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酸的性质酸的个性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所处地位本节课内容处于第八单元<<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碱指示剂、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浓硫酸的腐蚀性等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对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概括,而且是学生第一次概括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它对学生今后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培养学生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制取四色花的实验,能说出实验现象,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通过观察方程式的规律,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表示出酸化学性质的通式。

3.通过小组讨论,能从微观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难点:用微观粒子解释酸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酸家族”送的礼物-四色花,引出问题四色花到底具有哪些颜色,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起走入酸的化学性质的世界。

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二、讲授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的有目标,听的有方向)过渡语:小花已经准备好了,到底是哪些颜色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索。

2.学生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利用桌面的仪器并结合课本实验1,进行探究实验并总结现象。

现象:分别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分别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总结:动手在黑板上贴出红色花瓣儿磁卡。

(设计意图:学会观察记录现象)过渡语:花瓣的第一种颜色是红色,那么小花还具有哪些颜色呢?请同学们利用仪器并结合课本实验2进行探究。

九年级上科学《常见的酸》演示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上科学《常见的酸》演示课件浙教版

例: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例: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26
三、酸的通性
4、酸 + 碱 = 盐 + 水。
例:NaOH + HCl= NaCl + H2O 5、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
一、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铁、镁、锌、铝等活泼金属 ②反应现象(铁):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③化学方程式:Fe + 2HCl = FeCl2 + H2↑
3
一、盐酸(HCl)——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①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氧化铜 ②反应现象:铁锈:红褐色的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氧化铜: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溶 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③化学方程式: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CuO + 2HCl = CuCl2 + H2O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①与硫酸反应的物质: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②反应现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3
二、硫酸(H2SO4)
(2)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与硫酸反应的物质:铁、镁、锌、铝等活泼金属 ②反应现象(锌粒):有气泡产生 ③化学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 H2↑

探索物质的变化复习讲义

探索物质的变化复习讲义

探索物质的变化的复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3.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 CuSo4·5H2OCuSo4+2NaOH===Cu(OH)2↓+Na2SO4CuSo4溶液为蓝色用途(1)可以用CuSo4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性质:(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碱=盐+水3HCl+Al(OH)3=AlCl3+3H2O 2HCl+MG(OH)2=MgCl2+2H2OHCl+NaOH=NaCl+H2O(3)酸+盐=新酸+新盐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化学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2气体(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实验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5.酸的个性:(1)盐酸(HCl)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化学方程式: HCl+AgNo3=AgCl↓+HNO3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2)硫酸(H2SO4)A.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时,可发现很热.C.浓硫酸有脱水性,当滴在纸上时,会使纸变黑(化学性质)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用它来用干燥剂(物理性质)E .检验稀硫酸(或-24SO )——取少量待检液体取于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溶液和稀3HNO ,有白色沉淀产生(3)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2BaCl 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4)硝酸(3HNO ) A .挥发性; B .腐蚀性; C.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贮存在棕色瓶中)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1.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离子(-OH )化合物叫做碱.2.碱的性质:(1)碱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碱使无色酚酞变红,使紫色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2)碱+酸盐+水 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O H NaCl HCl NaOH 2+=+ O H SO Na SO H NaOH 2424222+=+ 用途:A.治胃病; B.用熟石灰[]2)(OH Ca 改良酸性土壤.(3)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实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2C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2)(CO OH Ca +(4)碱+盐=新碱+新盐实验一:氯化铜溶液(蓝色)氢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Cl OH Cu NaOH CuCl 2)(222+↓==+实验二:氯化铁溶液(黄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NaCl OH Fe NaOH FeCl 3)(333+↓=+3. 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NaOH )A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B 、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同时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需密封保存.C 、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 、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E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a.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已变质:↑++==+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b.加入氯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Cl CaCO CaCl CO Na 23232+↓==+c.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已变质:NaOH CaCO OH Ca CO Na 2)(3232+↓==+F 、氢氧化钠变质后除杂方法:)(32CO Na NaOH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 N a O HC a C O OH Ca CO Na 2)(3232+↓==+ G 、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干燥剂,可以干燥氢气和氧气,不能干燥2CO 和2SO(2)氢氧化钙[]2)(OH CaA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B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C 、O H CaCl HCl OH Ca 22222)(+==+ O H CaSO SO H OH Ca 244222)(+==+(3)鉴别2)(OH Ca 和NaOH 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2CO 气体(或各滴入32CO Na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2)(OH Ca ,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盐的概念—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合的化合物.1、几种常见的盐:(1)俗名:纯碱或苏打 (2)结晶水合物:O H CO Na 23210⋅(3)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 (4)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显碱性2.碳酸钙(3CaCO )(1)是大理石、石灰石、贝壳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2)3CaCO 是一种难溶的盐;(3)O H CaCO CO H OH Ca 233222)(+↓==+(4)碳酸盐的检验:加稀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食盐(NaCl )(1)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2)33NaNO AgCl AgNO NaCl +↓==+三、盐水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4)某些盐加热易分解↑++==22334CO O H NH HCO NH四、盐的制取1.酸、碱、盐的溶解性:-OH 只有+K 、+Na 、+4NH 、+2Ca 、+2Ba 溶. -3NO :全溶:-Cl 只有AgCl 不溶 -24SO :只有4BaSO 不溶 -32CO :只有+K 、+Na 、+4NH 溶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手互相交换成份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3.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1)反应物中没有酸时,反应物必须都能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中的一种。

