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一政治(人教版 必修一)导学案: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课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 课时 时间: 课标要求: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含义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纸币与货币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货币的本质和货币与纸币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学 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 难点 货币职能、纸币、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来源:][来源:学+科+网]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 ,X ,X ,K]启发式,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来源学+科+网Z+X+X+K]课件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课后 补充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授课内容教师活动:举例让学生辨别某物品是否是商品。

自然界的(一) 引入新课:①本课结构及在此单元中的地位。

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离不开金钱,而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职的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讲授新课:1、货币的本质 本框题着重围绕三个概念展开,即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

(1)商品 举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商品。

农 贸市场上的粮食、蔬菜、水果,超市里的油、盐、酱、醋,商场中的服装、鞋帽等,都是商品。

a 、上述表面上各不相同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b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提示:作为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母亲亲手为我们织的毛衣不是商品,原因在于这件毛衣虽然也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但它没有5分钟空气,人们收集的用于出售的新鲜空气,商店里的面包,变质的面包,朋友送给小明的钢笔。

教师活动:货币是和商品一起产生的吗?货币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总结货币的概念及其本质。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思考这种商品交用于交换,价值无法体现出来。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神奇的货币导学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背诵商品的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基本职能
2、通过各种情境探究,能准确的区别商品与非商品以及货币的基本职能
3、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能阐述货币的发展历程,并总结出货币的本质
【1.先认真阅读课本,用双色笔做好预习笔记,认真填写预习部分的内容。
(2)含义: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就成为货币。
(3)本质:。
(4)基本职能:货币具有和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的多少。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探讨,答疑解惑,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商品
(1)含义: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基本属性:和。
2、货币
(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发展为扩大的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了大家都普遍接受的商品便成为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然后由于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充当,成为了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二、深入学习:
1、图1和图2中的蔬菜都是商品吗?为什么?在超市购物我们选择商品时会考虑什么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在交换前分别属于谁?交换后分别属于谁?说明了什么?
2、商品交换的三个阶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什么作用?
3、给灾区捐赠的帐篷、食品
4、农民种的蔬菜
5、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一般等价物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新人教版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知道纸币的含义和不能任意发行的原因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3、运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货币【学习重难点】1、货币的含义及基本职能2、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2)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

2、货币的本质(1)产生:货币是_____________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 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品。

(3)本质:________________。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 _______________ 的体现。

2、基本职能: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1)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 ______________ 。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 ________。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____中的货币。

(2)货币充当商品 _______________ 的职能,叫做 ______________。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______________。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职能。

三、纸币1、产生、金银条块——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

2、含义:纸币是__________(或某些地区)发行的,_________________的价值符号。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课导学案附答案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钱币的神奇面纱》教案【学习目标】1、分析钱币在商品互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

2、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教课重难点】钱币的实质、钱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知识重点梳理】1、什么是商品( W)?2、全面理解钱币( G):(1)简述钱币的产生过程:(2)什么是一般等价物?(3)什么是钱币?(4)钱币形式的演变过程:(5)钱币的实质:(6)什么是钱币的职能?(7)钱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①全面理解价值尺度:含义:钱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由:钱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什么样的钱币?②全面理解流通手段:什么是流通手段(购置手段)?什么是商品流通?钱币履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一定用什么样的钱币?( 8)钱币除拥有两个基本职能外,还拥有哪些职能?3、什么是钱币流通规律?4、如何全面认识纸币?(1)纸币的长处:(2)什么是纸币?(3)纸币有什么职能?(4)纸币的刊行规律:【典题剖析】要求:限时 10 分钟,独立达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议解决。

1. 以下属于商品的是()①中国东北的原始丛林②自产自用的蔬菜③商铺里卖的衣服④赠予同学的生日礼品⑤中国向受灾国供给的紧迫救助物质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A ①②B ③④⑤C ③⑥D ②③⑥b5E2RGbCAP2、不一样的使用价值能够相互换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应是()A都有互换价值 B 无差其余人类劳动C都是商品 D 都有使用价值,即实用性3、历史上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好多,比方羊、贝壳、布匹等。

与钱币对比()A 一般等价物是商品,而钱币不是B一般等价物常常是不固定的,而钱币是固定的C一般等价物不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商品,而钱币则是D一般等价物不可以表现其余商品的价值,而钱币则能4、钱币的实质是一般等价物。

表示()①钱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②钱币能够表现其余全部商品价值③钱币是财产的象征④钱币能够和其余全部商品相互换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5.钱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储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钱币6、价值尺度是钱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钱币是()A 价值不变的特别商品B 看法上的钱币C 现实的钱币D 一种价值符号7.决定流通中需要的钱币量的要素是()①待售商品的数目②商品的价钱水平③钱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钱币拥有量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以下说法对人民币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它是国家刊行的强迫使用的钱币符号②它能取代钱币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③它的刊行量以流通中实质需要的钱币量为限度④它是商品.能够与全部商品相互换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钱币——商品,依据本公式回答:(1)钱币在流经过程中履行了什么职能 ?(2)在商品流经过程中,“商品——钱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高中政治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该导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1、知识目标熟记并理解商品的含义与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能力目标通过货币的产生过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商品流通的学习,作为生产者,要立为购买者着想的思想。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1、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2、阅读教材P4—5页,简要指出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阅读教材P5—6页,简要指出货币的含义、本质和职能。

