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精美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动态ppt模板

最新精美长春中医药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动态ppt模板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Working difficulties
Add your text here
点击添加文字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 流的一种工具。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 称为论文。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 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 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 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
称为论文。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
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 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 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
称为论文。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
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 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 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
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 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 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精
Working Solutions
解决方案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点击添加文字说明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
论文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 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 流的一种工具。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4中医护理基本知识-2饮食护理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4中医护理基本知识-2饮食护理

• 人体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若饮食五味摄 取不当,则可使储藏阴精的五脏乃至人体受损.阴精发 生的根本在于五味,但是藏阴精的五藏,又会因五味 而受伤。所以过食酸味,会使肝气溢盛,脾气就要衰 弱。过食咸味,会使腰脊受损,肾气劳伤,肌肉痿短, 心气抑郁。过食甘味,会使心气烦闷,胸腹胀满,肌 肤色黑,肾气失衡。过食苦味,脾气不得濡润,胃气 于是迟滞。过食辛味,筋脉活动受阻,弛伸而不屈曲, 精气与心神也被损伤。因此谨慎地调和五味,就会使 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畅,腠理固密,这样才 能骨气精健。谨慎地敬道遵法,可享有天赋寿命。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 (3)重视脾胃,注意卫生 • 注意食物新鲜,忌生冷、不洁的食物,
饭后避免剧烈运动。 • (4)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 应根据病证、病位、病性及患者的
年龄体质、天时地理等诸因素选择食物。
根据五味选择食物
•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 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脾胃, 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素
维生素 矿物质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
——《内经》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 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 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 (1)饮食有节,适时定量 • 饮食要适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更
不能暴饮暴食。 • (2)合理膳食,不可偏嗜 • 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若饮食偏
嗜则可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而发生多 种疾病。

气街、四海 - 长春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气街、四海 - 长春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
2
尤难,且多梦易醒;身倦乏力,精神疲惫;项背及枕部总觉木硬不舒,头时眩晕。病情急发时则 胸背刺痛,呼吸困难,汗出、肢冷。从性情来看,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本来是个心平气和 的人,但自从得病之后,经常心情急躁易怒,无缘无故地就发脾气。视其面色灰白、神情 疲备、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舌两侧边缘上有数处瘀斑,舌上无苔而润。脉象为结脉。
;.
4
分钟后即可好转。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其病瘀阻虽通,但气血之虚尚未全复,故于上方中加 生黄芪50g,当归15g,阿胶20g(将阿胶放于容器内,加水适量,放锅内隔水蒸溶,再分次 放于将服的药汤中,一起温服)三仙各15g,砂仁15g ,数日后,患者饮食渐增,体力渐充, 精神渐旺,清晨心慌、眩晕等症皆愈。

9
❖ 答案
❖ 两者虽皆有胸背痛、短气等症,但其他症状是不同的,稍加注意,辨别是不难的。
❖ 《金匮要略》所论述的胸痹,有喘息咳唾,或进而导致不得平卧。这是痰浊内阻的典型症 候。而气血瘀滞的胸痹,多无上症,但其胸背痛往往是痛有定处,或痛如椎刺,这是瘀血 作痛的一很重要特点。从舌象上看,舌质紫暗有瘀斑,是血脉瘀阻之征;《金匾要略》虽未 言及舌象,但以病机推之,痰浊内盛之舌多为舌体淡胖,苔多白厚、白浊或滑腻,而少紫 暗痕斑。
;.
7
❖ 本例患者之胸痹与上者不同,其病机是气阴两虚,气血瘀滞不通而致胸痹。故用药以益气
壮阳(如生芪、党参、葛根),养阴敛液(如麦冬、生百合、五味子),行气开郁(如木香、降 香、郁金、川芎)、活血化瘀(如丹参、水蛭、土虫、灵脂、川芎、郁金)等法配合应用而取 效。
;.
8
❖ 问题2
❖ 老师方才谈到了《金匮要略》所论述的胸痹与本例患者的胸痹病机不同,那么在临床上怎 样来辨别呢?