九上第一章酸碱盐知识点完整整理

九上第一章酸碱盐知识点完整整理

第1节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 物理变化(1) 概念: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2)现象: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或状态发生变化,或者形状和状态都发生变化。

注意:电灯泡(电炉丝、电饭煲等)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能量间的转化,由电能转 化为热能、光能。

2、 化学变化(1) 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2)现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加热时水变为水蒸汽,电灯泡(电炉丝、电饭煲等)通电发光、放热等是物理变化。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观察化学反应通常要注意: (1)反应前的现象(2)反应中的现象(3)反应后的现象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2)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①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

蓝色固体②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③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 CuSO = Na z SQ +Cu (OH )2 J ④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

(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 5H 2O = CuSO 4 + 5H 20⑤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 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CuSO4+ 5H 2O === CuSO 4 • 5H 2O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初中化学对酸的定义

初中化学对酸的定义

初中化学对酸的定义酸,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吧?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那一杯酸酸的橙汁,真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究竟什么是酸呢?要知道,酸可不仅仅是味道酸那么简单。

它们可是化学界的明星呢,简直就像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小人物。

酸的定义嘛,可以说是相当简单。

酸是指那些能在水中释放出氢离子的物质。

哎,听起来有点抽象对吧?想象一下你吃到的那些酸梅,咬一口,唇齿间的那股酸劲,简直让人瞬间清醒!这就是氢离子在作怪。

说到酸,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酸碱中和反应”了。

这东西就像一对欢喜冤家,酸和碱相遇,总是能够产生一些让人惊喜的结果,往往还能生成盐和水。

就好像老王和小李,两人总是斗嘴,但总能把事情搞定。

听说酸的种类可多了,像是盐酸、硫酸、醋酸等等,每种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想象一下,盐酸就像个性张扬的小女孩,酸得让人直打哆嗦;而醋酸则是温柔细腻,时常出现在我们的厨房,给菜肴增添风味。

真是让人头疼又让人爱。

酸的性质也非常有趣。

它们一般都是无色的液体,但一碰到指示剂,立马就显现出它的真实身份。

就像变色龙,瞬间让你知道你在跟哪个“角色”打交道。

比如,蓝色的石蕊试纸遇到酸,立刻变成红色,仿佛在大喊:“我就是酸!”。

这种变化可真是神奇,让人看了忍不住想鼓掌叫好。

我们常常会听到“酸甜苦辣”,这是生活的真谛呀!酸代表了一种刺激,人生的酸楚也正是如此。

虽然酸的味道让人皱眉,但生活中那些苦涩的经历也正是成就我们的重要部分。

酸就像一种提醒,告诉我们生活不总是甜蜜的,也会有些酸涩的时刻。

你想想,酸的东西常常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正如生活中的挑战,虽然辛苦,但却能让人变得更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酸还有一种环保的魅力。

许多酸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比如柠檬酸,它可是我们健康饮食的好伙伴。

在水果中,柠檬酸帮助保持新鲜,增加风味。

这就像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在平淡的日子里找到惊喜。

酸在化学反应中,也常常充当着“帮手”的角色,帮助其他物质发生变化。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 + 碱—-—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4、金属氧化物 +酸——-—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5、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 FeSO4 +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②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 )7、酸的个性1)浓盐酸(HCl)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教案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教案 浙教版

