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合集下载

禁忌

禁忌

1.安床后到新婚夜前,要找一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因为传统认为空铺是个不吉的凶兆。

2.结婚成亲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因为嫂与扫帚星的扫字同音,不吉利。

3.成亲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痛快越好,因為哭发哭发,不哭不发,若是不哭的话,反而犯了禁忌。

4.新娘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5.由于鲜花容易凋谢,故婚事避讳,只有连招花不禁。

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闺女出嫁,诚待丈夫,后者则意多子多孙。

中国人自古以来,婚礼上有不少的传统禁忌;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已不再相信这些迷信的封建习俗,但很多家中老一辈依然觉得只有不触碰这些禁忌才能使婚礼顺利进行,今后生活可能才会幸福长久。

因此,新人亦不妨作为参考,一为让家中长辈安心,二为自己婚姻幸福。

dr^MW?{a\一、忌于农历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

oN&U@N/>aU二、忌于鬼月农历七月完婚。

((T6z$:hA三、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宾客都不可以煽扇子,否则会有拆散的意思。

^|ul3_'?四、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7;$[s6$五、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如无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肖龙)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m e2$ R>@六、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否则会有再婚的意思。

&R t^G七、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取“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Q(/F7 "m八、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YWh p4`m九、结婚当天,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

s(cC ;十、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

中国人的禁忌

中国人的禁忌

中国人的禁忌语言禁忌,是很富有地方方言或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

禁忌的原则,大体是出于吉凶、礼教、功利、荣辱等诸种考虑,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凶语即不吉利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忌讳听到凶语的,惟恐这些字眼会招致凶祸的真正来临。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要表达不祥的内容,这便更改用另一些褒义或中性词代替,这种变通的表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谓“讨口彩”,此法在禁忌语中极普遍。

戏院里的太平门,原意为万一发生了火灾好让观众逃走,说“太平”乃失火事故之反义。

吴地习俗,行船忌说“住”,“箸”与“住”同音,故改称“筷儿”,取“快”音,现普通话及广州话的“筷子”,即由此而来。

广州人把“气死我”叫做“激生我”,“笑死我”叫做“笑生我”;“杠”和“降”同音,故把“竹杠”称为“竹升”,“空”与“凶”谐音,便把“空”说成“吉”,“空屋出租”成了“吉屋出租”。

