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考试思考题复习题-完整版--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第一章问答题: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影响?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自然结构一.读图读月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我国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个主要类型的表现。
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资源有何基本评价?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
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灾害与环境、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异大?、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五章人口与经济发展、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
、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
、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境。
、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征。
、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影响?第七章景观与区划一、读图题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罗开富,)》找出七个基本区和个副区。
二、思考题:、如何将地域分异理论用于中国自然区划?、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评述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分歧。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b6244cf84b9d528ea7aa6.png)
[0569]《地理学思想史》第一次[论述题]钱学森地理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首先提出地理科学思想,以后不断丰富补充,地理科学思想是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基本思想是:(1)认为地理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大的科学技术部门。
地理学是一大科学体系;(2)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3)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4)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5)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6)地理建设思想。
[论述题]现代地理学中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简单评价?参考答案:特征:⑴方法论上都抛弃了哈特向的例外主义思想体系,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论(追求法则规律的普遍性原则);⑵强调定量研究,强调数学方法的应用,大量使用数学统计、线性规划和空间数学模型;⑶认为地理科学是空间科学,重新重视地理学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的研究。
评价:20世纪60年代是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的黄金时代,但到了70年代,由于计量手段、空间研究过分绝对化、简单化、忽视地理学环境侧面的研究,真正有影响的业绩很少,引发了人们对学术价值的思考。
之后,甚至出现反对计量革命,主张本格化的回潮现象和重视环境问题的倾向。
尽管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在比较短的时间结束,但它对现代地理学的影响深远。
它把地理学从"例外主义”的孤岛上解脱出来,强调科学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强调定量研究,模型应用对现代地理学有重要意义。
[论述题]地理大发现的科学意义及其对地理学的影响?参考答案: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到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056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理环境2、传统历史地理学、近代历史地理学、现代历史地理学3、西周时期、东汉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北宋至南宋初期、明清时期4、李固渡、铜瓦厢5、自然因素、人为活动6、弦蒲薮、阳华薮、焦获薮、昭余祁7、下荆江8、狩猎区、湖沼地貌9、八百里洞庭10、清初11、鄱阳湖12、森林、草原、荒漠13、黄河流域14、西北、东南15、殷商16、道17、省(行省)18、瑷珲条约19、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20、黄河21、南京22、方城23、边壕24、黄河中下游25、广东佛山26、景德镇27、陶28、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朱仙镇29、生存型、强制型、开发型、少数民族的内徙西迁、海外移民30、咸阳、直道31、站赤、大都32、成都33、内河航运、海上航路、运河34、广州屯门山35、成都36、两浙地区、福建、江西、四川37、江西、湖南、浙江、福建38、长安、洛阳39、路40、征东行省41、县、郡国42、巨防43、河上之塞、河西长城、塞外列城44、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45、6:446、禹贡学会47、大河故渎48、潘季训49、大野泽(巨野泽)50、寒温带森林二、选择题1、A;2、B;3、A;4、D;5、C;6、B;7、D;8、C;9、D;10、D;11、C;12、C;13、C;14、B;15、C;16、C;17、C;18、D;19、A;20、C;21、C;22、A;23、D;24、D;25、A。
三、简答题:(要点)1、(1)传统历史地理学阶段,先秦至清代;(2)近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3)现代历史地理学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
2、(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3)西周时期,气候寒冷期;(4)春秋至公元前1世纪,气候温暖期;(5)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6世纪,气候趋于寒冷;(6)7世纪至10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7)10世纪至12世纪,我国气候又转寒冷;(8)13世纪我国气候又转温暖;(9)14世纪至清末气候寒冷;(10)二十世纪以来,气候有增暖也有大幅度降温。
地导思考题与答案(含补充资料)

2015.09.21 周春山教授一.说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学科体系(下属学科)是什么?(1)研究对象:答案一·地球表层陆地空间系统(已向地球表层陆地系统、地球表层系统乃至地球系统适度拓展了研究空间。
