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公开课优秀教案 1
2024年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课件

2024年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植物生物学》教材第四章“多种多样的植物”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阐述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讨论我国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现状及举措。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理解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认识到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掌握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植物分类的依据及方法,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重点: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标本,挂图,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植物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植物标本,学会分类和识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植物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结合实例,讲解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7.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介绍我国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现状及举措,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植物分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2. 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3.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法律法规保护区建设植物迁地保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5种种子植物和5种孢子植物,并简要描述其主要特征。
论述植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
分析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挑战。
2. 答案:种子植物:①松树,主要特征为针叶、球果;②柏树,主要特征为刺叶、球果;③桃树,主要特征为阔叶、果实;④玉米,主要特征为阔叶、茎秆;⑤小麦,主要特征为窄叶、茎秆。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教案:多种多样的植物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多种多样的植物》。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让学生了解到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增强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2)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1)能够初步区分不同的植物。
(2)能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
2.难点(1)初步区分不同的植物。
(2)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等。
(2)种子、植物样本等。
2.学具准备(1)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2)铅笔、尺子、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具:课件、图片)教师以多样的植物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并引出植物的多样性。
2.讲授新课(教学内容:多样的植物)(1)通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课本第一课的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形态特征。
(2)利用课件和图片给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植物,让学生尝试区分不同的植物。
(3)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4)通过图片和样本,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3.练习与巩固(教具:练习册、铅笔、尺子、橡皮)(1)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选择题,巩固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2)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让他们尝试用所学知识分类和描述这些植物。
4.拓展延伸(教具:种子、植物样本)(1)学生可以自行培养小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类特点。
(2)学生可以进行植物观察实验,记录植物的变化和生活特征。
(3)学生可以进行校园植物调查,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1)【精品】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1.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二、自主探究:1.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2.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3.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4.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三、拓展活动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
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四、课外延伸: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
教科版科学六上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4.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等。
但是,对于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各类植物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难点:让学生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会被称为这个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同时,教师讲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描述该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和讲解,完成植物分类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教科版科学《多种多样的植物》全文课件1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多种多样的植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多样性、植物分类、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征、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2.使学生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对常见植物进行分类。
2.答案:
(1)略。
(2)孢子植物:繁殖方式为孢子,无种子,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繁殖方式为种子,有真正的根、茎、叶,如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及分类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如植物分类的细节问题。
2.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更多植物的特点。
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和互动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4.学生对植物分类、孢子植物与种子植物区别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何?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深入?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拓展延伸环节是否有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拓展延伸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具针对性。
1.利用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不同学生,可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深度。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互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单元第三课《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据植物的特征可以把植物分为不同的种类。
