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临床检验中心简介(完整版)
检测检验中心岗位职责

检测检验中心岗位职责检测检验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机构,负责对各种物质、产品和环境等进行检测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这个岗位中,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检测检验中心岗位的一些主要职责:1. 样品采集和处理:检测检验中心的人员负责根据测试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和流程采集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这包括对样品进行标记、分类、保存和运输等工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检测仪器和设备操作:在检测检验中心,各种各样的仪器和设备被用于进行测试工作。
岗位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校准、使用和维护等。
他们需要确保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3. 检测方法和标准的制定:在检测检验中心,岗位人员需要根据测试需要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这需要他们深入了解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他们的工作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起到关键作用。
4. 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报告:检测检验中心的人员负责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撰写相应的测试报告。
他们需要对自己的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问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5. 质量管理:在检测检验中心,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岗位人员需要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并参与质量审核和质量改进活动。
他们需要密切关注质量问题,确保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6. 项目管理:在检测检验中心,人员需要参与各种测试项目的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安排测试任务,并监督和协调测试人员的工作。
他们还需要与客户和其他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7. 继续教育和学习: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检测检验中心岗位的人员需要进行持续的教育和学习。
他们需要跟踪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文章属性•【公布机关】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分类】草案修改稿及其说明正文《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经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三审,现将修订草案文本全文发布,若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书面寄至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或发送邮件至****************。
我们将认真研究所收到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0号,401147附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重庆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置审批第三章执业许可第四章执业规范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活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许可、执业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前款所称医疗机构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站、室)、医务室、急救中心(站)、临床检验中心、医学检验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护理院(站)等医疗机构。
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第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保障对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落实对医疗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政府补助。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市场准入、用地保障、社会保险定点及管理、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专科建设、等级评审、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平等对待所有医疗机构。
检验科简介

检验科介绍检验科是集临床检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实验室。
承担着全院日常的检验服务,科室主要工作是针对各种疾病从生物化学、血液学、细胞学、免疫学等给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测提供准确科学检验依据;从病原学到临床药物敏感实验和细菌的耐药检测给临床提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
科室总面积约逾500平方米,其中血库用房70平方米,就医候诊面积50平方米,目前建设中的分子实验室约有76平方米。
为方便就医,候诊厅内配有候诊椅、空调机、自助打印报告和呼叫系统。
实验室按国家生物安全Ⅱ级标准建设,设备齐全,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全自动发光分析仪2台、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2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2台、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1台、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1台、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1台、血液培养仪1台、血气分析仪两台、糖化蛋白分析仪1台、荧光免疫分析仪两台、血栓弹力图仪器1台、核酸提取仪和核酸扩增仪各1台等一大批的先进的检验设备,总价值约500万元。
科室现有专业医疗团队共12人,其中副主任技师1人,主管技师2人,技师8人,抽血护士1人,学历及职业构成梯队合理。
设有标本采集与处理、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检验、临床体液检验、血库、HIV初筛室共8个专业组。
科室开展的室内质控有常规生化项目30项、免疫项目13项、血常规8项、血凝4项、尿常规11项、血型鉴定、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等项目。
同时每年参加四川省的生化、免疫、临床血液、临床体液、血气分析、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形态学检查等项目的室间质评,均取得优异成绩。
为全面提高检验科的服务质量,使检验报告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检验科几年来一直在争取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达到中国国家认可实验室资格的通用要求标准。
检验科按照ISO 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标准来制定检验科质量手册及工作程序文件,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本质量手册为准则开展各项工作,并不断使其完善。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特殊临床检验项目一、检验科特殊检查项目

一、检验科特殊检查项目一览表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医嘱名称
