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3、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认识路线1、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小猫在小狗的()方”,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认识10000以内的数1、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2、由3个千,5个一组成的数是();3、“0”在中间要读出,连续两个“0”只读1个,“0”在末尾不读;4、10个10是(),10个100是(),100个100是(),10000里面有()个100,1000里面有()个10;5、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6、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第四章————测量1、毫米、厘米、分米、米,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2、1000米=1 千米;3、大单位——小单位,变大,乘以进率;小单位——大单位,变小,除以进率;4、长度单位比较大小,首先要观察单位,统一单位之后才能比较;5、长度单位加减法,首先观察,找出单位不同的,先统一单位,再进行加减;第五章————加与减1、在加法中,哪一位相加大于10,要往前一位“进一”;在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但是不要忘记退位;2、在估算中,如果估算到百位,就看十位数是多少,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则百位进1,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0,如估算678,就变为700;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则百位不变,十位和个位舍去,变为0,如估算607,就变为600;3、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4、被减数—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第六章————认识角1、每个角都是由2条边,1个顶点组成;2、按角的大小,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锐角最小,钝角最大,所有的直角都相等;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4、在正方形中,有四个直角,所有的边长都相等;在长方形中,也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5、平行四边形中有2个锐角,两个钝角。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1、横式2、竖式3、注意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例题: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②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③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④淘气有20张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张,最少要多少个盒子?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例题:①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②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③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第一单元除法一、我会填。

(共23分)1、被除数是57,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2、六月份有30天,相当于()个星期余()天。

3、体操队有24个同学排队,如果每队排6人,可以排()队;如果每队排5人,可以排()队,还剩()人。

4、()÷8=7……(),如果余数是5时,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小能填(),这时被除数是()。

5、○○△△△○○△△△○○△△△○○△△△○○从左往右数,第7个是(),第20个是(),第27个是()。

6、()里最大能填几?()×2<7 ()×6<37 4×()<19()×8<37 7×()<43 5×()<25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一、数与代数。

1. 除法。

- 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

-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 = 商。

- 用乘法口诀求商:例如,计算24÷6,想(四)六二十四,商就是4。

- 解决与除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如将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2. 混合运算。

- 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例如:3 + 5 - 2,先算3+5 = 8,再算8 - 2 = 6。

- 不同级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例如:4×3+2,先算4×3 = 12,再算12+2 = 14。

-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 + 3)×2,先算5+3 = 8,再算8×2 = 16。

3. 生活中的大数。

-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 数的读写:例如3050读作三千零五十,写数时从高位写起。

- 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 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如998接近1000。

4. 加与减。

- 三位数的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 加减法的估算: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

如398+203,可以把398看成400,203看成200,估算结果是600。

二、图形与几何。

1. 方向与位置。

-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根据这个可以辨认其他方向。

- 简单的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走路线,如从学校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南走到达图书馆。

2. 测量。

- 认识分米、毫米:1分米 = 10厘米,1厘米 = 10毫米。

-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厘米、分米、米或毫米。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汇总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必须掌握的除法知识点: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被除数÷除数=商72÷9 = 8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57 ÷ 9 = 6 (3)商×除数=被除数8×9 = 72商×除数+余数=被除数6×9 + 3 = 57被除数÷商 = 除数72 ÷8 = 9(被除数-余数)÷商 = 除数(57-3)÷6 = 93、解决问题要区分至少和最多,够不够的、排队进门问题相当于至少的问题。

二、必须掌握的生活中大数的知识点:1) 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2)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数位顺序表注意:数位顺序表是从右开始认的。

读数时要注意:①从最高位读起,用汉字。

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②中间的0不管有几个,只读一个“零”,例,3030读作:三千零三十;3003读作:三千零三;末尾的0不管有几个,一个也不读,例,3300读作:三千三百。

写数时要注意:①从最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②哪一位上没有数,要用0占位。

例:三千四百,写作3400;两千零五十,写作2050;两千零五,写作2005。

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比较整数的大小:①数位多的数比较大;②数位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这个数就大;③最高位相同,往后看多一位。

1、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二、方向与位置1、东西南北:认识四个方向2、辨认方向 辨认八个方向三、生活中的大数1、数一数(一)2、数一数(二)3、拨一拨4、比一比5、有多少个字认识计数单位“千”从右往左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10个一是一十10个一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每个数位上最大的数字是9,再添1个就要向前一位进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满十进1感知一千的大小认识计数单位“万”数数及感知万以内的数一千是较大的数。

一个自然数,位数越多,这个自然数就越大,位数越少,这个自然数就越小。

万也是计数单位,比千大,与千相邻,万和千之间的进率是十。

9999:千位上的9表示9个千,百位上的9表示9个百,十位上的9表示9个十,个位上的9表示9个一数万以内的数时,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先十个十个地数,再一个一个地数,数数的方法不唯一。

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他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数位与位数不同,数位是指一个数中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

位数是指一个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几个零都不读。

万以内数的写法首位一定不能为0无论是读数还是写数,都从最高位起在写数时0起占位作用写数时,要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用算盘计数万以内数的组成算盘上的一颗上珠表示五,一颗下珠表示一用算盘计数时,先定位再拨珠万以内的数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一个数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个数就由相应的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同一个数所在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相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不同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下一位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在数线上标出数的位置数线上的数,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在数线上标出树的位置的方法:先找出数线上已标出的数的规律,再根据所给数的大小标出数的位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讲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讲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及习题讲解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有余数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a÷b=c……d被除数÷除数=商……余数4、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2)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5、余数应用题单位的确定被除数的单位就是余数的单位,商的单位根据问题中要求的量的单位确定。

