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98电路中续流二极管分析详解

合集下载

继电器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继电器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继电器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继电器续流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它在继电器中起到防止二极管反向击穿和续流的作用。

在继电器中,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被激励,继电器的触点会闭合。

当触点闭合时,电流可以从继电器的输入端流入输出端,完成电路的导通。

但是,当电流流经继电器的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一种自感电势,并且当触点打开时,线圈中的电流无法立即消失,会产生一个暂时的反向电压。

在继电器的工作环境中,由于一些原因,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立即消失,例如电感的自感性质、电容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等。

这时,继电器续流二极管起到了保护作用。

续流二极管连接在继电器的输出端,它能够防止电流反向击穿芯片,并提供一条低阻抗的续流通路。

当继电器的触点打开时,续流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抵消了继电器线圈中暂时的反向电压,从而防止了电压反向击穿芯片。

同时,续流二极管提供一个低阻抗的通路,使得继电器的线圈中的电流能够快速消失,而不会在触点开启时产生过高的电压。

综上所述,继电器续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防止线圈中的反向电压击穿芯片,并提供低阻抗的续流通路,保护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大总结L298N详细资料驱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free

大总结L298N详细资料驱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free

大总结L298N的详细资料驱动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平均5元>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转速控制电路<PWM信号)主要采用L298N,通过单片机的I/O输入改变芯片控制端的电平,即可以对电机进行正反转,停止的操作,输入引脚与输出引脚的逻辑关系图为驱动原理图L298N电机驱动模块图•••••••••••••••••••••••••••••••••••••••••••••••••••••••••1.1 实物图•••1.2 原理图•••••••••••••••••••••••••••••••••••••••••••••••••••••••••••••••••••••••••••••1.3 各种电机实物接线图••••••••••••••••••••••••••••••••••••••••••••••••••••••••••••••••1.4 各种电机原理图•••••••••••••••••••••••••••••••••••••••••••••••••••••••••••••••••••••1.5 模块接口说明•••••••••••••••••••••••••••••••••••••••••••••••••••••••••••••••••••••••L298N电机驱动模块图1.1 实物图正面背面1.2 原理图1.3 各种电机实物接线图直流电机实物接线图4相步进电机实物接线图3相步进电机实物接线图1.4各种电机原理图直流电机原理图步进电机原理图1.5 模块接口说明+5V:芯片电压5V。

VCC:电机电压,最大可接50V。

GND:共地接法。

A-~D-:输出端,接电机。

A~D+ :为步进电机公共端,模块上接了VCC。

EN1、EN2:高电平有效,EN1、EN2分别为 IN1和IN2、IN3和IN4的使能端。

IN1~ IN4:输入端,输入端电平和输出端电平是对应的。

我正在用L298N驱动我的小车的两个直流减速电机,其实它很好用,1和15和8引脚直接接地,4管脚VS接2.5到46的电压,它是用来驱动电机的,9引脚是用来接4.5到7V的电压的,它是用来驱动L298芯片的,记住,L298需要从外部接两个电压,一个是给电机的,另一个给L298芯片的6和11引脚是它的使能端,一个使能端控制一个电机,至于那个控制那个你自己焊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总开关,只有当它们都是高电平的时候两个电机才有可能工作,5,7,10,12是298的信号输入端和单片机的IO口相连,2,3,13,14是输出端,输入5和7控制输出2和3, 输入的10,12控制输出的13,14L298N型驱动器的原理及应用L298N是SGS公司的产品,内部包含4通道逻辑驱动电路。

l298n驱动电路

l298n驱动电路

L298N驱动电路简介L298N是一种高性能集成双全桥驱动器,常用于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该驱动电路具有简单可靠、驱动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机器人、智能车、航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L298N驱动电路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L298N驱动电路。

原理L298N驱动电路基于H桥电路的原理,通过控制四个电流驱动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电机的转向和转速。

