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栽培,油菜,技术]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一、种植模式。

推广水稻、油菜两熟(中稻—冬油菜两熟)和油菜与其他旱作物一年两熟(冬油菜—夏玉米或蔬菜)。

二、品种选择。

根据生育期,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已审定、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的双低杂交品种。

品种有渝油28、油研57、卓油11号。

三、育苗及管理育苗移栽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有利于苗齐苗壮,植株生长稳健,实现油菜的高产。

培育壮苗,壮苗标准:绿叶6~7片,苗高20~23cm,根茎粗6~7mm。

1.适时播种。

冬油菜应充分利用冬前较高温度,进行足够的营养生长,形成壮苗越冬。

育苗移栽的播种时间一般为9月中下旬。

2.苗床准备与播种。

苗床应选择土地平整,质地肥沃,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地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4~5。

苗床应做到厢面平整,土层细碎并适当紧实。

结合精细整地应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应注意氮、磷、钾配合。

可每m2施入土杂肥2~3kg,草木灰0.2~0.3kg。

整好的苗床应开沟作厢,一般厢宽1.3~1.7m,沟宽0.27~0.33m。

播量种:一般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亩用量播种0.1~0.15kg,播种应均匀,播后浅覆盖。

(4) 苗床管理。

早间苗定苗,三片真叶时定苗,苗距8~9cm。

早追肥除草,多在定苗期施第一次追肥,移栽前6~7天施一次“起身肥”勤浇水排水。

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雨多土湿则应及时清沟排水。

勤防治病虫,苗期以蚜虫危害最重,可用2.5%敌杀死300倍液防治。

在秋雨多的年份猝倒病危害严重,可用波尔多液防治。

四、规范化育苗移栽。

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差异较大。

一般在较肥地力条件下,亩栽0.8-1.2万株左右为宜,中等地力水平下以亩栽1.0-1.5万株为宜。

推广宽窄行移栽即宽行(46cm)与窄行(33cm)相间种植。

五、推广配方施肥。

坚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必须把有机肥与无机肥,重施基肥,巧施追肥。

结合翻耕整地应施足以有机肥为主的底肥。

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油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油菜种植技术的改进对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免耕直播是一种新型的油菜栽培技术,它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益,减少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以下是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措施:1. 地块准备:选择平坦、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根据地力情况施肥,提前翻耕和平整土地,以便种子生长和管理。

2. 播种时间:免耕直播一般选择春季,适应油菜生长的气温,提高油菜的忍受力。

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可使油菜生长迅速,同时避开低温冷害。

3. 耕作措施:在撒播前两周进行地表覆盖,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油菜的萌发和生长。

运用抗草药物进行消毒,以防止杂草的生长。

使用免耕器具,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地面上,距离适度避免过密或过稀。

4. 施肥措施: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菜的养分需求,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入,为油菜的生长提供营养。

根据油菜的生长阶段,间隔一定的时间进行追施,保持肥料供应的连续性。

5. 病虫害防治:利用选择性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对油菜生长的不利影响。

定期巡视和监测油菜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以减少产量和质量的损失。

6. 灌溉管理:根据油菜的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以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7. 种植密度:根据油菜的生长习性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油菜的种植密度在每亩10-15万株之间,经济效益较好。

8. 管理措施:及时进行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和疏松土壤等管理措施,促进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适时对油菜进行修剪和揭顶,调整植株间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通过以上的措施,油菜免耕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劳动投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油菜生产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合理利用免耕直播技术,加上科学的管理和经验总结,能够进一步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缺钾角果发育不良

④缺镁症状:油菜缺镁 子叶出现紫红色斑块,中后期老 叶脉间失绿,显示出橙、红、紫等各种色彩的大理石花纹, 落叶提早。

⑤缺钙症状:结荚期花序顶端弯曲,生长点受损,严 重时坏死,呈“断脖”症状。根尖和顶芽生长停滞。

⑥缺硼症状:全植淡绿,下位叶边缘呈紫红斑,叶面粗
糙皱缩倒卷;叶柄下垂,枝条茎节生长缓慢,全株蹲坐主 茎萎缩;根肿大纵裂变褐,茎部非正常增厚并有木栓化损 伤。花簇生花柄下垂多数脱落,花期延长花而不实;荚果 短小果皮厚种子小。
4、合理密植的原则:
(1)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施肥水平较高, 排水条件好的地块,种植密度宜稀,反之 则增大密度。 (2)早播早栽,生育期增长,密度宜稀, 反之则增大密度。 (3)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部位低的 品种,种植密度宜稀,反之宜密。 (4)低坝秋冬气温较高,油菜生长势较旺, 株体大,种植密度宜稀;高寒山区宜密。