吴语中忌“药”字。

药为治病之物,言之恐一直缠身,于己不利,便将“吃中药”改说成“吃茶”。

旧时江西流行说喝药为喝好茶;称一种消积食、去风寒的中药为“午时茶”,一般饮用的茶水叫做“茶叶茶”。

广东的客家人忌说开药方,而改言“开丹底”。

二是用有关或相近的事物名称来代替。

浙江一带,小孩肥胖,忌说“壮”,因本地猪肥叫壮,要以“个头好”,“补胚好”代胖的意思。

人有病,最忌说“生病”,要说“不新鲜”、“懒意‟、“着力过了”等。

人死了,其家人忌说“死”,要说“老了”、“好了”、“过辈了”等。

小孩夭亡,也忌说“死”,要说“逃出去了”、“转去了”。

婴儿出生,忌说“生了”,因生有陌生、生疏之意,要说“领了”。

许多地方忌“虎”,遇“虎”时改用“猫”代称。

如温州把“老虎”改叫“大猫”;长沙将“腐正街”改为“猫正街”,“腐乳”称为“猫乳”,因“腐”和“虎”音同。

北方人干脆称“老虎”为“大虫”,小说《水浒》里即如此。

此忌讳心理发展至顶点,竟连姓氏也不免其扰,姓虎的自念作“猫”。

食物相克禁忌

食物相克禁忌

食物相克禁忌1.鸡蛋忌糖精----同食中毒、死亡 2、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3、海带忌猪血----同食便秘 4、土豆忌香蕉----同食生雀斑 5牛肉忌红糖----同食胀死人6,狗肉忌黄鳝----同食则死7、羊肉忌田螺----同食积食复8、芹菜忌兔肉----同食脱头发 9番茄忌绿豆----同食伤元气10、螃蟹忌柿子---同食腹泻11、鹅肉忌鸭梨----同食伤肾12、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13、黑鱼忌茄子--14、甲鱼忌苋菜----同食中毒15、皮蛋忌红糖----同食发呕16、人参忌萝卜----同食积食滞气17、白酒积柿子----同食心闷18狗肉+绿豆同食会胀破肚皮,吃空心菜三两颗可以治愈19糖精+甜酒同食会中毒,用甘草20克用水冲服蒜+地黄同食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20栗子+鸭肉同食会中毒21牛奶+糖牛奶在加热的情况下能与果糖反应,产生有毒的果糖氨基酸,有害人体22大蒜+大葱同食会伤胃羊肝+竹笋同食会引起中毒23豆腐+小葱豆腐含钙,小葱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结合成草酸钙,不易吸收24西瓜+羊肉同食伤元气,可以用甘草100克煎水服25菠菜+黄瓜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会把维生素C破坏尽26蒜+狗肉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鼓汁治疗27黄瓜+芹菜同食会减少营养成分的吸收28花生+黄瓜同食会伤身,可以用地浆水解毒.也可以吃霍香丸29麦冬+鲫鱼同食会中毒,可以用地浆水解毒30柿子+螃蟹同食会生病、中毒 31蜂蜜+大米同食会胃痛32芹菜+甲鱼同吃会中毒,可以用橄榄汁解毒33味精+鸡蛋鸡蛋也含谷氨酸,炒鸡蛋放味精,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34虾皮+红枣同食会中毒35鸡肉+芝麻同食严重会死亡,用甘草用水煎服 36鹅肉+柿子同食严重会死亡.可以用绿豆水煎服 37巧克力+牛奶这两者同食易结成不溶性草酸钙,还会出现头发干枯38羊肝+红豆同食会引起中毒,可以用鸡屎白解毒39牛奶+果汁果汁属于酸性饮料,能使蛋白质凝结成块影响吸收,降低牛奶的营养40牛奶+橘子刚喝完牛奶就吃橘子,影响消化吸收,而且还会使人腹胀、腹痛、腹泻41豆浆+红糖红糖的有机酸和豆浆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降低了营养价值42萝卜+木耳同食会得皮炎43西红柿+地瓜同食会得结石病,呕吐、腹痛、腹泻44柿子+土豆吃土豆,胃里会产生盐酸,柿子在胃酸的作用下沉淀,难消化不易排出45黄豆+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46西红椅+猪肝猪肝使维生素C氧化脱氧,使其失去原来的抗坏血酸功能47猪肝+菜花菜花含的纤维素中的醛糖醋残基与猪肝的铁、铜、锌等微形成螯合物48蜜+豆腐花同食会引起耳聋,吃绿豆可以治疗49猪肝+豆芽猪肝中的铜会加速豆芽中的维生素c 氧化,失去其营养价值50大枣+鱼+葱同食会消化不良51西红柿+胡萝卜维生素c丰富的食品搭配合吃,就会把维生素C破坏52酸牛奶+香蕉同食易产生致癌物53牛奶+韭菜牛奶与含草酸多的韭菜混合食用,就会影响钙的吸收54豆浆十鸡蛋鸡蛋中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不易吸收55碱+粥维生素B1、B2、尼克酸和维生索C在酸性中很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易被分解 56鱼肉+西红柿食物中的维生素C 会对铜的析放量产生抑制作用 57西红柿+黄瓜黄瓜中含有维生索C分解酶,同食可使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遭到破坏水果+萝卜同食容易患甲状腺肿58胡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含的抗坏血酸酶破坏白萝卜的维生素C,使营养价值降低一、食物与相关食物相克: 1、猪肉与豆类相克:形成腹胀、气壅、气滞2、猪肉与菊花相克: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 3、猪肉与羊肝相克:共烹炒易产生怪味4、猪肉与田螺相克:二物同属凉性,且滋腻易伤肠胃5、猪肉与茶相克:同食易产生便秘6、猪肉与百合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7、肉与杨梅子相克:同食严重会死亡8、猪肝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引起不良生理效应,面部产生色素沉着9、猪肝与番茄、辣椒相克:猪肝中含有的铜、铁能使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而失去原来的功能10、猪肝与菜花相克:降低人体对两物中营养元素的吸收11、猪肝与荞麦相克:同食会影响消化12、猪肝与雀肉相克:同食会消化不良,还会引起中毒13、猪肝与豆芽相克:猪肝中的铜会加速豆芽中的维生素C氧化,失去其营养价值 14、猪血与何首乌相克:会引起身体不适 15、羊肉与栗子相克:二者都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甚至可能同吃还会引起呕吐16、牛肉与橄榄相克: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17、牛肝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猪肝中含有的铜、铁能使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而失去原来的功能 18、牛肝与鲇鱼相克:可产生不良的生化反应,有害于人体 19、牛肝与鳗相克:可产生不良的生化反应 20、羊肉与豆酱相克: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21、羊肉与乳酪相克:二者功能相反,不宜同食 