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1.被苏轼形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哪一位诗人:A. 王维B.孟浩然C.刘禹锡2.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 王维——诗佛B. 李贺——诗鬼C. 白居易——诗狂3.下列不属于田园派诗人的是:A. 陶渊明B.孟浩然C.王昌龄4.“两小无猜”出自哪首诗:A.李白《长干行》B.李商隐《无题》C.白居易《赠内》5.下列诗句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家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B.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C.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答案:1.A 2.C 3.C 4.A 5.B6.“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描写哪种花的诗句:A.桂花B.菊花C.向日葵7.下列对应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五言律诗·李白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言律诗·杜甫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五言律诗·王勃8.素有“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作品是: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白居易《长恨歌》9.下列哪一句出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A.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0.下列哪位女子“开箱验取石榴裙”:A.上官婉儿B.薛涛C.武则天答案:6.B 7.B 8.B 9.C 10.C11.下列哪一句出自悼亡诗:A.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B.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2.主席诗《七律》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问“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哪部作品:A.李贺《李凭箜篌引》B.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C.李贺《雁门太守行》1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春天无关:A.渡头余落日,虚里上孤烟。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国文学常识-千年宋词

中国文学常识:千年宋词马上,琵琶就关了。
就连长门和崔念也从金阙辞职了。
去见闫妍,把它送给我的妾。
—辛弃疾《贺新郎》恐惧只是边缘,面对悲伤的晨风和残月的残月。
—刘勇《雨霖铃》我只希望你的心和我的一样,但我会不辜负它。
—李志毅《卜算子》希望人能长寿。
—苏轼《水调歌头》笑相逢,似琼枝玉树相倚,暖日亮烂。
—周邦彦《拜星月慢》不死?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高柳垂帘,老鱼吹浪,留我在花房。
多少是田甜,多少回沙。
—姜奎《念奴娇》远离大海,不知道潇湘在哪里。
—刘勇《玉蝴蝶》渐渐渐行渐远,没有书,你问哪里?—欧阳修《木兰花》蓝天,黄叶,秋色,冷烟绿浪。
—范仲淹《苏幕遮》在跳亭台歌台时,浪漫的情怀总是被风雨吹走。
—辛弃疾《永遇乐》燕子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与普通人和街上的人相对,如夕阳下的起落。
—周邦彦《金陵怀古》宁碧老潭头,当你听着管弦,多少梨园声,总是难以忍受。
—韩元吉《好事近》湛湛的天空漆黑一片,更糟糕的是,和风细雨。
—刘克庄《贺新郎》琵琶弦说相思,明月在时,曾照彩云归。
—颜《临江仙》世界末日讨厌它。
让我们看看它杀了多少人。
群山在亭子的门外重叠。
眼睛是绿色的,这是悲伤的季节。
—张远千年《石州慢》长安,老朋友问我,说我很担心,但是酒还在。
望着秋天的天空,一只落雁飞走了,我着迷地听着是谁弹奏了开放的琴弦!—辛弃疾《木兰花慢》心就像一个双层屏风,里面有一个千千结。
-张喜安《千秋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今年的花比去年的好。
可惜明年会好一些。
—欧阳修《浪淘沙》月亮应该不会对人有什么怨恨,为什么人只有离开的时候才是圆的?—苏轼《水调歌头》吴彤一直下到黄昏,点点滴滴。
谁是第二,怎么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渐写不来,深在此情,红注无色。
—颜《思远人》孤独靠的是清高的思想,南下归雁。
—陈亮《水龙吟》黛蛾生长、聚集,但当吹袭时,她被困在危楼里,为的一言一行担忧。
—秦观《木兰花》读,烟,黄昏重楚天阔。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宋词流派及代表作品

