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特点

合集下载

写作的特点与规律

写作的特点与规律

(一)"物——意——文"转化律 意 文
(二)多元因素统一律
一方面是指客体,要从现象把握本质. 一方面是指客体,要从现象把握本质.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指写作主体必须具备多种素 修养,能力. 质,修养,能力.

(三)点化调整渐深律
点化:点铁成金,化平凡为神奇 点化:点铁成金,
(四)知行结合通变律
(二)综合性
写作是作者以思想修养,生活经历, 写作是作者以思想修养,生活经历, 知识积累和文字技巧四个方面为主的自身素 质的综合表现. 质的综合表现.
(三)实践性 首先,任何写作的材料, 首先,任何写作的材料,都必须 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去获得. 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去获得. 其次,写作技能的获得, 其次,写作技能的获得,必须通 过实践. 过实践.

(四)创新性 写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写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每篇成功的 文章都是一种创新, 文章都是一种创新,或在思想上或在内容 或在语言上,或在表现角度上, 上,或在语言上,或在表现角度上,即使 是表现同一主题,如环保, 是表现同一主题,如环保,也有作者的创 新.
三,写作的基本规律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指的是写作这种实践活动区别 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写作活动的规律:是构成写作特点的内在 写作活动的规律: 因素以及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 因素以及诸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它揭示了写 作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作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四创新性写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每篇成功的文章都是一种创新或在思想上或在内容上或在语言上或在表现角度上即使是表现同一主题如环保也有作者的创三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特点
文章写作: 一,文章写作: 文 章 写 作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写作技巧介绍作文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优秀的作文具有一些特点和写作技巧,通过学习这些特点和技巧,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 有独到的观点优秀作文往往有独到的观点。

作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发表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观点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思考方式,也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找到自己的独特观点。

2. 结构清晰一个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它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头部分应该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应该有合理的段落和逻辑的过渡,结尾部分则应该总结全文,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安排各个部分,并确保它们之间的过渡顺畅。

3. 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是优秀作文的特点之一。

通过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化的句式,我们能够给作文增色不少。

使用恰当的词汇可以使文章更加精彩,而灵活的句式则可以使文章更有层次感。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积累词汇和句式,并灵活运用它们。

4. 有说服力的论证优秀作文应该具有有说服力的论证。

作者需要通过合理的论据和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论据和证据需要具有说服力,并能够让读者信服。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5. 简明扼要优秀作文应该简明扼要。

作者需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

简明扼要的作文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准确和简洁的表达。

6. 利用修辞手法优秀作文应该善于利用各种修辞手法。

通过使用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有表现力,也可以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多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6.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对象与一个熟悉的概念或对象进行比较,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技巧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技巧

优秀作文的特点与技巧写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

在学生阶段,作文是一项常见的考核方式。

而在职场中,写作能力也是衡量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准。

好的作文不仅要具备内容丰富,语言准确,还要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思辨能力。

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本文将从作文的特点和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优秀作文的特点1.有思想深度优秀的作文不仅仅是平淡无奇的文字堆砌,更要具备思想的深度。

在做题或写作时,要通过大量阅读和自我思考,挖掘文本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信息和意义,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对事物的思考方式。

只有在思想深度的基础上,才能让作文更加鲜明耐人寻味。

2.具备情感共鸣力好的作文不仅可以展示作者对于某个事物的思考,更要具备情感共鸣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该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所蕴含的情感。

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紧密的情境联系,让读者更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表现力强一个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表现力。

这种表现力不仅仅是在文字上,更要表现在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上。

具体来说,表现力可以体现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概念用词等等方面。

只有在表现力的带动下,作文才能更加生动和丰满。

4.准确表述需求好的作文需要明确表达出作者所想要表达出的需求。

它不只是一种思考和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功能性的文本,只有在明确阐述需求后,才能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优秀作文的技巧1.提前构思几个要点在写作之前,先要思考文章要表达的某个观点和要点。

可以通过提前构思几个要点,列举出这些要点的核心思想以及展开的分支思想,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运用。

这样不仅有助于文章的完整性和明确性,还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表达逻辑。

2.巧妙使用连词和连接词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连词和连接词可以让文章的逻辑更加严密,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作品的内容。

例如,在表达两个观点的时候,可以用“而且”、“同时”等词来连接两个观点并且增强它们之间的关系。

作文写作特点

作文写作特点

作文写作特点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创作形式,通过文字表达观点、陈述事实、阐述理论等,具有自己独特的写作特点。

