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2003真题

合集下载

西北大学2000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

西北大学2000至2005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

西北大学2000至2001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考古试题一、简答题1 从考古学的整个工作系统看现代科学应用范围。

田野发掘过程:红外遥感勘探、钻探。

文物修复过程:应用粘接,修补,加固等稳定性处理从而派生出修复学、保护学。

在文物分析与研究方面,应用了年代测定技术,文物分析,鉴定技术,提供了传统考古学无法得到的信息。

2 简述C14与热释光的测量原理、采样要求。

C14测量原理:宇宙射线中的中子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14N发生核反应,产生14C。

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

活着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与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直到生物体死亡为止,14C含量按其半衰期进行减少,我们可以利用14C的减少量来计算生物死亡的年代。

要求出土时最好保证样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交换,以保证样品中的原始浓度。

木炭50克,木头100克,种子100克,毛发100克,骨头1000克玻璃瓶干燥保存,准确秤量,编号。

热释光测量原理:含有二氧化硅类晶体的陶器,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出现荧光现象,器物内储存的能量一次性的释放完毕。

器物烧成后,继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新积累能量。

依据积累能量的多少以及现有的能量,可以计算出最后一次高温的年代。

要求样品周围的环境中的辐射现象没有异常。

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硅样品周围温度不能长期处于较高值,不能与地下水或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接触。

3 怎样看待传统断代方法与现代测年技术的关系现代测年技术是传统侧年技术的延伸,是对传统考古学的精细化工。

传统考古学主要是利用地层学了解文物的相对年代,利用类型学的研究,依据铭文记载的年代,器型进行排队比较,从而可以了解器物的发展序列,确定其年代。

利用现代科技断代技术,可以测得文物存在年代得绝对年代,是对传统测年技术得一种鉴定,补充和细化。

5 现代文物分析技术与传统文物研究的信息来源有何不同。

现代分析技术文物信息得来源广泛,包括文物得各个方面,包括化学组成,文物的病变分析等微观分析,它不要求文物的完整性,也不需要有文物的产地和出土地层。

文物保护专业真题答案解析

文物保护专业真题答案解析

文物保护专业真题答案解析文物保护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专业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深入,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每年的文物保护专业考试也成为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文物保护专业的真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够为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单选题解析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物损坏的机械因素?A. 人为活动B. 温湿度环境C. 震动D. 光照答案:B. 温湿度环境解析:温湿度环境属于文物的非机械因素,而人为活动、震动和光照都属于文物的机械因素。

2. 文物保护中“脱水”是指什么意思?A. 文物的颜色逐渐褪去B. 文物的湿度逐渐降低C. 文物的损坏逐渐恶化D. 文物的重量逐渐减轻答案:B. 文物的湿度逐渐降低解析:脱水是指文物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湿度逐渐降低。

二、多选题解析1. 文物保护中的“包装”工作可以起到以下哪些作用?A. 防止文物受到外界力量的破坏B. 保持文物的相对湿度C. 阻隔文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D. 防止文物遭受日晒、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害答案:A. 防止文物受到外界力量的破坏;C. 阻隔文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D. 防止文物遭受日晒、风雨等自然因素的侵害解析:包装工作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保护文物,防止外界力量的破坏、隔离文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以及防止自然因素的侵害是其中的重要作用。

2. 考古学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挖掘B. 发现C. 鉴定D. 研究E. 保存答案:A. 挖掘;B. 发现;C. 鉴定;D. 研究;E. 保存解析: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包括挖掘、发现、鉴定、研究以及保存等方面。

三、判断题解析1. “文物保护只是简单地保存文物不受损坏。

”这句话的说法正确吗?答案:错误解析:文物保护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保存文物不受损坏,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传承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文物保护专业只需具备历史学知识就足够了。

”这句话的说法正确吗?答案:错误解析:文物保护专业需要具备多个学科的知识,不仅包括历史学,还涉及化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10,缺02)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10,缺02)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2001-2010年,2002年缺)2001年一、名词解释(10x5)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夏商周年表克孜尔石窟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二、简答题(5x10)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3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4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5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三、论述题(2x25)1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2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2002年缺2003年一、名词解释(10x5)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4x10)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3x20)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 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一、名词解释(10x5)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铭《金石录》二、简答(4x10)1 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3x20)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2005年一.名词解释(10x5)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二.简答(5x10)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2x25)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2006年一、名词解释(11x5)1三棱大尖状器2中石器时代3清凉寺4利簋5釭器6三体石经7唐三彩8钧窑9三叠层10安特生11苏秉琦二、简答题(3x15)1 夏文化研究概况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3 汉代至隋代都城遗址形式演变三、论述题(2x25)1 试论仰韶文化2 试论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2007年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西北大学348文博综合2013-2019年(缺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西北大学348文博综合2013-2019年(缺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西北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科目名称:文博综合
科目代码:348共2页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80分)
1.二重证据法
2.款识
3.逑盘
4.光释光测年法
5.史密森学会
6.历史文化名城
7.《考古图》
8、石卯遗址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历程。

