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无刷直流电机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与控制技术是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和提高其性能的重要一环。

一、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动机。

其核心部件是电机转子上的永磁体,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机的运转。

相比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省去了电刷与换向器件,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二、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无刷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法主要包括电压控制调速和电流控制调速两种。

1. 电压控制调速电压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在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采用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调制技术。

PWM技术通过调整电压的占空比,使得电机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以不同的占空比工作,从而实现不同的转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大功率的无刷直流电机,其调速范围较窄。

2. 电流控制调速电流控制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线圈的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电流控制是在电机定子线圈中加回馈电阻,通过改变反馈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流。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控制参数易调,但是系统稳定性较差,无法适应负载的变化。

闭环电流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加入反馈环节,通过传感器测量电机的电流,并与设定的电流进行比较,通过PID控制算法来调整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适用于对转速精度和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应用。

三、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电机调速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

1. 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无刷直流电机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提速,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

无刷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

无刷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

生 PWM 信号,采集电机的驱动电流、电机端的反电
动 势 ,进 行 PID 运 算 ,构 成 反 馈 系 统 。 根 据 运 算 结
果,调整 PWM 信号,通过图腾柱电路将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放大、分隔,使其有足够的功率来开通或者关
断 MOS 管 ,以 获 得 准 确 的 控 制 信 号 ,稳 定 地 调 节 电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Huizhou Technician Institute,Huizhou 516003,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hether the brushless motor can respond quickly and keep the
-125-
《电子设计工程》2021 年第 7 期
图 3 MOS 驱动电路
关响应,增加电机驱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8] 。
当 MOS 管关断时,电机线圈可能会给造成 MOS
管 的 DC 击 穿 ,因 此 ,选 取 的 PMOS 需 要 在 内 部 集 成
一 个 二 极 管 ,该 系 统 选 取 ECH8660 芯 片 ,该 芯 片 在
应快的场合,常常难以达到要求。文中设计的双闭
实现设备的精密加工,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可以延
环调速系统通过对电机的反电动势、电流进行采样,
[1]
长设备寿命 。
收稿日期:2020-05-06
通过反电动势来确定电机的速度,通过检测驱动电
稿件编号:202005022
流确定电机功率,使单片机获得当前的电机运行参
= T
I d (s) - I L (s) T m s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速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速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pwm调速原理
无刷直流电机(BLDC)是一种电动机,其转子上没有传统的电刷。

相比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BLDC电机拥有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BLDC电机的调速,通常使用PWM(脉宽调制)技术。

PWM调速原理如下:在电机电源上加上一个有特定占空比的方波信号,即PWM信号。

PWM信号的占空比决定了电机的平均电压,从而决定了电机的转速。

当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时,电机的平均电压也会增加,电机的转速也会随之增加。

反之,当PWM信号的占空比减小时,电机的平均电压也会减小,电机的转速也会减小。

BLDC电机的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判断当前转子位置和根据位置控制电机。

判断转子位置通常采用霍尔传感器或反电动势感应法。

在控制电机时,可以采用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指直接根据PWM信号控制电机转速;闭环控制则需要通过传感器反馈来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使电机达到预期转速。

PWM调速技术不仅可以用于BLDC电机,也可以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机调速。

通过合理的PWM信号设置,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调速和控制。

- 1 -。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1 引言1.1 题目综述直流无刷电机是在有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保留了有刷直流电机良好的调试性能,而且还克服了有刷直流电机机械换相带来的火花、噪声、无线电干扰、寿命短及制造成本高和维修困难等等的缺点。

与其它种类的电机相比它具有鲜明的特征:低噪声、体积小、散热性能好、调试性能好、控制灵活、高效率、长寿命等一系列优点。

基于这么多的优点无刷直流电机有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电动汽车的核心驱动部件、电动车门、汽车空调、雨刮刷、安全气囊;家用电器中的DVD、VCD、空调和冰箱的压缩机、洗衣机;办公领域的传真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工业领域的纺织机械、医疗、印刷机和数控机床等行业;水下机器人等等诸多应用[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目前,国内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我国已经制定了GJB1863无刷直流电机通用规范。