)答案二·①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科学;②研究自然与人文的人地系统;③研究区域的差异以及关联。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地域系统。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
(相关理论包括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可能论、地理环境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共生论)】(2)学科性质:a.人文性 b.边缘性 c.综合性 d.跨学科性(3)学科体系:a.自然地理学 b.人文地理学(又称人生地理学) c.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下属学科:地理哲学,地理科学学,元地理学,统一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以及民族地理学,共16个。
)二.论述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1)研究热点:a.全球变化及区域响应研究b.自然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区域可持续发展d.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研究e.陆地表层过程和格局的综合研究(2)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研究对象的复杂性难以精确定量描述b.人地关系变化速度超过人类辨识与预警能力c.地球表层系统的模糊性与科学价值精确性的矛盾d.地理学的多功能与多功能的其它学科的竞争(3)其发展趋势是a. 地理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人地关系由以自然支配为主转变为以人类支配为主,人类活动成为人地矛盾的主导方面。
)b. 地理学界面研究c. 地理学的全球研究d. 地理学的生态研究(不仅从聚落、社区、景观、区域水平上,探求人类健康的生态模式与生活模式,而且从宏观上,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流域生态安全、国家生态安全。
)e.深化微观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变化机理f.进一步拓展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g.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现代化对地理系统的数据化三.你想学习地理学的哪个专业?为什么?a.学科介绍1.首先,我知道,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和探究性。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569]《地理学思想史》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b6244cf84b9d528ea7aa6.png)
[0569]《地理学思想史》第一次[论述题]钱学森地理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我国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首先提出地理科学思想,以后不断丰富补充,地理科学思想是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家对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其基本思想是:(1)认为地理学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边缘学科,而是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行的一个大的科学技术部门。
地理学是一大科学体系;(2)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科学;(3)具有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4)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5)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6)地理建设思想。
[论述题]现代地理学中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简单评价?参考答案:特征:⑴方法论上都抛弃了哈特向的例外主义思想体系,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论(追求法则规律的普遍性原则);⑵强调定量研究,强调数学方法的应用,大量使用数学统计、线性规划和空间数学模型;⑶认为地理科学是空间科学,重新重视地理学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的研究。
评价:20世纪60年代是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的黄金时代,但到了70年代,由于计量手段、空间研究过分绝对化、简单化、忽视地理学环境侧面的研究,真正有影响的业绩很少,引发了人们对学术价值的思考。
之后,甚至出现反对计量革命,主张本格化的回潮现象和重视环境问题的倾向。
尽管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在比较短的时间结束,但它对现代地理学的影响深远。
它把地理学从"例外主义”的孤岛上解脱出来,强调科学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强调定量研究,模型应用对现代地理学有重要意义。
[论述题]地理大发现的科学意义及其对地理学的影响?参考答案:地理大发现给人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现了在当时看来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刺激了产业革命的迅速到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科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它的意义也超过地理科学,几乎对所有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都是巨大的推动力。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地理科学20...

《地理学思想史》讲义(地理科学2004级)文凤平2008年2月前言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地理学思想史》是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历史回顾、现状评估、未来预测、探明地理科学发展过程的运行轨迹,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理解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和基本价值,全面掌握什么是地理学和初步掌握地理研究的基本范式。