感冒-长春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感冒-长春中医药大学PPT课件

21.01.2021
21
-
辨兼挟症
• 挟湿者,多见于梅雨季节,以身热不扬, 头胀如裹,骨节疼痛,胸闷口淡或粘为 特征。
• 挟暑者,多见于长夏,以身热有汗,心 烦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为特征。
• 挟燥者,多见于秋季,以身热头痛,鼻 燥咽干,咳嗽无痰或少痰,口渴,舌红 为特征。
• 挟食者,多见于饱食过度,以身热,脘 胀纳呆,恶心腹泻,苔腻等为特征。
21.01.2021
3
-
定义
1.病名:
• 分而解之:感者,动也,伤之意;冒者,触也, 犯之谓。
• 别名:伤风、冒风、冒寒、重伤风。 • 感冒:触动冒犯外来之气而为病。 • 普通感冒:感受风邪所致的以发热、恶寒、头
痛、鼻塞、流涕、喷嚏、全身不适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常见外感性疾病。 • 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1.外感邪气 经口、鼻、皮毛内侵-卫表不 和-肺系症状。 四季兼夹不同。
21.01.2021
15
• 冬季多-属风寒, • 春季多属风热, • 夏季多挟暑湿,梅雨季节多挟湿邪。 • 秋季多兼燥气, • 若四时之中气候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
即春应温而反寒, • 夏应热而反冷, • 秋应凉而反热, • 冬应寒而反暖,亦能使风寒暑湿之邪,侵人人
• 总之治疗感冒,总以解表为法,但不宜发散太过,耗 伤津液。除体虚感冒外,不宜早进补益造成留邪,甚 则内传于里。体虚感冒应标本兼顾,尤不宜单用发汗, 重伤肺气。
21.01.2021
25
-
分证论治
实证
虚证
21.01.2021
26
-
风寒证
主证:轻者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 重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

(202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教研室正式版PPT资料

(2021)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教研室正式版PPT资料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 • 南:龚宣庆《刘涓子鬼遗方》 •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主要记录了,治伤的药方(补益、生肌、强筋、筑骨) 及技术(止血、镇痛、手法)等有效治疗手段。
中医伤科发展史
诊疗技术进步(三国、晋、隋唐、五代)
•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创伤骨伤科为主的专著
• 蔺道人:唐会昌年间,是一位精于骨伤理论和医疗 技术的僧人,因唐室经济日趋严重困难,下令佛道 僧尼还俗从事农桑生产,于是从长安流落到江西宜 春,过隐居生活;蔺为他的帮工彭之子治好骨折, 精甚医术传开,将《理伤续断方》传给了彭,不辞 而别,另寻能够静处的环境安度晚年去了。
中医伤科发展史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 指导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已 基本形成(如解剖知识、气 血学说、肾主骨学说等)。 其治疗观点及对开放创伤的 治疗方法,有些已领先于世 界其他国家,诸如:
切开排脓技术 脱疽的截趾技术 刮骨疗毒技术 金疮痈疽的追蚀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基础理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 基本治疗方法 • 固定方法
将“形不动则精不流”的治疗 观点,运用到骨折固定疗法。
中医伤科发展史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学术水平
• 建立诊疗常规 • 基本治疗方法 • 对整复手法贡献
总结了历代手法治疗骨折脱位的经验。
如:椅背复位法(肩关节脱位) 其原理符合现生物力学原理。
《中医伤科学》
上篇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教研室 教师:赵长伟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4中医护理基本知识-1生活起居护理

长春中医大《中医护理学基础》课件04中医护理基本知识-1生活起居护理

(三)慎避外邪 形神共养
气候反常、传染病流行--避之有时 按时
居住环境适宜 情绪稳定、心平气和
一、劳逸适度
(一)避免过劳 久视伤血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二)避免过逸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三、环境适宜
(一)病室安排恰当 寒证、阳虚者---向阳温暖的房间 热证、阴虚者--背阳凉爽的房间
(二)病室通风整洁 (三)病室温湿度适宜 (四)病室光线适度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 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 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 应早睡早起,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 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神 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 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 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收之气, 就会伤及肺脏,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 天就要发生飧泄病。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 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 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 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 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 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 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 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 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 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的方法,违逆了 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提供给春生之气 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长春中医药大学开题报告PPT

