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班幼儿吃好饭论文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接触各种食物,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饮食偏好。
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培养正确的进餐姿势、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1.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小班幼儿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对充足的营养需求较高。
因此,为他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证孩子的三餐都要有主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种食物,以满足各种营养的需求。
其次,要避免过多的油腻和糖分,尽量选择清淡、新鲜、健康的食材。
给孩子起一个爱护食物的名字,让他们了解不同食材的功效,将蔬菜、水果等食物与身体健康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吃蔬菜和水果的习惯。
另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偏好,合理安排食谱,让孩子吃得开心,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喜爱。
2.培养正确的进餐姿势正确的进餐姿势对孩子的消化和吸收都至关重要。
首先,孩子应坐在正确的位置上,保持身体挺直。
此外,餐桌高度应合适,使孩子的手脚能够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给孩子配备适合年龄的餐具,如小勺、小叉等,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进食技巧。
家长应该养成良好的示范行为,让孩子模仿自己的进餐姿势。
在进餐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饭菜,鼓励他们慢慢咀嚼,不要吞咽过快。
给孩子讲解咀嚼的好处,如帮助消化和保持健康体重,可以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3.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愉快的用餐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首先,餐桌的摆放要整洁,杂物要尽量清空。
其次,家长应该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在用餐时大声喧哗或发脾气。
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餐具和餐具,例如有可爱动物图案的餐盘和小叉,以增加孩子的用餐兴趣。
最后,在用餐时可以播放一些轻快愉悦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用餐时间加强与孩子的交流,询问他们一天的情况,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
《2024年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研究》范文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在幼儿成长的早期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特别是良好的进餐行为,对于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当前,许多小班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挑食、偏食、不专心、浪费食物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幼儿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策略,对于提高幼儿的饮食质量,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幼儿的进餐习惯和问题;分析影响幼儿进餐行为的因素;制定有效的培养策略;实施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幼儿进餐行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2. 观察法:对小班幼儿的进餐过程进行观察,了解其进餐习惯和问题。
3. 问卷调查法:向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了解影响幼儿进餐行为的因素。
4. 实验法:实施培养策略,并对比实施前后幼儿进餐行为的变化,评估策略效果。
四、结果与分析(一)观察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存在挑食、偏食、不专心、浪费食物等问题。
其中,部分幼儿还存在进食速度过慢或过快的问题。
(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幼儿进餐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自身因素等。
家庭因素中,家长的饮食习惯、教育方式等对幼儿进餐行为有较大影响;幼儿园教育因素中,教师的引导、幼儿园的餐饮质量等也会影响幼儿的进餐行为;幼儿自身因素中,年龄、性格、习惯等也会对其进餐行为产生影响。
(三)培养策略及效果评估针对上述问题及影响因素,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策略:1. 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卫生、愉快的进餐环境,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食。
引导挑食偏食幼儿养成良好就餐习惯论文

引导挑食偏食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一、研究目的1.探析幼儿挑食、偏食的原因,寻找相应的教育对策。
2.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3.为纠正其他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提供参考。
二、行为表现阳阳,6岁,现大班幼儿,2012年9月入园。
