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下山虎白珠树
瑶山瑶药好 遍栽“摇钱草”--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下种药产业勃兴

共注森林瑶山瑶药好遍栽“摇钱草”—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下种药产业勃兴文、图/广西林业记者蒋林林山上种有“摇钱树”,树下再种“摇钱草”。
金 秀瑶族自治县引导群众林下大种中草药,再造瑶药新 优势,产业勃兴,“两山”梦圆。
据统计,截至2020年7月,全县林下种植中草药 总面积10.93万亩,其中1192个贫困户种植4.33万亩。
2019年全县林下种植中草药产值2.8亿元,亩均年产 值约2562元,相当于速丰林亩均年产值约600元的4倍 多。
全县9600户3.37万人受益,其中贫困户2578户1.03 万人,人均年增收3800多元。
宝山名药渐少林下再造优势三角乡甲江村瑶族妇女冯凤兰对瑶医药感情深下图:长垌村杉木林下灵芝种植已成为群众的脱 贫产业,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厚她年轻坐月子时,家里老人卜.山采集草珊瑚、鸡 血藤、黑老虎等中草药,熬水给她药浴,帮她身体 迅速复原。
期间,还挖回一种名为黄花倒水莲的中草 药,跟鸡肉煲汤为她滋补在缺医少药、交通不便的 年代,瑶医药成了瑶族同胞防病强身的护身符,遇到 突发急病还是救命法宝。
金秀瑶族自治县总人口约16万人,土地面积370.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7.51%,位居全区第二,接近全 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县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 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 植物资源县域内已知维管束棺物2335种,其中1351 种属于药用植物,占58%。
T•&年来,金秀瑶族同胞熟知大瑶山丰富的中草 药资源,形成独特的瑶族医药文化,归纳了五虎、九牛、丨•八钻、七十二风等丨()4种常用瑶药:10多年前,随着公路向大瑶山深处延伸,药商在 每个H•设置收购点,将中草药大车运往山外冯凤兰回忆说,以前,黄花倒水莲、草珊瑚、黑 老虎等中草药,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她曾见过灌木 类的黄花倒水莲被人整株连根挖起,重达200多斤。
不 少长成百年古藤的黑老虎,也被连根挖起,重达1000 多斤许多生长数卜年乃至上百年的中草药,最终没 能逃脱灭顶之灾。
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基源植物大全8.23

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基源植物大全瑶族长期以大山为依托,生活、生产于大山,长期过着靠山吃山,与世无争的生活,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大自然不懈斗争。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治疗方法.其中使用的各种中草药被归类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五虎上山虎(少花海桐);下山虎(滇白珠);入山虎(两面针);毛老虎(羊踯䠱);猛老虎(白花丹)九牛黑九牛(威灵仙);蓝九牛(三叶木通);白九牛(尾叶那藤);青九牛(宽筋藤);黄九牛(蝉翼藤);紫九牛(翼核果);红九牛(毛杜仲藤);橙九牛(尖山橙);绿九牛(山牵牛)十八钻麻骨钻(买麻藤);大钻(黑老虎);大红钻(异形南五味子);小钻(南五味子);小红钻(冷饭藤);黄钻(东南五味子);白钻(绿叶五味子);铁钻(瓜馥木);九龙钻(龙须藤);槟榔钻(大血藤);铜钻(定心藤);六方钻(翅茎白粉藤);四方钻(翼茎白粉藤);黑钻(柠檬青风藤);双钩钻(钩藤);葫芦钻(石柑子)七十二风浸骨风--藤石松;龙骨风--桫椤;石上风--长叶铁角蕨;麻骨风--小叶买麻藤;鸡爪风--假鹰爪;牛耳风--黑风藤;假死风--山胡椒;金线风--粉叶轮环藤;冷骨风--萍蓬草;大肠风--苎叶蒟;小肠风--山蒟;四季风--丝穗金粟兰;九节风--草珊瑚;慢惊风--金线草;牛膝风--土牛膝;暖骨风--毛瑞香;保暖风--结香;红节风--北酸觉杆;独脚风--薄叶红厚壳;半边风--翻白叶树;金骨风--算盘子;入骨风--常山;鬼刺风--莓叶委陵菜;扭骨风--榼藤;七爪风--深裂锈毛藤;南蛇风--喙荚云实;鸭仔风--大果油麻藤;金钱风--排钱树;五层风--野葛;九层风--密花豆;半荷风--半枫荷;五爪风--粗叶榕;追骨风--薜荔;刺手风--珠芽艾麻;过山风-过山枫;黄骨风--多花勾儿茶;倒丁风--雀梅藤;扁骨风--扁担藤;走血风--飞龙掌血;大散骨风-灰背清风藤;小散骨风--簇花清风藤;八角风--八角枫;九季风--白簕;三角风--常春藤;阴阳风--树参;鸭脚风--鹅掌柴;鹞鹰风--通脱木;竹叶风--百两金;血风--走马胎;走马风--心叶紫金牛;酸吉风--酸藤子;破骨风--清香藤;羊角风--羊角拗;爬墙风--络石;大白背风--球兰;水浸风--风箱树;鸡场风--牛白藤;急惊风-白马骨;鹰爪风--钩藤;黑节风--接骨草;白面风--羊耳菊;细接骨风--小驳骨;大接骨风--黑叶小驳骨;粘手风--尖尾枫;穿骨风--大叶紫珠;过墙风--臭牡蛎;红顶风--鎮平;五指风--黄荆;钻地风-活血丹;来角风--山姜;过节风--开口箭;穿心风--穿心藤。