外国的一些技术和中国的一些技术大体相当,美国和日本的相对比较先进。

当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GTR、MOSFET、IGBT等的出现,以及钕铁硼、钐鈷等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出现,都为直流电机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快速发展。

单片机、DSP、FPGA、CPLD等控制器被应用到了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一些先进控制技术也同时被应用了到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这些发展都为直流电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对无刷电机的控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的技术相比还是相差很远,需要继续努力。

所以对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学习仍是国内的重要研究内容[2]。

1.3 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文以永磁方波无刷直流电机为控制对象,主要学习了电机的位置检测技术、电机的启动方法、调速控制策略等。

选定合适的方案,设计硬件电路并编写程序调试,最终设计了一套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本课题涉及的技术概括如下:(1)学习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等是学习电机的前提和首要内容。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随着人类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危机是21世纪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危机,也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难题。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在钕铁硼稀土这一永磁材料的突破性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并且加上生产力迅速提升,制造投入减小的影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永磁体性能得到了跃进式的提升,相应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完善和蓬勃发展也促进了这一行业的迅猛发展。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方向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电机集成技术和微机技术等学科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科学家们通过对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构组成、工作原理、数学模型、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得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拥有良好调速性能的情况下,机械换向和电刷等历史研究中出现的难点获得了解决,目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用途遍布各行各业,小到家用电器,大到航空航天,都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身影,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1研究背景与意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上与永磁材料的突破性研究,生产力迅速提升,制造投入减小,电力电子器件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在理论研究上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电机集成技术和微机技术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息息相关。

由于其所具有的大功率、大转矩、高速度、高性能、微型化和数字化等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宽广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不少科研工作者的目光。

目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到家用电器,大到航空航天,都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身影。

基于上述原因,对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探索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这是现代工业发展和机电一体化所提出来的必须进行的挑战,这一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并且会给整个社会和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电机模型的建立: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可以使用动态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动态特性,常用的模型包括简化的转子动态模型和电动机状态空间模型。

简化的转子动态模型以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为基础,通过建立电机的电流-转速模型来描述电机的动态响应。

这个模型通常用于低频控制和电机启动阶段的设计。

电动机状态空间模型则是通过将电机的状态变量表示为电流和转速变量,用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电机的动态特性。

这个模型适用于高频控制和电机稳态响应分析。

2.控制器设计:经典的控制方法包括比例积分控制器(PI)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

比例积分控制器是最简单的控制器,通过调节电流的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这种控制器适用于低精度控制和对动态响应要求不高的应用。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比例积分控制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分项,通过调节微分时间来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

3.参数调节:在控制器设计中,参数调节和整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数,并进行优化。

参数调节可以通过试探法、经验法和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试探法和经验法是相对简单的方法,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值来达到稳定运行或者较好的控制性能。

优化算法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式进行,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最合适的控制器参数。

总结起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机模型的建立、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通过参数调节和优化算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PLC微机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调速系统

PLC微机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调速系统

一、概述电动机主要类型有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三种,而直流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素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得以被广泛运用,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均采用电刷,以机械方法进行换向,因而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由此带来了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以及寿命短等致命弱点,再加上成本高及维修困难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开关器件、模拟和数字集成、高性能磁性材料技术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又因直流无刷电动机具有寿命长、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性能上,有启动转矩大、动态制动简便、转速——转矩特性呈线性及效率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

(一)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基本组成环节及工作原理1、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基本组成环节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它主要由电动机本体、位置传感器和电子开关线路三部分组成。

图1—1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图电动机本体在结构上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笼形绕组和其它启动装置,它有永磁的转子和多相定子绕组。

