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全解

合集下载

XX市XX区慢性病数智医防融合综合应用平台用户需求

XX市XX区慢性病数智医防融合综合应用平台用户需求

XX市XX区慢性病数智医防融合综合应用平台用户需求一、项目背景
慢性病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体系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本项目通过健康信息整合,建立同质化、路径化、分级分层、上下联动的健康管理体系,面向区域内的高血压、糖尿病“两慢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实现家庭医生在门诊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疾病医防、诊治、干预和健康教育等全流程服务。

实现医防融合为基础的“两慢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数智化服务闭环。

二、建设内容
按照《XX市XX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目标,对标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重大需求、多跨场景、改革任务“三张清单”的要求,统一建设“xx区慢性病数智医防融合综合应用平台:通过本项目建设,做细做实“两慢病”患者的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和全周期健康管理工作,明确诊前、诊中、诊后医防融合的服务流程,相应改造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从监管端、医生端、居民端三个维度出发,建立两慢病筛查、评估、管理和数据联通、医患互动的医防融合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新模式,协同推进区域智慧医疗网底服务提升,为全区同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慢病一体化门诊”、老年慢病数字健康新服务、健康智慧站建设提供数字化基础建设。

助力XX区高质量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区。

三、技术参数。

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展缓慢、病情不易短期缓解或根本无法治愈的疾病。

慢性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包括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干预与管理。

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主要是医院内部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及健康宣教等环节。

然而,这种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等,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管理慢性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出了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即将传统的医院内部慢病管理与社区慢病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其核心思想是将医院作为患者的“重症监护室”,通过融入社区、家庭、个体和互联网等多个维度,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医、护、药融合的综合治疗体系,实现全程、全链条、全周期的慢病管理。

具体而言,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慢病管理团队: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慢病管理团队,负责患者的全方位管理,包括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康复指导等。

2.建立慢病管理数据库: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检查结果等数据录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合理利用。

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预测,为患者提供更准确、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利用社区、互联网等渠道,开展针对不同慢病的宣传、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建立慢病管理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患者、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平台,实现在线预约、远程会诊、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服务,方便患者就医和管理。

5.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在社区设置专门的慢病管理服务点,配备相关设施和人员,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减轻医院的压力。

通过院内外慢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医院和社区之间的协同作战,提高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

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是一种针对慢性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的系统化服务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在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和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包括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等多个环节,通过建立与医院、社区、家庭等各个层面的协同合作机制,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服务。

其核心目标是降低慢性病患者的住院率和再入院率,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防止慢性疾病的进展和恶化。

其次,慢病管理服务体系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慢病管理服务体系还能够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总之,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在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和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协同合作、个性化服务和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慢病管理服务体系能够实现患者的全方位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的医疗保健水平。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介绍慢病管理服务体系。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内容,并说明文章的结构。

其次,在正文部分将着重探讨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作用和优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引言部分将在整篇文章中起到铺垫作用。

我们将首先概述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本文的目的和组织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内容。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慢病管理服务体系的定义和背景。

我们将解释慢病管理服务体系是指为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的一系列医疗服务和支持措施的整合系统。

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依从性的认识与对策

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依从性的认识与对策

提升慢性病患者管理依从性的认识与对策慢性病患者管理依从性的认识与对策是指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提高慢性病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和遵守程度,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

下面将就该主题展开讨论,包括对慢性病的认识、依从性的重要性以及提升依从性的策略。

正确了解慢性病的本质和特点对于提升患者管理依从性至关重要。

慢性病是一种长期、进展缓慢的疾病,通常无法根治。

慢性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和管理,疾病控制的主要依靠患者的自我管理。

慢性病的症状和进展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早识别慢性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和遵守程度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

依从性是慢性病管理的核心要素,即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程度。

研究表明,良好的依从性与疾病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具有正向相关性。

患者依从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血压、胆固醇等指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1. 患者教育:为了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医生和健康管理团队应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慢性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症状及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解释,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提高对治疗方案的信心和依从性。