22、羊肉与醋相克:醋宜与寒性食物相配,而羊肉大热,不宜配醋23、羊肉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24、羊肉与半夏相克:同食影响营养成份吸收25、羊肝与红豆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26、羊肝与竹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27、猪肉与鸭梨相克:伤肾脏 28、鹅肉与鸡蛋相克:同食伤元气 29、鹅肉与柿子相克: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 30、鸡肉与鲤鱼相克: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31、鸡肉与芥末相克:两者共食,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32、鸡肉与大蒜相克 33、鸡肉与菊花相克:同食会中毒 34、鸡肉与糯米相克: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35、鸡肉与狗肾相克:会引起痢疾 36、鸡肉与芝麻相克: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 37、鸡蛋与豆浆相克: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38、鸡蛋与地瓜相克:同食会腹痛 39、鸡蛋与消炎片相克:同食会中毒 40、鹿肉与鱼虾相克:癌症患者不宜同食 41、兔肉与橘子相克: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42、兔肉与芥末相克:性味相反不宜同食 43、兔肉与鸡蛋相克:易产生刺激肠胃道的物质而引起腹泻 44、兔肉与姜相克:寒热同食,易致腹泻 45、兔肉与小白菜相克:容易引起腹泻和呕吐 46、狗肉与鲤鱼相克:二者生化反应极为复杂,可能产生不利于人体的物质 47、狗肉与茶相克:产生便秘,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积滞肠内被动吸收,不利于健康 48、狗肉与大蒜相克:同食助火,容易损人49、狗肉与姜相克:同食会腹痛 50、狗肉与朱砂与鲤鱼相克:同食会上火 51、狗肉与狗肾相克:会引起痢疾 52、狗肉与绿豆相克:同食会胀破肚皮 53、狗血与泥鳅相克:阴虚火盛者忌食 54、鸭肉与鳖相克:久食令人阳虚,水肿腹泻 55、马肉与木耳相克:同食易得霍乱 56、驴肉与金针蘑相克:同食会引起心痛,严重会致命 57、鲤鱼与咸菜相克:可引起消化道癌肿 58、鲤鱼与赤小豆相克 59、鲤鱼与猪肝相克:同食会影响消化 60、鲤鱼与甘草相克:同食会中毒 61、鲤鱼与南瓜相克:同食会中毒 62、鲫鱼与猪肉相克:二者起生化反应,不利于健康 63、鲫鱼与冬瓜相克:同食会使身体脱水 64、鲫鱼与猪肝相克:同食具有刺激作用 65、鲫鱼与蜂蜜相克:同食会中毒 66、鳝鱼与狗肉相克:二者同食,温热助火作用更强,不利于常人 67、鳗鱼与牛肝相克:二者起生化反应,不利于健康 68、黄鱼与荞麦面相克:同食会影响消化 69、虾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生成砒霜,有剧毒70、虾皮与红枣相克:同食会中毒 71、虾皮与黄豆相克:同食会影响消化 72、螃蟹与梨相克:二者同食,伤人肠胃 73、螃蟹与茄子相克:二者同食,伤人肠胃 74、螃蟹与花生仁相克:易导致腹泻75、螃蟹与冷食相克:必导致腹泻 76、螃蟹与泥鳅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 77、螃蟹与石榴相克:刺激胃肠,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78、螃蟹与香瓜相克:易导致腹泻 79、螃蟹与地瓜相克:容易在体内凝成柿石 80、螃蟹与南瓜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81、螃蟹与芹菜相克:同食会引起蛋白质的吸收 82、海蟹与大枣相克:同食容易患寒热病 83、毛蟹与泥鳅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84、毛蟹与冰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85、海味食物与含鞣酸食物相克:海味食物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鞣酸钙,它能刺激肠胃并引起不适感,出现肚子痛、呕吐、恶心或腹泻等症状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86、海带与猪血相克:同食会便秘 87、蛤与芹菜相克:同食会引起腹泻 88、海鱼与南瓜相克:同食会中毒 89、鳖肉与苋菜相克:同食难以消化 90、鳖肉与鸭蛋相克:二物皆属凉性,不宜同食 91、鳖肉与鸡蛋相克 92、鳖肉与鸭肉相克:同食会便秘 93、田螺与香瓜相克:有损肠胃 94、田螺与木耳相克:不利于消化 95、田螺与冰制品相克: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 96、田螺与牛肉相克:不易消化,会引起腹胀 97、田螺与蚕豆相克:同食会肠绞痛 98、田螺与蛤相克:同食会中毒 99、田螺与面相克:同食会引起腹痛、呕吐 100、田螺与玉米相克:同食容易中毒 101、鱼肉与西红柿相克:食物中的维生素C会对鱼肉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产生抑制作用102、生鱼与牛奶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103、甲鱼与黄鳝与蟹相克:孕妇吃了会影响胎儿健康104、墨鱼与茄子相克:同食容易引起霍乱105、鲶鱼与牛肉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106、芹菜与黄瓜相克:芹菜中的维生素C将会被分解破坏,降低营养价值107、芹菜与蚬、蛤、毛蚶、蟹相克:芹菜会将蚬、蛤、毛蚶、蟹中所含的维生素B1全部破坏108、芹菜与甲鱼相克:同食会中毒109、芹菜与菊花相克:同食会引起呕吐110、芹菜与鸡肉相克:同食会伤元气111、黄瓜与柑橘相克:柑橘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112、黄瓜与辣椒相克:辣椒中的维生素C 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113、黄瓜与花菜相克:花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114、黄瓜与菠菜相克:菠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黄瓜中的分解酶破坏115、葱与狗肉相克:共增火热116、葱与枣相克:辛热助火117、葱与豆腐相克:形成草酸钙,造成了对钙的吸收困难,导致人体内钙质的缺乏118、大蒜与蜂蜜相克:性质相反119、大蒜与大葱相克:同食会伤胃120、蒜与何首乌相克:同食会引起腹泻121、胡萝卜与白萝卜相克: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会被胡萝卜中的分解酶破坏殆尽122、萝卜与橘子相克: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123、萝卜与何首乌相克:性寒滑124、萝卜与木耳相克:同食会得皮炎 