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2023年铣床专用夹具三维造型虚拟设计分析有全套图纸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铣床专用夹具三维造型虚拟设计分析作者:系(部):专业班级:年月日目录一.绪论 (1)1.PROE软件模块简介 (1)2.夹具旳概述 (3)3.国内外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发展现实状况 (5)4.课题旳意义及内容 (6)二.设计课题旳分析计算过程及平面图绘制 (8)1.分析题目 (9)2.定位装置设计 (9)3.夹紧机构设计 (14)4.对刀装置设计 (16)5.夹详细与定位键 (17)6.夹具总图上旳尺寸、公差和技术规定 (18)7.加工精度分析 (21)三、铣床夹具三维造型设计 (25)四、论文总结 (34)五、谢辞 (35)六、重要参照资料 (36)七、附录 (37)八、附文 (48)摘要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FD)作为CIMS集成中旳一种重要环节,克服老式夹具设计存在旳设计周期长,设计效率低等问题,减少了设计人员旳劳动强度,提高了夹具设计旳质量,从而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企业旳市场竞争力。
论文在回忆了夹具旳概念、发展、构成以及国内外应用现实状况后,详细简介了夹具旳总体设计和各构成部分旳设计,并着重论述了设计研究过程中旳各项所需旳关键技术在对国内外众多夹具设计系统进行仔细旳分析研究之后,本课题确定以专用夹具为对象,以铣床夹具为重要开发内容,设计一种适合国内企业现实状况旳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旳铣床夹具。
运用了大量旳软件对夹具进行辅助设计,基于Autocad强大旳二维绘图能力,对夹具进行完整旳三视图绘制,著名旳3D CAD/CAM系统Pro/E由于具有参数化设计特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
在Pro/E环境下对所设计旳铣床夹具进行了三维仿真旳实体造型和虚拟装配关键词:三维造型设计;Pro/e模块;AUTOCAD;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AFD)第一章绪论1.1PROE软件模块简介本世纪旳一种重大变革是全球市场旳统一,它使市场竞争愈加剧烈,产品更新更快,不过有限旳资源加上消费者对复杂产品旳需求日益增长,使你合很难保持市场分额。
毕业设计(论文)-机械手夹持器机械结构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3)第二章夹持器的结构设计 (4)2.1 夹持器的研究现状 (4)2.2 夹持器设计方案 (6)第三章手腕的设计 (13)3.1 手腕的概述 (13)3.2 腕部的典型结构 (13)3.3 手腕确定 (14)第四章液压缸的设计 (15)4.1 液压缸的设计概述 (15)4.2 液压驱动力 (16)4.3 活塞行程 (16)4.4 液压缸的流量 (18)第五章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19)5.1 油泵的选择 (19)5.2 液压元件的选择 (20)5.3 辅助元件选择 (21)5.4 系统液压图 (21)5.5 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22)5.6 液压控制原理图的步骤说明 (22)总结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5)摘要现今,国内很多工厂的生产线上数控机床装卸工件仍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很大。
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使生产线建设成为柔性制造系统,适应现代自动化大生产需要,本文通过利用机器人技术,将装卸机械手代替人工,从而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机械手主要与数控加工设备组合形成生产线,实现加工过程(上料、下料、加工)的自动化与无人化。
本设计充分考虑机械手工作的环境和工艺流程的具体要求。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使结构简练,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元配件,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可靠性。
液压控制系统是由机械、电气、液压和微机控制等元件综合构成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是机械传动技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机械与控制的重要结合点,经常出现在生产线和各种自动化设备中。
关键词:机械手;夹持器;液压系统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oday, many domestic factory production lines, CNC machine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work piece are still manipulated manually and intensive lab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lo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duce costs, turn production line into a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utomated large-scale production, this paper will replace the manual handling with robot, and thus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through the use of robot technology.The manipulator is mainly to implement automation which related to CNC machining equipment, hand combined to form production lines. It is designed to take full account of the robot work environment and process specific requirements. To meet process requirements, simplify the structure and use the standardized, modular components common element as far as possible.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is the integrat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 which composed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hydraulic and computer control devices.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is often used in a variety of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s and equipments.Keywords: manipulator; gripper;the hydraulic system第一章绪论1.1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用于再现人手功能的技术装置称为机械手。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杠杆臂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