本文将探讨作文写作的一些特点,并以例子进一步说明。

一、主题明确,逻辑严谨作文写作通常有明确的主题,作者通过正文全面、系统地展开论述。

文章的组织结构严谨,内容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使读者容易理解。

例如,在讨论环境保护的作文中,作者可以从问题引入、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句,并通过合理的过渡词将各个段落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观点鲜明,有说服力作文是作者表达观点和主张的方式,因此作文的观点应该鲜明、明确,并能够给读者以说服力。

作者可以通过提供事实、引用专家观点、举例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以“是否应该禁止动物园的存在”为题的作文为例,作者可以通过列举动物园能够提供的教育和保护功能,同时也要指出动物园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

通过呈现全面的观点,作者能够更加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立场。

三、语言简练,用词准确作文要求作者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啰嗦和冗长。

用词应该准确,并且符合文章的风格和内容。

例如,在写一篇叙述性作文时,作者应该使用具体、生动的词语来描绘人物、场景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在议论性作文中,作者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结构灵活,文体多样作文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题材而决定,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文体。

例如,在写一篇记叙文时,作者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不同的结构方式,使故事更加连贯。

而写议论文时,可以采用比较、对比、因果等不同的逻辑结构,使论述更加清晰。

此外,作文可以以散文、抒情诗、小品文等多种文体表达。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题材和个人风格来选择适合的文体。

总结:作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特点。

它要求主题明确,逻辑严谨;观点鲜明,有说服力;语言简练,用词准确;结构灵活,文体多样。

只有在满足这些特点的基础上,作文才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给读者带来阅读体验的享受。

写作特点有哪些

写作特点有哪些

写作特点有哪些
写作特点有第一人称叙事发法、顺叙法、插叙法、直接抒情法等。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特点: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

2、顺叙法。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3、插叙法。

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直接抒情法。

特点: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

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写作风格特点

写作风格特点

写作风格特点
写作特点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

1、写作特点又称“写作特色”,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所体现出来的鲜明个性和特殊之最。

一般来说,具有"特色"的文章,能够更大力度的引起别人的注意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能够让人能够对文章产生兴趣,才能用心的去欣赏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2、写作特点表现于文章或作品中隐主题、题材、情志种;写作不同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和抒情为主;议论文以议论、说明为主。

当然,两者的区分不是绝对的,有的记叙文中也夹有议论或说明;有的议论文中也需要叙述或描写。

还有的文章,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巧妙结合,更加强了艺术表现力。

3、写作特点——动静相间法,亦称动静结合法,或称动静交错法、化静为动法。

在运用动静相间法时,其着眼点应放在动态描写上。

因为万物都是处在不停的运动中,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

反映事物的动态,就能表现出事物的发展和勃勃生机;而表现动态的景物,不仅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最容易引发读者的美感。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风格和个性。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特点,这些特点往往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特点:
1. 语言表达:作家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写作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作家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有些作家则擅长用简练、质朴的文字描绘人物和场景,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感。

2. 结构布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结构的安排和布局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

有些作家善于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使作品更具悬念和吸引力;有些作家则擅长运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使作品更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3. 人物塑造:作家在塑造人物方面的特点也是其写作风格的重要体现。

有些作家善于刻画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有些作家则擅长塑造简单明了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4. 主题思想:作家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

有些作家善于探讨人生哲理、社会问题等深刻主题,使作品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有些作家则擅长表现生活琐事、人
情冷暖等贴近现实的主题,使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

5. 情感抒发:作家在作品中对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

有些作家善于运用激情奔放、豪放不羁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有些作家则擅长运用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韵味和回味。

6. 艺术手法: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也是其写作特点的体现。

有些作家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使作品更具寓意和象征意义;有些作家则擅长运用讽刺、幽默等手法,使作品更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作家的写作风格与特点

作家的写作风格与特点

作家的写作风格与特点作家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创作者,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这些风格和特点体现在作家的语言运用、叙述方式、人物塑造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作家的写作风格与特点,并以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进行分析。

一、写作风格1. 形象生动:某些作家的写作风格鲜明突出,文字饱含生动的形象语言,能够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摔碎了一只矮脚杯,说:‘干死聂平山的退化了!’”这句话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聂平山的愤怒和狂躁得以直观感受。

2. 擅长比喻:一些作家善于用比喻来丰富文字表达,使文字更富有感染力。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余华在《活着》中写道:“他是匹老马,不会轻易死去。

”这句话通过比喻,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与一匹老马的顽强联系在一起,深入人心。