§1.2探索酸的性质(3-4课时)【教学目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共性和三种常见酸的个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难点:酸的共性和个性的生活应用【教学准备】实验仪器:第一课时:盐酸、硫酸(浓,稀)、硝酸、,酚酞、石蕊试剂,蓝色红色石蕊试纸,白醋、水、酸果汁、盐酸,玻璃棒、点滴板第二课时:试管多支,盐酸、石蕊、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鸡蛋壳、铁钉(生锈的和不生锈的)、氧化铜,氧化铁粉末第三课时:试管、锌、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制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第四课时:浓盐酸、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试管、玻璃棒、烧杯,纸,硝酸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第四课时:查阅酸的用途,调查酸(雨)的污染【课时安排】共4课时,第1、2知识块1课时,第3知识块2课时(包括探究活动),第4知识块1课时。

【教学过程】验,课后继续课外探究:花的颜色除了和色素有关以外,和土壤的酸碱性是否有一定的关系习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HNO3B、NaHCO3C、H3PO4D、HI2、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和硫酸,并写出实验步骤3、思考:一位科学家在做研究时不小心将盐酸滴到了紫花上,紫花逐渐变红色。

看到这么个现象,许多问题在他的脑子里涌现出来,如果你是那个科学家,你会有什么问题,你会有什么想法?培养应用提高学生从现象和材料中提出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能力作业:预习酸有那些性质,找出更多的区别水和盐酸的方法为下节课做准备●板书一、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三种强酸和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二、酸碱指示剂第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上节课的作业题:除了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水和盐酸溶液?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自学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酸的共性1、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FeCl2 + H22、(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3、(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某某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第三课时。

初三探索碱的性质全

初三探索碱的性质全

ZnSO4 +
2NaOH =
Zn(OH)2↓ + 碱
Na2SO4 盐
盐 碱 共同点: 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三、小结:碱的通性:
石蕊
指示剂
变蓝 变红
盐+水
酚酞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碱+
酸 盐 盐+水 新碱 + 新盐
注意:
⑴只有可溶性碱才能满足以上四条性 质,难溶性碱只能满足第2条 ⑵第4条参加反应的盐和碱必需都是 可溶性的。
SiO2+2NaOH=Na2SiO3+H2O
思考:请你找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共同点:(从 物质的种类来分析) 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 2NaOH = Na2CO3 +H2O SO2 + 2NaOH = Na2SO3+ H2O
CO2、SO2 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Ca(OH)2 、NaOH都是: 碱 CaCO3、 Na2CO3 、 Na2SO3都是: 盐
C 二氧化碳气体 D 氯化钠溶液
4、下列关于碱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碱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 、非金属氧化物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非金属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 是中和反应。 D、 碱溶液只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O2 + 2KOH = K2CO3 + H2O
硫酸镁、硫酸锌等盐都能跟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和氢氧化 锌白色沉淀。
MgSO4 +2 NaOH = Na2SO4 + Mg(OH)2↓ ZnSO4 +2 NaOH = Na2SO4 + Zn(O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 【结论】
酸 生成了不溶于水和酸的AgCl白色沉淀。
的 个 性Leabharlann 【应用】用于检验盐酸或其他电离时能产生
Cl- 的化合物
联想:你还记得硫
4、浓盐酸有腐蚀性 酸的检验方法吗?
二、硝酸(HNO3)
二、
1、物性:纯净的HNO3是一种无色的 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硝 2、硝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里也能挥 酸 发出HNO3气体, HNO3气体与空气 的 里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硝酸小液滴,形 个 成白雾。 性
❖ 父:聪明吾儿,那你再看这平坦的大地又像什么? ❖ 女:(略思索)像方正的木板. ❖ 父:对,正如书中所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
棋局”。
背景: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周代
天圆地方---盖天说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太阳光
B 亚历山大 A 阿斯旺
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 -----浑天说
3、硝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三、浓硫酸( H2SO4)
1、物性: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 油状的液体,不容易挥发。常用的浓硫
三、 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是98%,密度为 浓 1.84g/㎝3 硫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酸 【思考】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 的 怎样处理?
个 【拓展与迁移】如果稀硫酸沾到皮肤或 性 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
东汉 张衡
麦哲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太阳光
B 亚历山大 A 阿斯旺
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地球缘何变形?
地球快速旋转:“坐地日行八万里”
眼睛