XX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作者:学号:系部:专业:题目:杠杆臂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指导者:评阅者:2014 年11 月课程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杠杆臂零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
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课程设计(论文)外文摘要目录目录 (II)1 序言 (4)2 零件的分析 (5)零件的形状 (5)零件的工艺分析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3.2 基面的选择 (6)3.3 制定工艺路线 (7)3.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7)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7)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8)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9)3.4.1 机床选用 (9)3.4.2 选择刀具 (9)3.4.3 选择量具 (9)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4 铣尺寸12mm两端面夹具设计 (17)研究原始质料 (17)定位基准的选择 (17)4.3 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17)4.4 误差分析与计算 (18)4.5 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19)定位销选用 (19)4.5.2 定向键与对刀装置设计 (20)4.6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1)总结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4)1 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说明书铣床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课程设计——等臂杠杆设计

1.1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铣床杠杆。
它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零件。
下图为零件图:1.1.2零件的工艺分析本零件可从零件图中可知,它有4组加工面,并且有位置要求,还有4组孔,也有位置和精度要求。
⑴以φ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5mm的上下端面,φ25mm的孔⑵以左φ8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8mm孔,φ8mm孔的下端面。
⑶以右φ8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8mm孔,φ8mm孔的上端面。
⑷以φ10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0mm孔,φ10mm孔的上端面。
这四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得位置要求,主要是:左φ8mm孔中心线与φ25mm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是0.15mm右φ8mm孔中心线与φ25mm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是0.1mmφ10mm孔中心线与φ25mm孔中心线的平行度公差是0.1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4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其它三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1.2 工艺规程的设计1.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HT200。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因此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
批量生产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砂型铸造。
又由于零件的近似对称性,可采用成对铸造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
1.2.2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2)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Φ40mm上端面为粗基准,利用一组V型块以及一个支撑板达到完全定位。
(3)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基准重合和便于安装的问题,尽量保证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
1.3确定工艺路线1.3.1工艺路线设计由于该零件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所以应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
等臂杠杆夹具设计

第四章 等臂杠杆加工Ф25mm 孔夹具设计4.1 加工孔Ф25mm 夹具设计本夹具主要用来扩、铰25mm φ大孔。
25mm φ孔尺寸精度要求为0.052mm +,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1.6a R m μ,其轴线是以后10mm φ、两个8mm φ孔的设计基准。
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精度。
本道工序为等臂杠杆加工的第三道工序,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保证其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4.1.1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由零件图2-1可知,两孔位于零件40mm φ圆端面和宽30mm 台肩上,其有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并且25mm φ孔中心轴线为后续各孔的设计基准,因此需要其与端面有一定的垂直度要求。
为了保证所扩、铰的孔与侧面垂直并保证孔能在后续的孔加工工序中使各孔的加工余量均匀,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
在选择孔的加工定位基准时,应尽量选择上一道工序即粗、精铣顶面工序的定位基准,以及设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
因此加工25mm φ孔的定位基准应选择40mm φ外圆端面及表面为主要定位基准限制工件的五个自由度,用一个活动V 形块限制另外一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采用与活动V 形块相连的螺旋夹紧机构夹紧。
图2-1 定位分析图4.1.2定位误差分析由本夹具的定位分析图可看出25mm φ孔的位置由40mm φ外圆来保证,而40mm φ外圆由铸造得到,所以良好的铸造及端面铣削精度是25mm φ孔壁厚均匀的保证。
4.1.3切削参数和机动时间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25mm φ孔加工 一、扩孔:(1)扩孔钻选用24.7mm φ标准高速钢扩孔钻,其几何参数选择为:00r =、010α=、45r k =、10β=、0t λ=(2)扩孔切削用量:1.确定进给量f :查表得f 表取0.7~0.84mm/r ,根据Z535机床说明书,取0.8/f mm r =。