2.简述“官”子款瓷器的发现及其含义.
3.简述甲骨四堂及主要研究成果。

4.简述文物成分分析的常用方法和优缺点。

5.简述文物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
1.论述中国生态博物馆及发展状况。

2.论述中国文物保护方针中保护和抢救的主要内容。

1。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西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年考研真题

2009年一、名解:(10*6)1.金石学:金石学可金代考古学的根本区别是金石学缺乏近代考古学所具备的以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器物形制学)为基础的一套科学的发掘和研究方法。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

中国学者将金石学从萌芽到衰落分为四个时期,即春秋末叶到隋唐五代的金石学萌芽期,宋代的金石学肇创演进期,清代的金石学兴盛期,清末到1950年前的近代考古学期。

2.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

峙峪遗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

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摩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

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

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

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峙峪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

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 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史2003考研复试试题

西北大学中国古代史2003考研复试试题

西北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专业考研复试试题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2003年复试题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
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试题
每题25分
试分析和论述秦以后历代赋役制度的变迁特点及其意义
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撰写史学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试谈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研究中国古代史方面的重要成就及其代表性学者、著作(无论是断代还是纵向专题,不应少于5个方向)
试述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史可供参考的史料都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每种类型的史料都有那些特点
东北师大历史系200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中国古代史专业试卷
1、中国古代中枢政制的演变规律。

(25分)
2、宋、明、清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25分)
3、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多次提出“六经皆史”的论断。

试以“论章学诚‘六经皆史’说”为题写作一篇论文。

(本题50分。

必须用完整论文方式而
4、不
5、要用逐条写出要点方式完成此题。

提示:可就“六经皆史“的含义、该思想的渊源、该思想中的经、史关系、对该思想的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6、也可增加其他要点。

论文中应尽量表达自己的见解,
7、如引用他人著述中原话必须注明出处。

评阅时考虑论文结构、逻辑清晰程度、文献运用能力、语言文字之清楚流畅及表述观点时分寸把握的程度等5个方面。


第 1 页共 1 页。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文物保护管理)【圣才出品】

李晓东《文物学》名校考研真题(文物保护管理)【圣才出品】

第13章文物保护管理论述文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西北大学2010年研]答:文物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文物进行聚类或归类,文物分类的方法包括:(1)时代分类法时代分类法是以文物制作的时代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按时代对中国文物分类,总的可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

(2)区域分类法区域分类法是以文物所在的地点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划分的方法。

(3)质地分类法质地分类法是以制作文物的材料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

由于所用物质材料的多样化,根据不同材质进行文物归类,是文物质地分类法的出发点。

(4)存在形态分类法历史上遗留至今的文物,都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某个地方。

这里的所谓存在形态,是指文物体量的动与静、直观的存在与隐蔽的存在、存于收藏处所与散存于社会。

依文物体量的动与静分类,一般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

(5)价值分类法价值分类法是指以文物价值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主要是根据文物价值高低来区分。

根据中国文物法规规定,文物史迹依其价值的高低,由各级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藏文物依其价值高低,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6)功用分类法功用分类法是指以文物功用作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

文物作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遗存,在制作时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

在文物分类时,通过对其功用的研究,把功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文物聚为一类,形成不同的类别。

(7)属性(性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是指以文物的社会属性以及科学文化属性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

在运用此种方法对文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研究文物的用途及深层含义。

(8)来源分类法来源分类法是指以馆藏文物来源为标准对文物进行归类。

该分类法只适用博物馆、纪念馆和其他文物收藏单位,这些单位的藏品都有来源。

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03真题(复试)

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03真题(复试)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试卷一材料题(第1题15分;第2题35分,共50分)1.材料一:(15分)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藉此二端耳闽沪各厂日需外洋煤铁极伙中土所产多不合用即洋船来各口者亦须运用洋煤设有闭关绝市之时不但各铁厂废工坐困即已成轮船无煤则寸步不行可忧孰甚《李文忠公全集》奏稿(1872年)要求:请根据材料一1)进行断句。

(5分)2)回答:该奏稿的作者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哪一个时期)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认识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10分)2.材料二:(35分)凡一军典分田二,典刑法二,典钱谷二,典入二,典出二,俱一正一副,即以师帅、旅帅兼摄。

当其任者掌其事,不当其事者亦赞其事。

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

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其后来归从者,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令督之为农,耕田奉尚。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可出九百斤者为中尚田;可出八百斤者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为下尚田;可出五百斤者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为下下田。

尚尚田一亩当尚中田一亩一分,当尚下田一亩二分,当中尚田一亩三分五厘,当中中田一亩五分,当中下田一亩七分五厘,当下尚田二亩,当下中田二亩四分,当下下田三亩。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凡天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题
1、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文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范围,请举例说明。

(10分)
2、在目前的文物保护技术工作中,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
么?(20分)
3、在田野考古工地,我们应该如何与考古发掘工作配合进行现场的文物保护?举一个你所了解的实例。

(20分)
4、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现象。

(15分)
5、说明目前常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的化学加固材料(包括加固原理、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范围)(20分)。

6、你认为在石质文物保护中有发展前景的加固材料都有哪些?并说明其原因。

(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