2、施好基肥:
在油菜直播或移栽前整地时,施入足 量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为油菜一生需肥打好基础。 基肥每亩施优质堆肥3000~4500公斤 做底肥,同时每亩施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嘉美冲施肥50~70公斤。 施用方法上,应采取分层施肥,耕地 前将有机肥撒施地面,随深耕翻入,浅耕 时将氮、磷、钾化肥施入10~15cm的浅土 层,供油菜苗期利用。
二、油菜的生育特性
油菜的一生可分为发芽出苗期、苗期、蕾薹 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 (一)发芽出苗期 油菜从播种到出苗叫发芽出苗期(9月下旬10月上旬)。油菜种子无休眠期,具有发芽 能力的种子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发芽。日平 均温度16-25℃、土壤持水量60%左右最为适 宜,约3-4天即可出苗。油菜种子小,顶土力 弱,因此,要精细整地,使表土细碎,疏松 湿润。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一、引言油菜是中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由于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大,因此如何提高油菜的产量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菜的产量,需要在栽培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展开探讨。

二、油菜高产栽培理论1. 种子选择在进行油菜的高产栽培时,首先需要选择良种。

良种选用要求具有早熟、抗逆性强、耐贮、产量高等特点。

选用高质量的种子是确保高产栽培成功的第一步。

2. 土壤准备油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为了保证产量,仍要进行合理的土壤准备工作。

在土壤肥力方面,应选择肥力较高的土地,并进行适当的施肥措施。

应避免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保证土壤的中性或微酸性。

3. 海拔与气候在进行油菜种植时,选择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油菜适宜的海拔为2000米以下,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发育有利。

要避免油菜遭受低温或高温等严重的气候灾害。

4. 种植密度油菜的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产量减低,也不宜过小,以避免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浪费。

一般来说,油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0-15万株。

5. 种植时间种植时间的选择对油菜的产量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在北方地区,油菜的最佳种植时间为8月中下旬至9月初,而在南方地区,适宜的种植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

6. 灌溉管理在油菜的生长期间,合理的灌溉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油菜的生长初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植株的生长发育;在油菜的成熟期,需要适当减少灌溉水量,以避免地下茎腐烂等问题的发生。

7. 病虫害防治为了保证油菜的高产,必须要合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要加强观察,随时发现病害虫害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防治措施,以免影响产量。

8. 收获管理在进行油菜的收获管理时,要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以免影响油菜的产量。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油菜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油菜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在6.5-7.5之间,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磷肥和钾肥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时间油菜的种子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的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除去病菌和虫卵等有害物质。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中旬至10月初,春季2月至3月间进行,具体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来确定。

3. 隔年轮作和合理密植为了防止连作难题和土壤病害的产生,最好采取隔年轮作的方式,避免在同一块地上种植油菜。

合理的密植也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一般在亩播种量控制在3-5千克左右。

4. 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在肥料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追施氮、磷、钾肥,但要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导致病虫害滋生。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5. 田间管理和栽培措施在油菜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杀虫和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作物的生长环境整洁和优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害虫病虫害防治除了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外,还要加强对油菜病虫害的防治。

下面将具体介绍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1. 油菜病害及防治(1)白菜黑斑病白菜黑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在气候潮湿、温度适宜时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及时防治。

(2)油菜菌核病(1)甘蚜甘蚜主要在油菜田里危害,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在播种前喷洒杀虫剂,及时清除杂草。

(2)菜青虫菜青虫是油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在幼苗期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是中国传统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在油菜种植中,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油菜的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

一、地力的保护和改善:地力的保护和改善是油菜高产的首要前提。

油菜喜欢土深、肥厚、排水好、保水性较强的土壤,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不易受涝、无严重土壤盐碱的地块,并在播种前做好基础的土壤调理工作,以保证土壤的肥力水分充足。

建议每年适时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利于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二、品种的选择:在栽培油菜时,需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油菜品种。