长春中医药大学开题报告PPT

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 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 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选题 依据
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 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 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 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观点一: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观点二: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观点三: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的必经之路。
目录
01 02 03 04 05
选题意义与依据
P4 P7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问题与意义
P10
P15 P20
预期成果与创新 论文研究进度图
01
选题意义与选题依据
选题意义
点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 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 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 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点击输入 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 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 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 标题内容
点击输入 标题内容
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的具 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 内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 您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第十一章物理因素损伤ppt-长春中医药大学

第十一章物理因素损伤ppt-长春中医药大学

迅速给予及时处理,3~4小时可 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
轻度中暑症状 肌肉痉挛性疼痛、高热无汗、昏
厥、虚脱或休克表现。
(1)热射病(中暑高热)
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多见于老年人。
典型临床表现:高热(>40℃)、 无汗和昏迷,
严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DIC。是 中暑的严重类型,患者常在发病24 小时内死亡。
(2)热痉挛(中暑痉挛)
多见于健康青壮年,在高温下强 体力劳动后。
大量出汗 肌肉痛性痉挛、四 肢无力、疼痛,以腓肠肌多见。 也可致肠道平滑肌、腹直肌痉挛, 引起急性腹痛。类似急腹症。
(3)热衰竭(中暑衰竭)
又称中暑虚脱。是中暑中最常见的一种 类型。常发生在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 人和体弱者。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 低渗,统称淡水。
低钠、低氯、高钾和低蛋白血症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 和镁盐。
高钠、高钙、高镁血症
海水淹溺的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患者有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发绀、四肢 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口、鼻充 满泡沫或淤泥、杂草,腹部常隆起伴胃扩 张。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甚 至心室颤动,并可有心力衰竭或DIC的各 种临床表现。肺部感染较常见。淹溺者中 约有15%死于继发的并发症。应特别警惕 迟发性肺水肿的发生,注意防治。
5.淡水淹溺用3%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 海水淹溺用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 静脉滴注,或右旋糖酐40500ml静脉滴注。
6.淹溺者,尤其近乎溺死者必须转送医院 观察和治疗,即使被认为危险已度过。因 近乎溺死者可在淹溺发生后72h死于继发 的并发症。
树 立 质 量 法 制观念 、提高 全员质 量意识 。20.12.2020.12.20Sunday, December 20,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
第八章 风 温
长春中医药大学
温病教研室 2007.2
风 温——概述
1、概念 温病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
急性外感பைடு நூலகம்病。
2 11.03.2021
风 温——概述
2、特点
⑴起病较急、传变较快、病程较短。 ⑵起病即见肺卫证 。 ⑶整个病程以上中二焦病变为主,并以肺为病
变中心。 ⑷易逆传心包,后期易伤肺胃阴津。 ⑸多发于春冬 。
17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煎服法 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 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 病不解者作再服。
18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桑菊饮
杏仁二钱
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生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苦桔梗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19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功效比较】
银翘散
桑菊饮
清热 连翘 银花 竹叶 连翘
解表 薄荷 荆芥 豆豉 薄荷 桑叶 菊花
宣肺 桔梗 甘草 牛蒡子 桔梗 甘草 杏仁
生津 芦根
芦根
20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运 用】 恶寒已罢而汗出较多者