费用名称
1
抗甲状腺微粒抗体
抗甲状腺微Leabharlann 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化学发光法)外检
2
血铅测定
血铅测定
全血铅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外检
3
地贫基因诊断
地贫基因诊断
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外检)
4
地贫基因诊断
9
骨代谢两项
骨代谢两项
25羟维生素D测定(色谱法)外检
10
骨代谢两项
骨代谢两项
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质量测定(化学发光法)外检
地贫基因诊断
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外检)
5
葡萄糖6磷酸
脱氢酶缺陷筛
查
葡萄糖6磷酸脱
氢酶缺陷筛查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
(比色法)外检
6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化学发光法)外检
7
皮质醇
皮质醇
血浆皮质醇测定(化学发光法)外检
8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测定(微柱法)外检
医院检验科简介课件精选

医院检验科情况简介
1
医院检验科的一般设置
• 临检室 • 生化室 • 免疫室 • 细菌室
• 血库
• 血液室(基层医院未设)
• PCR室
2
临检室检验项目设备
• 又分模块化、流水线)
• 电泳仪
•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DS5)
• 心梗仪(如锐普心梗仪) • 血气分析仪 • 电解质分析仪 • 急诊生化分析仪
9
10
11
12
免疫室检验项目设备
• 化学发光分析仪 • 酶标仪 • 特定蛋白仪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
15
细菌室检验项目设备
• 血培养仪 • 细菌鉴定仪 • 衣原体检测仪
16
17
18
血库检验项目设备
• 血型鉴定仪
19
PCR检验项目设备
• 荧光定量PCR仪
20
• • • • • • • 血细胞分析(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类、五分类) 尿液分析仪(尿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 CRP检验测 血凝仪(半自动、全自动:又分光学法、滋珠法) 血流变仪(半自动、全自动) 血沉仪 精液分析仪
3
五分类血球
4
三分类血球
5
6
7
8
生化室检验项目设备
• 生化分析仪(半自动、全自动:又分干式、湿式
重点科室简介

儿科儿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编制床位57张,开放床位70张,设有2个专业组,形成以儿内科、新生儿科为特色的专业科室,主要开展儿内科、新生儿的各大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6人,其中医生13人、护士23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生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人、护士17人,2012年,成为渝东南片区第一家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其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在渝东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急诊科急诊科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2005年成为重庆市急救中心分中心。
设有接诊、候诊大厅、抢救室、内科诊断室、外科诊断室、输液区、留观区。
以创伤、中毒和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了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的各项工作。
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
拥有监护型救护车4辆、普通救护车2辆、德国德尔格呼吸机、心肺复苏机、除颤监护仪等急救设备。
可开展现场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中心静脉置管、紧急心肺复苏等高级生命支持(ACLS)工作,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抢救工作,同时承担覆盖渝东南区域急救医疗技术培训和急救医疗科研任务。
检验科检验科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渝东南片区临床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协作组组长单位、重庆市医学检验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首批重点联系单位、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单位、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网首批入网单位。
设有临床化学组、临床血液组、临床体液组、临床免疫组、临床微生物组、分子生物学组共6个专业组,现有医护人员26人,拥有市级检验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1名、委员1名,市级检验医学青年专委会委员1名。
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开展项目250余项。
年检测标本40万份。
获“2009-2011年度重庆市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优秀单位”、“重庆市临床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重庆市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十佳单位”等称号。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I0 7年 检 )
重 市 :验单, 庆。临碌趋 一 1
重庆市 临床 检验 中心 是按 重庆 市机构 编制 委员 会『9 71 号文件 1 9 15 和 市卫生 局渝 T[9 75 号 文件设 置并 挂靠在 集 医疗 、科研 、教学 为 J 9 11 1
一
心 已初步 建成 为集 临床生 化 、免疫 、微 生物 、分子 生物 学等 众 多亚 专 业 为一体 的现 代化 “ 验 医学 中心” 。2 0 年 1 实 02 0月还 成立 了 “ 检 代 点 ” ,开展各 类检 验项 目 4 0 0 余项 ,解 决 了部 分 医疗机构 样本 少 、仪
器设 备欠 缺等 困难 ,满足 了广 大患 者对 检验 服 务的 需求。 市临检 中心
的 另一重 要任务 是 组织 开展全 市 医疗卫 生机构 及 采供血 机构 实验室 的 室 间质量 评价 。 由市临床 检验 中心 牵头 组织 的 2 0 0 多家 临床实 验室构
建成 的重庆 市 临床 检 验质 量 网络体 系 已基本 覆盖全 市 。 重庆 市 临床检 验 中心 以 “ 化学 科建设 、规范管 理 、不断提 高检 强 验 技术 和质 量” 为 己任 ,坚持 临床教 学和 科研 并重 ,/ L 硬件 建设 , i, nY
体 的 、技术 力量 雄厚 、 医疗 设 备先进 、 医德 重 庆市 第三 人 民医院 。其主 要职 能是 负责 全市各 医疗 机构及 采
供血 机构 临床检 验 规范化 管理 、质 量评 价及监 督指 导 。重庆市 临检 中 ▲ 临检 中心 多才 多艺的技 术人 员
完 善 内部管 理 ,强化 人员 素质 ,使 各项 工作制 度化 、标 准化 、规范 化。
在 各级 领 导的支 持 和全 市检验 界 同仁的 共 同努力 下 ,我 市临床 检验 工
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简介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为加快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技术监督体系的建立,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有效性,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药监械[2001]135号)和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渝编[2001]88号)批准,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1年12月正式成立,隶属于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35人,是重庆市唯一具备法定资格的医疗器械产品检测机构。