2、目的和任务:通过《地理学思想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学基本理论体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规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厚今薄古、厚中薄外的原则。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历史,中国和古希腊对地理知识的记载;宗教与地理学的关系;中国通过海上航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成就;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只适用于欧洲;瓦伦、布丰、康德在地理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地理学理论体系形成上的贡献;地理学结构形式和内容;战后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对地理学的影响;时代特点和科技革命对现代地理学的要求;新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2、理解:地理知识产生的客观基础,中国在地理知识产生领域内的贡献;裴秀制图六体的学术意义;我国古代区域地理的特征;斯特拉波与托勒密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基础;沈括、徐霞客对地学的贡献与成就;洪堡与李特尔地理学思想的异同,怎样正确对待科学家的世界观与科学成就;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地理学的关系;地理学形成时期的特点;比较并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描述的优劣及两者的恰当结合;战后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思潮和趋势;应用地理学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中国地理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3、掌握:地理学产生的学说;初期地理著作的特点及正确认识初期地理著作;地图在地理知识产生与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地图的特点;区域地理的理论根据,地理志及其评价问题;旅行记在地理学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为什么说中国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中国发现美洲的条件与可能性分析;洪堡与李特尔的学术特点与贡献;相关科学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洪堡、李特尔以前和以后时期地理学发展的异同;形成时期的地理学者及其对地理学发展的贡献;地理学概念的演化过程;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和科学地位;现代地理学构想的主要内容。
地理学思想史题目

一、名词解释1.地理环境决定论2亚历山大洪堡3地理大发现4地理学两大传统5地貌循环学说6主体功能区二、问答题1裴秀制图六体的主要内容2地理大发现对地理学的影响3.我国传统地理学的特点4.对我国新型城市化内涵的认识1.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确定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
2.德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对地理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先确定等温线、等压线的概念,绘制世界上第一幅等温线图,提出大陆性气候的概念,提出开凿巴拿马运河,发现植物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创建了植物地理学,发现了秘鲁寒流,不朽著作《宇宙》。
3.地理大发现是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伦布、达伽马、卡布拉尔、迪亚士、德莱昂、麦哲伦等,主要事件: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发现美洲,哥伦布环球航行,世界地图的基本完成。
4.文学传统和数学传统是地理学的两大传统。
荷马是文学传统的奠基人,著有《奥赛罗》,赫卡泰,描述地理学的创始人,散文集《地球的描述》,希罗多德为地理历史学之父,斯特拉波,是地理学文学传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著有《地理学》,这是人们了解西方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来源。
泰勒斯,数学传统创始人,提出六项几何定理,埃拉托色尼是“地理学之父”,测量地球周长,著《地理学概论》,希帕库斯,第一个进行地图投影,第一个规定了纬线和经线网格的人,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大综合论》是关于天体运动的标准参考书。
5.地貌循环学说戴维斯于1899年创立的关于地形发育的主要理论,他认为地块开始上升与被逐渐剥蚀夷平,并降低到起伏不大的地面或接近基面的准平原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剥蚀过程和地表形态。
地貌发育三要素:构造、时间、营力,且具有阶段性:一个短暂而起伏迅速增加的青年期,一个起伏最强烈,地形变化最大的壮年期,起伏微弱而时间无限长的老年期。
地球科学思考题及答案

地球科学思考题1,动物地理学之父是华莱士,2按地质年代的时间概念依次分为哪些?宙、代、纪、世、期。
3标准化石在众多的古生物门类中,有些门类特征显著,演化迅速,在反映地质年代上非常“灵敏”,这种化石被科学家们称作“标准化石”,它们被用作划分时间地层单位时往往起主导作用。
4,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5 大陆漂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A. Wegener-月球潮夕力和地球离心力。
固定论:上述力不足。
硅铝层在硅镁层上移动不可能。
大西洋两岸重合有15%的误差。
为何大陆在二叠纪以后才漂移?美洲西缘受太平洋底的阻滞,为什么发生褶皱的不是柔软的太平洋洋底,却是坚硬的美洲大陆?6 大陆漂移再度复兴的证据是什么?古地磁研究,海底扩张学说7 大洋中脊大西洋中脊一二公里裂谷。
“全球性裂谷系8 地壳均衡概念从地下某一深度起,相同面积上所承载的质量是趋于相等的9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为不同的种群,使得种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10 地幔对流学说大洋中部是地幔流上升的地方;海沟地幔应有一股下降流。
11 地幔对流学说的证据根据大洋中脊及海沟的重力值及热流值的测定,12 地球的绝对年龄测定方法是什么?同位素测定法1克235U每年有1/7400微克衰变为207Pb ,即半衰期为7.1亿年。
分析地质绝对年龄的同位素有:87Rb(铷)--87Sr(锶);235U(铀)--207Pb(铅);40K(钾)--40Ar(氩)法(半衰期近十亿年)13 地球内部结构是通过什么测得的?通过地震波14 地球上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15 地球相对年龄测定方法是什么?主要依据于化石。
“化石层序律”:生物的16 进化由低级到高级,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根据这些化石后也可以推断产出这些化石的地层年代17 地球形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46亿年前18 地震波分为哪两类?纵波和横波19动物分布区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该种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并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古北区、新北区、非洲区、东洋区、新热带区、澳大利亚区20 动物分布区的类型广泛分布、残留分布、间断分布21 动物扩展的障碍(阻限) 非生物阻碍(地形、气候、海洋、河流、沙漠等)生物阻碍(食物不足、中间宿主的缺乏、敌害的存在、种间竞争)22 动物种群的扩散方式包括哪些?主动扩散、被动扩散23 非生物因素光热水气土壤地形面貌24 分替论或离散论的概念原来大陆是连在一起的,由于大陆漂移,大陆之间形成了阻障,即海洋,生物在各大陆上分别演化成现在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理学、地理学史、地理学思想史的区别与联系?从概念来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学科。