治理寒冷、高海拔、低温等优势的品种适合于北方种植。

沙河2号、新1号肥油菜等是北方油菜中较受欢迎的品种。

获得中等山丘区的品种选择,以出台、芜披2号,勇硕、紫钻、黑皮甘、龙庭2号为代表;低海拔地区的品种,以4号、5号为代表。

南方油菜品种以良荒、新5号、连菜1号等为代表。

三、适量的施肥:施肥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种植期间,应适当的施入化肥来满足油菜的营养需要。

具体施肥方案如下:1、基础施肥:普通油菜每亩施入有机肥2.5-3吨,以及硫酸铵30-40公斤、磷酸二氢钾15-20公斤,根据具体情况灌水。

2、追肥:适时追肥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常规追肥时间是在油菜播种20-30天左右,适量增施一次氮、磷、钾肥,每亩施入硫酸铵15-2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精制钾盐10-15公斤。

四、合理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在南方一般保持2-4万株以上,北方地区则以3-5万株为宜。

油菜的管理应该保持开花期内的适宜密度,并应该合理将油菜的株距和行距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效率,达到高产的目的。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油菜栽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种植期间,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油菜籽含油率高,营养丰富,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种植油菜的过程中,高产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处理1.土壤选择: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的选择上,还是有要求的。

一般来说,油菜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尽量选择PH值在6.5-7.0的土壤,这样能够提高油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土壤处理:在种植油菜前,我们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翻耕、施肥和中耕等。

通过深翻耕能够使土壤更疏松,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而后再进行高效肥料的施用,提供油菜生长所需的养分,在生长期适时中耕,保持土壤湿润通风。

二、种子选择和播种1.种子选择:选择质量好的油菜种子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种子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标准,首先要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种子形状饱满,表皮有光泽。

而且种子含油量要高,发芽率要好。

2.播种时间:油菜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可以在10月中下旬开始播种,北方地区则可以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

播种的时候要选择气温适宜、风向适中的时候,避免影响播种效果。

三、育苗管理1、育苗介质:油菜的育苗管理非常重要,育苗介质的选择对育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我们推荐选择珍珠岩、腐殖质、河沙等搅拌成砂质土壤作为育苗介质,这种介质透气性好,保湿性好,有助于种子发芽生根。

2、育苗密度:油菜的育苗密度一般在每平方米300-400颗为宜。

在育苗的时候要注意合理放置种子,避免过于密集或者太过稀疏。

3、养护管理:在油菜的育苗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光照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避免因干旱或者过湿导致苗期长势不良。

四、田间管理1、养分管理:在油菜的生长期要合理施肥,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养分,保证油菜的生长需要。

一般来说,生长初期需要多施氮肥,生长中后期需要多施磷、钾肥。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期管理1、选好留足苗床: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土质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接近水源、2-3年内未种过油菜的砂质土壤。

一般按苗床与大田1:6-8的比例留足苗床面积。

2、精细整地,施足肥料:苗床地先进行翻耕,耕深10T5厘米,晒坯,在周围开好排水沟,再耙平厢面,拾尽残根杂草。

每亩苗床用猪粪750-1000公斤,或人粪350-400公斤,或土杂肥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混合拌匀堆近7-10天,施于厢面,结合整地拌和于表土层,天气干旱时,人畜粪宜对水直接泼浇厢面,使7-10厘米土层湿透,待地面吸干水后,再用齿锄来回浅耙一次,使表土疏松,保持土壤湿润。

3、稀播、匀播:9月20日左右播种。

每亩用标准种子0.5-0.6公斤,按厢分量,分后最好拌10倍左右的过筛细土,用手均匀撒播,使落子均匀。

播后用盖子灰或猪粪渣盖种,厚度不超过1厘米。

如遇天旱,种子宜先浸泡3-4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再捞出晾干,拌湿润灰土播种,播后盖子灰土也需湿润,保证播后3-4天出苗。

二、苗床期管理1、及时间苗定苗:要早间苗稀留苗。

第一次间苗在齐苗期立即进行,拔除子叶重叠的密苗,使苗距达到3厘米以上。

第二次在3叶期定苗,去除杂苗、弱苗、病苗、密苗,每平方米留苗120-140株。

每亩净苗床留苗7-9万株,栽5-6亩大田。

2、抗旱追肥:在2-3叶期,如发现出叶缓慢,叶小色暗,叶缘发红,蜡粉增多,秧苗老化等现象,应立即抗旱、追肥。

一般每亩用尿素5-7.5公斤,移栽前一周,天气干旱时,追一次起身肥,增强发根能力,阴雨天则不宜追肥。

3、防治病虫:油菜苗床期有蛇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猿叶虫和病毒病发生。

消灭蛎虫也是防止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三、移栽期管理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整地应达到活土层20-25厘米,土肥融合,地面平整,土粒细碎,主沟畅通的要求。