一、豪放词派北宋词坛自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唱出豪放之声以来,欧阳修、王安石颇有些继承,到苏东坡横空出世,大力提倡以诗为词,抛开音律、抛开艳科恋情,写下了诸多豪壮之词,开一代豪放之风。
到靖康之变宋室南渡之后,在内忧外辱的时事刺激下豪放词派迅猛发展,到辛弃疾手中成就巅峰。
豪放词题材广阔,不仅描写花间月下,还描写军国重大题材,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不求含蓄婉曲。
(一)苏轼北宋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苏轼的词风洒脱旷达,开创豪放词风,他用广泛的题材、开阔的视野代替了五代婉约词儿女之情、离别之感;用恢宏豪放的风格取代了含蓄婉约风格;又直接抒发情感,突破了格律的限制;还用诗的语言写词,为词开拓出新天地。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词无所不包,既写景状物又抒情议论。
他更用散文的笔法填词,大量运用比兴、典故,极大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完成了词体的解放,实现了词风的变革,把豪放派词创作推向顶峰。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关于宋词的介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
它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此也被称为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宋词在北宋前期主要分为贵族词和市民词,前者主要反映士大夫阶层的闲适自得生活和感伤时序的情怀,后者则更多地描绘都市风光和市民生活。
柳永是市民词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雨霖铃》等,融情于景,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
宋词的第二次转变是“豪放派”的兴起。
范仲淹是豪放派的发韧人物,他的作品如《渔家傲·秋思》等,展现出豪放的风格。
苏轼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以豪放的感情和广阔的视野赢得了极高的赞誉。
北宋晚期,词坛上出现了“婉约派”与“豪放派”两军对峙的局面。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秦观、周邦彦等,他们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描绘为特点。
而豪放派的代表则包括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以激昂的感情和广阔的视野为特点。
宋词以其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因此,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
总的来说,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创作,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学常识宋词教案设计

文学常识宋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词的有关常识,感受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风格。
2.熟记相关的作家作品。
3.把握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4.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
5.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通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欣赏词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学习词用典的贴切自然。
3.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4.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念奴娇》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沉重感慨,尤其是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2.体会《雨霖铃》凄婉惆怅的离愁别绪。
【教学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讨论能更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课时安排】两课时。
宋词的文学常识

宋词的文学常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宋词这妙趣横生的玩意儿。
咱就说宋词啊,那可真是中华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呀!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一打开,哇,各种美妙的情感、景致、故事都蹦出来啦。
你想想看,那些词人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把心里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一股脑儿地写进词里。
有时候读着读着,你是不是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跟词人一起经历那些风风雨雨呀?这可比看电视剧有意思多啦!宋词的形式那也是多种多样的呀。
什么小令啦,中调啦,长调啦,就像是不同尺码的衣服,各有各的韵味。
小令短小精悍,像个小精灵,一下子就钻进你的心里;长调呢,就像长篇故事,慢慢道来,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而且哦,宋词里的那些意象,那叫一个绝!什么明月啦,清风啦,落花啦,简直太美啦!就好像词人把整个大自然都搬进了词里。
比如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你一读,是不是眼前就出现了那一轮高悬的明月呀?这就是宋词的魅力呀!再说说宋词的风格。
有的豪放,像个大侠,气势磅礴;有的婉约,像个小家碧玉,温柔细腻。
你说神奇不神奇?像辛弃疾的词,那叫一个豪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哇,听着就热血沸腾;而李清照的词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哎呀呀,那股子哀怨劲儿真是让人怜惜。
咱平常没事的时候,多读一读宋词,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增长知识。
就像在跟古代的大文豪们聊天一样,多有意思呀!你说,要是咱也能像那些词人一样,写出一手好词,那该多牛呀!虽然咱可能达不到他们那么高的水平,但咱可以学习呀,可以试着把自己的心情、感受用宋词的形式表达出来呀。
说不定哪天,咱也能成为一个小词人呢!总之,宋词这东西,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好好欣赏啦!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呀!别再犹豫啦,赶紧去读几首宋词吧,你一定会爱上它的!。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单招语文宋词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词人不属于“豪放派”?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2.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A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以下哪位词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煜D. 秦观答案:A二、填空题4. 宋词中的“婉约派”以_______和_______为代表人物。
答案:柳永;李清照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名句,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答案:声声慢三、简答题6. 请简述宋词的发展过程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北宋初期的词风较为婉约,以柳永、晏殊等为代表;北宋中期,苏轼等人开创了豪放派词风,词作内容更加广泛,风格更加豪迈;南宋时期,辛弃疾等人继承并发展了豪放派词风,同时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的作品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四、论述题7. 论述李清照的词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
她的词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其是对爱情的描写,既有热烈的追求,也有深沉的哀怨。
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她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情感,使得她的词作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婉约派词风的继承和发展,她的词作成为后世词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对明清时期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诗歌鉴赏题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 文学常识