二、时、分、秒1、时、分、秒之间的关系1时=60分 1分=60秒2、读钟面上的时间(1)整时的认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

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

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2)几时几分的认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按小的数算;时针指在12和1之间,按12时算。

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

3、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

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

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三、认识大数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比较数的大小(1)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2)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3、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

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

(2)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对角的认识以及分类 知识梳理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对角的认识以及分类 知识梳理

画一个锐角。
复习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吧!
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课后练习
小朋友,要认真完成呦!
完成本节课相对应的试卷
并请家长签字与填写日期。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
对角的认识以及分类
针对性复习专题课件
知识点梳理
对角的认识以及 分类
组成 分类
两条边
一个顶点 直角 锐角 钝角
回忆知识
认一认,哪 个是钝角?



答:( ③ )是钝角。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一: 认识角
边 顶点 1

记作: 1 读作:角1
巩固练习
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ד。
(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二:直角
直角符号
直角
巩固练习
哪个是直角?
直角
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三:锐角、 钝角
锐角 图一
钝角 图二
图一的角比直角小,所以是锐角;
图二的角比直角大,所以是钝角。
巩固练习
下面哪个图形是锐角?
1
2
3
4
答:图2是锐角。
巩固练习
画一个钝角。
巩固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北师大摘要:一、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二、必背知识点概述1.认识几何图形2.理解加减法运算3.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4.学会简单的时间和日期计算三、具体知识点详解1.几何图形分类及性质2.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应用3.长度、面积和体积测量方法4.时间和日期计算技巧四、学习建议和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2.注重练习和巩固3.培养数学思维能力4.鼓励自主探索和发现正文:一、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重要性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学生将在这一阶段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必背知识点概述1.认识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将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加减法运算加减法是基本的数学运算,学生需要理解其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学会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物品等。

3.掌握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来测量物体,并能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单位。

此外,还需掌握测量数据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方法。

4.学会简单的时间和日期计算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计算时间和日期,如:现在时刻、经过时间、日期推算等。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日常生活有很大帮助。

具体知识点详解1.几何图形分类及性质(1)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2)线:由无数个点组成,可以延伸。

(3)面:由无数条线组成,有面积。

(4)角:由两条射线组成,有大小和性质。

(5)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有稳定性。

(6)四边形:由四条边组成,有面积和周长。

(7)圆形:由一条曲线组成,有面积和周长。

2.加减法运算规则及应用(1)加法:将两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2)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1、余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剩余的数就叫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竖式除法:写除法算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左面,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

3、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经过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四个步骤。

一商:那个数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4、进一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虽然不够一份,但也要算作一份,这时需要用“进一法(用商加1)如”乘船、坐车、坐板凳,住房间等等、
5、去尾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不够一份,就不能算作一份,这时需要采用“去尾法”,也就是余数不能算作一份,如剪绳子,买东西等等、
6、应用题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辩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
辨认具体情景中的其余七个方向、
3、➀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
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➁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东,后
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➂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西北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东南飘。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
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读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
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5、比较大小: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较少的数就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数字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

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6、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100个一百是10000
7、10000里面有100个百,1000里面有100个十,100里面有100个一
8、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三位数是9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9、估算:四舍五入
估计的时候可以先估计出一部分,再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比一比等方法,找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估计出整体的数量。

第四单元测量
1、长度单位进率: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0cm 1dm=100mm
3、测量标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料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

4、常用测量单位应用
➀IC卡、纸张、硬币、指甲的厚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➁桌子、书本、笔、练习本、图钉、粉笔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➂1扎的长度大约是一分米,
➃黑板、门、床、树木、楼房高度一般用“米”做单位,
⑤大桥长度,火车、飞机的速度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5、长度单位比较大小,首先要观察单位,换成统一的单位之后才能比较。

6、长度单位的加减法,米加米,分米加分米,厘米加厘米……就是把相同的单位进行加减,不同单位要互换,相同单位好换算。

7、线段
➀线段的特点:
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②测量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量到的长度的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➂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五单元加与减
1、整百数的加减法:整百数的口算加减法,直接用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减,末尾保留相同个数的零。

2、计算时要注意:
➀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➁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➂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但不要忘记是退位时要减1;
3、(1)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4、加法的验算方法:
①交换加数位置,看和是否相同。

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5、减法的验算方法:
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②用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角:每个角都是由1个顶点和2条边组成;
2、锐角、直角、钝角: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等于90°,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3、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4、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5、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6、平形四边形:有四条边,有可能对边相等,也有可能四条边相等,有2个锐角,2个钝角,对角相等。

第七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1大格是
5分,走1小格才是1分;秒针走1大格是
5秒,走1小格是1秒。

3、1时=60分代表: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2个大格,也就是1圈;
1分=60秒代表:分针走1小格,秒针要走60小格,也就是1圈。

4、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秒针走一圈是60秒。

5、比较时间,首先要观察,统一单位之后再比较大小。

6、时间的加法:分加分,时加时,当分满60时,要向前进1。

7、时间的减法:分减分,时减时,当分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化成60,再减。

8、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➀数钟面上分针、时针走几大格;
➁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

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
1、调查方法:举手、投票;
2、统计方法:画“正”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