多相定子绕组分别与电子开关线路中相应的功率开关器件联接。

位置传感器的跟踪转子与电动机转轴相联接,其信号在转子位置译码器中转换成正确的换相顺序信号,控制功率开关器件,使定子相电流随转子位置的变化而按一定的次序换相。

由于电子开关线路的导通次序是与转子转角同步的,因而起到了机械换向器的换向作用。

因此,所谓直流无刷电动机,就其基本结构而言,可以认为是一台由电子开关线路、永磁式同步电动机以及位置传感器三者组成的“电动机系统”。

其中转子的永磁钢与永磁有刷电动机中所用的永磁钢的作用相似,均是在电动机的气隙中建立足够的磁场,其不同之处在于直流无刷电动机中永磁钢装在转子上,而直流有刷电动机的磁钢装在定子上。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电子开关线路是用来控制动机定子上各相绕组通电的顺序和时间主要由功率逻辑开关单元和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两个部分组成。

功率逻辑开关单元是控制电路的核心,其功能是将电源的功率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分配给流无刷电动机定子上各相绕组,以便电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转矩。

基于DSP控制的斩波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

基于DSP控制的斩波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
的参考 电流 。
收稿 日期 :0 9 1 8 2 0 —1 —2
宽度。 e 当l 等于零时P WM 波的宽度不变 ; e 当I 过大 即参考 电流大于实际 电流很多 , 的 P 使 WM 宽度大 于 控 制周 期 时 就 令 P WM 的宽 度 为 控 制 周 期 , 时 此 输 出最 宽 的 P M 波 以最 快 地 增 大 转速 ; I 过 小 W 当 e ( 负值 ) 参 考 电 流 小 于 实 际 电流 很 多 , P 为 即 使 WM 宽 度小 于零 , 令 P 就 WM 的宽 度 为零 , 时 以最 快 的 此 速 度 降低转 速 。 由DS P输 出 的六: P M 波 , 由驱  ̄ W N 经 动 电路控 制 晶 闸管 的开 关 模 式 , 而 控 制 无 刷 直 流 进 电动机 的转 速 。 2 电 路实 现 及仿真 双 闭环 调 速 系统 的 电 气主 接 线 包 括 电源 、 流 整 桥 、 R、 GT 直流 无 刷 电动 机 、 动 电路 、 S 驱 D P芯 片 、 以 及 电路 电流 、 电压 的检 测 和 保 护 电路 , 电流 、 速 的 转
1 1 无 刷 电机 的 D P控 制 系统 . S
I ek— Ie r f r 丘

+ k( p EK — EK 1 一 )+ K i TEK 】 一
() 1
其中: I 速度 调 节器 输 出 ; 一 E —K 时 刻 的速度 误 差 ; k Kp 比例 系数 ; 一 Ki 积分 系 数 ; 一速 度 采样 周 期 。 一 T 电流 调 节是 采用 了P 增 量算 法 。电流 的调 整过 I 程就是 P M 信 号产 生 的过 程 。 过 调整P W 通 WM 波 的 宽 度就 可 以调 整 电流 的 平均 值 。P WM 波 的 宽 度 由 参考 电流 与 检测 电流 的 电流 差 决定 。再经 过 P D增 I 量算 法计 算 , 可得 应 输 出的 电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绪论 (1)1.1 直流无刷电动机发展状况 (1)1.2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2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2.1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 (2)2.2三相绕组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主回路的基本类型 (4)2.3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PWM控制器 (5)3 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3. 1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基本方程 (7)3. 2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10)4 硬件电路 (12)4.1 主电路 (12)4.2换相电路 (14)5 软件部分设计 (17)5. 1软件总体构成 (17)5. 2主程序的设计 (17)5. 3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1.1 直流无刷电动机发展状况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围已经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电动机主要类型有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三种。

直流电动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调速系统中。

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均采用机械电刷的方式进行换向,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和由此带来的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以及寿命短等致命弱点。

因此,早在1917年,Bulgier就提出了用整流管代替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电刷,从而诞生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M: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的基本思想。