104味瑶药(上)

104味瑶药(上)⼗⼋钻——⽩钻别名:⾎藤、⽩背铁箍散来源:五味⼦科边缘罗裙⼦(SchisandrahenryiClarkeVar.marginalisA.C.Sm)的⼲燥藤茎功效:风药。
祛风、利湿、消肿、舒筋活⾎、⽌痛⽣肌、拔毒、强筋⾻⼤⾎藤⼗⼋钻——铁钻?别名:笼藤来源:番荔枝科⽠馥⽊(Fissistigmaoldhamii(Hemsl.)Merr.)的根功效:打药。
祛风除湿、镇痛消肿、活⾎化瘀⼗⼋钻——黄钻别名:铜罗紧、过⼭标、黄⽪穿破⽯来源:蔷薇科梨叶悬钩⼦(RubuspirifoliusSmith.)的⼲燥根、藤茎功效:风药。
活⾎⽌⾎、祛风散寒、消肿⽌痛⼗⼋钻——黄红钻别名:青⽵藤、胆草来源:⽊犀科厚叶素馨(JasminumpentaneurumHand.-Mazz.)的⼲燥全株功效:风药。
清热解毒、祛瘀⽣新、驳⾻⽌痛⼗⼋钻——⿇⾻钻别名:六节藤、⽩钻、⿇⾻风、⼭花⽣、⼤叶买⿇藤来源:买⿇藤科买⿇藤(GnetummontanumMarkgr.)的⼲燥全株功效:祛风除湿、活⾎散瘀、消肿⽌痛⼗⼋钻——葫芦钻别名:爬⽯蜈蚣、藤菊、巴岩⾹、上树葫芦来源:天南星科⽯柑⼦(Pothoschinensis(Raf.)Merr.)的⼲燥全草功效:打药。
清热解毒、凉⾎⽌⾎、利尿消肿⼗⼋钻——⿊钻别名:⿊风藤、⼤发散、三天出⼯来源:清风藤科⽑萼清风藤(SabialimoniaceaWall.Var.ardisioides(Hook.etArn.)L.Chen)的⼲燥茎、叶功效:打药。
祛风除湿、散瘀⽌痛、利湿消肿⼗⼋钻——槟榔钻别名:过⼭风、梅花钻、红藤来源:⽊通科⼤⾎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Wils.)的⼲燥藤茎功效:打药。
活⾎祛瘀、消肿⽌痛、通经活络、杀⾍⼗⼋钻——⼤钻别名:⼊地麝⾹、过⼭⾹、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冷饭团来源:五味⼦科冷饭团(Kadsuracoccinea(Lem.)A.C.Smith)的根⽪或根功效:风药。
下山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下山虎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
那么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
那么对于下山虎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小叶石仙桃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物广西芒毛苣苔的全株。
【原形态】广西芒毛苣苔攀援小灌木。
茎长约1m,无毛,不分枝或有少数短分枝。
叶对生,无毛;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 2.2-5cm,宽 1.4-2.4cm,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宽楔形或楔状圆形,全缘。
花1-2朵簇生于腋生和短枝上;花萼5裂;花冠2唇形,长2-2.3cm;花萼和花冠外面无毛或近无毛;能育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上部,稍伸出;雌蕊子房线形,柱头近球形。
蒴果近线形。
花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石灰岩山林中的树上、石上或悬崖上。
【功能主治】止咳;止痛。
主咳嗽;坐骨神经痛;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洒。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下山虎的功效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合理的食用下山虎,以便于缓解病症带来的痛苦。
白珠树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白珠树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导语:白珠树的作用有哪些?白珠树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
白珠树的作用有哪些?白珠树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白珠树。
【别名】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
【来源】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以全株入药。
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
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寒疼痛。
风寒感冒。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面介绍了白珠树的一些基本常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于白珠树的了解会更多一些。