宋词1.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配合乐曲而写的诗歌。
起源于(唐),至(宋代)发展到鼎盛。
被称为宋代的时代文学,有(豪放和婉约)等流派。
2.词在宋代的发展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有“词至北宋而始大,至南宋而遂深”的评价。
3.(柳永、苏轼、周邦彦)是北宋词坛上有代表性的三位词人。
(1)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婉约派重要代表词人。
一生仕途不得意,浪迹市井。
所创作的(慢词)在当时流传甚广,曾赢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
其《雨霖铃﹒寒蝉凄切》,把(离别的愁绪)与(清秋的佳景)交融在一起,将离愁别绪表达得缠绵悱恻。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在诗、词、散文、绘画、书法都颇有造诣,著有《苏东坡集》。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在苏轼笔下,词已走出宫闱闺阁的狭小范围,面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他抒发爱国情怀,描绘农村生活,写景状物,谈禅说理,其表现手法不断创新,解放词体,开创了豪放词风。
《念奴娇﹒赤壁怀古》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气势奔放,感情激荡。
(3)周邦彦被称为词的集大成者。
他的词结构严密而又有层次,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好用典故,讲究语言锤炼,严守音律,形成精工典雅的风格,开启了一代词风。
4.南宋词坛有代表性的词人是(李清照、辛弃疾、姜夔)。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多才多艺,精于填词。
在金兵入侵之前,她生活安宁,写的词比较(恬淡闲适);南渡之后,则(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2)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
词以(豪放)为主。
情感慷慨悲壮,笔力雄健,风格沉郁顿挫。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3)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制曲谱。
他的词格律严密,讲究章法结构,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清空隽冷,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
5.南宋的诗人陆游及民族英雄文天祥,则以大量爱国诗篇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6.唐代和宋代散文也有很高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⑵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⑶长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A
7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西江月》、《风入 松》、《蝶恋花》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 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 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 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 《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 “酹江月”。
A
8
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 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 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 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
震雷一样惊响。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
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
A
18
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霖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像对联一样相对) A
4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
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 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 了一遍。
A
5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 句也是词的别称。
故垒西边,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A
1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
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分赏给
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
蛾儿雪柳黄金。
⑴元夕:元宵节。 ⑵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⑶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⑷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5)凤箫:箫的名称。
⑹玉壶:比喻明月。
⑺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⑻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⑼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⑽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⑿千:千百遍。⒀蓦然:突然,猛然。
⒁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A
16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词的起源与昌盛
A
1
词体简说
词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学形式,它从 发生发展到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较为 漫长曲折的过程。一般认为宋代是词 的繁荣鼎盛时期,宋元以来人们已经 习惯于将“宋词”与“唐诗”、“元 曲”并称,视之为“一代之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在唐五代时 期),起源于隋唐之际,是配合隋唐流行音乐—— 燕乐曲调歌唱的一种诗体,并以“依调填词”的方 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
铃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
永
A
19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A
20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说,词 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 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 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并且各不相同。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
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
A
11
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 流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词风雄浑开阔奔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 永,词风缠绵细腻,多写儿女风情,具 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A
12
谁知道, 唐诗共多少首 宋词共多少首?
A
13
十大经典宋词鉴赏
A
14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
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
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
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A
15
青玉案
元夕⑴
东风夜放花千树⑵。更吹落,星如雨⑶。宝马雕车 香满路⑷。凤箫声动⑸,玉壶光转⑹,一夜鱼龙舞⑺。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 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A
9
词的发展过程
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隋唐,五代十国后 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
A
10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西蜀与南唐二地,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成为 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 集在《花间集》里。西蜀花间词人中,以韦 庄的成就最高;而南唐词人中则以李璟、李 煜、冯延巳最为出色。
词最初是配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 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 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 体,所以称词为“诗余”“小令”,词句的长短随 歌调而改变,所以 又称“长短句”。
A
3
词的特点
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 ;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