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炼字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方法技巧(含练习)一、诗歌炼字常见题型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二、诗歌炼字的概念何为炼字?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三、炼字的类型炼哪些字呢?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总结: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数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有趣味。
颜色词: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有身临其境之感。
注意:有些拟声词本身也属于叠词四、答题技巧概括1、解释该词的含义或者指出这个字的修辞手法(拟人、双关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明作用:或渲染气氛(烘托意境)或表达情感或心情等五、经典例子分析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1)诗人缅怀追念,联想到过去现在都看不见赏识人才的明君,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孤独悲凉的情感。
(2)示例一:“悠悠”意指辽阔遥远,营造了苍茫辽远的意境,反衬(衬托)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古诗词鉴赏炼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一、炼字类(一)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1、一般动词【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例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体会意境)【例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例4】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物及人思考)【例5】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参考答案】①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②“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③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④“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⑤“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活用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最典型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三)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古诗词中的炼字艺术

绿杨烟外晓寒轻,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春意闹 春意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 <<人间词话>>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 著一 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 境界全出” ‘闹’字,境界全出”,你 认为这个“ 用得好不好? 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为什么?
关 于 炼 字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
明确古诗中词语鉴赏主要内容 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的鉴赏, 主要是指动词和形容词的鉴赏, 动词 的鉴赏 数词(重点鉴赏) 数词(重点鉴赏)
“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 红 又不单指花朵, 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 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 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 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 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绿” 不单指绿叶, 不单指绿叶,还指将要到来的盛 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春 夏,这里 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伤春 之感。 之感。
赏析“感时花溅泪,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 花鸟本是毫无感情可言, 析:花鸟本是毫无感情可言,这里 运用拟人手法 将其人格化了。 拟人手法, 运用拟人手法,将其人格化了。但 因感时恨别, 因感时恨别,使诗人见了反而泪落 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 乐景衬哀情, 心惊。这样以乐景衬哀情,就使哀 情更哀了。 情更哀了。
炼字的主要对象: 炼字的主要对象:
动 词:富有动态 生动形象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专题04 古诗词语言鉴赏之炼字(解析版)【考点穿透】诗歌鉴赏中“炼字”题型的答题步骤和技巧一、“炼字”题常见问题类型1.诗中某个字用得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简要分析它好在哪里。
2.某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说出你的理由。
3.本诗中的某字,在其他的版本中作某字,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4.赏析本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者分析某字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技巧在进行炼字题的解答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让我们赏析的这个字是哪一类型。
在高考题目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型有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一)动词动词是在炼字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
一些动词有着一词多用或者是活用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所以在炼动词的时候不仅要强调用的准确,还应该强调用的巧妙。
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的热烈,甚至能够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的蝶蝶飞舞的热闹景象,完美地将春天这种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形容词在古诗词中,少不了对各种景物进行描写,诗人在描写的时候就需要运用一些形容词来将抽象的景物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玉阶空伫立,速鸟归飞急。
”其中“空”字表达白白地、孤独地意思。
一个空字将诗人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和惆怅表现出来,使主题更加鲜明。
另一种情况是,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作动词,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其中“红”和“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本诗中被用作动词,既能够表示鲜明的色彩,又能够体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数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能够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四)叠词在古诗中诗人运用叠词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增加古诗的韵律,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

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方法技巧(含练)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炼字则是深入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炼字的技巧和练,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人的用字之美,进一步提升古诗词的鉴赏水平。
以下是一些炼字方法技巧和练,希望能对提升你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1. 注重字形古代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不同的字形包含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炼字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字形的特点,比如笔画的书写顺序、线条的曲直等,进而理解古人用字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2. 牵线起意古诗词通常采用典故、联想等修辞手法,通过字音、字形之间的联系来达到意境的表现。
在炼字时,可以尝试将相似或有联系的字进行串联,通过牵线起意的方式,从字形中感受古代诗人的文化智慧和意蕴。
3. 对比反衬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相近或相反的字眼来表现艺术效果。
炼字时可以注意观察诗句中对比反衬的字眼,比较其字形、字义和表达方式,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4. 品味用典古代诗词中常常含有典故和古代文化的引用,炼字时可以对典故进行深入了解,并品味其中的意蕴。
通过掌握用典的情境和意义,能够更好地领会古人的用字选择和修辞手法。
5. 练写字除了观察和理解古人的字形和意境,进行实际的字写练也是提高炼字能力的重要方法。
可以选择经典古诗词中的词句进行书写,注重每个字的书写顺序和笔画结构,使自己的字迹更加工整和优美。
希望以上的炼字方法技巧和练习,能够帮助你在古诗词鉴赏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不断地炼字,你将更深入地体悟到古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加油!。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

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古典诗文2014-02-27 19345d56b7b40102ehhm高考古诗鉴赏炼字题型答题技巧与模式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答题示例3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诗词炼字题答题步骤

