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基本句式
七律诗格律大全

七律诗格律大全一、七律诗的基本格式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
它每句七个字,总共八句。
就像是盖房子,每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
比如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第一句就是起笔,点明主题,像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就把气氛带起来了。
二、七律诗的韵律规则可不能小瞧。
它讲究平仄交替呢。
啥是平仄?简单说就像音乐里的高低音。
平声字读起来平缓,仄声字读起来有起伏。
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鹂”是平声,“鹭”是仄声,这样平仄交错,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朗朗上口。
你要是不按这个规则来,那读起来就别扭得很,就像唱歌跑调似的。
三、颔联和颈联得对仗工整。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比赛,要旗鼓相当才行。
就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对“江春”,名词对名词;“生”对“入”,动词对动词;“残夜”对“旧年”,名词对名词。
对仗好了,诗就显得特别精致,就像两个配合默契的伙伴在跳舞。
你要是对仗不工整,那这诗就像两个人跳舞乱了节奏,多难看呀。
四、首联的起笔很关键。
它得吸引人,就像钓鱼得有个好诱饵。
比如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一句就像抛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让读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想要知道后面的答案。
要是首联写得平平淡淡,就像给人端了一碗没味道的粥,谁还想接着吃呢?五、尾联可不能虎头蛇尾。
它得把诗的情感或者意境升华一下。
就像一场演出最后的高潮部分。
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尾联一下子就把诗人的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天下的寒士,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伟大的胸襟。
要是尾联写得不好,就像看一场演出,前面都很精彩,最后却草草收场,多让人扫兴啊。
六、七律诗里的用词也有门道。
要精准又要有韵味。
就像做菜,盐放多放少都不行。
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里的“孤”“直”“长”“圆”,每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把沙漠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要是用词不当,就像做菜把醋当成酱油放了,那味道可就全变了。
七、中间两联的对仗除了词性相对,意义也要相关联。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

七律绝句的平仄格律(原创版)目录一、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律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三、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正文一、七言律诗的基本格律七言律诗,又称七律,是中华古典诗词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由七个字组成一句,每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每部分分别为四个字。
七言律诗在句与句之间的对应关系上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字数、词性、意义和声韵等方面。
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如下:1.每句必须为四个字,共七句;2.平仄相间,即平音和仄音交替出现;3.每句中平仄音的数量应符合特定的规律;4.第一句和第五句通常以平声字开头,第二句和第六句通常以仄声字开头;5.第三句和第七句通常以平声字结尾;6.每首诗的平仄音总数应为 14 个。
二、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仄交替:每两个字之间的平仄音应交替出现。
如“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等;2.句首平仄:第一句和第五句通常以平声字开头,第二句和第六句通常以仄声字开头;3.句尾平仄:第三句和第七句通常以平声字结尾;4.平仄数量:每句中平仄音的数量应符合特定的规律。
第一句和第三句通常包含四个平仄音,第二句和第四句通常包含三个平仄音,第五句和第六句通常包含四个平仄音,第七句通常包含三个平仄音;5.联间平仄:每两句之间的平仄音应保持一致,即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数量应相同。
三、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以下是一个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举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到七言律诗的平仄搭配规则在具体诗句中的应用。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基本写法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的基本写法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基本句式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登庐山《登庐山》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七言律诗大全

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目录一、基本信息二、诗体释义三、诗体格律3.1 基本句式3.2 第一种格式3.3 第二种格式3.4 第三种格式3.5 第四种格式四、诗韵五、名诗赏析六、名作欣赏七、典范诗作八、相关延伸延伸1:七言绝句欣赏延伸2:七言名句欣赏延伸3:五言律诗欣赏【一、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七言律诗外文名称:Seven-words poem流行朝代:唐朝、宋朝代表诗人:崔颢、杜甫、李商隐、李白代表诗作:《黄鹤楼》、《春思》、《长征》别名:近体诗起源朝代:南北朝【二、诗体释义】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八首,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
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 , 一变也。
高、岑、王、李, 风格大备, 又一变也。
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 又一变也。
' ( 《诗薮》内编卷五 ))。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也分绝句、律诗。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诗词格律解说⑧)

七⾔律诗的平仄规则(诗词格律解说⑧)七律就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前⾯加⼀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基本句式,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句,可以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第⼀种是以“平平仄仄平平仄”为⾸句来组织,叫做“平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种以“仄仄平平仄仄平”为⾸句来组织,叫做仄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 瑟唐李商隐锦瑟⽆端五⼗弦,⼀弦⼀柱思(sì)华年。
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托杜鹃。
沧海⽉明珠有泪,蓝⽥⽇暖⽟⽣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种以“仄仄平平平仄仄”为⾸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裳。
却看妻⼦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四种以“平平仄仄仄平平”为句⾸来组织,叫做平起平收式,全诗格式如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诗的平仄格律

七律诗的平仄格律七律作者:佚名七律介绍 七⾔律是律诗的⼀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四、六、⼋句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七⾔两体。
七字的称七⾔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有四联(即⼋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句称为“⾸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四、六、⼋句最后的⼀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得名。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种,四句为绝句,⼋句为律诗。
基本句式 每⾸⼋句,每句七字,共五⼗六字。
⼀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句可押可不押),⼀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个特定的名称,第⼀联叫⾸联,第⼆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种格式:⾸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平;◎表⽰平可做仄;●表⽰仄;⊙表⽰仄可做平。
第⼆种格式:⾸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种格式后半⾸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什么是七言律诗?有哪些特点代表作品是什么

什么是七言律诗?有哪些特点代表作品是什么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诗体释义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七律八首,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
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一变也。
高、岑、王、李,风格大备,又一变也。
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又一变也。
”(《诗薮》内编卷五))。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诗体格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七律诗写作入门范例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
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一,篇幅固定。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首联:一般交代涉及到主题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色。
要求起得平缓,不要把主要的内容一笔写尽。
否则以下就没得写了。
同时,也要定下全诗的情感基调,通过选择合适的意象来体现。
还要注意前分句与后分句的意义上的关联,不能各说各话。
颔联:颔联是首联的进一步展开,一般是表达主题的意境,即写景。
前后分句是对仗关系,要符合对仗的各种要求。
不能客观地写景,要融情于景,或见景生情,或情景相融,这才叫意境。
为颈联做好铺垫。
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另起一个层次,更多的是融进作者的主观情感,议论或抒情。
情感借意象来表达。
尾联:大多数律诗的尾联的前一分句收拢总结前六句,最后一句水到渠成结束全诗。
最好是能做到首尾呼应。
最后一句或情结,或景结。
景结最好,体现笔力,最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一联之中,联与联之间,都要注意上下关联,要形成一个整体。
其二,押韵严格。
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
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其三,讲究平仄。
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1、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2、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3、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4、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
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
第二种格式
平起首句不入韵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第三种格式
仄起首句入韵
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第四种格式
仄起首句不入韵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