2. 确定切削速度v 及n 查表得22.3/min v m =表查表得修正系数: 1.0MV k =、 1.0apv k =故22.3/min MV apv v v k k m '=⨯⨯=表表 010********.3287.4/min 24.7v n r d ππ'⨯'===⨯表根据Z535机床说明书,选择275/min n r =这时实际扩孔速度为024.727521.3/min 10001000d n v m ππ⨯⨯===3.机动时间m t 计算1w f m l l l t f n++=,cot 32mwf r d d l k -=+,12~4l = 由24.7m d mm =,23w d mm =得24.723cot 453 3.852f l mm -=+= 又有 54w l =,0.8/f mm r =,275/min n r =带入公式得到:1w f m l l l t f n ++=54 3.8530.28min 0.8275++=≈二、铰孔(1)粗铰1铰刀:选用24.9mm φ标准硬质合金机铰刀,其几何参数选择为:05r =、010α=、5r k =。
等臂杠杆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系部: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指导 (2)设计目的 (2)设计要求与内容 (2)第1章零件分析 (3)1.1零件的分析 (3)1.2毛坯的选择 (4)第2章工艺设计 (4)2.1工艺规程的设计 (4)2.2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7)2.3加工工序设计 (8)第3章夹具设计 (18)3.1零件图分析 (18)3.2 定位方案设计 (18)3.3对刀方案 (19)3.4装置选用及设计 (19)3.5定位误差计算 (19)3.6夹紧力的计算 (20)第4章设计心得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5)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8孔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设计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自选),独立完成(1)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各一张(3或4号图CAD出图,手工图为2号)(2)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一张(4号图,CAPP出图) (3)指定工序夹具装配图一张(2或3号图,CAD出图可拼接) (4)夹具部分零件图1~2张(图幅自定)(5)设计说明书(一份,>10页,正文五号字,含插图)(6)夹具3D装配效果图一张(3或4号图,可渲染)以上均需输出,以书面交设计资料,保留软盘待查。
原始资料:零件图样,生产纲领,每月班次、生产条件等。
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104年11月7号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在于:(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铣床夹具设计机械设计制作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铣床夹具设计专业班级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X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所在单位机械电子工程系______年5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铣床夹具设计摘要:在机械加工零件时如果能广泛地使用夹具,就能极大地节省加工时的辅助时间,减轻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本文主要介绍了设计铣床夹具的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设计夹具的一般先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明确设计的要求和意图,然后提出具体的定位、夹紧、对刀方案和夹具体的一般结构。
本文采用六点定位的定位方法,夹紧螺钉与双向压板组合的夹紧方法,直角对刀块与塞尺组合的对刀方法。
为保证设计的可靠性,还对夹具的夹紧力和精度进行了分析。
同时使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相重合,保证了槽侧面的加工精度与位置公差。
随后,本文又对铣床夹具各组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明确的设计,并用Pro/E三维软件对整个夹具进行建模和装配。
该铣床夹具在设计之初就注重结构工艺性,所以这套夹具结构简易、紧凑,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灵活。
更重要的是,它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体现了这次设计的主旨。
关键词:铣床,机床夹具,设计。
Milling Fixture DesignAbstract:When machine-finishing components, if jig can be widely used, it can save when the processing enormously the non-cutting time, reduce worker's labor, enhance the product the quality and the labor productivity.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sign milling jig general step and method. Designs the tong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rst generally to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is clear about the design the request and the intention, then proposes the concrete localization, the clamp, to the knife plan and the fixture body's general structure. This article uses six localizations the localization methods, the clamp method which the binding screw and the bidirectional clamp combine, the right angle combines to the knife block and the feeler gauge to the knife method. For guarantee design reliability, but also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fixture's clamping force and the precision. Simultaneously caused the design datum and the localization datum superposes, has guaranteed the trough side working accuracy and the location tolerance. Afterward,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explicit design to the milling fixture various modules' structure size, and carries on the modeling and the assembly with the Pro/E three dimensional software to the entire fixture.This milling jig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structure technology capabil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sign, therefore this box splints sign a legal statement the construction simple, compact, operates is also quite convenient nimbly. More importantly, it the role outstandingly which plays in the enhance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pect, has manifested this design primary intention.Key word: Milling machine, engine bed jig, design.