125、茄子与毛蟹相克:同食会中毒126、辣椒与胡萝卜相克:辣椒中的维生素C会被胡萝卜中的分解酶破坏127、辣椒与南瓜相克:辣椒中的维生素C会被南瓜中的分解酶破坏128、韭菜与牛肉相克:同食容易中毒129、韭菜与白酒相克:火上加油130、菠菜与豆腐相克:菠菜中的草酸与豆府中的钙形成草酸钙,使人体的钙无法吸收131、菠菜与黄瓜相克:维生素C会被破坏尽132、菠菜与乳酪相克:乳酪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菠菜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133、菠菜与鳝鱼相克:同食易导致腹泻134、花生与毛蟹相克:同食易导致腹泻 135、花生与黄瓜相克:同食易导致腹泻 136、莴苣与峰蜜相克:同食易导致腹泻 137、竹笋与糖浆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138、南瓜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相克:维生素C会被南瓜中的分解酶破坏 139、南瓜与羊肉相克:两补同时,令人肠胃气壅 140、南瓜与虾相克:同食会引起痢疾 141、西红柿与白酒相克:同食会感觉胸闷,气短 142、西红柿与地瓜相克:同食会得结石病、呕吐、腹痛、腹泻 143、西红柿与胡萝卜相克: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会被胡萝卜中的分解酶破坏 144、西红柿与猪肝相克:猪肝使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氧化脱氧,失去原来的抗坏血酸功能 145、西红柿与咸鱼相克:同食易产生致癌物 146、西红柿与毛蟹相克:同食会引起腹泻 147、洋葱与蜂蜜相克:同食会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失明 148、土豆与香蕉相克:同食面部会生斑 149、土豆与西红柿相克:同食会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 150、毛豆与鱼相克:同食会把维生素B1破坏尽 151、黄豆与酸牛奶相克:黄豆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 152、黄豆与猪血相克:同食会消化不良 153、红豆与羊肚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154、梨与开水相克:吃梨喝开水,必致腹泻 155、醋与猪骨汤相克: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 156、醋与青菜相克:使其营养价值大减 157、醋与胡萝卜相克:胡萝卜素就会完全被破坏了 158、先放盐与菜相克:使炒出的菜无鲜嫩味,肉质变硬 159、早放姜与鱼相克:应在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生姜以发挥去腥增香的效能 160、蜂蜜与开水相克:会改变蜂蜜甜美的味道,使其产生酸味 161、蜂蜜与豆腐相克:易导致腹泻 162、蜂蜜与韭菜相克:易导致腹泻 163、红糖与豆浆相克:不利于吸收 164、红糖与竹笋相克:形成赖氨酸糖基,对人体不利 165、红糖与牛奶相克: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166、糖与食铜食物相克:食糖过多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 167、红糖与皮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168糖精与蛋清相克:同吃会中毒,严重会导致死亡 169、糖精与甜酒相克:同吃会中毒 170、红糖与生鸡蛋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171、味精与鸡蛋相克:破坏鸡蛋的天然鲜味 172、茶与白糖相克:糖会抑制茶中清热解毒的效果 173、茶与鸡蛋相克: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174、茶与酒相克:酒后饮茶,使心脏受到双重刺激,兴奋性增强,更加重心脏负担 175、茶与羊肉相克:容易发生便秘 176、茶与药相克:影响药物吸收 177、咖啡与香烟相克:容易导致胰腺癌 178、咖啡与海藻与茶与黑木耳与红酒相克:同食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 179、豆浆与蜂蜜相克: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180、豆浆与鸡蛋相克:阻碍蛋白质的分解 181、豆浆与药物相克:药物会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或豆浆影响药物的效果 182、鲜汤与热水相克:使汤的味道不鲜美 183、开水与补品相克:破坏营养 184、牛奶与米汤相克:导致维生素A大量损失 185、牛奶与钙粉相克:牛奶中的蛋白和钙结合发生沉淀,不易吸收 186、牛奶与酸性饮料相克:凡酸性饮料,都会牛奶pH值下降,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块,不利于消化吸收 187、牛奶与橘子相克:引起胃炎或胃蠕动异常 188、牛奶与巧克力相克: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草酸钙,可造成头发干枯、腹泻,出现缺钙和生长发育缓慢 189、牛奶与药物相克:降低了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疗效 190、牛奶与菜花相克:菜花的含的化学成分影响钙的消化吸收 191、牛奶与韭菜相克:影响钙的吸收 192、牛奶与果汁相克: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193、酸牛奶与香蕉相克:同食易产生致癌物 194、牛奶与菠菜相克:同食会引起痢疾 195、冷饮与热茶相克:不仅牙齿受到刺激,易得牙病,对胃肠也有害 196、汽水与进餐相克:对人体消化系统极为有害,使胃的消化功能越变越差 197、酒与牛奶相克:导致脂肪肝增加有毒物质的形成,降低奶类的营养价值,有害健康 198、酒与咖啡相克:火上浇油,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刺激血管扩张,极大地增加心血管负担,甚至危及生命 199、酒与糖类相克:导致血糖上升,影响糖的吸收,容易产生糖尿 200、白酒与啤酒相克:导致胃痉挛、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等症,同时对心血管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201、白酒与牛肉相克:火上浇油,容易引起牙齿发炎 202、白酒与胡萝卜相克:同食易使肝脏中毒 203、白酒与核桃相克:易致血热,轻者燥咳,严重时会出鼻血 204、烧酒与黍米相克:同食会引起心痛 205、啤酒与腌熏食物相克:有致癌或诱发消化道疾病的可能 206、啤酒与汽水相克:这样喝啤酒很少有不醉的 207、啤酒与海味相克:同食会引发痛风症 208、冰棒与西红柿相克:同食会中毒 209、蜂蜜与大米相克:同食会胃痛 210、果汁与虾相克:同食会腹泻 211、蜜与毛蟹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

