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一、引言高中政治第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来说,它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思维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要求1.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政治,政治的发展历程以及政治的核心内容。

2.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政治的概念,掌握政治的发展脉络,熟悉政治的基本要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政治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教学难点:政治的核心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举例和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了解政治的存在和作用。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讲解:首先,教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政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关于权力、国家、政府等问题的学科。

2. 发展历程:接着,教师通过图表和文字描述政治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政治、古代政治、近代政治等,帮助学生了解政治的演变和发展。

3. 核心内容:然后,教师介绍政治的核心内容,包括政权、国家、法律、道德等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 实例分析:接下来,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政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政治权力的运作、政府的职责等,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5. 小组讨论: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分析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政治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思考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政治问题带来的深远影响,如政治的公平性、民主性等。

7. 学习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一次小结,以加深对政治的理解。

8. 反思指导: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领会学习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资料:提前准备好包括图表、案例、小组讨论题目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高一政治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一政治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了解价格的含义;⑦知道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2、能力目标: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⑤认识商品—货币—货币职能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②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③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

(二)教学重点: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1、货币的本质;2、货币的基本职能。

(四)课前预习案:通读课本,做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查阅资料、梳理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梳理知识】(一)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含义:使用价值是指(2)价值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二)货币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的含义:4、货币的职能(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3)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D.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A.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含义:以为媒介的。

公式:启示:C.特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的货币。

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

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

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政治与人民生活第一课政治与人民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政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明确政治对人民生活的作用。

- 教学内容:- 了解政治的含义和作用;- 探究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2. 介绍政治的含义和作用;3. 分组讨论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4. 汇报和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5. 小结政治对人民生活的作用。

第二课政治与人民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

- 教学内容:- 介绍政治思想的概念和作用;- 探究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政治思想的概念和作用;2. 分析不同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3.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所持的政治思想;4. 总结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5. 分组展示不同政治思想的演讲。

第三课政治与群众路线- 教学目标:了解群众路线的含义,明确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 教学内容:- 理解群众路线的概念和特点;- 探究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忆群众路线的基本概念;2. 分组讨论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3. 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总结;4.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如何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5. 分组展示政治与群众路线的案例。

第二单元政治思想的发展第四课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探索它们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 教学内容:- 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探究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2. 分析各种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和影响;3. 探究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启示;4. 学生自主研究一个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案例,并进行分享;5. 总结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性。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导学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导学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导学案课题: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编制人:李柏林编制时间:使用时间:.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第一单元的基础知识点.熟练运用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夯实基础,查缺补漏二、复习内容及方法内容:文本第页到第页方法:读、记、练、析、归纳总结三、基础知识回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商品的含义:商品是。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货币的产生过程:、、、。

.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含义:货币是。

()货币的本质是。

.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与。

()其他职能:、、。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即纸币的发行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应该以为限度。

(国家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结算的方式:和。

.常用信用工具:和。

支票主要分为和两种。

.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的。

(外汇不等于外币,不等于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以人民币为例)人民币升值,对利于,不利于;对利于,不利于。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含义:即对内,对外。

()意义:有利于、,有利于、。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决定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具体因素对价格的影响).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供过于求时,。

()供不应求时,。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价值是价格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数量商品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基本内容:。

()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替代品、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 / 22 / 2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和 。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以“政治课程标准”为主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部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掌控政治学科特点,积极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1国家财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

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由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本框在全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

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知道起来也较难。

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到达知情融会。

本人根据以上新课标、本课的地位及学情,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肯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知道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庞大作用。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庞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知道事物内部联系、掌控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确立根据: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的根据:只有掌控了这点,才能知道和掌控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难点的根据:对于财政为何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知道比较困难。

二、教法、学法分析: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提高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学习重点: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的原因;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阶级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的原因。

2.学习难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私有制产生的过程。

3.归纳奴隶社会的阶级对立、主要矛盾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4.国家的产生和本质。

二、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5.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6.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班级-------- 姓名---------- 座号-----------课堂检测1、我国全面推广有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话,2015年将停止模拟电视播出,有线数字电视开辟了众多收费观看频道,这些有线数字电视节目()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C、不是商品,因为它是无形的服务D、不是商品,虽然有价格,但不是劳动产品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中可以看出()○1货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是商品长期发展的产物○4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A、○1○2○3B、○2○3○4C、○1○2○4D、○1○3○43、2013年“五一”期间,小李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2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李在腾冲的地摊上花1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3000元的玉佩。

在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4、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

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1纸币容易产生,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2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3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4 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1○2B、○2○3C、○2○4D、○3○45、发生通货膨胀时会出现()○1商品普遍滞销○2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打乱○3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4 物价全面、持续上涨A、○1○2○3B、○1○3○4C、○2○3○4D、○1○2○4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班级-------- 姓名---------- 座号-----------当堂训练1、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人教版2019年高中政治必修一全一册导学案579页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中政治必修一全一册导学案579页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1 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目标导航]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重点) 3.能够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等相关问题。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前自主学习KEQIANZIZHUXUEXI1. 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Ⅰ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是商品吗?提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不具有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因而不能作为商品出售。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Ⅱ .“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没有认识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质量不好,价值则难以实现。