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是空间关系。
地理学史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发展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历史,以探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研究全人类认识地理环境的历史,是世界地理学史或称地理学发展史;研究各个地区、民族或国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是该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理学史。
地理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阶段。
地理学史具有地域性、综合性的地理学,其历史有自己的独特性。
地理学史有三个主要方面,它们可以结合研究,也可以分别研究。
1、地理发现史;2、地理图籍史;3、地理学思想史地理学思想史它是人类对其居住地球表面认识的历史,是地理学学说(包括假说和预测)的发展史。
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联系与区别:地理学史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地理学思想史则是地理学史的一部分,研究地理学研究中产生的相应思想及理论体系的思想发展历史,它不能说是一门科学,而是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相应思想。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
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分支。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貌、土壤等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土地利用与覆盖以及生态环境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文化与社会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包括对农业、工业、贸易和运输的研究)和城市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计算机建模和模拟技术实现地理环境与过程的虚拟,以便于对地理现象直观科学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
地理学史是地理知识的记录积累、地理知识表示形式、地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
地理学思想史是探索和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是地理学与"科学史学"中的"学科史"之间的边缘科学。
着重研究地理学思想的起源、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思维。
从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以及科学哲学角度,对地理学的科学结构、科学性质、研究目的、意义、逻辑体系,发展进程中各种学派与学术观点,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论;从历史的发展中阐发地理学的进取与开拓。
内容主要包括:①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
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
②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它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学思想争论的重点。
③地理学科学性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领域和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其基础理论和核心的探索,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和争辩,也是地理学思想的活跃领域;④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
地理学思想史的几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詹姆斯(P. E. 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哈维(D. 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⑤地理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
从地理学发轫初期,各种哲学观念就渗透于地理学领域,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促进了地理学思想的活跃。
在现代地理学发展中新的科学哲学理论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哲学观念,有益于地理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地理学思想中的有机组分。
二、古代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它具有的特点是什么?古代地理学的定义:指近代地理学出现前的漫长时期的地理学。
以地理知识记载为主体,内容庞杂,采用自然语言工具,哲学基础不定型,学科分化不明显。
仅是人类认识周围环境的一种知识,还不是一门科学。
古代地理学(上古时期至十八世纪末)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
农业文化的兴起,农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文明古国,文明古国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
地理大发现给地理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地理探险和发现,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
特点是:1、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早期的记载多是片断性的,中晚期出现不少地理著作,但多缺乏理论体系。
2、学科内外分化不明显;早期的学者是百科式的,地理学同其他学科掺和在一起。
到了晚期,文艺复兴之后,主要在欧洲出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化,但地理学内部的分化仍不明显。
3、由于环境差异和交通不便,其研究形式和内容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上古时代,有关地理的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现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国、印度、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中心,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以中国、古希腊和罗马最为重要。