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2)1.1选题目的和意义 (2)1.2夹具的发展趋势 (2)1.3本课题主要讨论的问题 (3)第二章夹具设计概论 (4)2.1机床夹具概述 (4)2.2铣床夹具的分类 (8)2.3铣床常用夹具的结构 (8)2.4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8)2.5定位与误差分析 (10)第三章铣床夹具设计 (14)3.1零件结构与设计要求的分析 (14)3.2定位方案 (14)3.3夹紧方案 (16)3.4对刀方案 (21)3.5夹具体与定位键 (22)3.6夹具的形位公差和技术要求 (22)3.7夹具精度分析 (23)结束语 (2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零件的分析
第 1 章 课程设计
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
1. 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总装图
1张
6.夹具三维造型图
1张
7. 夹具体零件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1.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铣床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要求零件的
配 合 符 合 要 求 。 图 1-1 为 铣 床 杠 杆 的 零 件 图 , 1-2 为 三 维 造 型 图 。
图 1-1 杠杆的零件图
4
图 1-2 杠杆的三维图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H9)孔的轴线和两个端面垂直度的要求,2×Φ8(H7)孔的轴线 与Φ25H9 孔的轴线有平行度要求.现分述如下:
5
1.2 工艺规程的设计
1.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 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因此采用润滑效果
较好的铸铁。由于零件年产量为 5000 件,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 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 产的金属模铸造。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 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
1.2.2 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 加工表面就是宽度为Ф40mm 的肩面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压板对肩台进 行加紧,利用一组 V 形块支承Φ40mm 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 z、z、y、y 四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 x、x 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Φ25 (H9)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 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本工序中为了便于装夹,采用Φ25(H7) 的孔作为精基准。
6
钻孔→扩孔钻钻孔→精铰的加工方法,并倒 1×45°内角。 5、 钻Φ8(H7)内孔:公差等级为 IT6~IT8,表面粗糙度为 Ra1.6,采用钻
孔→粗铰→精铰的加工方法。 6、 钻Φ10(H7)内孔:公差等级为 IT7~IT8,表面粗糙度为 Ra3.2,平行度
为 0.1µm(A),采用钻孔→粗铰→精铰的加工方法。
粗精铣宽度为Ф40mm 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 30mm 的平台。考虑到工件的定位
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采用立铣,选择 X5012 立式铣床(参考文献: 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刀具选 D=2mm 的 削平型立铣刀(参考文献: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专用夹具、专用量具和游标卡尺。
8
工序Ⅸ:检验入库
1.3.1 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根据工件的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及毛坯尺
寸:
查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得:
各加工表面表面总余量
加工表面 Ф40mm 的上下平台
基 本 尺 加工余量等级 寸
40 G
加工余量数值 (mm)
4
说明 加工上下底面
宽度 30mm 的平台
30
H
3
加工上表面
Ø30mm 的 凸 台 上 下
面
30 H
3
Φ10(H7)孔
10 H
3
凸台上下面 加工内孔
Φ8(H7)孔
8H
3
加工内孔
Φ25(H9)孔
25 G
4
加工内孔
又由参考文献得出:
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
主要尺寸 2×Φ8(H7)之间的 中心距离 Φ10(H7)孔尺寸
零件尺寸
168 10
总余量
—
2.0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H9) 孔及端面和水 平面底、Φ30 的凸台分别在定位销 10、活动 V 形块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 mm 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 7,当辅助支 承 7 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 2 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mm 的上下平台、粗精铣Φ30 凸台的上下表面、钻Ф25(H9)的小孔 、钻 2×Ф8(H7) 的小孔 、钻Φ10(H7)孔。加工要求有:Φ40mm 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 Ra6.3um (上平台)、Ra3.2(下平台)、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 Ra1.6um。 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 0.1um(A)、0.15um(A)。Φ10(H7)孔的平行度 为 0.1um(A)、Φ10(H7)孔为 Ra3.6um。杠杆有过渡圆角为 R5,则其他的过渡圆 角则为 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 说明书
铣床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 备设计