5、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中心加强科研合作,拓展检测技术能力,高质量承担完成国家《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修订工作,编写了《手术动力装置》技术审查原则,起草了《尿沉渣分析仪》、《视野检测仪》技术审查原则;与重大、重邮联合成立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大坪三院及重医附一院等签订合作检测协议;与重庆汽车检测研究院共建电磁兼容实验室,搭建医疗器械产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中心共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加申报专利1项,开展了注册、委托检验和专项检验等,共检测上述各类医疗器械产品上万批,未发生无故超检时和客户不良投诉,检验准确率为100%,充分体现了中心“科学公正检测,诚信高效服务”的质量方针,实现了既定的质量目标。
3、场地与设备:现资质认定涉及的场所共有3处,现在这里是主要检测场所,环境试验室、电磁兼容试验室位于其他地方,其中主检测场所面积近2000余平米,环境实验室面积150平米,电磁兼容实验室面积900平米,除环境试验室场地在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内外,其余场地均为租赁。中心现主要检测设备共计700余台/套设备,总值3300余万元。主要有电气安全分析仪、稳定性实验机、智能温湿度巡检仪、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血氧饱和度模拟仪、X射线和γ射线检测仪、多参数监护仪模拟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爆破容量测试仪、核磁共振性能检测仪及模体、呼吸分析仪、超声检测系统、电磁兼容测试设备、内窥镜测试仪等医疗器械检测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简介依托医院组建并经市编委正式批准的临床检验管理服务机构。
负责全市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技术指导、临床检验仪器和试剂的质量评价、临床检验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等,负责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检验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并为全面提高我市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中心”自1998年底成立以来,代表重庆市参加了卫生部的质量评价和国际质量控制并获金质奖,并组织全市各医院检验科开展了5个项目的质量评价活动和各种学术会议20余次。
目前,中心开设有400余项常规和特殊检查、其中荧光定量PCR等数十项特检向全市开放。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拥有重庆市范围内各项检验结果的最终解释权。
中心设有检验质量监控部和检验新技术开发部,是集临床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生物学、血液体液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实验医学中心”。
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副主任检验师4人,主管检验师6人,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6人,包括一名博士,2名硕士,多次被评为市、院先进集体,在历次卫生部、市临床检验室间质评工作中获优异成绩。
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多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配合重庆市卫生局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了《重庆市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行业规范性文件。
为规范我市临床检验行为,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约1300平方米,设有检验质量监控部和检验新技术开发部,下设临床化学、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体液、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开发技术培训、科技信息等8个实验室,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ARRAY特种蛋白仪、AC18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3D快速血培养仪、ABX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UF-100全自动尿有形成份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CKX41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大型进口先进设备,保证了各项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客观与真实。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检验项目齐全,不仅包含了300多项常规检测项目,而且还开展了许多特殊项目的检测,以满足广大患者及临床的需要。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三院临床检验中心的优质服务,他们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代检服务,为患者和医疗单位架起了一座桥梁,此项服务已覆盖整个主城区,达350多家协议单位,已为10000多名患者提供了准确、方便的检验服务。
室间质量评价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提供实验室依据。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承担重庆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检验质量管理和对全市采供血机构的血液质量监测。
为了加强全市检验工作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中心本着公正、科学、准确、及时、有效的工作方针,以“不断提高检验质量、优质服务”为己任,不断加强内部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目前以中心为“龙头”构建的包括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中心医院,市、区、县、乡镇,民营、厂矿、中医、妇幼医院、检验检疫、采血机构等在内近200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组成的重庆市临床检验质量网络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市。
在我市临床实验室规范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促进全市临床检验质量的提高、检验新技术的引进几信息交流方面,中心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卫生部和其他兄弟省市临检中心的肯定。
代检部临检中心于2002年10月成立“代检部”,在全市率先推出“代检”服务。
我们的代检服务面向重庆市各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医院,只需电话告知,我们将派专人收回标本进行检测,并及时送回报告。
代检服务可以说是“无障碍建设”的一个靓点,一方面方便了患者,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检验医学服务;我们的代检服务得到了病人的好评和外院医生的认同。
我们希望在这个成绩的基础上,加快此项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实行无污染报告单,患者检验报告上网可查。
临检中心所有的检验报告资料公布在网上,患者可通过姓名、发票号上网查找自己的报告结果,第一时间就可获知自己的检验结果,同时又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尤其是那些在本地医院做不了检验的外地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在互联网上查阅检验报告。
代检不仅使临检中心的服务从本院走向了外院,也使临检中心的检验服务范围从重庆主城区走向了区县。
江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成立于1985年,是经江西省编委和江西省卫生厅批准的唯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省检验医学管理和检测机构。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目前拥有约600平方米的办公及实验用房;购置了价值200多万元的进口先进检验设备,4台笔记本、14台台式电脑、复印机和多媒体等,实现办公自动化;现有工作人员20名,专业技术人员90%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