——去荆芥、豆豉等 表证解而里热已盛者
麻黄三钱(去节)6g 杏仁三钱(去皮尖,碾细)10g
甘草二钱(炙)3g
石膏三钱(碾)30g
水八杯,先煮麻黄,减二杯,去沫,内诸
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以喉亮为度。
说明:麻黄与石膏的用量,以1∶5~10为 宜。
31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新订麻杏石甘汤〗《温病学新探》 麻黄10g, 杏仁15g, 石膏20g, 黄芩20g, 板蓝根20g,鱼腥草30g,桔梗15g,地龙20g, 桃仁20g, 丹参20g, 瓜蒌10g, 西洋参5g (或太子参25g), 生地10g, 麦冬20g, 生甘草5g,酌加生大黄5-10g。
23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运 用】 项肿、咽痛者
——加马勃、玄参、板蓝根、白僵蚕 胸膈痞闷,苔薄腻者
——酌加藿香、郁金之类
24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新订银翘散〗《温病学新探》 板蓝根20g,黄芩15g,连翘10g,薄荷15g, 豆豉10g,牛蒡子15g,黄芪10g,太子参15g, 麦冬15g,丹参10g,丹皮15g,桔梗10g, 荆芥15g,甘草3g。
27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病 机】 邪热壅肺 肺失宣降
28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治 法】 清热宣肺平喘
29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方 药】 麻杏石甘汤《温病条辨》 千金苇茎汤《千金要方》
30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麻杏石甘汤《温病条辨》
舌边尖红,脉浮数。 舌质正常,脉浮紧
12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病 机】 风温初起,邪袭肺卫, 肺气失宣,卫阳被郁。
13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治 法】 辛凉解表 宣肺泄热
(疏风泄热)
14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方 药】 银翘散(《温病条辨》) 桑菊饮(《温病条辨》)
3 11.03.2021
风 温——概述
3、病名沿革
张仲景 《伤寒论》 首见病名 叶天士 《三时伏气外感篇》
明确为新感温病 陈平伯 《外感温病篇》 风温专著
4 11.03.2021
风 温——概述
4、参考 西医呼吸系统某些急性感染性
疾病。
5 11.03.2021
风 温——病因病机
邪袭肺卫 风热病邪 肺热炽盛
10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一)邪在肺卫证治 【证 候】 发热,微恶风寒, 无汗或少汗,头痛, 咳嗽,口微渴, 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
11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鉴 别】
风温
伤寒
发热重,恶寒轻
发热轻,恶寒重
头身痛轻
头身痛重
口微渴,咽痛
咳嗽痰粘小便微黄 咳嗽痰稀小便清利
——加石膏、知母等
21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运 用】 津液受伤而口渴较甚者
——加花粉 津伤而小便短少者
——可酌加知母、黄芩之苦寒与 麦冬、生地之甘寒之品
22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运 用】 咳嗽甚者——
除杏仁外,可加瓜蒌皮、枇杷叶、大贝 痰中带血者 ——
去荆芥、豆豉等辛温之品,加入茅根、 侧柏叶、栀子炭
卫外不固 痰热结胸
热入心包 肺 胃 阴 虚
邪入阳明
6 11.03.2021
风 温——诊断
凡符合风温病特点者, 皆可诊断为风温病。
7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清泄肺热 治 法:
初期——邪在肺卫——辛凉解表 中期——邪传气分——辛寒清热,或苦寒攻下。
——内陷心包——清心开窍 后期——肺胃阴伤——甘寒清养肺胃。
32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苇茎汤《千金要方》 苇茎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取汁) 薏苡仁 冬瓜仁各半升 桃仁三十枚
为粗末,入苇汁中,煮取二升, 分二次服。
33 11.03.2021
8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一)邪在肺卫证治 【《温病条辨》上·4条】原文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 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 ,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9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一)邪在肺卫证治 【《温病条辨》上·6条】原文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 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15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银翘散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荆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薄荷六钱(后下)
芦根(鲜者佳)
16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煎服法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 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 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25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二)肺热炽盛 1、邪热壅肺
【《温病条辨》下·48条】原文 “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 ,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26 11.03.2021
风 温——辨证论治
【证 候】 身热,汗出,烦渴, 咳喘 气急,胸闷胸痛, 或咯痰黄稠, 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 舌红苔黄,脉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