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及练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土壤的主要成分有:空气,水分,腐殖质。
2、我们挖取土壤时需要挖取土壤表层的土。
3、在土壤中生长的小草依靠根吸取土壤中的养分。
4、屎壳郎一般会把自己的卵产在土壤中。
5、颗粒状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6、土壤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答:土壤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如果植物生活在被污染的土壤中,就有可能会发生中毒或死亡现象.这样一来我们食用蔬菜等食品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此外,没有优质的土壤就不可能有洁净的水源空气。
7、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8、土壤由上而下分为三层:表层土,下层土,岩石层。
9、常见的土壤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蜈蚣等。
10、把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用纸巾包住土壤会发现纸巾上有水迹,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东西,这是土壤中的腐殖质。
11、把土壤放到火上烧,我们能够闻到刺激的气味,这是土壤中的腐殖质燃烧所散发的气味。
1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3、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14、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最丰富。
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稀少。
15、增加土壤的肥力,常用的改良土壤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等。
16、为什么说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答:在土壤成肥过程中蚯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极大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蚯蚓的一些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17、一节旧电池烂在土壤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18、当植被被肆意砍伐、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导致植物的枯死或干黄。
19、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将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同时还会阻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与利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1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

科学㊃三年级㊀㊀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检测题一㊁填空题㊂1.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土壤中的㊀㊀㊀㊀㊀㊀㊀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㊀㊀㊀㊀㊀㊀㊀㊂2.土壤中含㊀㊀㊀㊀越多,土壤越肥沃㊂3.土壤中含有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最大的颗粒叫㊀㊀㊀㊀㊀,最小的颗粒叫㊀㊀㊀㊀㊀,大小居于中间的颗粒叫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㊂4.含沙粒较多的土壤是㊀㊀㊀㊀㊀㊀,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㊀㊀㊀㊀㊀,三种颗粒含量比例差不多的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㊂5.沙土的透气性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保水性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黏土的透气性㊀㊀㊀㊀㊀㊀㊀,保水性㊀㊀㊀㊀,水分㊀㊀㊀㊀㊀㊀㊀㊂6.黑土中的㊀㊀㊀㊀㊀㊀㊀含量特别高,所以其肥沃程度居各种土壤之首㊂7.自然界中的一部分㊀㊀㊀㊀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㊀㊀㊀㊀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㊀㊀㊀㊀㊀㊀㊀的主要来源㊂8.植物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㊀㊀㊀㊀㊀㊀㊀来保证根的呼吸㊂9.㊀㊀㊀㊀㊀㊀㊀是避免水土流失㊁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㊂10.土壤是由㊀㊀㊀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㊀㊀㊀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㊀㊀㊀㊀㊀㊀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㊀㊀㊀㊀㊀㊀;气体是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㊀㊀㊀㊀㊀㊀㊀㊂二㊁选择题㊂1.保水性最好的土壤是(㊀㊀)㊂A.沙土B.壤土C.黏土2.土壤含有很多种颗粒,其中最大的颗粒是(㊀㊀)㊂A.沙粒B.粉粒C.黏粒3.透气性比较好的土壤是(㊀㊀)㊂A.黏土B.沙土C.壤土4.在潮湿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最不易被捏成团的土壤是(㊀㊀)㊂A.壤土B.黏土C.沙土5.被称为 土壤天然的犁 和 改良土壤的能手 的小动物是(㊀㊀)㊂A.蚂蚁B.蚯蚓C.青蛙D.微生物6.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㊀㊀)㊂A.多B.少7.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㊀㊀)㊂A.沙土B.红壤C.黑土8.土粒间空隙最小的土是(㊀㊀),土粒间空隙最大的土是(㊀㊀)㊂A.壤土B.黏土C.沙土9.在肥料袋中加入下列物体,其中不能变为腐殖质的是(㊀㊀)㊂A.