1955年,美国D·Harrison等人首次申请了用晶体管换向线路代替有刷直流电机机械电刷的专利,标志着无刷直流电机的诞生。

1978年,原联邦德国MANNESMANN公司的Indramat分部在汉诺威贸易展览会上正式推出其MAC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标志着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真正进入了实用阶段。

二十世纪80年代国际上对无刷电机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先后研制成方波和正弦波无刷直流电机,在10多年的时间里,无刷直流电机在国际上己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工艺日臻成熟,出现了功率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GTO)、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特别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 MOS可控晶闸管(IGCT)的开发成功,使无刷直流电机功率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保障。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电机学科同当代许多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以及高性能永磁材料的不断出现,如今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己经成为集特种电动机、功率驱动器、检测元件、控制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的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现了当今工程科学领域的许多最新成果。

1.2直流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常规控制器(PID控制)尽管控制精度较高,但它需要建立描述动态系统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对于未知动态变化的系统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是比较困难的。

比如干扰、参数漂移和噪声等不可能在很高的精度下进行模型化。

直流无刷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对象,因此利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等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功能的智能控制来进行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控制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也为这些先进控制算法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技术发展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1)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对于无刷电动机,由于它具有体积、重量轻、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的优点所以备受欢迎。

但是无刷电动机要实现旋转,就要实时的检测出转子的位置实现正确换相。

所以位置的检测和换相技术的研究是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目前的一个方面。

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传感器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正确的检测转子位置信号,但是由于传感器的安装不仅会使电机的体积增大,而且传感器也难于安装和维修。

因此无传感器的传动控制引起国外学术界很大的重视,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2)变结构控制由无刷电机组成的控制系统,为了提高它的控制性能,人们也在使用一些新型的控制策略。

变结构控制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对控制对象参数变化及外部扰动不灵敏、物理实现简单等优点,人们开始将直流无刷电机采用变结构控。

(3)模糊控制和PID相结合的Fuzzy-PID控制在控制系统中,如何在较宽调速围提高电流调节特性以及减小力矩波动一直是系统研究的焦点。

模糊控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动态响应有较好的鲁棒性;PID控制方法可以很好的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所以人们将两者结合也用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控制系统,使系统同时兼有两种方法的优点。

采用Fuzzy-PID复合控制,系统具有Fuzzy和PID控制的双重优点,响应快,速度无超调,调速围宽,可达1:10000,定位精度高,在不同的负载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1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与原理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如图2-1所示。

图 2-1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图从图2-1可见直流无刷电动机组件主要由电动机本体、位置传感器和电子开关线路三部分构成。

其定子绕组一般制成多相,转子由永磁材料制成。

电动机本体在结构上与永磁同步电动机相似,但没有笼型绕组和其它起动装置。

其定子绕组一般制成多相Z=2,4)组成。

定子绕组(三相、四相、五相不等),转子由永久磁钢按一定极对数(p分别与电子开关线路中相应的功率开关器件联接。

位置传感器的跟踪转子与电动机转轴相联接。

当电子绕组的某一相通电时,该电流与转子磁极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转矩,驱动转子旋转,再由位置传感器将转子磁钢位置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去控制电子开关线路,从而使定子各相绕组按一定次序导通,定子相电流随转子位置的变化而按一定的次序换相。

因此平常所说的直流无刷电动机,就其基本结构而言,可以认为是一台由电子开关线路、电动机本体及位置传感器三部分组成的电动机系统。

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组成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

直流无刷电动机电子开关线路用来控制电动机定子上各相绕组通电的顺序和时间,主要由功率逻辑开关单元和位置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

功率逻辑开关单元是控制电路的核心,它的功能是将电源的功率以一定逻辑关系分配给直流无刷电动机定子上各相绕组,以便使直流无刷电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转矩,而各相绕组导通顺序和时间主要取决于来自位置传感器的信号,但位置传感器产生的信号一般不能直接用来控制功率单元,常需要经过一定的逻辑处理后才能去控制功率单元。