3. 情感真挚:许多作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真挚情感。

这些情感可以是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亦或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作者通过对老人与大海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将孤独、坚持不懈的精神传递给读者。

二、写作特点1. 主题深刻:每个作家都有自己关注的主题,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于主题的思考和观点。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以中国社会的保守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对人性的剖析和尖锐的讽刺揭露了围城心态。

2. 人物塑造:作家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出独特的笔触。

有的作家善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有的作家则更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展现出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例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通过对主人公渡边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使读者关注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3. 叙事技巧:作家的叙事技巧也是其写作特点之一。

有的作家善于运用线性叙事,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有的作家则擅长运用非线性叙事,通过倒叙、闪回等手法来展示故事。

例如加缪的《局外人》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叙述,通过冷静客观的语言风格,展示出主人公的冷漠和无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诗歌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与苦痛,反映出人民的忧伤。
思想内容
诗一开头就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渲染出一种忧郁的 气氛。接着诗人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形象, 具体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 诗人所忧虑的不是个人的悲欢、安危,而 是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的一员,把自己的 苦乐、命运和生命与人民维系在一起,和 民族维系在一起,使自己与人民群众的感 情有了更真挚、更广阔的联系。因而这种 感情就显得崇高,这种忧伤之情就显得格 外深沉、真挚、感人。
写作特点
1.形象鲜明,富有画面感。 艾青曾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 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 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诗论》)运用经过精心提炼的、鲜明 形象来表达真情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艾 青在诗中最忌浮泛、无力的叫喊。
写作特点
为了表现人民的苦难,民族的苦难, 作者精心选择了北方的农夫,还有少妇和 母亲的形象。这些形象经过简笔勾勒,显 得生动、传神,而且蕴含丰富。例如"那从 林间出现的/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戴着 皮帽/冒着大雪/你要到哪儿去呢"一段。还 有写乌蓬船中母亲形象的段落,形象十分 鲜明,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融进了诗 人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无比关切,无 比同情。
思想内容
其次,诗中所表达的这种强烈的忧伤之 情?来自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正如诗人在《我爱这土地》中所唱到 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在结尾唱道:"中 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 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这"温暖",正是 一种深挚的、由衷的爱,一种力量。诗人 期望中华民族能在危险时刻站立起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那丛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背景材料
写作这首诗时, 日寇的铁蹄已逼近武 汉。时局的严峻、心 境的沉重和天气的寒 冷触发了诗人的创作 灵感。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拉开 了抗日战争的帷幕。"七·七"事变的前一天, 艾青乘车从上海到杭州,在车厢里写下了 《复活的土地》。
背景材料
此时,抗战的激情高涨,一大批文化人来到 了战时的首都武汉,艾青在杭州呆不下去了。这年 冬天,他赶到了武汉,遇到了胡风、肖军、田间等 人。艾青到武汉后看到国民党要员、达官贵人照样 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国民党策划的第一次反共高 潮已出现征兆。且日寇的铁蹄已逼 近武汉,武汉正面临保卫战前夜。 12月28日,艾青百感交集,披衣伏 案,写下了这首诗。此诗后收入诗 集《北方》。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1937年12月28日夜间
思想内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 怀。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 运融为一体,诉说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 重灾难和巨大不幸,表达了对祖国真挚深 沉的爱。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第十篇现代新诗
武汉理工大学 周 萍
艾青
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
澄,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艾青先后出版的诗 集有《大堰河》、《他死在第二次》、 《向太阳》、《北方》等。 作为一个风格独特的现实主 义诗人,艾青一踏上诗坛, 就显出与众不同。他善于把 个人的感触与劳苦者的现实 处境、祖国的屈辱灾难紧紧 联系在一起。
写作特点
2.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诉说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然而诗中没有出 现"战争"一词,没有用口号式的语言诅咒战 争,这与成功运用象征、反复等艺术手法 是分不开的。
写作点
例如,用"雪"来象征战争、灾难,用" 风"、"寒冷"象征当时中国环境的险恶,把 读者带入了一种诗的情境之中。通过对风 雪中人民生活苦难的描绘,艺术地再现了 当时的现实生活,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反复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 加强了诗的抒情效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如同贯穿全诗的 主题音乐,四次出现,随着诗歌情感发展, 回环反复,突出了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3.语言清新、自然,具有节奏感。 这首诗的语言经过精心锤炼,清新、 朴实、自然,如行云流水,丝毫无雕琢的 痕迹。语言表达服从于情感发展变化的需 要。这首诗不过分讲究外在形式,却具有 一种内在的节奏感,"在参错里取得和谐", "在运动里取得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