中国礼仪禁忌

中国礼仪禁忌

中国礼仪禁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礼仪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礼仪禁忌是指那些在特定场合下,由于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原因,人们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文化中的礼仪禁忌。

1. 拜访时的禁忌拜访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交活动。

然而,在拜访他人时有一些禁忌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切忌迟到,这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重。

其次,进入他人的家庭时,应穿着得体,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不整洁。

最后,在进入他人的家中时,要主动脱鞋,以示尊重和卫生习惯。

2. 饮食方面的禁忌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与饮食有关的禁忌。

首先是用筷子的使用禁忌。

在用筷子夹菜时,不可将筷子直接插入米饭中,这被视为象征死亡和坟墓。

其次,吃完饭后,不可将筷子插入碗中,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为。

另外,在用筷子夹食物时,避免将筷子直接指向他人,这被视为不礼貌。

3. 礼仪动作的禁忌在中国文化中,一些动作在特定场合下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吉利。

比如,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做一个“OK”的手势,在西方国家通常表示“好”或“没问题”,但在中国,这个手势含有侮辱的意味。

此外,直接指着他人也是不礼貌的行为,应避免。

4. 礼仪禁忌的外貌要求外貌在中国礼仪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男性来说,不可在公共场合留有长发或山羊胡。

对于女性来说,穿着过于暴露或是过于花哨的服装也是不恰当的。

此外,鞋袜不宜破损或肮脏,指甲要保持整洁,这些都是中国人重视外貌和卫生的表现。

5. 沟通礼仪的禁忌在中国社交中,言语和沟通也有一些禁忌。

首先,避免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或使用粗俗的语言。

其次,在谈到他人时,避免直呼其名,可以使用对方的称谓或是尊称。

此外,在交流中尽量避免使用负面或带有冲突的词汇,以保持和谐的氛围。

总结:中国礼仪禁忌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遵守这些禁忌是尊重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表现。

在拜访、饮食、礼仪动作、外貌和沟通中注意这些禁忌,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与中国人民保持友好的交往。

十大禁忌

十大禁忌

十大禁忌我已经第六次告诉我的儿子阿历克斯把他的屋子收拾干净,可他就是不听,我再也忍不住了:“够了!”我尖声叫了起来:“这星期不准看电视。

”看见我脖子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阿历克斯赶紧把散落在地上的衣服抱起来,放进脏衣服篮子,又把电子游戏盒带放回架子,还把他的书都排排整齐。

之后,他几乎是用立正的姿态对着我说:“妈妈,今晚让我看一下电视好吗?有我最喜欢的节目。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好吧,但是下次……”行了,我承认,我意志不坚,我又犯了一个典型的育儿禁忌,使我稍感慰籍的是,我并非独一无二的父母。

每天,成千上万的父母都在犯这样类似的错误,这儿列举的是纠正十种最常见错误的方法。

一、不要空口威胁。

如果你让你的孩子知道了干一件坏事会有后果,而你又不能实现这个后果的话,你就丧失了权威与可信度。

二、克制骂人的冲动。

即使你是在盛怒中,骂人也是属于绝对禁忌的范围。

骂人对孩子的自我价值观会造成永久的破坏。

三、父母口径必须一致。

你告诉孩子该上床睡觉了,而你的丈夫不经意地说:“没问题,让他看完这个节目再睡吧。

”这类表面看来很微小的不一致可能产生巨大的问题。

当孩子看到一方父母否决另一方的意见,孩子感到受到了鼓励可以去蔑视权威。

四、不要对孩子记仇。

当孩子做了你不能容忍的事的时候,负责任的父母会用纪律去约束孩子,然后把这件事撇在脑后,怀恨在心的父母则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再爱他了,因此会损害父母与孩子的亲情。

五、不要动手。

打孩子是绝不可以接受的行为,不管孩子犯的是什么错,象骂人一样,打不听话的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但是打人绝不会产生正面的效果。