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 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毕 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世纪 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 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 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完成 夹具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 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10
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采用立式 Z535 型钻床,刀具选 D=25mm 的锥柄机用铰刀,并倒 1×45°的倒角钻用铰夹具和专用检量具。
钻 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 7.8mm。采用立式 Z518 型钻床,刀具选用 D=7.8mm 的直柄麻花钻,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量具。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工序Ⅰ:粗精铣宽度为Ф40mm 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 30mm 的平台(粗基准的 选择如前所述) 工序Ⅱ: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 工序Ⅲ: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 工序Ⅳ: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 工序Ⅴ:钻、粗、精铰 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以Ф25 定 位) 工序Ⅵ :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 9.8mm 工序Ⅶ: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 9.96mm 工序Ⅷ: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
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2、 Φ40mm 圆 Ra3.2,采
用采用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3、 Ø30mm 的凸台上下表面:公差等级为 IT13,表面粗糙度为 Ra6.3,采用
粗铣→精铣的加工方法。 4、 钻Φ25(H9)内孔:公差等级为 IT6~IT8,表面粗糙度为 Ra1.6,采用
1.3 确定工艺路线
由于该零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应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 1、 工艺路线方案一: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工序Ⅰ:粗精铣宽度为Ф40mm 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 30mm 的平台 工序Ⅱ: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 工序Ⅲ: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 工序Ⅳ: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 工序Ⅴ:钻、粗、精铰 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 工序Ⅵ :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 9.8mm。 工序Ⅶ: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 9.96mm。 工序Ⅷ: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 工序Ⅸ:检验入库。 2、工艺路线方案二: 铸造 时效 涂底漆 工序Ⅰ:粗精铣宽度为Ф40mm 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 30mm 的平台。 工序Ⅱ: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 工序Ⅲ:钻 2×Ф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Ф8(H7)
粗精铣宽度为Φ30mm 的凸台表面。采用 X5021 立式铣床,刀具选 D=2mm 的削平 型铣刀,专用夹具、专用量检具和游标卡尺。
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3mm。采用 Z535 型钻床,刀具选莫氏锥柄麻花 钻(莫氏锥柄 2 号刀)D=23mm,专用钻夹具,专用检具。
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采用立式 Z535 型钻床,刀具选 D=24.7mm 的锥柄扩孔钻(莫氏锥度 3 号刀),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具。
毛坯尺寸
168 10
Φ25(H9)孔尺寸
25
3.0
25
Φ8(H7)孔尺寸
8
2.0
8
公差 CT
4 3 4 3
9
图 1-3 零件的毛坯图
1.3.2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采用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
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 产线。工件在各级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
第 2 章 综合训练
2.1 夹具体三维造型实现方法的概述………………………………… 13 2.2 夹具三维造型过程简述 ………………………………………… 14 小结………………………………………………………………………… 22 参考文献…………………………………………………………………… 23
3
铣床杠杆的机械工艺规程及机械装备设计
1.2.3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粗精铣宽度为Φ40mm 的上下平台、钻Φ10(H7)
孔、钻 2×Ф8+0.015 的小孔 、粗精铣Φ30 凸台的平台。材料为 HT200,加 工方法选择如下: 1、 Φ40mm 圆柱的上平台:公差等级为 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 Ra6.3,采
7
工序Ⅳ:扩孔钻钻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4.8mm 工序Ⅴ:铰孔Ф25(H9)使尺寸达到Ф25(H9) 工序Ⅵ:钻Φ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 9.8mm 工序Ⅶ :粗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 9.96mm 工序Ⅷ:精铰Φ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Φ10(H7)mm。 工序Ⅸ:粗铰 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 7.96mm。 工序Ⅹ:精铰 2×Φ8(H7)小孔使尺寸达到Φ8(H7)。 工序Ⅺ:检验入库。 3、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上述两种工艺方案的特点是:方案一是根据宽度为 40mm 的上下肩面作为 粗基准,Ф25(H9)孔作为精基准,所以就要加工Ф25 孔时期尺寸达到要求的 尺寸,那样就保证了 2×Ф8 小孔的圆跳动误差精度等。而方案二则先粗加工 孔Ф25,而不进一步加工就钻Ф8(H7),那样就很难保证 2×Ф8 的圆度跳动 误差精度。所以决定选择方案一作为加工工艺路线比较合理。具体工艺过程如 下: 1、工艺路线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