第一周在园就餐,她姥姥就着急地告诉我们:“只吃饭,对于菜一律不吃,并要边玩边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我们对他进行了一周的观察,的确如此,每餐饭都要老师喂,有时候喂都不吃,一餐饭我们老师要用近一个小时来喂他吃饭。
他看到菜就摇头“我不吃”,每餐把老师盛在碗里的菜推到一边,看都不愿意看,我们把菜重新推到他的面前,他还皱起眉头,很不高兴。
但是遇到自己喜欢吃的豆沙卷、糖包一类的甜的主食时,总是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上几个才罢休。
阳阳个儿长得矮小,面黄肌瘦,头发都是黄黄的,一根根竖起来,和同龄孩子比较,显得有点不健康,明显的是营养跟不上,动作发展也比较差。
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我们对他拟订了个别教育计划,来扭转阳阳小朋友挑食偏食的不良就餐习惯。
三、原因分析1.心理、生理方面。
阳阳入园时已经有4周岁半,本来那时在中班,后来待了两周,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非常不适应,才调到我们小班。
虽然他在年龄上与我们其它的幼儿相比占优势,可是他的各方面习惯养成都滞后于同龄幼儿。
比如:一般幼儿入园一周,哭闹和不适的现象就有所改变,而阳阳小朋友,本来在中班就待了两周,到我们班两周后,已经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入园时仍然有哭闹现象。
而且,在我们说服他后,他会不停地动这动那,别的幼儿对他有亲近行为时,他常常是动口咬、动手打。
他做什么事情都自由散漫,不听指挥,我行我素,对于老师的好言相劝不予理睬,没有初步的集体意识。
2.家庭因素。
幼儿的习惯养成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阳阳的妈妈在银行工作,时常加班,顾不上照顾家庭和孩子,偶尔有时间,和阳阳在一起,疼爱有加,在物质和其它方面总有些弥补的心理,对于一些习惯养成没有说服教育。
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幼儿园林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但是,对于初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在进餐方面的习惯还没养成,如:大部分小班幼儿一开始不知道饭前洗手,存在不能独立进餐、不能正确使用小勺,挑食、边吃边玩、吃饭时掉米粒等现象。
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在家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边跑边喂等不良进餐习惯,以及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
那么,怎样使小班的孩子从小成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以下简要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几点做法:一、洗手方法的掌握,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喜欢探索,小手脏乎乎是常有的事,要让他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手脏了要洗手,保持小手干净的习惯,最根本的还是要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爱上洗手。
于是,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收集了一些生动形象正确洗手的的图示步骤,和孩子们一起张贴在卫生间,结合孩子的一日活动进行随机教育,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平时我们还组织小朋友进行洗手比赛、评选卫生宝宝等活动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如今孩子们已养成了正确洗手、勤洗手的好习惯。
二、愉快氛围的创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创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氛围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的又一个方法。
一个整洁有序、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让孩子感受进餐时的快乐气氛,进餐时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是有益于消化的。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摘要:小班幼儿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很普遍,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极为重要。
关键词:培养幼儿;进餐习惯;有效方法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18-001小班幼儿在没上幼儿园前绝大多数都是由家长喂食,所以他们就养成了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进入幼儿园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
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极为重要,其方法如下:一、餐前诱导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
在进餐前,教师有意识的吸吸鼻子,夸张的说:“哇,今天的菜好香啊,看!有木耳炒肉片,多香啊!营养很丰富,肯定好吃极了。
”教师热情、亲切的语气引发了幼儿的食欲,这样,小朋友们也学着我的“馋”样,动手吃起饭来。
班里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我就拿了一个玩偶“小山羊”来帮忙,以“小山羊”的口吻说:“哟,今天有我最喜爱的青菜呀,青菜营养好,可以让我长的棒棒的,我要吃,我要吃!”孩子们一看,小山羊要来抢他们的菜吃,一下子来劲了,都低下头吃起了青菜,吃得又快又香。
同时,也可利用幼儿爱模仿动画人物的特点,告诉他们哪种食物是哪个动画人物爱吃的,从而让幼儿也爱上吃这种食物。