六、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

你可— 1/2 —— 1/2 —以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合度的行为方式,与礼貌的表达方式。

但是,即使你讲得脸红脖子粗,如果你自己不身体力行的话,你的说教将会一无用处。

言传不可能代替身教。

七、不要尝试去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很多朋友,他们从你那儿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无条件爱护他们的成人——一句话,父母,当你试着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的时候,孩子就丧失了父母。

春节禁忌有哪些

春节禁忌有哪些

春节禁忌有哪些春节的禁忌农历12月24日俗称“过小年”,这一天民间开始打扫房子准备过大年,湖北一带忌宰杀、河南一带忌捣蒜、台湾称为“送神日”忌椿米,建议这天大家可以打扫一下房间。

农历12月25日台湾一带忌讨债。

农历12月26日不宜施舍他人,农村蒸馒头准备过年。

农历12月30日(除夕夜)这一天俗称“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传统上除夕夜应守岁,忌过早的睡觉。

2、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5、不能留湿衣服过年。

忌遇殡丧,遇之以为不吉,象征来年大灾祸临头。

6、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

这叫做'聚财'。

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

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

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7、年三十夜不能倒油,那是很不吉利的事情,点灯的油、炒菜的油,大人们都要小心伺候着,深恐小孩捣乱,泼了油,等于“倒了灶”,来年要倒大霉。

8、除夕之夜,不能听到猫叫,民间说法“猫来孝家,狗来富家”。

想来是夜猫子喜欢到整夜守灵的孝家去凑热闹,狗却喜欢到富人家去啃骨头。

大年初一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

2、早餐忌吃稀饭。

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

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做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

同时也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这样会导致长年卧床!5、忌吃药。

人际交往禁忌

人际交往禁忌

人际交往禁忌人际交往禁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礼仪,那么以下我整理的这几种礼仪常识你知道吗?人际交往禁忌【1】一、忌当众剪指甲有的人在公共场所等人时会觉得无聊而"做些小动作',比方剪指甲,或者用小指、钥匙、牙签等当众挖鼻孔或者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厅等人时,这种不雅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特殊恶心。

二、忌任凭吐痰吐痰是最简洁直接传播细菌的途径,而且特殊没有礼貌并破坏、影响环境。

吐痰时应当背对人,把痰抹在纸巾里,丢进垃圾箱,或去洗手间吐痰,但不要忘了清理痰迹。

三、忌嚼口香糖发出叭叭声嚼口香糖可以保持口腔卫生,但咀嚼的时候要闭上嘴,不能发出"叭叭'的声音。

嚼过的口香糖应用纸包起来,扔进垃圾箱。

四、忌当众挠头皮有些人遇到麻烦的事情时常以抓挠头发的动作表示自己的心情,也有的人那么是由于头皮痒而毫无顾忌地抓挠。

假设是皮屑多的人,马上皮屑飞扬四散,令旁人很不舒适。

五、忌坐时乱抖腿有些人坐着时会有意无意地双腿抖动不停,或者让跷起的腿像钟摆似的来回晃动,这也是不文静的表现。

六、忌当众打哈欠在交际场合,打哈欠给对方的感觉是你已经不耐烦了。

因此,假设你把握不住要打哈欠,确定要马上用手盖住你的嘴,跟着说:"对不起'。

职场人际交往禁忌【2】1、进出不相互告知您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您最好要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

即使您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

这样,假设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待。

假设您什么也不愿说,进进出格外特兮兮的,有时正好有要紧的事,人家就没法说了,有时也会懒得说,受到影响的生怕还是自己。

相互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说明双方互有的敬重与信任。

2、不说可以说的私事有些私事不能说,但有些私事说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比方您的男伴侣或女伴侣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假设您结了婚,有了孩子,也就有了关了于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

禁忌

禁忌

一、嘌呤高的食物1、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

2、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

二、嘌呤低的食物1、主食类:米、麦、面类成品、小粉、秫秫、通心粉、马铃薯、甘薯、山芋等。

2、奶类:牛乳、乳酪、冰淇淋等。

3、荤食:蛋类和猪血、鸡鸭血等。

4、蔬菜类:大部分蔬菜均属低嘌呤食品。

5、水果类:水果基本上都属于低嘌呤食品,但仍不宜大量。

6、饮料:可乐、汽水、浓茶、果汁、麦乳精、果冻等可适当食用。

7、其他:酱类、蜂蜜三、宜限量的中等嘌呤食物(1)豆类:豆制品、干豆类、豆苗、绿豆芽、黄豆芽。

(2)肉类:鸡肉、野鸡、火鸡、斑鸡、石鸡、鸭肉、鹅肉、鸽肉、鹌鹑、猪肉、猪皮、牛肉、羊肉、狗肉、鹿肉、兔肉。

(3)水产类:草鱼、鲤鱼、鳕鱼、鲈鱼、梭鱼、刀鱼、螃蟹、鳗鱼、鳝鱼、香螺、红鲙、红魽、鱼丸。

(4) 蔬菜类:笋、豆类、海带、金针菇、银耳、蘑菇、九层塔、菜花、龙须菜。

(5)油脂类及其它: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莲子、杏仁。

四、避免辛辣食物中老年人尿酸水平有随嗜盐度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鉴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故提倡适量食盐(≤6克/天)。