(2)知道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己确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能够区分不同的生物种类。
(2)通过观察不开花的植物,能够说出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的区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给植物分类,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能够欣赏并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1)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根据植物的特征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的区别和种类。
【教学方法】分类研究法【课前准备】植物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儿歌:《在花园里》。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在花园里玩吗?花园里有很多漂亮的花朵,为我们带来了嗅觉上的清香和视觉上的美感。
那么,花园里有哪些植物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除了校园里有的植物种类,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多种多样的植物,相信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新课学习(一)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些花园里常见的植物:荷花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牛筋草、小叶女贞、苦苣菜、葱兰、小叶黄杨、雪松、荷花和圆柏。
(二)深入了解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植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地了解一下。
荷花玉兰:适宜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木本常绿植物。
开花,陆生。
大叶黄杨:也叫冬青,常绿灌木。
四季常青树。
开花,陆生。
凤仙花:草本双子植物,开花(花两性),落叶,陆生。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开花,陆生。
小叶女贞:落叶灌木,开花,陆生。
苦苣菜:落叶灌木,开花,陆生。
一二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边荒野处,开花。
葱兰: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开花。
小叶黄杨:常绿木本植物,花簇生叶腋或枝段,4-5月开放,花黄绿色。
雪松:常绿木本植物,雌球花绿色或带紫色,桶状,具树脂,著生在短枝上。
荷花:别名莲花,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藻叶。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不 开 花 植 物——藻 类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但含有 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花,无种子,以孢子或细胞分 裂繁殖。
主要为水生,分布范围广,对环 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 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雪中, 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
在食品、医学、农业、工业等领 域都有广泛应用。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玉兰
桂花树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银杏
凤仙花 荷花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木本植物
樟树 松树、枫树
玉兰、银杏、桂花树
草本植物
麦冬草 水葫芦 荷花、凤仙花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玉兰
桂花树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银杏
凤仙花 荷花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松树
水葫芦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枫树
麦冬草 樟树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这些植物,怎样分类? 我们确定的标准是什么?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樟 树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金 边 黄 杨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玉 兰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教科版《多种多样的植物》精品教学 课件1
周进瑜: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公开课

周进瑜: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探索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保护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植物的图片、实物或模型,制作PPT和教学卡片。
2. 学生准备:观察周围的植物,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
2. 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和生态环境,总结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3. 学习:教师讲解不同植物的特点、适应性和保护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理解植物的生活环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观察实验,记录植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态环境,下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植物调查活动,让学生分组负责调查校园内的不同植物种类、特点和生态环境。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植物研究所,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保护现状。
3. 邀请植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植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的评价,包括知识的掌握、兴趣的培养和参与度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学习如何建立分类的标准【教学难点】分类标准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种多样的植物,装点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板贴、揭题)同学们,除了校园里有的这些植物,大家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呢?2.大家的知识储备真丰富。
二、给植物分类1.我们身边的植物多种多样。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
说说看,刚才我们提到的植物分别有什么特征呢?比如说——(ppt图片)樟树(它的茎有什么特征?)学生:……又比如说——(ppt图片)麦冬草(它的茎有什么特征?)学生:……2. (ppt逐步出示表格)我们就可以根据植物茎的特征(板书“茎的特征”),把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木本植物,另一类是草本植物。
这样的话,樟树就是?木本植物。
而麦冬草就是?草本植物。
3. 找一找,这些植物中(ppt 图片),木本植物还有哪些?(表格中继续补充)草本植物还有?4. 除了根据茎的特征来给植物分类,我们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每种方法中我们确定的标准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几个小组就要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又多又合理。
5. 先来看看我们的要求。
(ppt)将小组的讨论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记录员)(为方便记录,植物名称用名称的首字代替)每张纸记录一种分类方法。
记录完一种方法后,小心地将记录纸钉到自己组的泡沫板上。
(组长)(记录纸和植物图片在课桌里)6. 各个小组,请轻声地开始讨论。
(中途,可以请组长、副组长去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视小组进度,提供“不开花植物——苔藓”的图片)7. 刚才每个小组集思广益,找到了许多分类方法。
接下来,在组长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我们要仔细去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
(1-4组先去了解5-8组的,5-8组先去了解1-4组)集体商议:(1)为其他小组合理的、比较好的分类方法点赞,组长打“☆”表示。
(2)对某种分类方法有疑问的,组长打“问号”表示。
8. 各小组了解其他组的分类情况(教师把得到点赞的方法取下来,放到自己的泡沫板上)9. (出示泡沫板)刚才这几种分类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点赞。
我们一起来看看。
(每种方法稍作讨论,提出对应的“分类标准”,并板书)10. 这几种分类方法被打上了问号。
哪个小组对此有疑问?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个小组你们接受吗?(这个小组的“植物种类”比较特殊——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