泡沫塑料B.白菜叶C.香蕉皮D.树叶10.下列小动物的家安在土壤的是(㊀㊀)㊂A.蚂蚁B.喜鹊C.乌鸦D.大象11.下列土壤最易被雨水侵蚀的是(㊀㊀)㊂A.光秃的荒山B.碧绿的草原C.茂密的森林D.灌木丛林12.将掉落的树叶拖入土壤中的是(㊀㊀)㊂A.细菌B.蚯蚓C.青蛙D.鼹鼠13.在大树下挖开土壤,土壤的深度不同其颜色也不同,越往下颜色(㊀㊀)㊂A.越深B.越浅14.渗水性最好的土壤是(㊀㊀)㊂A.沙土B.壤土C.黏土15.用手捻一捻感觉比较细腻的土壤是(㊀㊀)㊂A.沙土B.黏土C.壤土16.降雨是土壤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降雨是(㊀㊀)㊂A.中雨B.暴雨C.小雨D.毛毛细雨17.造成土壤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㊀㊀)㊂A.天气状况B.人类不合理的活动㊀㊀㊀C.地形地貌18.长江的流速最快的地段应该是(㊀㊀)㊂A.上游B.中游C.下游D.入海口19.肥沃土壤的特点是(㊀㊀)㊂A.含沙粒多B.含水多C.含黏土多D.含腐殖质多20.造成黄河易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㊀㊀)㊂A.大量的森林被破坏B.土层的干松和瘠薄C.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底D.人们不注意修堤防范三㊁判断题㊂1.含有较多腐殖质的土壤比较肥沃㊂(㊀㊀)2.将含有土壤的水沉淀过滤后,用吸管吸一点水放在玻璃片上加热,当水被烧干后,玻璃片上会有一些痕迹㊂(㊀㊀)3.土壤是一种单一的物质㊂(㊀㊀)4.土壤的颗粒大,土粒粗糙,这样的土壤是沙土㊂(㊀㊀)5.壤土的保水性最好,沙土的保水性最差㊂(㊀㊀)6.土壤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㊂(㊀㊀)7.不同种类的土壤中适于种植不同的植物㊂(㊀㊀)8.无土栽培可以种植植物,不用担心土地沙化问题㊂(㊀㊀)9. 退耕还林 政策利国利民㊂(㊀㊀)10.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弱㊂(㊀㊀)11.土壤的划分标准不同,土壤的名称就不相同㊂(㊀㊀)12.无土栽培能够在沙漠㊁戈壁滩㊁海岛等无土地区种植作物,具有省工㊁省水㊁科学·三年级㊀㊀实现作物早熟㊁高产㊁避免土壤病虫害传播㊁无污染等特点㊂(㊀㊀)13.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同㊂(㊀㊀)14.植物的根㊁茎和叶是腐殖质的主要来源㊂(㊀㊀)15.土壤里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和沙,还有许多草根和小虫子㊂(㊀㊀)16.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㊂(㊀㊀)17.林草植被能保护土壤,所以我们要加大绿化面积㊂(㊀㊀)18.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㊂(㊀㊀)19.保护森林㊁退耕还林可以减少降水造成的土地的水土流失㊂(㊀㊀)20.土壤的坡度越大,植被越少,水土越易流失㊂(㊀㊀)四㊁连线题㊂把土壤的种类与其特点以及渗水性的性能用线连起来㊂渗水性好㊀㊀㊀㊀㊀沙土㊀㊀㊀㊀㊀㊀含黏粒多渗水性差黏土含沙粒多渗水性中壤土沙粒㊁粉粒㊁黏粒含量差不多五㊁简答题㊂1.黄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河流,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㊂有这样一句话: 黄河水,水浑黄,一碗河水半碗沙 ,可见黄河的泥沙含量是非常大的㊂想一想,黄河水为什么这样黄,为什么含沙这么多?2.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3.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形?发生这样的现象可能还和什么因素有关?4.为什么说良好的植被可以防止水蚀和风蚀?六㊁探究题㊂1.从大树下挖出一些土壤,如何证明这些土壤中含有水分?2.观察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㊂材料和工具:两个废罐头盒,若干小木棒,两个木盒,两块纱网,与罐头盒大小相近的水杯㊂实验方法:在罐头盒底部打若干小孔(模仿降水用,用喷壶更好)㊂在室外空地上选一个土堆A,去掉青草,另选一个小土堆B,保留其上的青草,以便对比㊂土堆选好后,分别在它们的底部插上数根并排但有一定间隔的木棒㊂然后用罐头盒盛水,分别在两个土堆上淋水,观察木棒间流水的情况㊂再堆一个与土堆B相似的土堆,然后将其铲成阶梯状(模仿梯田),淋水观察㊂思考:(1)在实验中,土堆A和土堆B流下的水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2)阶梯状土堆与土堆B流下的水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苏教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作业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一、填空题1.观察、研究土壤的方法:可以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把土壤放到放大镜下仔细看。
2.在我们的周围(田野)(花坛)(山坡)(池塘边)等处都有土壤。
二、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答:1.土壤上可以种植庄稼、蔬菜、药材。
2.供给植物水分和养分3.土壤是很多动物的家。
4.不同地方土壤的颜色不同,有的软软的,有的硬硬的。
三、小草的根为什么那么长?答:因为根可以伸到很深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
2.了解土壤一、填空题1、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4、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5、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6、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含沙粒特别多的)是沙土,沙土的特点(颗粒大松散,渗水性强);(含黏粒特别多的)是黏土,黏土的特点(具有粘性,渗水性差);(沙粒、粘粒、粉粒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二、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哪些?(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4)三、你认为哪种土壤更适合于植物的生长?答: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因为这种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3.肥沃的土壤一填空题。
1.(表层土)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丰富。