另外,过分嗜好辛辣食物者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不食辛辣食物者,故应避免食用辛辣味浓烈的食物。

最后,高尿酸血症病人应多饮水,稀释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为防止尿液浓缩,可在睡前或半夜饮水。

五、少吃肉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其他食物所不可代替的,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一定要控制好量,海鲜和动物内脏以及火锅是要严格禁忌的(鱼当然属于河鲜,可以少吃,吃后要多喝水)。

否则,无度饮食肉类,你会前功尽弃。

六、戒酒啤酒是一定要禁忌的,其它酒不饮或严格限制。

七、少吃豆类少吃豆类不吃海鲜不吃海鲜,尤其是鱿鱼、墨鱼、虾、螃蟹。

八、不吃蘑菇类不吃蘑菇,尤其是香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

而以之代替的词语。

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

产生禁忌语本是古时人们的迷信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禁忌,如果不慎说出,责会有相应的报应之说。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禁忌语,因为宗教信仰,民俗生活以及教育领域等的不同的影响,致使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禁忌语不断地完善,至今,禁忌语也成了一种语言上的文化遗产。

而这些不相类似的禁忌语也被中国人千百年的流传。

避讳禁忌中国古代的避讳就属于“禁忌语"的范畴。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人风”其实就是“民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民”字,所以这个字就不能说。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微贱,曾做过和尚和乞丐,他当了皇帝以后总怕别人提及,因此有一种变态的心理,只要一有人提到这两个词,哪怕只是相关的或者只是同音的,他都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

例如常州蒋镇《贺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本是颂扬的话,却因为“生”和“僧”音近,就被认为是在讽刺皇帝当过和尚,因此受到了惩处。

习俗禁忌现代社会的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语。

例如岛渔民家里做客,不能说“翻”“沉”之类的词语,而某些地方的生意人则忌讳“干”“赊”“折”这些字眼。

仿佛这些词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说出来就会导致灾祸的降临。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即使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有时也需要避讳,例如去探望病人时,要避免说与“死”有关的话,因为这容易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刺激。

语言禁忌人们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交流思想,但语言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风俗的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完全同一的效应关系。

因此在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包括了从语言上的不提及。

"不说"是语言禁忌的一种形式,就是"噤"。

《说文解字》释噤曰:"口闭也,从口噤声。

"当人们噤言时,可能会用手指,用目视,以摇头,摆手等无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但是,如果这样仍不能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意思时,就不得不用某种变通的说法来暗示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了。

这时候,就有了另外一种语言禁忌的形式--避讳。

这里,我们所要谈的也正是这一种语言禁忌。

避讳,是很富有方言(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

避讳的原则,大体上不外乎是出于礼教、吉凶、功利、荣辱,或保密的诸种考虑。

语言避讳,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下及平民百姓,上达王公大臣,几乎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

违犯这些语言禁忌的人,轻者自己可以破解,重者将导致抄灭九族,所以历来都是民间十分看重的一项禁事。

以下,就分别着重于民间语言禁忌的几个方面来谈一些避讳的实际例子。

1.称谓禁忌称谓禁忌亦即名讳方面的避忌。

讳始于周,《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孔颖达)〔疏〕:"自殷以往,未有讳法。

讳始于周。

"《礼记·檀弓》云:"死谥,周道也。

"(孔颖达)〔疏〕:"以殷尚质,不讳名故也:又殷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谥。

尧、舜、禹、汤之例是也。

周则死后别立谥,故总云周道也。

"可见,自周朝开始,人们有了讳避称谓的习俗。

当时,是在人死后,开始讳称他的名字。

《礼记·檀弓》云:"卒哭而讳。

"如必称死者的名字时,应称其讳,即其神名。

这种人死后称其讳,而不称其原名的习俗,是要将一个人的阳世与阴世区别开来,使得鬼神不能知晓他的原名,因而不能危害与其原名有着许多联系的阳世间的所有事物。

周朝讳事初兴,并不完善。

到了秦汉时代,避讳缺席渐臻完备。

《史记·秦始皇纪》中已有"秦俗多忌讳之禁"的记载。

且,不但人死后讳名,生前也要讳名了。

这可能与当时用名字实施巫术的风习兴盛有关。

俗以为默念仇人的名字,或是书写某人的姓名就可实施黑巫术,将其人致于死地。

最初的避讳是在上层社会、权威人士之间实行,后来流行于民间,影响到各家各户,成为一种民间惯习。

中国人向有尊祖敬宗的习俗,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

汉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布依族、藏族等许多民族的祖先崇拜习俗中都有这一类禁忌事项。