其他小组有疑问吗?我们研究的这些植物好像都是?——开花植物。
那你们组是?——多了一种苔藓)11.(补充板书)这样,由于苔藓的加入,我们又多了一种分类标准,那就是?——植物有没有花。
可以把植物分成两大类——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
12. 开花的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说?它们的身体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三、观察不开花的植物1.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数量非常巨大。
那么,关于不开花植物,大家又了解多少呢?2.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不开花植物的魅力。
(结合ppt)——苔藓、藻类、蕨类四、小结1.多种多样的植物,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和了解的植物,只是30多万种植物当中的零星几种,还有更多植物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2.现在,镇海人家门口的植物园——宁波植物园,已经正式对外开放,大家可以去那里好好逛一逛,期待你们在植物世界中发现新的美好,收获新的知识!3、多种多样的植物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
➢植物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1、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3、对多种植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而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又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个类别又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看到“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个标题和这幅背景图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法?你觉的植物怎么样?2、PPT展示校园里常见的绿色植物3、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他们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4、将你知道的植物写在记录单上,至少5种。
二、自主探究:1、下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2、PPT展示书中11种植物并介绍展示的基本内容:➢名称➢生长在哪里?➢是否开花?➢类别(草本木本一年生多年生)3、让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提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类成很多中,只要你确定的标准是合理的你就能依据他进行分类。
(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书本)(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2、交流汇报,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3、进一步细分,科学家是如何分类的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4、观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三、观察不开花的植物:1、看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2、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代表植物?蕨类植物绝大多数植株低矮,生长在树林,田野,河流,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它们没有种子,也没有果实,但是有根、茎、叶,到了夏天,叶子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很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3、常见蕨类植物1.叶子背面的孢子囊2.蕨的各部分名称3.蕨类植物的特征:➢植株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开花,也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 ➢多数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代表植物:蕨、桫椤、贯众、铁线蕨等4、苔藓植物1、常见的苔藓植物夏天,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岩石,墙壁上,常常生长着许多矮小的植物,这些植物往往是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茎叶有分化,一类是没有分化.2、苔藓植物的特点➢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定作用。
有茎和叶,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代表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
5、藻类植物在池塘和海洋中,生活着一些更简单的植物,藻类植物。
1、常见的藻类植物2、藻类的主要特征➢比苔藓类植物的结构更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繁殖后代.代表植物: 海带,紫菜,水绵.6、小资料➢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
7、比较蕨类植物与开花植物有哪些不同?➢蕨类植物不会开花,一般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开花植物会开花结果,各种环境下都有生长。
四、拓展活动1、比一比➢除了课本上的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请将你知道的写下来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
提示: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五、知识小竞赛:(一)、填空题:1、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对植物进行分类。
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开花,把植物分成和两大类。
2、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与等;按是否落叶来分类,可分为与。
3、不开花植物中,类、类、类植物,它们自己都能进行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4、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可分为与等。
5、开花植物的身体由、、、、、组成。
6、不属于植物,它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它生物体或土壤里的而生存。
(二)、判断题:1、所有植物的花繁殖后代时都需要昆虫帮忙传粉。
()2、菌类也属于植物。
()3、樟树它属于不开花植物。
()4、所有的植物都属于绿色开花植物()5、柳树、地衣、雪松都是不开花植物。
()6、不同的植物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
()(三)、选择题:1、下列植物叶子有香味的是()。
A、柳树B、梧桐C、樟树2、下列植物属于喜阴植物的是()。
A 、苔藓 B、凤仙花 C 、棕榈树3、下列植物属于开花植物的是()。
A、松树B、蕨类C、苔藓4、下列植物不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水花生B、浮萍C、小叶女贞5、下列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A、苔藓B、蘑菇C、柏树6、下列植物属于我国珍稀植物的是()。
A 、水杉 B、樟树 C 、油松7、下列植物中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是()。
A、蕨类植物B、松树C、柳树8、下列植物不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雪松B、狗尾草C、凤仙花六、课外延伸(作业设计):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七、板书设计:3、多种多样的植物开花植物不开花植物八、教学反思: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从细节之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教学一开始,我就提问学生看到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个标题和背景图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感觉怎么样?试图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植物的多姿多彩,让他们乐于走进、贴近、观察、探索大自然。
可惜学生们似乎有些紧张,大概是不习惯吧。
(平时上课是非常活跃的,开课时却比较冷清)随后,我准备让学生们回忆自己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植物,并把它们写在记录单上。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鉴于学生们比较沉闷我便降低要求让他们直接写出至少5种自己知道的、认识的植物。
在给植物分类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分辨一下书本上的11副图中有哪些植物是自己认识的。
通过“你认识哪些植物?你知道你认识的这种植物有哪些特点吗?”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与之前的回忆相结合,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常识可能是错误的、不科学的。
随后我便开始介绍图中的11种植物。
当介绍到小叶黄杨的时候,果然不出我所料,有学生就提出,小叶黄杨是不开花的。
但是有些同学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是开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