2. 沟通与合作: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和紧密合作对于提高依从性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详细解释自己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

患者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不遵守治疗方案,医生应该积极发现问题和障碍,并与患者进行共同解决,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3. 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措施,可以通过奖励与惩罚来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患者遵守治疗方案和达到预定目标可以获得奖励,而不遵守或未达到目标则可能会受到惩罚。

奖惩机制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和动力,提高依从性。

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社会支持系统对他们的依从性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现在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一大挑战,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亿人患有慢性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和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患者的病情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管理,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治疗方案。

其核心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其他智能设备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医生也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及时干预和指导。

另外,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患者的就诊数据和治疗效果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疗建议,同时也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全面的慢病管理服务。

总的来说,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未来慢性病管理的趋势,它将带来更多患者的便利和舒适,并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更紧密合作,共同为控制和预防慢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示例2: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来管理和监控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进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采用信息化管理制度成为了解决慢病患者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通过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和定期监测患者的健康数据,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信任,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其次,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医院内部信息流畅的协作,可以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检查,提高医疗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最后,慢病信息化管理制度还可以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

通过建立健康教育平台和定期健康资讯推送,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病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慢性病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慢性病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发表时间:2015-01-15T11:10:34.19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唐焕庆[导读] 社区卫生工作中慢性病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好慢性病患者能带动全家及其熟悉的人群到社区进行全科诊疗、预防接种、咨询等业务,直接及间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唐焕庆(浙江省富阳市新桐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富阳311400【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摘要】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解决机制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引起的死亡构成已高达80%。

慢性病是一类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也是一类消耗巨大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疾病。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将疾病预防的重点落实到社区、家庭,具备大医院不可能有的优势,能成为慢性病防治最好的平台。

在社区全人群中作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通过社区的卫生服务,才能有效地、切实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并且使慢性病的患者得到全程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但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存在问题制约着社区慢性病的防治,为此笔者提出一些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慢性病患病率的迅速增加及慢性病医疗费用的增长,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预防与临床的衔接,注重慢性病的干预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中最基本、普遍的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融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连续、综合的基层服务。

人工智能在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人工智能在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人工智能在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解析人工智能(AI)已逐渐渗透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最为普遍的慢性病之一,其管理方式的革新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系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其管理面临着患者基数大、自我管理意识不一、并发症风险高等多重挑战。

然而,得益于血压监测的便捷性和早期发现的优势,高血压管理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着高血压慢病管理的传统模式。

人工智能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优势精准评估与风险预测:人工智能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挖掘海量健康数据,精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因素。

通过结合影像学、基因组学等多维度信息,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提高高血压的早期诊断率,并有效弥补医生诊断的局限性。

并发症预测与干预:基于人工智能构建的并发症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心脏、脑血管等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从而筛选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智能决策辅助:临床决策模型等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及时性和患者依从性,辅助医生做出最优决策。

这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还增强了患者对管理方案的信任度和执行力度。

智能设备监测与管理: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采集患者的健康数据,如血压、心率等,并通过自动评估分级提供干预方案。

这种智能化的监测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减轻了基层医生的工作负担。

实际案例分析界首市人民医院的慢病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引入讯飞医疗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县乡村分层、轻症重症分级管理模式,凭借智能可穿戴设备精准采集健康数据,自动为居民健康状况评估分级,给出针对性干预方案,助力基层医生高效分类管理。

家庭医生主要管理血压控制不佳的高风险患者,对依从性良好、血压控制理想的患者,系统通过自动电话随访收集体征、用药及饮食运动等信息,并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极大提升了慢病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 INDUSTRY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李萍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山东海阳 265100[摘要] 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环境、生物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干预和控制,以实现减少疾病发生、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新模式。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对慢性病防治起到积极的效果,本文就健康管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综述。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工作;健康管理;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9(b )-0048-03Problems and Solutions When Health Management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LI PingDepartment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iya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iyang, Shandong Province, 265100 China[Abstract] The health management model is a new model that is people-centered and aim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promote health by interven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biological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individuals or groups.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ses.[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ealth management; Solutions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发病形势严峻,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WHO PE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文章末可提供源码)1. 系统介绍系统是为了使 WHO PEN (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 com muni cable Disease In terve nti 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Resource Setti 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 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 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 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 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 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 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 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 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更好地促进项目 的实施和推广。

