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理科综合(一)

合集下载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综(一)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综(一)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是因为琼脂块先用酚酞处理过,
NaOH 和酚酞相遇
才会呈紫红色, B 错误;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实验中观察到的都为死细胞,
C 错误;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是把插条基部浸泡,深约
3 cm,
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药液中蘸一下,深约
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死细胞,而在“观察蝗虫精母 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活细胞。
D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的都是插 条的基部。
理科综合试卷 第 1 页(共】 在“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中, 其他动物细胞也可作为实验材料, A 错误;
1.5 cm, D 正确。
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拮抗作用
B .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 C .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
D .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 C
B 正确;细胞膜上的磷脂和 C 正确;核孔为蛋白质
复合体,对通过的物质既有大小限制,也有选择透过性,
D 正确。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必须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用 红色,便于观察。
NaOH 溶液是因为琼脂遇 NaOH 会呈紫
号 位 封座

号 不考场

装 号 证 考 准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I卷)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 -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 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 .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 .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 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科数学(一)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科数学(一)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科数学(一)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一)注意事项:1.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标记选项,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z=a+ai(a∈R)的共轭复数为z,满足z=1,则复数z 为()A。

2+iB。

2-iC。

1+iD。

i解析】根据题意可得,z=a-ai,所以z^2=a^2+1=1,解得a=0,所以复数z=i。

2.集合A={θ|0<θ<π/2.2<sinθ≤1},B={φ|4/5<φ<1},则集合AB={θ|π/4<θ<π/2.4/5<sinθ≤1}。

解析】A可以化为{θ|π/6<θ<π/2},所以AB为{θ|π/4<θ<π/2.4/5<sinθ≤1}。

3.从有2对不同表征的小鼠(白色斑块和短鼻子野生小鼠各一对)的实验箱中每次拿出一只,不放回地拿出2只,则拿出的野生小鼠不是同一表征的概率为3/4.解析】分别设一对白色斑块的野生小鼠为A,a,另一对短鼻子野生小鼠为B,b,从2对野生小鼠中不放回地随机拿出2只,所求基本事件总数为4×3=12种,拿出的野生小鼠不是同一表征的事件为(A,a),(a,A),(B,b),(b,B),所以概率为3/4.1.将函数f(x)=2sin(ωx+ϕ)的图像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sin2x+3cos2x的图像,求ϕ的可能值。

解析:将函数y=sin2x+3cos2x=2sin(2x+π/3)的图像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2sin2x的图像。

因此,ϕ=π/6.2.在XXX墓中发掘出堆积如山的“汉五铢”铜钱,假设把2000余缗铜钱放在一起码成一堆,摆放规则如下:底部并排码放70缗,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码,每层递减一缗,最上面一层为31缗,则这一堆铜钱的数量为多少?解析:构成一个以首项为70缗,末项为31缗,项数为40层,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和为S=40×(70+31)=2020缗,这一堆铜钱的数量为2020×1000=2.02×106枚。

【化学】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理综(一)(word版含答案)

【化学】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理综(一)(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理综(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Cu-64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医院常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咸味,可被用来制造食盐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硫【答案】C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 AB.精炼铜,若阳极失去0.1N A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C.将1L 0.5mol/L的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 A【答案】B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C.CH3COOCH2CH3与H218O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CH3CH218OHD.含苯环结构且分子式为C6H5Cl的有机物中一个氢被—C5H11原子团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共有24种【答案】D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A11.利用在特定条件下用铂电极(阳极为铂丝)电解饱和硫酸氢钾溶液的方法制备K 2S 2O 8(过二硫酸钾)。

在低温下电解液中主要含有K +、H +和HSO 4-离子,电流通过溶液后,发生电极反应,在阳极区可得K 2S 2O 8。

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合(理综)卷1、卷2、卷3(共三套)

2018年全国卷理科综合(理综)卷1、卷2、卷3(共三套)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NO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理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89页)理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89页)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C12N 14O16Na23S32Cl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35.5Ar40Fe56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 和NO-2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第 1 页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泄密天机】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压轴理科综合试卷