比如吃菠菜汤时,有的小朋友不爱吃菠菜,我就问了几个问题激励幼儿,例如:“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大力水手》的动画片啊?”小朋友都说看过,我再问:“那么大力水手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许多小朋友马上说是菠菜,我说:“是啊,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会变的很神通,能完成很多本来做不了的事,吃了菠菜它能飞上天,还能变出宇宙飞船让小朋友到天上游玩。
”听了我这些话,幼儿心已有所动了,我再引导幼儿了解菠菜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幼儿已经等不及想吃了,这次的菠菜汤空前畅销。
再如吃西红柿时教师可以说,天眼神牛最爱吃西红柿,吃了西红柿力气会变的很大,美人鱼最爱吃海带,所以才长的这么漂亮等。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引言: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对于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在小班幼儿园中,有些孩子容易出现进餐习惯不良的情况,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是小班教师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建立适宜的饮食环境、提供多样丰富的餐饮选择、养成规律进餐时间和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等方面,探讨小班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建立适宜的饮食环境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干净、富有亲和力的饮食环境。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饮食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首先,餐厅的布局应该合理,桌椅的大小高度要适合幼儿的身高,使得他们能够舒适地就餐。
此外,餐桌上的餐具、餐巾、水杯等应该摆放整齐,看上去整洁,让孩子们觉得喜欢使用。
充足的餐具数量和多样的颜色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加他们参与进餐的积极性。
其次,饮食环境应该保持清洁。
幼儿园的饭菜制作要按照一定的卫生标准进行,餐厅应定期清洁、消毒。
员工要规范着装,做好个人卫生保护,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进餐环境。
最后,饮食环境应该充满关爱和温暖。
小班幼儿应该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怀,他们可以和教师一起吃饭,互相交流,营造出一种亲密、和谐的氛围。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分配适量的食物,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进餐姿势,引导他们以适当的方式与同伴交流等。
二、提供多样丰富的餐饮选择提供多样丰富的餐饮选择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进餐生活习惯的关键。
幼儿园应该合理搭配每餐的餐品,让孩子们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口味和食物的选择。
这样做可以激发他们的食欲,培养他们对饮食的兴趣,并有助于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首先,学校食堂可以根据家长和幼儿的需求,提供不同的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食材。
例如,每周轮换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以确保孩子们能够摄入到多种营养物质。
浅谈小班幼儿进餐问题及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

浅谈小班幼儿进餐问题及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进餐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修养和社交能力。
然而,幼儿阶段的进餐问题往往受到家庭环境、个人特点以及社交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进餐问题及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
一、小班幼儿进餐问题1.厌食/挑食问题小班幼儿由于身体在快速发育阶段,味蕾敏感,容易产生厌食或挑食现象。
这种问题可能源于幼儿对食物的陌生,也可能是由于压力、焦虑或家庭风格等因素导致的。
2.进食速度过快小班幼儿的进食速度往往过快,吃得太快不仅容易导致消化问题,也无法享受食物的美味。
此外,进食过快还容易导致幼儿食量过大,造成不适。
3.无规律进餐小班幼儿在进餐时间上容易缺乏规律,有时可能因为游戏、玩耍过于聚精会神而忽视了进餐,导致饥饿感过程中食量过大或过小,进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1.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教师需要重视用餐区域的布置。
用餐区域应该整洁明亮,桌椅应适合幼儿使用,并且桌面上要有绘画、书籍等吸引幼儿的物品,同时也要保持安静和舒适。
另外,餐具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餐具,比如使用小勺、小碗等。
2.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为了改善小班幼儿的挑食问题,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使得幼儿能够逐渐尝试新的食物,培养广泛的口味偏好。
3.培养节制和分享的观念幼儿在进餐时应当培养节制和分享的观念,避免食物的浪费。
教师可以通过身教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学会适量取食,不要浪费食物,并且尝试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
4.建立进食仪式和规定时间为了改善幼儿无规律进餐的问题,教师可以建立进食仪式和规定时间,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进食仪式可以包括洗手、祷告、报告食物等过程,提醒幼儿进食时的行为规范,使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小班幼儿的进餐问题及良好用餐习惯的养成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特点、家庭环境以及社交经验等。