2. 系统性能要求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 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 需要 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 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 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 要的命脉。

3. 系统用户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 于 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 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 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 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 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 CDC )、乡 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 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区、市、县卫生局及CDC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统计;数据维护等功能自治区市县乡各级卫生局、疾病控制机构及卫生厅项目组织机 构,主要有查询项目村居民慢性疾病信息, 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管理 情况;查询统计;4.系统网络拓扑图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图: (图2•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5.系统功能设计系统以WHO PEN 项目实施为背景,通过梳理项目运行流程(如 图3.宁夏项目村慢性病干预流程图),进而分析基于 WHO PEN 干预、卫生厅外援办防火墙级 区 至 输 传务 防火墙服 级 市 至 输 传WE 服务器IF 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 ----- T -------------------- r档案管理员市疾控中心 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员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乡卫生院 乡卫生院 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图2.基于WHO PE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的慢性病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应用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MDA )建模方法构建系统模型,在 J2EE 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和测 试。

5.1系统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指为完成某一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的集合,它的设计不受组织功能部门边界的限制。

通过对 WHO PEN 项目运行流程的梳理,将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划分为项目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监测与干预服务管理、 慢性病动态管理和慢性病信息服务管理四个模块。

村卫生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个体干 预制定35岁以上首次 就诊患者高危人群筛 查1^^1进一步确诊 个体干预、 制定方案异常转诊卫生院 f高风险人群个体干预、定期随访转回卫 生院规 范管理正常图3.宁夏项目村慢性病干预流程图5.2系统功能模块基于WHO PEN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是以WHO PEN宁夏青铜峡慢性病干预项目实施为基础,系统可实现信息的共享,分布的透明,降低信息的冗余程度,充分发挥人机交互的特性,使WHO PEN 项目人员以及乡村卫生工作人员能随时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务和慢性病病人身体状态,进而提高慢性病干预方案的准确性,根据系统信息处理实现相关慢性病干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5.2.1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管理该模块主要包括家庭档案管理和人群慢性病信息档案管理。

5.2.1.1家庭档案管理家庭档案管理含有新增家庭和管理家庭两个功能。

用户可通过新增家庭功能可以添加、修改新的家庭信息,通过管理家庭功能可以查询、修改、删除家庭信息。

5.2.1.2人群慢性病信息档案管理人群慢性病信息管理用于维护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包含“新建档案”、“档案管理”、“健康档案查询统计”、“健康档案因素查询”四个功能。

“新建档案”用于添加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档案管理”用于对用户输入条件查询出需要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健康档案查询统计” 方便用户对本社区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统筹查询以及统计相关结果;“健康档案因素查询”方便用户对本社区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通过图5•基于WHO PEN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图筛选影响因素统筹查询以及统计相关结果。

522慢性病管理由于WHO PEN项目主要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该模块主要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其他慢性病居民的信息进行维护。

WHO PEN项目管理人员可查看项目村的慢病患者疾病信息和随访记录信息;村卫生室人员可查看本村慢病患者信息、建立和修改信息、添加、删除、修改随访记录信息。

5.2.2.1高血压主要是对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的人群进行专门的血压管理。

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体检信息和相关病史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给出相应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来干预患者的病情。

5.222糖尿病主要是对空腹血糖大于5.7~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7mmol/L进行专门的血糖管理。

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体检信息和相关病史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给出相应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来干预患者的病情。

5.223其它慢性病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体检信息和相关病史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给出相应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方案,通过对患者进行“调查登记”来干预患者的病情。

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监测慢病过程中,按照前期预设干预流程对项目村慢性病患者实施特定的干预方案,准确归纳慢性病患者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慢性病动态信息,。