施足基肥,其氮素基肥用量应占总量的60%-70%o油菜苗期根系吸收能力强,磷肥、硼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可提高利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油菜是泾阳县主要的油料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二塬塬区旱地、坡地、沿河滩地、联合收割机不能作业的小田块、低洼地等。

前些年由于种油菜费力费时,效益低下,且机械化程度低,导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为实现油菜增产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

笔者依据当前生产实际总结出油菜高产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管理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的含油量约占种子干重的35%~45%,菜油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

近年来由于优质油菜的育成和推广,菜油品质大有提高,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提高近一倍,芥酸含量甚微,不含胆固醇,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生活用油,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因此,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不仅能为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健康水平,促进轻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而且能培肥土壤,为后作提供早茬口、肥茬口,减少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泾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八百里秦川”的腹地,在陕西省中部、泾河下游,地形呈南北高中部低走势,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其自然分区为北部山区,南、北塬区,平原灌区和沿河滩地。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春季温度回升明显,降水增多,常有寒潮、大风霜冻发生;夏季炎热,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有伏旱发生;初秋多连阴雨,晚秋多为秋高气爽天气。

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501.7毫米,无霜期216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选择优良品种
油菜要高产,选好品种是第一步。

综合分析泾阳县的气候条件,结合生产中常见品种的特征特性,以植株粗壮、高产稳产、抗逆性强为原则,适宜在本地区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秦优10号、秦优8号、秦优13号,搭配种植秦油1、2号等。

2地块要求及精细整地
2.1地块要求
前茬选择非十字花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和连作。

2.2整地要求
夏闲地深耕20~30厘米深,耕后带耙,末伏时节浅耕施肥,保好口墒;秋茬地要求早腾地,及时施入基肥,及时耕翻,先耙后耱,使土壤在“上虚下实”状态下待播,适时播种;套种田块,要提前规划好播种带,及时灭茬松土,并适当造墒、施肥、翻土、适时播种。

3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
3.1适时早播
根据本地区冬季积温情况和常年播种时机确定,适宜本地区的播期为9月5~15日前后。

直播以沟播为宜,沟深10厘米,覆土2~3厘米,行距45~50厘米。

冬前壮苗标准:真叶10~12片,苗高30厘米,根茎粗1.0~1.2厘米;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

3.2合理密植
经多年观察和收获后产量调查与综合分析可知,一般田块亩留苗1.2~1.8万株,旱地和晚播田块可适当加密;大株型品种、套种田块、肥力较高田块可适当稀植。

亩留苗1.0万株左右即可。

4科学施肥
科学合理的肥料是夺取高产的一项关键步骤。

必须依照油菜整个生育期的需肥规律合理掌握,分阶段施入,尽可能的搭配好肥料种类、分配好施肥量和施入时间。

4.1原则
4.1.1有机无机配合、基肥追肥结合
有机肥肥效长、营养均衡,长期施用利于改良土壤,配合化肥施用的同时,在生产中应合理增加有机肥的施入。

同时,改变“重施蕾苔肥”的不良习惯,提倡重施基肥,一般基、追肥比例可控制在6∶4或7∶3左右,以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保春发稳长,防止贪青晚熟。

4.1.2配方施肥
改变过去盲目施肥、单一施肥的习惯,根据泾阳县土肥组对该县各乡(镇)土壤测定的结果和本地区优质油菜生产需肥规律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

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优质油菜生产氮∶磷∶钾肥的最佳配比为1∶0.7∶0.7。

4.1.3油菜施肥的注意事项
含硫化肥易导致油菜品种硫甙含量上升,降低籽粒的品质,优质油菜生产中严禁施用硫酸基胺钾肥料,同时,为防止稆生油菜的发生,及伴生性病害的发生,严禁施用十字花科作物秸秆等沤制的有机肥。