H桥电路由四个电流驱动管组成,分为上半桥和下半桥,其中上半桥控制电机的正转,下半桥控制电机的反转。

L298N驱动电路采用常见的电机驱动架构,由两个H桥电路组成,可以同时驱动两台电机。

通过控制输入引脚的电平,可以实现电机的正转、反转、停止以及速度调节等功能。

使用方法连接电路图首先,将L298N驱动电路与电机正确连接。

电机应连接到OUT1、OUT2和OUT3、OUT4引脚上,根据电机的类型和需求,可以选择串或并联连接。

电机的正负极需连接正确,否则电机将无法正常工作。

根据需求,将输入信号引脚IN1、IN2连接到微控制器或其他信号源上。

IN1和IN2引脚用于控制电机的转向,通过改变IN1和IN2的电平状态可以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

若需控制第二台电机,重复上述步骤,将电机连接到OUT3、OUT4引脚,IN3、IN4引脚连接到相应的信号源。

控制电路图接下来,通过控制输入信号引脚的电平,可以实现电机的不同工作状态。

•控制电机正转:将IN1引脚置高电平(5V),IN2引脚置低电平(0V)。

•控制电机反转:将IN1引脚置低电平(0V),IN2引脚置高电平(5V)。

•控制电机停止:将IN1和IN2引脚同时置低电平(0V)或置高电平(5V)。

根据需要,可以通过PWM调节控制电机的转速。

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功率。

常见问题解答以下是一些关于L298N驱动电路的常见问题解答:1. L298N驱动电路最大电流是多少?L298N驱动电路的最大电流是2A。

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核心部件是连续流二极管(SCR)。

SCR的实现原理是控制电路中的一种可控三极管。

SCR的结构如图所示,它有三个元器件,分别为正极(P),负极(N)和控制端(G)。

由于正极元件和正极电极之间存在击穿器,所以即使控制端仅接通极性电压,正极电极与正极即可产生击穿现象,从而在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形成有源衔接,形成当前经过。

由于这个有源衔接,只要给定控制电压,就可以对导通电流进行控制,因此也被称为可控硅。

连续流二极管的工作电路为3组的2路结构,图中红色线段代表MOS或IGBT,分别负责给SCR输入控制电压,即给控制端控制电压,另一条属于母线的电路线,当给定的控制电压时,SCR就会导通,形成有源桥接电路,从而使得对导通电流的控制成为可能。

SCR一旦启动,就会持续导通,即使控制电阻断开,连续流二极管也不会断开,直到打开或外部通过阻性、感性负载将它从电路中拉出去,才能将它完全从电路断开,所以也叫做半导体可控反向开关电源。

连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只要对控制端控制电压为正电压,SCR就会处于第一段导通状态,这种状态下,电流可以从正极穿过两个元件绕到负极,通过这种原理,就可以实现开关电源功能。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与工作原理续流二极管,就是在电路中起续流作用的二极管。

例如,一个普通的快恢复二极管,如果你把它用到电路中起续流作用,它就是电路中的续流二极管,不在电路中,它就是个快恢复二极管二极管。

续流二极管是快恢复二极管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续流二极管应该加到感性负载的两端,这里说的感性,就是具有电感特性,而不是性感。

感性负载的特性就是电流不能突变,也就是说,不可能一下子就没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有了,需要有个过程。

常见的感性负载有继电器线圈、电磁阀。

如图感性负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方向是相反的,当感性负载突然断电,感应电动势还在,由于感应电动势与原来的电压方向相反,在没有断电的时候,还有原来的电压与之抵消,断电后就没有与感应电动势抵消的电压了,这个感应电动势就有可能造成电路中的元器件损坏,加个二极管以后,这个二极管正好与感性负载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正好和二极管是正向导通的,就可以释放感应电动势的电流了。

快恢复二极管做续流二极管应用电路实例电路说明:凡是电路中的继电器线圈两端和电磁阀接口两端都要接续流二极管。

接法如上面的图,二极管的负极接线圈的正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线圈的负极。

不过,你要清楚,续流二极管并不是利用二极管的反方向耐压特性,而是利用二极管的单方向正向导通特性。

续流二极管用快恢复二极管选型参数快恢复二极管的耐压,就是反向能加多大电压,你可以看到,续流二极管在电路中是反向连接的。

比如你的电路中,线圈加的是12V,那么你的二极管方向耐压值就必须要大于12V才行。

不过一般的快恢复二极管反向耐压值都非常高。

快恢复二极管的最大正向导通电流,比如1N4148最大正向导通电流是150mA,那么如果你的线圈电流太大,就会烧坏续流二极管。

所以1N4148只适合小电流的线圈保护,比如5V的继电器。

续流二极管作用及工作原理之欧阳歌谷创作

续流二极管作用及工作原理之欧阳歌谷创作

续流二极管作用及工作原理欧阳歌谷(2021.02.01)续流二极管都是并联在线圈的两端,线圈在通过电流时,会在其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电流消失时,其感应电动势会对电路中的原件产生反向电压。