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红____
②能与碱反应,生成___盐__和__水_____ ③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盐__和_水__ ④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__盐___和_氢__气__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_新__盐__和__新__酸__
工业三强酸:盐酸(HCl)、硝
酸(HNO3)、硫酸(H2SO4)

怎样区分脱水
能干燥哪

性和吸水性?
些气体呢?
个 干燥剂与被干燥的气体不能发生反应。 性 硫酸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于生产
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 炼石油、金属除锈等,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三强酸的个性】
酸名称
个性
酸 浓盐酸 挥发性 瓶口形成白雾
的 个 性
腐蚀性 浓硝酸 挥发性 瓶口形成白雾
它们相同点是什么?
浓 不同点是什么?

你知道认识一种物质一
酸 一、盐酸(HCl) 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的 个
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性 1、物性: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
刺激性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带
黄色。常用的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约为
37%~38%,密度是1. 19g/㎝3 。
P13观察3:瓶口出现白雾;盐 酸具有刺激性气味。
腐蚀性
浓硫酸 腐蚀性 使用注意
脱水性 稀释方法
吸水性 干燥剂
【思考与讨论】
三强酸敝口放置,溶液质量增加的
巩 固
是_____,溶液质量减小的是_____,溶 质的质量分数怎样变?放置一段时间后这
些酸有无变质?
【性与拓讨论与交流】你还认识哪些酸?它们有哪些特
展 磷酸H3PO4:纯品为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
一、
雾是液滴悬浮在
浓 【猜一猜】 空气中的现象
闻气体气 味的方法

白雾是什么?怎样形成的?你猜想
酸 的依据是什么?
的 【结论】
个 性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浓盐酸挥发 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
触,形成盐酸小液滴,从而形成白雾。
【实验】 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什么?
浓硫酸的稀释实验


三、 确







的 个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 酸沿着器壁(或玻璃棒)慢慢 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不能把水倒入 浓硫酸中
性 【现象】 烧杯外壁很热。
3、浓硫酸易溶于水,溶解 【结论】 时放出大量的热。
【思考】为什么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 酸中稀释?
三、【思维方法】水与浓硫酸的密度比较、
宇宙星系合成照片
1961年4月12日
林前 苏 联 尤 里
地球上的朋友们,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 向大家报告,我们居住的地球原 来是一个如此蔚蓝浑圆的球体, 地表大都是海洋,不如称之为水
·
加 球,地球像我们看到的太阳、月 加 亮一样,高高悬挂在布满星斗的
太空中,发出蓝光。自古以来,
硫 酸
浓硫酸稀释放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导致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现象?

个 性
【分析】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流进浓硫 酸时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 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导致事故发生。
P14实验3:浓硫酸点在纸上现象:纸变黑
结论:4、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
三、 木材、纸张脱水碳化 硫 5、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
或斜方晶体,无臭,味很酸。性质相对稳
定,挥发性小;酸性中等。
醋酸CH3COOH:无色的液体,酸味很浓, 容易与水相混和,是有机酸。
【小结 】
本节课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 归 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纳 与 知识类: 三强酸的个性 小 结 方法类:观察实验现象,类比方法学
习、分析推理
“哈勃”
太 空 望 远 镜 拍 摄
人们一直在想象、探索地球形状
的本来面目,我是站在先辈们的
肩膀上来到太空的,我要感谢你
们,感谢你们细心的观察,大胆
的想象,勇敢的实践,我要代表
全人类对探索地球形状奥妙的所
有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从飞船上看地球 从外太空看地球
❖ 烈日下父女耕地
❖ 父:(边耕边擦汗)自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 下土。
❖ 女:(望头顶烈日)说:父亲,太阳又当头照了, 擦擦汗吧,它每天在天上东升西落,这天就好像 一口倒扣着的大锅啊。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酸的个性
【慧眼识酸】
现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请思
复 考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它们?说出方案。 习 酸 方案:用试管分别取少量稀盐酸和氯 的 化钠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能 共 变红色的是稀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 性 钠溶液。
什么是酸?酸有哪些共同的性质?酸为什 么会有这些共同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