负责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检验科管理与室内质控考核检查和组织全省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承担医疗检验业务指导、检验人员培训、检验方法学的研究、试剂与仪器的评估和监督管理、临床检验项目社会化服务等任务。
经过10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工作,在全省广大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检验医学质量保证工作已走上正轨,临检中心在做好全省质量控制管理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不断发展。
进入21世纪,江西省临检中心的工作更上了一个台阶。
全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有260余家,其中医院检验科220多家,采供血机构、县级妇保所30多家。
开展专业有:临床常规化学、临床血液、临床免疫、临床细菌、临床凝血、尿液干化学和传染性指标等。
积极在全省检验人员中宣传、推广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如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年”,现场考核检查,实行室内质控品统一定购管理,定期检查室内质控图(资料)等强制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的开展。
2000年下半年至2002年初,临检中心与一电脑公司合作开发出“江西省医学检验网络系统”。
本系统正逐步对全省室间质量评价、全省各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实行规范化和网络化管理。
该系统的建立,将不断提高我省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促进检验事业的发展。
2003年初,我中心制定了《江西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综合考评细则》。
江西省卫生厅以赣卫医字[2003]51号文件统一部署,于2003年8月-11月分期分批完成了对全省县级以上医院检验科的初审、复审。
由江西省卫生厅委托江西省临检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市区推荐的89家检验科进行现场综合考评,共评选出优秀检验科三级医院16家、二级医院11家。
江西省卫生厅赣卫医字(2004)6号文“关于2003年县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质量考评情况的通报”专门对此进行了总结。
是我省历年来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次现场检查、评比工作。
在江西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临检中心全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当好参谋服务;提供临床检验管理方面的咨询意见;配合血站系统、妇保系统做好相关检查、评审工作。
目前,我省已经建有或正在建LIS系统的实验室有40多家。
已经卫生部验收的PCR实验室29家。
一直致力于对全省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
近10年来举办过科主任岗位培训班、PCR上岗技术培训班、妇保所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班、临床凝血等各专业新技术培训班共15次,培训人员约1200人次。
积极组织检验科主任、技术骨干参加全国和华东地区的培训班、学术研讨会或参观考察10多次。
江西省临检中心近几年主动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本着服务社会、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充分发挥自身设备和技术优势,和数家中小型医院、诊所签订协议开展临床项目的检测,为促进临床检验工作社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近10年来,江西省临检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进步很快。
在做好全省检验医学质量控制管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开展学术研究。
如撰写专著1部;完成省厅级课题5项、省科技厅课题2项;编印各种培训教材及学术资料近20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自1996年开始出版《江西临床检验通讯》(现改名为《江西临床实验室信息》)34期共13000余册;与兄弟省市临检中心合作组织多次全国或地区性学术会议。
江西省临检中心的宗旨是:以质量为基准、科学为原则、管理为重点、服务为根本,力求准确、公正、及时和价廉的优质服务,积极地为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临床诊断、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进展,我中心为主动迎接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本着资源共享、利益共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已经与一些医疗机构、社区网站、机关团体、厂矿(公司)及院校等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
我们真诚地希望继续与有关单位建立相互信任的朋友般的友谊,在今后的合作中更进一步加强紧密联系,用我们的优质优惠服务帮助您完成科研、教学、临床医疗和体检保健工作。
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与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是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江西省总会)所属下的分支机构,是总会领导下的全省性临床检验与实验室专业管理者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和群众性行业组织。
按照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赣医字[2001]第2号《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会议纪要》等文件精神,临床检验与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人程毓华院长、朱洪水院长、万本愿主任经数次讨论研究,于2001年12月底组织在昌医院的检验科主任经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与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2人(程毓华、朱洪水)、主任委员1人(万本愿)、副主任委员4人、常委会委员17人(次年增加2人)及委员会委员39人,总会于2002年3月批准同意成立。
后因工作需要增补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1人、委员2人(待批准)。
本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6月17日召开成立大会和全体委员会议。
决定并通过本届委员会设立4个管理学组(1、组织管理学组、2、信息与开发学组、3、质量管理学组、4、检测与项目学组)及其组成人员。
讨论并通过了《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与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办法》。
学习和传达了江西省总会制定的《章程》及有关文件。
并积极缴纳了会费。
本专业首届委员会成立后,在万本愿主任委员的领导下立即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至今已召开全体委员会议2次、常委工作会议4次、主任委员工作会议6次。
与江西省临检中心共同举办了全省检验医学管理工作会议4次,“PCR验收要求”和“现场考评细则”学习班3次,组织本学会成员参加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2次(北京、杭州),华东地区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3次(黄山、南京、金华),到杭州、宁波两地参观考察1次。
参与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省现场考核检查2次、全省采供血机构检查评比(验收)3次,参与部临检中心组织的PCR实验室验收20多人次,编辑出版《江西临床实验室信息》已达34期,2002年5月万本愿主任委员被推选为全国首届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与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已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在本会《章程》和《组织管理办法》规定下,再接再厉做好本专业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