当反向电压高于原件的反向击穿电压时,会把原件如三极管,等造成损坏。

续流二极管并联在线两端,当流过线圈中的电流消失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二极管和线圈构成的回路做功而消耗掉。

丛而保护了电路中的其它原件的安全。

在电路中反向并联在继电器或电感线圈的两端,当电感线圈断电时其两端的电动势并不立即消失,此时残余电动势通过一个二极管释放,起这种作用的二极管叫续流二极管。

其实还是个二极管只不过它在这起续流作用而以,例如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向接的那个二极管或单向可控硅两端反向接的也都是为什么要反向接个二极管呢?因为继电器的线圈是一个很大的电感,它能以磁场的形式储存电能,所以当他吸合的时候存储大量的磁场当控制继电器的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至时线圈断电但是线圈里有磁场这时将产生反向电动势电压可高达1000V以上很容易击穿推动三极管或其他电路元件,这是由于二极管的接入正好和反向电动势方向一致把反向电势通过续流二极管以电流的形式中和掉从而保护了其他电路元器件,因此它一般是开关速度比较快的二极管,象可控硅电路一样因可控硅一般当成一个触点开关来用,如果控制的是大电感负载一样会产生高压反电动势原理和继电器一样的。

在显示器上也用到一般用在消磁继电器的线圈上。

经常和储能元件一起使用,防止电压电流突变,提供通路。

电感可以经过它给负载提供持续的电流,以免负载电流突变,起到平滑电流的作用!在开关电源中,就能见到一个由二极管和电阻串连起来构成的的续流电路。

这个电路与变压器原边并联。

当开关管关断时,续流电路可以释放掉变压器线圈中储存的能量,防止感应电压过高,击穿开关管。

一般选择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者肖特基二极管就可以了,用来把线圈产生的反向电势释放掉!在图3中KR在VT导通时,上面电压为上正下负,电流方向由上向下。

文字说明l298n芯片驱动模块电路原理及其功能

文字说明l298n芯片驱动模块电路原理及其功能

文字说明l298n芯片驱动模块电路原理及其功能一、引言本文将介绍L298N芯片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和功能。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L298N芯片的背景和基本特点,接着会详细讲解其驱动模块的电路原理,并最后总结其功能和应用。

二、L298N芯片简介L298N芯片是一种常用的双H桥驱动集成电路,主要用于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

它采用了四个电机驱动通道,每个通道都可以提供最大2A的电流输出。

此外,L298N还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如过电流和过热保护,能够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三、L298N驱动模块电路原理L298N芯片的驱动模块采用了H桥电路结构,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以及速度调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其电路原理。

1.电源连接L298N驱动模块需要外部电源供电,通常情况下使用12V至35V的直流电源。

连接电源时需要注意极性,并确保电压范围在适用范围内。

2.控制信号输入L298N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有两种方式:使能端口和方向端口。

-使能端口(EN A和E N B)用于控制驱动模块的通道是否起作用。

当使能端口为高电平时,该通道才会工作,低电平则停止工作。

-方向端口(IN1、IN2、I N3和I N4)用于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通过控制不同的端口组合,可以实现正转、反转和停止的功能。

3.电机输出L298N芯片的驱动模块通过O UT1、OU T2、O UT3和OU T4端口与电机相连。

通过合理控制输入信号,可以实现对电机的驱动控制。

同时,为了保护电路和电机,驱动模块还提供了电流检测引脚,可以用于监测电机的工作状态。

四、L298N芯片驱动模块的功能L298N芯片驱动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双向控制1.:借助L298N芯片的H桥结构和控制信号输入,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方便实现不同方向的运动。

速度调节2.:通过P W M信号控制L298N的使能端口,可以实现对电机的速度调节,实现不同速度的运动。

电流保护3.:L298N芯片内置了过电流保护功能,当电机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芯片会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电路和电机的安全运行。

续流二极管——三极管控制的继电器电路里不能没有你!