【泄密天机】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压轴理科综合试卷

2018全国I卷高考压轴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甲表示人和植物的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活性,图乙表示a、b、c三种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环境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B. 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相同时,pH也可以相同C. 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D. c酶的最适温度应大于40℃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酶,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C. 胰岛A细胞中不含有胰岛素基因,不能合成胰岛素D. 神经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B.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过程中,既有细胞的衰老死亡,也有大量新细胞经分裂产生并发生细胞分化,所以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无直接关系C.细胞分化是永久性的变化,一般不可逆转D.放疗、化疗方法通过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和诱导癌细胞突变成正常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4.研究小组调査某种遗传病时得到了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该病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都可以单独致病)有关,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存在,且第Ⅰ代的两个家庭互不含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分析Ⅰ1、Ⅰ3和Ⅱ3、Ⅱ6可以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第Ⅰ代个体均为单基因杂合子,Ⅱ2、Ⅱ5不可能为纯合子C. 若Ⅰ1~Ⅰ4重新婚配、Ⅰ2与Ⅰ3重新婚配,则他们的后代全部正常D. 若Ⅲ1与一个和他基因型相同的女性婚配,则他们的后代的患病概率为7/165.粘菌素被称为“最后的抗生素”,可插入细菌细胞膜磷脂中,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 理综物理(一)

2018年普通高考(泄露天机)押题卷  理综物理(一)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放射性元素Th 23490的衰变方程为X Pa Th +→234912349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该衰变是α衰变B .该衰变是β衰变C .X 粒子的穿透能力极强D .Th 比Pa 少一个中子 【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原子核放出了电子,所以该衰变是β衰变,选项B 正确;α、β、γ三种粒子,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选项C 错误;Th 比Pa 多一个中子,选项D 错误。

1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s 末,甲、乙两车相遇B .在0~8s 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C .甲车在0~4s 内的位移等于乙车在4~8s 内的位移D .在0~6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C【解析】由于两车的初位置关系不明,无法判断4s 末甲、乙两车是否相遇,选项A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及对称性可知,选项C 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8s 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0~6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由υ= st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级 班
A .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拮抗作用
B .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
C .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
D .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下列关于基因、 DNA 、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 D
的 Na2SO3 与 Na2CO3 溶液的 pH
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 C
11 .利用在特定条件下用铂电极(阳极为铂丝)电解饱和硫酸氢钾溶液的方法制备
K 2S2O 8(过
二硫酸钾) 。在低温下电解液中主要含有 K +、H+和 HSO 4-离子, 电流通过溶液后, 发生电极反应,
最外层电子数与 R 的电子数之和等于 Y 与 Z 的电子数之和, R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 4,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Z>R>W>Y>X
B . 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比 X 与 R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低
A .题述两对性状对应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1/6
C.在子代圆眼截毛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1/2
D.继续将子代中的圆眼截毛果蝇进行杂交,后代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3/4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号 位 封座

号 不考场

装号 证 考 准

卷 名 姓

绝密 ★ 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向装有某未知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A
用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 成
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可能 含 SO42-
向装有 Fe(NO 3) 2 溶液的试管中加
管口观察到红
B 入稀 H2SO4
棕色气体
HNO 3 分解成了 NO 2
C
将溴水加入苯中
溴水颜色变浅
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A .遗传信息是指 DNA 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不管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均小于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
D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每一条染色体上都只有一个
DNA 分子
5.1936 年,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 其后五年期间环颈雉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B .医院常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
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咸味,可被用来制造食盐
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
为根。 ”这里的 “黄芽 ”是指硫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8g H 218O 与 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NA
B .精炼铜,若阳极失去 0.1N 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 3.2g
C.将 1L 0.5mol/L 的 FeCl3 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
为 0.5NA
D .标准状况下, 22.4L CHCl 3 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 N A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P-31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
C. CH 3COOCH 2CH3 与
H
18 2
O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
CH 3CH 218OH
D .含苯环结构且分子式为 C6H5Cl 的有机物中一个氢被 — C5H11 原子团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共有
24 种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在阳极区可得 K 2S2O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X 是质子交换膜
C .阳极反应:
2HSO

4

2e-
=S2O8
2-+
2H

B . d 出口有 O2 放出 D.低温饱和硫酸氢钾溶液在 a 口加入
12.短周期元素 X、 Y、 Z、 W 、 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且是一种清 洁能源,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 Z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 W 的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用 红色,便于观察。
NaOH 溶液是因为琼脂遇 NaOH 会呈紫
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死细胞,而在“观察蝗虫精母 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是活细胞。
D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和沾蘸法处理的都是插 条的基部。
A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蛋白质的产生不一定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C.细胞膜上的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可运动,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D .核孔为蛋白质复合体,对通过的物质既有大小限制,也有选择透过性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必须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这五年期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
B .在这五年期间,环颈雉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种群的
λ值均大于 1
C .自引入到该岛屿开始,环颈雉种群内部就出现了竞争现象
D .引入环颈雉可使该岛屿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在一种圆眼刚毛果蝇中存在某种致死现象,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 交,发现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