作为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Ⅲ.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分吗?提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它们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做比较,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们的需要也不一样,人在饥饿时迫切需要食物,这时食物比其他东西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使用价值只有高低、好坏之分,比如设计的合理性、质量的高低等。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货币主要是以自身价值表现、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不能认为是商品。

Ⅳ .对纪念币如何正确认识?提示:纪念币的种类分为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一部政治导学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两课时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明确目标: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货币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也有。

3.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三、纸币1.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的优点。

2.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例1】在下列物品中,能够肯定是商品的是( )①大米②商店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③自来水④买回来食用的面粉⑤送给人的钢笔⑥待售的鲜花A.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⑥【创新训练】1.20XX年岁末,印度洋地区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震动了全世界。

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积极援助,向受灾国提供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例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A.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创新训练】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它们没有本质区别,两者是一回事 B.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C.货币的本质是金银,而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商品 D.两者都是从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的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来看,货币是()A.与商品同时产生的 B.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C.商品生产长期发展的产物 D.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4.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例3】商店里的商品均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创新训练】5.货币具有的两种基本职能是()①支付手段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价值尺度⑤世界货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④⑤6.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A.某商场一台彩电标价2400元 B.某公司向工人发放工资C.顾客在超市用10元钱买了2斤鱼 D.王某从银行提取存款2000元7.某商场一台彩电标价人民币3000元,这3000元是 ( )①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现实的货币③观念中的货币④商品的价格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8.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A.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B.货币充当了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形态C.货币是金银 D.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后,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9.关于货币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②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五种职能③货币五种职能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执行货币职能必须是金银条块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1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都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形成买方市场B.都是供求不平衡的表现(05年•全国卷•24)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大折商品,原标价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 贮藏手段 [学习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般等价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C、在各地都是一样的D、作为媒介与货币的职能有共同之处2.原始社会人们有时用2只羊换一把斧子,这种交换表示的是()A、偶然的物物交换B、扩大的物物交换C、一般等价物的出现D、两只羊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3.在商店中一台电脑标价为8000,这8000元()①观念中的货币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③是这台电脑的价值④是这台电脑的价格 A、① B、①②C、①④D、②④4.国家之所以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无法控制纸币的发行量B、国家无法调整人们的供求关系C、国家无权规定纸币的面值D、纸币的购买力由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决定5.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B、货币虽然充当一般等价物但它的本质是商品C、货币本身具有价值D、比能于一切商品相交换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⑥商品货币都是一个历史范畴A、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⑥7.黄金作为硬通货,至今仍是各个国家货币储备的重要组成,美国黄金储备保持在8000吨左右,我国的黄金储备也在1929万盎司。

作为硬通货的黄金,其本质是()A、商品B、价值尺度C、天然的货币D、一般等价物二、不定项选择8.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C、各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D、各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的价值由国家决定9.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是()A、商品价格总额B、货币发行量C、纸币的发行量D、货币流通次数三、非选择题10.某校高一(2)班以“发行人民币多好还是少好”为辩论主题展开了辩论:甲方: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现在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通过多发行人民币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一问题。

乙方: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发行人民币还是越少越好。

假如你是本班辩论会的主持人,你将怎样总结陈词?第二框题信用工具和外汇导学案明确目标:☆信用工具和外汇□信用工具1.信用卡 2.支票□外汇 3.外汇的含义 4.汇率的含义5.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立足基础:课文导读一、信用工具1.、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

3.支票是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和两种。

二、外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用于国际间结算的。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3.保持人民币币值,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巩固与提高:能力训练【例1】在转帐结算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有 ( )①转帐支票②汇票③现金支票④信用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创新训练】1.信用卡和货币()A.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B.都能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C.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都能用于国际贸易2.曾有广告语称"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但是,到目前为止,消费者仍离不开现金。

这表明()A.信用卡还需要继续加强宣传、推广 B.在目前,信用卡与现金各有所长C.商品交换永远离不开现金 D.消费者的观念落后3.下列有关汇率变化对外币和本币影响的看法正确的有()A.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B.外汇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贬值,本币升值D.外汇汇率跌落,外币升值,本币贬值4.如果人民币较大幅度升值将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的表现有()A.导致我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B.提高我国产品竞争力C.造成我国失业人数增加,国内矛盾加剧D.国家外汇储备折成本国货币计算,相应减少5.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我国外汇汇率升高的是()A.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0上升到828B.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XX年超过4000亿美元C.人民币的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D.人民币的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6.时间美元人民币20XX年1月18日100元658.79元20XX年6月8日100元637.97元上表情况说明( )A.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7.辨析(1)外汇就是外币(2)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3)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