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其它药材还有很多,有时间的话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瑶药上山虎崖花海桐

生于山坡疏林或灌丛中。产于广西藤县、贺州、钟山、富川、昭平、蒙山、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河南等省份。
采集加工
全、树皮、叶,味苦、辛,性温。种子,味苦,性寒。
功效
根、树皮、叶,祛风活络,散瘀止痛,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种子,涩肠固精,清热消肿。
化学成分
药理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药理参考文献
附注
与本种效用近同,形态相似亦称上山虎的有光叶海桐PittosporumglabratumLindl.,不同在于其子房无毛,蒴果卵形,长达2.5厘米;少花海桐Pit-tosporumpauciflorumHook.etArn,不同在于其叶狭长圆形或狭倒披外形,最宽2.5厘米,萼片较长,4~5毫米,果柄较短1~1.5厘米。
瑶药上山虎崖花海桐、来了亮、满药物
一级分类
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
二级分类
五虎
分类
上山虎
年份
faauxgemhndomhmaauh
别名
崖花海桐、来了亮、满山香、五月上树风
来源
海桐花科植物海金子PittosporumillicioidesMakino的根、茎、叶。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1~6米;小枝轮生,无毛。单叶互生,近集生于枝项,叶片倒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5厘米,顶端民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波状。伞房花序项生,有花1~12朵;花5数,淡黄白色,萼片长约2毫米,花瓣长8~10毫米;子房上位,密生短毛。蒴果圆球形或呈三角状球形,长约1.5厘米,果柄长2~4厘米,种子暗红色。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传统应用
治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小儿麻痹后遗症、产后风瘫、坐骨神经痛、牙痛、胃痛、高血压、哮喘、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疔疮、过敏性皮炎。
瑶药“猛老虎”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概述

比例与 白花丹醌呈剂量 依赖性 效 应关系 ( 0 0 ) P< .5 。首次证
实白花丹醌能够 抑 制 急 性早 幼 粒 细 胞 白血 病 ( P 细胞 系 A L) N 4的增殖 、 B 诱导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 期进程 。 13 保肝作用研究 、 赵铁建等 应用四氯化碳建 立化 学性肝
Hale Waihona Puke d, ) 对小 鼠体重 、 行为 、 进食 、 皮毛 、 眼和黏膜 、 呼吸 、 四肢活动均 肝纤维化 的作用。认为 肝纤维 化减轻 主要与 本方药能 增加肝
0 ) 神经癌细胞 ( - ) 肺癌细胞 ( uO 有较好 的抑制生长 细咆的作用关系更大。 4、 N0 、 4 L- M) Ⅱ 、.6 Ⅱ 、.9 d0 234 d 0461 Ⅱ ; 14 抗炎与致炎作用 不 同剂量 的 白花丹醌可分别产 生抗 炎 d . 对肝癌细胞 H p 2抑制作用差 , , 09 79mgml eG I 。 .3 / 。白花丹 和致炎两种截然不 同的作用 , C为 其原 因与 抑制花生 四烯酸 ( ) 从 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乳 腺癌 细胞 ( r-4 、 Be ) 神经癌 细胞 ( -4 、 0 N0 ) 肺 癌 细 胞 (L -M ) u O 、肝 癌 细 胞 H p 2 的 I 分 别 为 eG C
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0 0 ) P< . 1 。与治疗组 相 比, 差异 无显著
组肝汇管区周围可见个别肝细胞小灶性坏死 。刺激性试验 : 家 性( 0 0 ) P> .5 。提示 白花丹 水煎液 对 C I 导致 的小 鼠急 、 CA 慢
兔经 3个月滴眼未发现病 变。黄琳 芸等 白花 丹全草 水提物 性化学性肝损 害均 有一定 的保 护作用 。覃贵 伦等 报道 , 用
瑶药入山虎入地金牛

8.其他作用香叶木甙有明显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给药抗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的ED50为100mg/kg[17]。两面针结晶-8对小鼠血浆cAMP和cGMP的含量无明显影响[18]。两面针根水提取物用于腹部浸润麻醉时,2~6min出现局部麻醉作用[19]。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HisashiIshii,etal.《药学杂志》(日),1984,104(10):1030.