5.2.3慢性病与健康促进服务信息管理此功能模块是WHO PEN项目管理人员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和所有人群的分类用于查询项目村所有的个人健康档案信息。

此外,还可通过连接乡镇卫生院LED滚动显示屏推送慢病干预信息以及与慢病相关的健康促进知识,方便项目村慢病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病情动态。

5.2.4慢性病管理效果评测慢性病管理效果评测功能模块是统计相应指标,如慢性病患病人数、慢性病管理人数、慢性病管理率、随访人数以及慢性病控制率等,以报表的形式辅助指导项目管理人员综合评测基于WHO PEN干预的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5.2.5系统管理该模块是系统管理员管理用户资料、控制系统参数、修改个人信息、添加村庄、和添加用户,维护系统公共参数以及个人私有信息的。

其中,管理用户资料是管理员设置分配系统用户使用权限;控制系统参数主要根据WHO PEN项目管理人员要求设定慢性病管理参数,如随访时间间隔、血压与血糖测试时间间隔等;修改个人信息是修改用户自己相关的信息,如登录名、用户名和密码;添加项目村是系统管理员添加新增的项目村庄;添加用户是系统管理员创建新增项目人员或村卫生室操作人员。

系统管理员用例系统管理员主要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包括维护、公告、数据维护及权限管理等。

图8.系统管理员用例图图9.系统管理活动图(2)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查询管理用例自治区卫生厅、市、县、乡用户实现的功能用例主要有浏览项目村居民信息和浏览健康信息。

项目村居民信息包括家庭信息和个人信息;浏览健康信息包括浏览个人信息、健康档案和慢性病信息,其中慢性病信息包含随访记录、慢性病指标报表和干预记录信息区区区区图10.卫生厅/市县卫生局用例图图11.区市县乡用户查询信息活动图(3)项目村卫生室用户用例o随访慢病管理干预包干预转诊图12.项目村用户用例图项目村用户个人信息健康信息管理-------- iff 家庭档案描述项 描述说明用例名 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和慢病管理参与者 村用户用例说明 对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管理以及慢病管理主要事件1) 添加、编辑和删除项目村居民个人信息和家庭档案;2) 管理项目村慢病患者信息,包含随访、干预、转诊。

业务规则1) 区市县乡用户账号登录进行操作,显示“没有该用户”或 “密码错误”等错误信息,返回系统登录界面。

2) 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 咼血压人群 3) 空腹血糖大于 5.7~mmol/L 或餐后血糖大于 7mmol/L 糖尿 病人群4) 调查登记确认其他慢性病人群表6.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和慢病管理用例描述/无权限图13.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和慢病管理活动图鲁棒性分析是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鲁棒分析可 以更清楚的了解系统需求,鲁棒图主要包括三种图形,边界、控制、 实体,如图14所示。

身份验证选择功能-A /有权限/继续>健康信息管理按时间查询随访 添加 干预编辑 删除 数据导入存储继续慢病管理按项目村查询/不继续I边界对象控制对象实体对象图14鲁棒图图形(1)系统管理在系统管理过程中,主要事件是权限管理、账号管理、公告发布等。

过程中,边界对象包括主窗口、系统信息管理按钮、系统信息管理窗口、管理项目列表和提交保存按钮;控制对象包括获得管理项目、按钮事件处理器和导入数据信息;实体对象包括用户权限规则、用户列表和公告信息资料。

图15.系统管理鲁棒图(2)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查询管理该模块主要由区市县乡用户对项目村居民健康相关信息浏览查询,主要事件流有:(1)查看项目村居民信息,可查看家庭信息、个人信息和健康档案;2)查看居民健康信息,可查看慢病信息和健康档案,其中慢病信息包含随访记录、干预记录和慢病指标报表。

(鲁棒图如图16所示)图16.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查询管理鲁棒图(3)项目村居民健康信息管理该模块是针对项目村用户设计,主要实现居民信息管理和项目村慢病患者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