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2.(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习题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人们根据()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含量特别多的是(),()含量特别多的是()。
()()()三者含量比例差不多的是()。
2、土壤分为三层:()()()其中()养分最丰富,()养分少,()位于土壤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分解成(),供植物生长。
1平方米约有()个土壤动物。
这些土壤动物有()种。
4、蚯蚓被称为“()”和“()”。
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它们别称为()。
()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越多,土壤越()。
6、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的植物()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则()。
7、山上的土壤就比较(),人们通过()来防止()和保持()。
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加以改良。
常用的方法有()()()。
8土壤是覆盖在()的一种()物质。
它为植物提供了(),为动物提供了(),为人类提供了()。
土壤是()和()共同的()。
9、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10、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和对()()的吸收与利用。
11、土壤由()()()()()等物质组成。
二、判断: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三、实验一:了解土壤的蓄水功能。
实验材料:土堆、草皮、水壶实验条件:1、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一样;2、变化的量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无草皮。
实验结论:保护植被就是保护()。
名称和分类沙土黏土壤土渗水性含水性适合生长的植物六、人类土壤的破坏活动有哪些?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答:七、举出人类和动植物离不开土壤的事例(最少写5个)。
答:八、具体说说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答案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习题精选六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习题精选六
第1题【单选题】
土壤中小草的生长需要靠( )吸取营养。
A、叶子
B、植物的茎
C、植物的根
D、植物的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的是( )。
A、蛇
B、屎壳郎
C、翠鸟
D、鱼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的是( )。
A、蛇
B、壁虎
C、屎壳郎
D、鱼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是( )。
A、水流太急
B、河道泥土太多
C、水道太窄冲的两岸的泥土
D、水土流失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土壤中有一种小动物,它的身体细长、柔软,可以为土壤松土,这种小动物是( )。
A、蛇
B、蚂蚁
C、青蛙
D、蚯蚓
【答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科学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单元测试班级姓名一、填空(13分)1、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________,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________,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________。
2、表层土的养分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为植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0分)1、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2、在普通树林,1平方米约有5个土壤动物。
()3、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生长。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
()5、一节电池,能破坏1平方米的土壤。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下面三种土壤渗水性最强的是(),和一点水不能握成团的是()。
A、壤土B、黏土C、沙土2、土壤中固体由大到小分别是()。
A、沙粒、黏粒、粉粒B、黏粒、粉粒、沙粒C、粉粒、沙粒、黏粒3、()中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很丰富。
A、表层土B、下层土C、岩石层4、落叶下面的土壤是()颜色。
A、黄色B、黑色C、白色四、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9分)五、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有的地方寸草难生?(12分)六、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18分,每格2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硬土块放入水中搅拌放入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闻一闻我的实验结论: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 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 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 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
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