三、中国为什么没有参加地理大发现?中国作为当时重要的文明国家,但没有参加地理大发现的原因是:1、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国人之所以未能参与地理大发现,首先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中国以东是世界上最浩瀚的太平洋。
从中国横渡太平洋到美洲的距离是从西欧或西非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距离的将近三倍。
2、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中国严厉管制海外贸易,而葡西等国鼓励对外贸易,对对外开辟新航路成功者给予极大赏赐,甚至给予爵位。
在当时明朝的中国,统治阶级限制对外贸易,洪武三年朱元璋陆续撤掉泉州、明州等处的市舶司,严厉管制海外贸易,除与少数国家维持朝贡贸易外。
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3、从商人地位来看,中国一直重农抑商,西方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倡议者支持并主张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
而《马可。
波罗行纪》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这就促使他们把对黄金的渴望付诸实践,积极向海外探险。
但中国一直重农抑商,把商业视为最底层。
明中叶以来,尽管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各级官吏对商人的态度并未改变。
4、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就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中国是官本位思想,当时城市中商业者力量作用虽有增长,但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和封建势力相抗衡的力量,这就没有了西方系统完善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指导。
5、海洋技术及海洋领悟能力上,西欧王朝建立在海边,对海洋领悟能力强。
14世纪西欧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相当发达了,开始出现标明海岸线及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而中国海岸线相对较短,且位于大陆内部,没有对海洋重视,对海洋认识不足,形成封闭的状态,这种地理位置也造成中国的安逸骄纵。
6、宗教的影响,西方人笃信基督教,成为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而中国笃信的是儒家思想,较为保守。
四、古代地理学发展阶段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古代地理学发展阶段(19世纪以前): 早期的原始地理学是了解其周围环境,并对它进行记忆和记载的。
且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局部的地理知识描述,并且多出现在诗歌、文学作品、史学、哲学等著作中。
如古希腊最早的地理记述出现于《荷马史诗》中、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著述的17卷《地理学》是最早的地理描述,我国的《山海经》、《禹贡》、《史记》等书中也有大量的地理记述。
但总的看来,这一阶段人类对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还没有十分注意进行分类,知识世界还不那么丰富广大,因而地理学突出地表现两个特点:一是处于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统一的未经分化的阶段,二是基本上处于描述地理阶段。
古希腊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1、斯特拉波(公元前64—23年)。
著有《世界地理》,全书17卷,是西方古代地理学的一部经典巨著,成为古代西方地理学中区域地理研究最早的代表著作。
2、托勒密(90—168年)。
搜集了罗马军队和商人的材料写成了八卷《地理指南》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地名词典,同时还绘制了部分地图。
著作《大综合论》是天体运动的标准参考书,其“地心说”思想统治了世界长达十几个世纪。
古罗马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以记述和实用为目的。
1、波里比阿(Polybius,前204-122),历史学者。
著有地方地理,记有地中海各地方的距离和西部地方的地形。
2、阿提密托尔(Aetemitor,1世纪),旅行家,测量学者。
3、阿加塔尔希德斯(Agart-harchides,前2世纪中),地志学者。
写过红海、亚洲、欧洲各地方的记述。
4、阿格里巴(Agrippa,前1世纪),军人,政治家。
视察帝国各地所做的地志和图记,献于凯撒。
五、近代地理学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洪堡和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近代地理学开始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
洪堡和李特尔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的原因是:因为奠基近代地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是:第一,什么是地理事像?第二,什么是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而洪堡、李特尔在这两点上给我们以明确启示,其观点足以支配着近代地理学的发展倾向:第一,由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而阐明其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明了地理事像而确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以阐明人与地的相互关系为地理学的研究目的,奠定了近代地理学的指导观念。
洪堡主要做了前一项工作,李特尔主要做了后一项工作。
洪堡治学涉及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磁学、气候学、生物地理学等各方面。
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新西班牙王国政治论文集》、《植物地理论文集》和巨著《宇宙》。
对地理学的贡献有:(1)确立了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
(2)近代人文地理学上地理唯物论始祖。
(3)沟通地理通论与地理专论的联系。
(4)究明种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地理原因。
(5)始创地理学种种观察研究的方法。
洪堡从直接观察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了自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对僵化的自然观在自然地理方面打开了缺口,创立了自然地理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李特尔确立了地理学的概念和体系。
重视人的研究,重视人地关系,是人地关系最早的系统阐发者。
撰写了《欧洲地理》和《地学通论》。
比较重视地理学、形态地理学的方法对近代地理学影响极为深远。
主要贡献有:(1)确立了地理学的科学地位。
(2)统一的地理学空间观念(3)以人地相关为地理中心原则。
(4)区域分类的比较地理学思想。
这种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地理学的主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