续流二极管——三极管控制的继电器电路里不能没有你!

续流二极管——三极管控制的继电器电路里不能没有你!
在三极管控制的继电器电路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个并联在继电器旁边的二极管,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续流二极管。

如下图所示。

控制基极的开关,就可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当然我们简化了电路,基极可以是其它方式的控制,继电器可以控制其它电路。

继电器并联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继电器本身就是一个电感线圈,当通过其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若电流减小,自感电动势阻碍其减小,若电流增加则阻碍增加,而继电器中的电流变化只在接通瞬间与闭合瞬间。

当三极管导通时,继电器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上正下负与电源电压方向相反,对三极管没有危害。

而当三极管截止时集电极电流Ic瞬间减小到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下正上负,与电源电压方向一致,两个电压相加会超过三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容易造成三极管损坏。

见上图
•并联续流二极管VD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电路导通时,加在VD上的电压反向,VD截止。

当三极管截止时,自感电动势方向为
下正上负,正好和VD的方向一致,导通释放自感电动势的电能,达到了保护三极管的作用。

见上图
•因此在三极管控制的继电器电路中,并联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就是释放自感电动势的电能,保护三极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出处:
/bbs/forum.php?mod=vi ewthread&tid=550764&page=1&from=space 电动直升机航模综合讨论区(论坛)转载请注明。

作者:wyfmx
L298驱动模块续流二极管工作原理详解对某个电路中的电流流向的分析,千万不能单看局部电路(如你提供的电路图)。

要从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整个电路的框图、以及所使用的元器件特性来做全面、细致的解析。

因为,电路中有感性元件(直流马达是感性元件的一种),所以,要应用“楞次定律”来分析反向感生电压的方向。

为了便于解释你的疑惑,下面的附图1是L298内部的“电路框图”,附图2是L298的“双向直流电机控制”原理图。

我将辅以简要的电路工作原理说明(文字还是觉得多了一些。

没办法啊!就让眼睛吃点亏吧!不然就没法彻底弄懂了。

)和一些简要的图片,来帮你理解并找到泄放掉反电动势的回路。

第一部分电路分析
附图1:电路框图
注:为便于后续的分析,将以右半边的电路为例。

同时,将标注有数字3的上面的门电路命名为Q;数字3下面的门电路命名为R;数字4上面的门电路命名为S;数字4下面的门电路命名为T。

由附图1可见:
1)、L298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桥式驱动电路构成,分别驱动两个直流电机的正反转;
2)、组成桥式驱动的是四个大功率的NPN三极管,两路共8个;3)、控制每路四个功率管的则是四个Q\R\S\T门电路,两路共8个;4)、控制直流电动机正、反转的是由In1和In2,另一路是In3和In4;
5)、EnA和EnB是禁止输出控制。

附图2:双向直流电机控制
由附图2中左侧的典型应用电路图和右侧的真值表(这类表格,对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非常重要!)可见:
1)、当禁止端(Ven)为高电位、控制端In3(图中标注为“C”)和In4(图中标注为“D”)处于不同的电位时,相应的门电路驱动桥臂上的三极管,使马达分别工作于正转或反转状态;
2)、当禁止端仍处于高电位时,两个控制端处于相同的电位时,控制马达“快速停止”转动(原文是:Fast Motor Stop)。

请特别注意:这个状态分析和“快速”这个形容词,它将有助于分析后面的反电动势泄放回路!
3)、当禁止端处于低电位时,不论两个控制端处于何种电位、也不论
其电位是否相等,马达均不会转动。

讲到这里,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分析完
第二部分反电动势的泄放回路
下面就是要回过头看看反电动势的泄放回路了!
前面说到的“请特别注意……”,细想:如何才能使马达快速停止(转动)呢?现实告诉我们,要实现快速马达停止有三个方法——方法1:短路直流马达的两个电极(同时须断开电源回路);方法2:给马达施加反向电压,短时间内施加使其倒转状态时的工作电压;方法3:外置机械刹车装置。