幼儿园教师论文:小班幼儿挑食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班幼儿挑食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一、小班幼儿挑食现状分析(一)小班幼儿挑食现象的现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害生命。
幼儿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挑食厌食。
挑食行为是指幼儿对食物非常挑剔,对不喜欢吃的食物不感兴趣,挑食和偏食行为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在幼儿当中更是屡见不鲜。
1.小班幼儿年龄的分布小班的幼儿年龄集中分布在3岁到4岁,3-4岁是幼儿身体和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各个身体器官开始逐渐发展,孩子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形成,为了孩子身体能健康发育,我们要从幼儿时期开始,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幼儿挑食的总体情况很多幼儿不喜欢粉或者面条里面的佐料,如肉、香菇、西红柿等,早餐时幼儿只吃主食不利于幼儿各种维生素的吸收。
孩子们并不喜欢吃芹菜、洋葱和西红柿之类有特殊味道的食物,也不喜欢肉类等难以咀嚼的食物,孩子们偏向喜欢甜食、豆芽、土豆和鸡蛋等食物。
有一些食物的味道比较重,但是它们对人的身体健康却有很大的帮助,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
(二)小班幼儿挑食的原因及分析1.家庭原因幼儿从小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幼儿会无意识地去模仿和学习家庭成员的行为,幼儿的模仿性非常强,所以在模仿大人的同时幼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很重要,在饮食方面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家长喜欢吃什么食物,不喜欢什么食物都会对孩子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1)家长无引导家长的引导就是指家长在幼儿挑食时,想办法或告诉幼儿不能挑食,循序渐进地让幼儿去接受他们不喜欢的食物。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家养成的,挑食也是一样,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关键期出现挑食问题并加以引导,那么孩子挑食的习惯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家长不喜欢某种食物,而且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这种食物的厌恶,长此以往,孩子有样学样,也开始抗拒这种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小班幼儿吃好饭
摘要:幼儿的就餐问题是幼儿园一日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笔者从日常教育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对几种幼儿就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现象进行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提出解决办法,以期努力提高幼儿的就餐质量。
关键词:幼儿就餐;行为习惯;因人而异;家园沟通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11-001
会吃饭、吃好饭是孩子身体成长的基本保障,也是老师家长一个很大的愿望。
然而实际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吃饭问题总是让老师有些头疼,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班幼儿来说,就餐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保证他们在午餐时吃得好、吃得饱,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根据幼儿就餐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努力提高幼儿的就餐质量。
现象一:“愿吃不会吃”
案例:那天中午,大多幼儿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饭菜,只有几个幼儿没吃完,而本学期刚入园的嫣嫣小朋友也在其中。
她拿着自己的饭碗来到我身边,告诉我她不吃了。
我一看还剩了很多,前几天出现的一个情景忽然展现在眼前。
那天是嫣嫣因为生病休息多天后来园,午餐时她说不要吃饭,李老师细心地喂她吃饭,嫣嫣很配合李老师,一大口一大口地吃了两份饭菜。
这么一想,我便弯下腰,拍
了拍嫣嫣的肚子,边作听肚子的声音,边说:“嫣嫣,让老师听听你的肚子有没有吃饱好吗?”嫣嫣听话地点点头,我又说:“哎呀,你的肚子告诉老师,你还没吃饱呢,我们再吃点饭好吗?”嫣嫣的头再次点了下。
我边组织其他幼儿玩自己带来的小玩具,边喂嫣嫣小朋友吃饭。
嫣嫣居然和上次一样,大口大口地吃着我喂给她的饭菜。
碗中剩下的饭和菜还有一点点的时候,我让嫣嫣自己吃完。
不一会嫣嫣就吃完了,脸上露出愉快的微笑,身体也不停摇摆起来。
那么,她为什么一开始却表现出不愿吃饭呢?通过我的观察和与嫣嫣家长的交流,我发现她平时在家里都是家长喂饭,所以到现在还不会使用餐具,于是在幼儿园午餐时便“草草了事”。
分析:有的幼儿饭量很大,胃口很好,但在家里吃饭却要靠家长喂,在幼儿园里就不会使用餐具,常常吃不饱。
对这部分幼儿,一要求家长配合,在家教育幼儿自己进餐;二要在园鼓励幼儿正确使用餐具。
小班幼儿只要老师一个小小的动作,或一个小小的暗示,就能愉快地完成任务。
现象二:“会吃不愿吃”
案例:一次午餐,有个菜肴是茶叶蛋,好多幼儿喜欢吃。
我想今天午餐效果会很好,哪知我的想法错了。
几个爱吃蛋的幼儿,早早地上来拿蛋、舀菜汤。
因为我们事先把蛋壳剥掉,幼儿上来舀菜汤,顺势就把蛋放入菜汤,这样幼儿边喝菜汤边吃蛋,不会噎着。
始料未及的是:几个幼儿菜汤、蛋白吃完了,蛋黄却静静地“躺在”碗里不愿下口。
我就想着该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把蛋黄也“消灭”掉?
