间、初尝摆脱父母约束的自由、网上的活动没有监督或审查。
以及来自于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支持和期望、逃避大学生活紧张的欲望、社交恐惧及对使用网络所持的态度等,均是促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这些因素常因国家或法律等而异。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
3.1团体辅导:大量实践证明,团体咨询在治疗网络成瘾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
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这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产生安全、信赖、温暖的感觉,从而摆脱孤独、无助感,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和增强社交能力。
同时,团体还给成员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通过团体内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组员的人际交往以及社交技能。
3.2时间管理技术:时间管理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个体发展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取代消极的成瘾行为。
具体做法是:打乱个体惯常的网络使用时间表,让其适应一种新的时间模式,从而打破其上网的习惯;运用闹钟等外部手段促使个体按照咨询人员的安排准时下网,从而逐步削减上网时间;设定合理的小步子目标.
3.3自我警示法:可以让网络成瘾者分别用两张卡片列出网络成瘾给我们的学习、生活都带来的种种危害和摆脱网络成瘾将会带来的好处.然后让成瘾者随身携带这两张卡片,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
3.4厌恶疗法:这是一种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做法是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作用,达到使患者最终因厌恶而戒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常用的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系统脱敏法等。
3.5自我目录法:让成瘾者列出网络成瘾之后被忽略的每一项活动,并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序。
然后,让成瘾者说出最重要的活动对其生活质量有何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成瘾者意识到自己以前在成瘾行为与现实活动之间所作的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成瘾者从真实生活中体验到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降低其从网络环境中寻求情感满足的内驱力。
3.6行为契约法:具体做法是让成瘾者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制订行为契约,并接受外界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潘琼,肖水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37-239
[2]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symptoms,evaluation.and treatment[J].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1999,1(7):19-31
[3]D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
17(2):187.195
[4]陶然,应力,岳晓东。
等.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Young KS.Paper pT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eholagical associ-ation.IL:Chicago,1997
[6]Hall AS el a1.J Ment Heahh Counsel,2001,23:312-327作者单位:476100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