[2]FangShengDing,etal.JOrgChem,1993,58(19):5025.
[3]黄治勋等:《化学学报》,1980,38(6):535。
[4]王玫馨等:《药学通报),1981,16(2):114
[5]陈元柱:《化学学报》,1989,47(11):1048。
[6]Arthur HR,etal.JChemSoc,1956:632.
[7]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7。
药理参考文献
[1]曾雪瑜等:《中草药》,1980,11(5):220。[2]曾雪瑜等:《药学学报》,1982,17(4):253。[3]洪庚辛等:《药学学报》,1983,18(3):227。[4]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759。[5]曾雪瑜:《中草药》,1988,19(6):266。[6]王玫馨:《药学通报》,1981,16(2):114。[7]Hamlin RL,etal.CA,1997,87:145670z. [8]Addae-Mensah,etal.CA,1990,112;48468s. [9]樊亦军等:《中国药理学报》,1981,2(1):46。[10]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4,772。[11]黄治勋等:《化学学报》,1980,38(6):535。[12]SethiV S.C A,1976,85:137193q. [13]SethiV S.C A,1977,87:145564t. [14]Tang SD,etal.JOrg Chem,1993,58(19):5025. [15]Wang LK,etal.ChemRes Toxicol,1993,6(6):813. [16]温尚开:《中草药》,1995,26(4):215。[17]ParrmarNS,etal.CA,1970,90:97620w. [18]曾雪瑜等:《广西医学》,1987,9(5):260。[19]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88。[20]Cheng CC,etal.CA,1978,88:98964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分类
老班药(瑶族经典用药)
二级分类
五虎
分类
下山虎
年份
njiecgemhndomhmaauh
别名
白珠树、满山香、石灵香
来源
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leucocarpaBl.var.crenulata(Kurz.)T.Z.HSsu的全株。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达3米,全株有芳香气味。小枝左右曲折,无毛,红色。单叶互生,卵状长圆形,长7~8厘米,宽3~4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微心形或圆形,边有钝齿,略背卷。总状花序腋生,花钟状,5裂,绿白色。蒴果球形,包于肉质宿存萼内,呈浆果状,熟时紫黑色。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态分布
生于山地林绿和荒山草地上。产于广西的上林、马山、那坡、隆林、凌云、乐业、天峨、南丹、罗城、融安、三江、鹿寨、金秀、蒙山、贺州、钟山、兴安、资源等县市;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鲜或阴干备用。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健胃消食。
传统应用
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寒疼痛、急性肠炎、痧气、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产后风瘫、尿闭、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9~60克,水煎或配猪瘦肉、猪骨头炖服或浸酒服;外用全株适量,水煎洗。
方例
1.风湿痹痛下山虎(白珠树)、半荷风(半枫荷)、双钩钻(钩藤]、四方钻(四方藤)、九层风(鸡血藤)、大肠风(光轴叶苎蒟)、小肠风(山蒟)各10克,水煎服。2.浮肿下山虎(白珠树)、上山虎(海金子)、片亮(盐肤木)、温罗敌(大芦)根,九层风(鸡血藤)、九节风(接骨金粟兰)、过山风(南蛇藤)、白面风(羊耳菊)各10克,扁化(金耳环)6克,水煎服。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0.5%~0.8%。其中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
药理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药理参考文献
附注
孕妇忌服。
出处
中国瑶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