我走到一名幼儿身边,把他不吃的蛋黄重新放入碗里,说:“老师帮你再舀菜汤,老师今天要把蛋黄变个模样。
”接着我用小勺把蛋黄压碎,再搅拌。
菜汤变黄了,幼儿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
我告诉幼儿,这是蛋黄糊糊,可好吃啦,来尝尝香不香。
我的暗示起到了作用。
不喜欢吃蛋黄的幼儿,也纷纷要我帮他们做蛋黄糊糊。
分析:在幼儿园里,离不了一些幼儿对饭菜挑挑拣拣的情况,因为这些幼儿在家里就常常挑食。
小班幼儿对于食物的要求有不确定性,他们对食物的喜好常常会受到身边人对食物喜好的影响。
如果有一个孩子表示不吃这种食物,别的孩子就会想到自己是否该吃。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对某一食物表示不喜欢时,就认为自家孩子不喜欢吃某种食物了,并时常挂在嘴上,有意无意中强调了孩子对某种食物的排斥。
有的家长还来园告诉教师,要求教师对自家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不要强迫孩子吃。
我们对于家长提出的要求表示理解的同时,会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明白幼儿挑食的害处。
在午餐时,我们教师会想方设法来帮助孩子改进挑食的不良习惯,对这类幼儿一要采取幼儿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比如改变食物的形态和口味等,就像今天午餐中的菜肴蛋黄,我通过巧妙地把蛋黄变成蛋黄糊糊,并暗示幼儿蛋黄糊糊是香喷喷的,来诱发幼儿把营养丰富的蛋黄吃下肚;对不愿吃肉的幼儿,老师可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老虎最爱吃肉了,你看他们吃得多带劲。
”以激发幼儿的食欲。
二是盛饭菜时,第一碗要盛得少一点,这样幼儿可以尽快吃完,从而增强幼儿吃饭的信心。
现象三:“吃饭慢腾腾”
案例:前些时日出现的午餐情况让我很惊讶,一段时间以来,坐在姚廷伟一桌的孩子有八个,每次都有六个孩子慢慢吃着,饭不见少。
有一次我便故作严肃地说:“今天谁也不许剩饭,谁吃完就带谁出去玩”。
命令一下,一会儿就有两个幼儿拿着小碗让我们看他们的碗,对着我们说吃完了。
其他几个幼儿知道今天的情形不对,马上低下头吃饭。
这时我就说:“老师要带小朋友出去玩了,你们马上吃完,老师和小朋友再等你们一会儿。
”这样还有四个幼儿看到了希望,因为老师和小朋友在等他们,也加快了速度。
分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这几个孩子平时在家的就餐习惯较差,从小养成了边吃边玩的习惯,导致吃饭时间长、速度慢。
于是我便一方面建议家长在家里尽量配合幼儿园的要求进行教育
纠正,一方面调整这几个孩子吃饭时的座位,让他们分别与就餐习惯较好的幼儿同坐,发挥习惯较好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
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习惯,需要因人而异地解决理念和方法。
同时,幼儿午餐习惯的培养离不开“爱和理解”。
即:老师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孩子的爱和关心,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对于一些不良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做好家园沟通,先转变部分家长中的错误观念和老师自身在某些问题上的认识不足,联合家长朋友们统一教育方法,共同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