4.2油菜施肥技术与方法
根据油菜生育时期、需肥量和种类不同的特点,一般生产中按照氮肥底肥∶苗肥∶苔肥的比为0.5∶0.3∶0.2,磷、钾、硼肥以及有机肥均需一次性底施。

4.2.1底肥要足
随着油菜播前的整地作业施入底肥,量要足,为油菜一生健壮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底肥一般包括有机肥和氮、磷、钾肥。

本地区常见用量为:有机肥2000公斤/亩、氮肥20~25公斤/亩、磷肥、25公斤/亩、钾肥10~15公斤。

施用顺序:分层分批,耕地前将有机肥撒施地面,随深耕翻入耕作层的深层,缓慢释放肥效,浅耕时将氮、磷、钾化肥施入耕作层的浅层,供油菜苗期根系吸收利用。

4.2.2蕾苔肥要稳
在油菜进入苔期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重,植株迅速进行着抽苔、长枝过程,叶面积迅速增大,花芽大量分化,是增枝增角的关键时期,也是油菜一生需肥量最大的时期。

本时期油菜生产上主攻“春发稳长”。

既要有足够的群体及个体发育量,又要保证群、个体壮而不旺,达到平衡点,提高角果产量。

施肥要求。

根据底肥、苗肥的施用情况和植株、群体长势酌情稳施:底肥苗肥充足、植株生长健壮,可不施。

底肥苗肥不足,有脱肥趋势的田块应早施苔肥,常规亩施入量为5~8公斤尿素。

5田间管理
5.1冬前苗期
当齐苗后在3~4片真叶时间苗,单行留苗,株间距3~5厘米。

5~6片真叶时定苗,依据行距大小,按照预定留苗密度确定植株株间距,注意定苗前先查补漏苗。

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尤其是晚播田块更要搞好中耕松土和除草工作。

5.2大田管理
5.2.1适当促控
对冬前旺长田块,可采用深锄断根,摘去老叶和适量绿叶,控制旺长;对僵苗、弱苗田块可适量补施速效肥料,促进植株生长。

5.2.2防冻保苗
药剂防冻:喷多效唑。

在6~7片真叶时,亩用15%多效唑粉剂50克对水50公斤,配成150毫克/公斤溶液喷施,能有效地增厚叶片,抑制根茎延伸,增强抗冻能力;培土防冻:在8~9片真叶时第一次中耕培土,围好根颈,但不得聚起叶片;12月上中旬二次复培,要求培厚培严实,防止根颈外露受冻;灌好冬水。

在日平均气温降至4℃~5℃时进行冬灌,浇足浇透,但注意不留积水,浇后合墒中耕保墒。

5.2.3早春灌保墒促发
早灌返青水。

返青水要早灌轻灌,在2月中下旬土壤解冻后及时浇灌,促进油菜早发稳长。

结合春灌要施好返青抽苔肥。

已冬灌的地区一般不再春灌,以防植株徒长和病害蔓延。

中耕保墒。

春灌或雨后要合墒浅锄保墒,抽苔期结合中耕培土,可破坏菌核病的子囊盘,减
少病害发生机率和保墒防倒。

6防治病虫害
6.1地下虫害
亩用4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拌毒土40~50公斤,结合深耕施入土壤,既能有效的毒杀茎象甲成虫,又能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6.2主要虫害
本地区春季为害油菜的害虫以蚜虫、蓝跳甲和茎象虫甲、潜叶蝇为主。

病害主要是菌核病。

3月上旬,可根据田间虫情,用40%乐斯本1000倍液或者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喷雾。

4月中上旬开展“一喷三防”,及喷施10%的吡虫啉3000倍液、硼砂(0.1~0.2公斤)、尿素(0.2~0.3公斤)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起到壮荚增粒,杀蚜虫的作用。

4月中下旬对点片发生蚜虫喷10%吡虫啉4000倍液防治。

6.3主要病害
本地区以菌核病为主,霜霉病和白锈病很少发生。

采取合理轮作,培育壮苗,控制氮肥施用,春季中耕培土,苔花期摘除枯黄老叶、病叶等并辅之以适当的药剂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常用药剂为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菌核净或速克灵等。

7适期收获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收获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当全田角果80%左右呈现淡黄色,主轴上面大部分角果呈现黑褐色时收获;二是收回的油菜植株要堆垛促进后熟,及时打晒、加工,防止发霉变质影响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