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答:有虫、草、植物的根、水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
有活着的植物的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
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
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
1.2 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
(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习题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
),中等颗粒为(
),细小颗粒为(
)。
人们根据(
)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
)含量特别多的是(
),(
)含量特别多的是(
)。
(
)(
)(
)三者含量比例差不多的是(
)。
2、土壤分为三层:(
)(
)(
)其中(
)养分最丰富,(
)养分少,(
)位于土壤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
)分解成(
),供植物生长。
1平方米约有(
)个土壤动物。
这些土壤动物有(
)种。
4、蚯蚓被称为“(
)”和“(
)”。
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
),它们别称为(
)。
(
)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
)越多,土壤越(
)。
6、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的植物(
)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则(
)。
7、山上的土壤就比较(
),人们通过(
)来防止(
)和保持(
)。
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
)加以改良。
常用的方法有(
)(
)(
)。
8土壤是覆盖在(
)的一种(
)物质。
它为植物提供了(
),为动物提供了(
),为人类提供了(
)。
土壤是(
)和(
)共同的(
)。
9、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
)的土壤(
)失去利用价值。
10、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
)和对(
)(
)的吸收与利用。
11、土壤由(
)(
)(
)(
)(
)等物质组成。
二、判断: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三、实验一:了解土壤的蓄水功能。
实验材料:土堆、草皮、水壶实验条件:1、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一样;2、变化的量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无草皮。
实验结论:保护植被就是保护()。
五、比较黏土、壤土的渗水和含水性。
六、人类土壤的破坏活动有哪些?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答:七、举出人类和动植物离不开土壤的事例(最少写5个)。
答:八、具体说说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名称和分类沙土黏土壤土渗水性含水性适合生长的植物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2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答案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
(沙粒)(黏粒)(粉粒)三者含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2、土壤分为三层:(表层)(下层)(岩石层)其中(表层土壤)养分最丰富,(下层土)养分少,(岩石层)位于土壤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生物遗体)分解成(腐殖质),供植物生长。
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5万)个土壤动物。
这些土壤动物有(1000)种。
4、蚯蚓被称为“(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它们别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6、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的植物(茁壮且呈绿色)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则(细弱、柔软且枯黄)。
7、山上的土壤就比较(贫瘠)人们通过(修筑水平梯田)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土壤肥力)。
贫瘠的土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的方法)加以改良。
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8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
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9、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10、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11、土壤由(落叶)(树根)(沙粒)(沙粒)(黏粒)等物质组成。
二、判断: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三、实验一:了解土壤的蓄水功能。
实验材料:土堆、草皮、水壶实验条件:1、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一样;2、变化的量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无草皮。
实验结论:保护植被就是保护(环境)
五、比较黏土、壤土的渗水和含水性。
六、人类土壤的破坏活动有哪些?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答:喷洒农药、乱扔垃圾、开窖烧砖、乱烧秸杆、乱折花草、随地吐痰、随地便溺。
七、举出人类和动植物离不开土壤的事例(最少写5个)。
答:房屋、穿衣、吃饭、做巢、食物、栖息。
八、具体说说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蚯蚓几乎能把土壤中的各种垃圾吃掉变成腐殖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