与有刷直流电动机区别的是:有刷直流电动机必须有一个滑动的接触一电刷和换向器,通过它们把电流反馈给旋转着的电枢。

综上所述,构成直流无刷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框图如图2-3所示。

2.2三相绕组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主回路的基本类型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应用,己遍及各个技术领域其控制方法和运行方式也层出不穷,其他一切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方法均可以用来控制直流无刷电动机。

前己指出,直流无刷电动机实际上是一个由电动机本体,功率管、主回路及转子磁钢位置传感器等部分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把功率管主回路和转子磁钢位置传感器合并在一起称之为电子换相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电动机定子绕组准确换相,确保直流无刷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定转子两磁场始终保持基本垂直,以提高运行效率。

因此根据功率管主回路的不同和换相控制器件的不同也就派生出了诸多典型控制电路。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分立元件全模拟电路;②专用集成控制电路;③数模混合控制电路;④全数字控制电路。

其中全模拟电路在无刷直流电动机中曾被广泛应用,目前在许多经济实用型的无刷直流电动机中仍占着主导的地位。

但是,由于模拟电路不可避免的存在参数的漂移和不一致问题,以及线路复杂,调试不方便等因素,因而使电动机的可靠性和其它性能受到影响。

至于什么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控制电路则应根据对电路的精度要求与实际条件确定。

2.3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的PWM控制器晶闸管变流器构成的直流调速由于其线路简单控制灵活、体积小、效率高以及无旋转噪声和无磨损等优点,在一般工业应用中,特别是大功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但是当系统运行在较低速时,晶闸管的导电角很小,系统的功率因数相应也很小,并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使转矩脉动大,限制了调速围。

要克服上述问题必须加大平波电抗器的电感量,但电感大又限制了系统的快速性,此外,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还将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畸变,变流器设备容量大,还将造成所谓的“电力公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增设无功补偿和谐波滤波装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控关断的即自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即全控式器件。

如大功率晶体管(GTR)、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可关断晶闸管(GTO)、MOS控制晶闸管(MCT) 、绝缘栅门极控制晶体管(IGBT)等自关断器件,采用全控型开关器件很容易实现脉冲宽度调制,与半控型开关器件晶闸管变流器相比,体积可缩小百分之三十以上,装置效率高,功率因数高。

同时由于开关频率的提高,直流脉冲宽度调制(PWM-EM)调速控制系统与V—M调速控制系统相比,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机损耗和发热都较小,低速性能好,稳精度高,系统通频带宽,快速响应性能好,动态抗扰能力强。

直流无刷电动机是以电子换向线路和转子位置检测器代替传统直流电动机的机械换向装置而组成的新型电机。

下面结合直流无刷电动机和PWM控制技术的特点来分析直流无刷电动机中的PWM控制系统。

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它是通过功率管开关作用将恒定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一定,宽度可调的方波脉冲电压,通过调节脉冲电压的宽度,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的一种功率变换技术。

由脉冲宽度调制变换器向电动机供电的系统称为脉冲宽度调制调速控制系统,简称PWM调速系统。

由于PWM 控制器的主电路元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因此控制器的损耗小,效率高。

直流无刷电动机PMW控制器可分成两大部分:控制电路和逆变主电路。

PWM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由脉宽调制器、逻辑延时环节、脉冲分配和功率管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基本电路组成。

PMW 控制系统的主电路采用脉宽调制式变换器,简称PMW变换器。

PMW 变换器分为不可逆和可逆两类。

不可逆PWM变换器仅在一、二两个象限中运行,可逆PMW 变换器则可在四个象限中运行,工作于正转电动、正转制动、反转电动和反转制动四种状态,因而,伺服系统中多采用可逆PMW变换器。

可逆PMW变换器常用H型桥式变换器结构型式,它在控制上分为双极式、单极式和受限单极式三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