鄂伦春族认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对祖先的不尊,恐触怒了祖先而降灾于子孙。

对于长辈,也不敢直呼其名,甚至不能把长辈的名字告诉别人,否则,认为家中会生下没有骨节的孩子来。

如果有什么物件与长辈的名字相同,要把物件改一下名称,改一个说法。

否则,就要折寿早夭。

汉族不论说写,都忌言及祖先、长辈的名字。

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名"谈",所以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李谈"改为"李同";六朝时,有人为避家讳"桐"字,把梧桐树改称作白铁树;清朝刘温叟,因其父名"岳",竟终身不听"乐"。

可见历代家讳之严。

直至现时,子女仍然禁忌直呼长辈的名字,更不能叫长辈的乳名,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讳。

尤其忌讳的是,晚辈的名字绝对不能与长辈的名字相同,或者有谐音字、同音字。

否则,认为不尊长,是"欺祖"的行为。

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应以辈份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叫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等等。

这类称谓可明示辈份关系,也含有尊敬的意思。

不但家族内长幼辈之间是如此,师徒关系长幼辈之间也是如此。

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

不但晚辈忌呼长辈名字,即使是同辈人之间,称呼时也有所忌讳。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宜呼其名。

一般常以兄、弟、姐、妹、先生、女士、同志、师傅等等相称。

在必须问到对方名字时,还要客气地说"请问尊讳","阁下名讳是什么"等等。

鄂伦春族夫妻间也不能互相叫名字。

崩龙族凡结婚生过孩子后,别人就不再直呼其名,而是按其子女的名字,称为"某某他爹"、"某某他妈"。

汉族也有类似的习俗。

甚至一结婚,一成家,就改了称呼。

妻子叫丈夫"外头的"、"掌柜的"、"当家的";丈夫称妻子为"屋里的"、"做饭的"、"内当家的"。

再不然就是互相认"哎"、"嗯"来招呼,一般很少再直呼其名。

外人称呼他们,也是"某某的男人"、"某某的女人","某某的老头"、"某某的老婆"。

虽然这样说着麻烦,而且也指出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但因为所说的不是其本人的名字,所以也算是做到了没有直呼其名,因而是不犯忌讳的。

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忌讳也很多。

避忌与祖先、长辈之名同字、同音之外,还要考虑命相克妨,比如,命中缺金,忌讳以火或火旁字命名。

总之,命相八字不得以相克之字命名。

小孩儿又有小名,据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云:"幼小之名谓之小名。

长则更名,而以小名为讳。

"至今此仍盛行不衰。

俗以为,称人小名,是对人的不尊重;或者还会被鬼神听去;使魂被鬼摄去,所以避忌。

但历来也有不少人以小名作大名,一生不改者。

成年人又忌讳别人给自己起外号、绰号,俗话说:"地怕走斜道,人怕起绰号。

"《礼记·内则》云:"凡名字,不以日月,不以国。

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这其中,命名忌以日月、忌以国均是避讳神圣的意思,恐有冒犯。

郑玄注云,"终使易讳"。

忌以隐疾,是忌讳用身上的残疾、痣疤等命名,否则,将难以治愈。

郑玄〔注〕云,"讳衣中之疾,难为医也。

"不敢与世子同名,是出于宗法观念的考虑,对世子的尊重。

但若先于世子出生的,亦可不改。

旧社会,有权势的官宦和皇帝还把自己的名讳强令形成法度。

例如,州官田登,因避讳登(灯)字,竟把"放灯"改为"放火"。

于是留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

历代皇帝更是借此禁俗大耍威风。

秦始皇姓瀛名政,为避讳"政"字,就改"正月"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

这一类禁忌很多,唐宋期间,讳制已经极盛。

元朝法典中"回避字样"竟多达一百六十个,再加上"随音旁避"的嫌名嫌字,就更多不胜数了。

明清讳禁之严,可谓登峰造极。

触犯讳禁成为文字狱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动辄因此而被杀头的事经常发生。

避讳的方式有换字、避音、空字、缺笔等等。

避讳最初是有一些规律的,如《礼记·曲礼》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

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

君所无私讳。

大夫之所有公讳。

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

"等等。

然而汉以后,随着讳忌的日益发展,这些"讳法"、"讳律"也就逐渐被突破了。

这些虽是属于制度方面的事,但因起之于民间俗信,又直接涉及到民间语言禁忌,所以也概略地提一下,以便说明问题。

由于民间有浓重的地方观念和民族自尊观念,所以在地域和民族称谓方面存在着一些带有轻蔑、歧视意味的贬称或讳称。

例如,中国有"南蛮子"、"北侉子"的说法。

就是北南地域中人对异域人的蔑称、贬称。

据说畲族人忌讳外人称他们为"畲客",更不能称他们为"畲客儿"、"畲客婆"。

他们以为这是对他们的极大侮辱。

只能称他们为"畲民"或称为"畲族人"。

过去,他们自称为"小姓人",称汉民为"大姓人",或自称"我边人",称汉民为"你边人"。

这是民族的惯习,应当尊重;苗族忌讳外人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别人称他们为"亲家";彝族人最忌恨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认为这样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侮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