诗词炼字题答题步骤
哎呀呀,咱来说说诗词炼字题的答题步骤哈!
第一步,那肯定得先找到那个要咱分析的字呀!就好比在一大片花丛中找到那朵最特别的花一样。
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咱要重点关注的呀!(例子:就像在一堆玩具中找出最喜欢的那个小汽车。
)
第二步呢,咱得说说这个字在诗里原本是啥意思,再讲讲它在这儿又有啥特别的含义。
这就像了解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样重要呢!(例子:就像知道一个朋友以前什么样,现在又有了哪些变化。
)第三步,得分析分析这个字对整首诗的意境营造起到啥作用啦!是让诗变得更生动了呢,还是更有意境了呀。
这就好像给一幅画加上了最关键的一笔色彩!(例子:就如同给一个房间摆上了最漂亮的装饰品,让整个房间都不一样了。
)
第四步,可别忘啦,要讲讲这个字对诗人情感表达的影响呀!它是不是让诗人的情感更强烈了,或者更细腻了呢。
这就跟听一首歌曲,能感受到歌手的喜怒哀乐一样。
(例子:好比从一个人的笑容里看出他是真开心还是假开心。
)
最后呢,总结一下,这个字就是整首诗的闪光点呀,没了它可就差了那么点儿意思呢!(例子:就像一顿饭里的那道最可口的菜,缺了它总觉得不完美。
)
我觉得呀,诗词炼字题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探秘之旅,咱得仔细去寻找那些隐藏的精彩之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诗词的魅力呀!所以呀,大家以后遇到这种题,可别慌,按照这几步来,肯定能答得棒棒哒!。
古诗词炼字 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

古诗词炼字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今天给各位分享古诗词炼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古诗词中的“炼字”古诗词中的“炼字”古诗词中的“炼字”曾卉古人很讲究炼字古诗词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因反复“推敲”字词而闻名的贾岛说:“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由此可见,古诗词中的炼字非常重要,那么何为古诗词中的“炼字”呢?轿携简单来说,就是以最生动、贴切的字来表现古诗中的人、事、情、理,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古人经常在哪些字上下功夫呢?从语法上来讲,动词、形容词、虚词、名词、数量词(一、千……)、叠词(凄凄、惨惨、戚戚……)、拟声词都可以炼,但最为常见的是炼动词和形容词。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为例,其中第三、四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中的“敲”字用得极为巧妙,首先古诗词炼字我们从诗题中的“幽”推断此处环境清幽,少有人来往。
再由“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两句可知:安闲的居住之处少有邻居挨在一起,一条长草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
如果用“敲”字一来可以突出夜深人静时的声响,二来可以体现诗人不确定屋里是否有人,符合当时的情境。
贾岛在炼“敲”字的过程中,想到了很多字,如僧“推”月下门,这个“推”字用在此处不仅显得诗人不礼貌,而且给读者一种屋里有人的感觉,不能体现居住之处的荒芜。
又如僧“开”月下门,一个“开”字说明诗人可以随意出入,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而僧“撞”月下门的“撞”字用得太粗鲁,不符合诗人的身份,这样对比看来,唯有“敲”字贴切自然,真可谓是: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从上面的示例来看,炼字有以下四个原则:古诗词炼字我们再来看白居易《暮江吟》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里的“铺”字用得很平缓,给人柔和、亲切、安闲之感,如果用“落”或“入”字虽有动态美,但破坏了诗歌整体意境上的宁静,而“照”字可推测阳光较为强烈,不符合傍晚时分阳光柔和的特点猛祥,可见在炼字的过程中符合诗歌的意境是炼字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炼字技巧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古典诗歌鉴赏炼字题之答题技巧
——雷定明
一、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作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活动简练精美、形象深动、含蓄深刻得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炼字。
二、炼字的大致范围
从常见的古诗词内容看,炼字手法往往体现在以下几类词中:
1、动词。
这些动词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能化美为媚。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一个“弄”字再现出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韵。
一个“闹”字展示出诗人心头所感到的蓬勃春意。
2、形容词。
巧用形容词,可以绘景摹状,具有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个形容词,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数量词。
数量词往往含虚数的意义,有很好的烘托作用,能增强诗句的表现力。
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高明的诗人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再有白居易的《惜牡丹花》中“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其中的“两枝”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4、虚词。
虚词用得好,往往具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的美学效能。
如杜甫的《上兜率寺》中“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一句,仅“有”“自”两字,将空间与时间结合,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见于言外。
如果说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减其色。
三、问题形式: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四、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a、点出该字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
b、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c、或对诗人表达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五、答题模式:
ⅹⅹ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
“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例2 宿江边阁——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问:颔联是诗中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
其中的“宿”字和“翻”字用得非常精妙,请简要说说二字“妙”在何处。
“宿”有休息(停留)的意思,“翻”有翻滚的意思。
“宿”字化动为静,把本没有生命的云彩写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拟人),让人感觉到那薄薄的云层飘浮在岩腹里,就象栖宿在那儿似的。
“翻”化静为动,诗人借动的江水写静的月影,使江面上静静的月影有了动感,江上波涛腾涌,一轮孤烛的明月映照水中,好象月儿在随浪不停翻滚。
两个动词用得自然稳贴,的确十分精妙。
例3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找出关键词。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
例4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
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是本诗的诗眼,用得最妙,如若把它改成“看”“望”等就大失其趣,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比较鉴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点作用)
例5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释字义)。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描景象)。
“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