显然,方法2和方法3都是不现实的!方法2会造成相当大的涌浪电流,使电源和相关元件处于过载而烧毁。

方法3会额外增加制造成本和磨损。

那剩下的只能是方法1了!
再回看附图2的真值表,当In3和In4(C和D)处于相同电位(H 或L)时,它们所控制的四个门电路就有以下的两个输出状态:1)、当C和D=H时,附图1中相关的门电路Q和S输出H的同时,R和T输出L电位。

这就使得输出桥的两个上臂三极管导通、两个下臂三极管截止。

2)、当C和D=L时,附图1中相关的门电路Q和S输出L的同时,R和T输出H电位。

这就使得输出桥的两个上臂三极管截止、两个下臂三极管导通。

因此,实现马达“快速停止”的答案就是:利用驱动桥的上桥臂或下
桥臂,将马达的两个电极短路,同时也利用马达转子的自身惯性而切割磁力线产生的反电动势(包括线圈自身产生的反电动势),使马达快速停止转动。

也正是这个“功能”,它实现了反电动势的泄放!
至此,困扰你的反电动势的泄放回路和那四个二极管的作用,便可轻易地找到和理解了!
现假设一种运转到停止的状态如下:
马达正转,电流从马达的左侧流向右侧(左正右负)。

那么,当停止信号到来后、电源被切断的瞬间,马达会感生出与原电源电压极性相反的、幅值高于N倍电源电压的反电动势——即左负右正。

这时,感生出来的反电动势就会通过上桥臂或下桥臂的三极管和一个二极管予以泄放掉了(请你结合第二部分关于门电路工作状态的描述来分析。

因为,门电路控制着驱动桥中的三极管的导通还是截止)。

下面四个图也是为了便于你理解,我绘出的反向电动势(电压)的流向回路。

依据上臂导通或下臂导通、正转停止和反转停止,共有四种泄放回路(电路中四只续流二极管的绘制位置,是在下载的资料上添加的,可能会使你在观看时费些周折……)。

A:正转停止(反电动势右正左负)+上臂导通:
B:反转停止(反电动势右负左正)+上臂导通:
C:正转停止(反电动势右正左负)+下臂导通:
D:反转停止(反电动势右负左正)+下臂导通:
第三部分总结
反电动势并不经由你在12楼所想像的“通过电源回路”泻放掉的。

而是依照电路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四种不同的泄放回路。

在这类驱动电路中,续流二极管的质量和选用的型号、参数,决定着马达驱动模块的使用寿命——会不会不被马达的反向电动势击穿。

因为,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为0.7V、硅NPN型三极管的饱和压降也为0.7V。

所以,反电动势的最高电压被钳位于1.4V左右。

被钳位于如此低的反电动势,就不会对相关元器件造成致命损伤了。

呵呵!一开始我也被困扰在与你一样的思路中……
后来,看了那典型应用线路图和真值表后得知:除非禁止端处于低电
位(这时,不论控制端接收到了什么信号,马达都不会运转),否则,
正、反转控制端(下图中的控制端C和D)的电位一旦相等(不相等的话,马达就会转动了。

至于是正转还是反转,那就得看哪个控制端是高电位了)后,驱动桥里的4个驱动三极管,总有一对(或两个上臂、或两个下臂)处于饱和导通状态。

也就是说:内部电路在设计中就给泄放反电动势留下了回路,故而,不会出现通过电源来泄放反电动势的。

烦请仔细观看、分析下面这张图片:
另外:没有刹车功能的驱动桥,会采用电容来吸收反电动势——视马达的功率,在马达的两个电极并接一个0.47~4.7μF的无极性电容。

如下图:
工作原理简述:红色的正负极表示施加于马达上的电压,那么并接的电容也会被充电成左正右负的电压。

当切断马达的电源后,马达上会感生出蓝色的字体的左负右正的反电动势。

这反电动势刚好与电容里原先充的电压极性相反。

于是,电容里的电就会与反电动势进行相互抵消、吸收。

这个吸收电容的容量不能选择得过大,过大会造成启动时的涌浪电流陡增,对驱动桥不利!
若是双向驱动的电路,则一定要采用无极性电容。

手头没有无极性电
容的话,可采用有极性的电解电容如下图所示的那样串接后代用。

电容串接后的容量计算:C串=(C1×C2……Cn)÷(C1+C2……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