4、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原因、执行方式。

5、阅读教材P6页,简要指出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的含义与执行方式。

6、阅读教材P7页,简要指出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P7页上方的小字部分公式)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自己的答案并求明白为什么)【实例探究一】1、下属于商品的是,并说明理由:(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

(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

线(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

(4)、到商店买来一个蛋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

【实例探究二】(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2)与物物交换相比较,货币的出现对商品交换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3)如果木匠卖不掉桌椅,对他会有什么影响?他会不会接受观念上的货币?四、知识补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高一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高一政治教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第一部分设计思路现实生活中,商品、货币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刚刚踏入高中生活的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对商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是怎样才能使这种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呢?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具备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本框题的特点(知识含量大,知识跨度大,注意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在设计教案时,我着重创设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体验、师生的对话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老师的洋洋洒洒、宏论滔滔,侧重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似的课堂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自我思考中形成对商品、货币等经济现象的理性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理解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从现象入手,体验商品交换的简单过程,理解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及本质的理性认识,使其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受生活现象,使学生懂得制贩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为树立科学的金钱观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和正确对待金钱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的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1货币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1货币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之货币的本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难点:货币的本质三、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商品:(1)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和。

(2)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和。

①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的属性。

②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2.货币(1)产生: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①含义:。

②本质:。

即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③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的原因是什么?【重要提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身上时,金银才成了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最适合充当货币。

(二)、自主释疑1、商品是什么?基本属性是什么?2、货币产生过程是什么?3、货币含义是什么?本质是什么?4、怎样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五、训练操作,反馈矫正1、(2010·福建文综)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2、(2010·上海单科)本世纪初,国外某小镇一度出现了人们持“券”进行买卖的景象,“券”由小镇自行印发,在全镇范围内流通。

尽管最终没有得到国家认可,但当时,这种“券”( ) A.为物物交换提供了便利B.增加了小镇的财富C.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功能D.具有法定的含金量3、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A.自然界的空气B.母亲为你织的毛衣C.雪山上待售的氧气D.你在使用的笔E.朋友送的生日礼物F.回收的啤酒瓶4、辨析:很多商品都可以做一般等价物,所以,金银与一般商品没什么区别,货币可以由其它一般等价物充当。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学案 1.1导学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学案 1.1导学案: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学会识记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2.学生学会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3.学生学会理解纸币的发行规律并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学生学会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学习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学习难点】纸币发行规律和流通规律【创设情境】同学们喜欢逛商场或超市吗?走进超市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有要足够的人民币,我们就能买到我们喜欢和需要的东西。

这一生活体验包含了三个重要概念:商品、货币和纸币,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三个重要概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探究一:(自主探究 2 分钟,小组合作 3 分钟)“种菜大王”的两种菜“种菜大王”老张把自己种的蔬菜留下一部分自己食用,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拿到集市上卖掉。

〖问题1〗(自主探究)老王的两种菜都是商品吗?〖问题2〗(合作探究)请大家思考不同种类的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自我总结: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二:(自主探究 3 分钟,小组合作 5分钟)山村的交易19世纪初,某山村曾经上演过这样的一幕:有牛奶的喊:“要牛奶的拿盐来!”有盐的人喊:“要盐的矛头来!”有矛头的人喊:“要矛头的拿咖啡来!”而有咖啡的人喊:“要咖啡的拿红珍珠来!”〖问题1〗(自主探究)如果只有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矛头,怎样成交?〖问题2〗(自主探究)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问题3〗(合作探究)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办法吗?自我总结: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三:(小组合作 5分钟)大脚超市刘能:大脚,给我来一瓶酱……酱油!大脚:10元一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商品的含义②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③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④理解货币的本质
⑤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⑥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
⑦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①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②历史地看待货币产生和发展的能力
③综合认识货币职能的能力④正确判断、识别有关商品和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⑤联系人们对待货币的不同看法,说明应当如何对待金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
②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币假钞的意识,增强法治意识
③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标导学】
(一)商品
1、含义
商品是用于。

2、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
含义:使用价值是指。

(2)价值
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

商品交换实质上是。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中分离出来,地充当的。

3、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4、货币的职能
(1)含义: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的体现。

(2)根源:在于货币的。

(3)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A.含义:货币所具有的其他一切商品的职能。

B.计量单位:
C.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表现出来的。

D.特点: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货币,只需要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A.含义:货币充当的职能。

B.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及对生产者的启示:
含义:以为媒介的。

公式:
启示:
C.特点: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的货币。

(4)其他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
(三)纸币
1、产生。

2、含义。

纸币是。

3、纸币的优点
4、纸币发行规律
(1)发行规律:。

(2)回忆: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合作探究】
1.【思考】一件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探究】P6摔坏的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4.判断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纸币的购买力也由国家决定。

纸币发行的越多越好?
【当堂达标】
1.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2.从货币的产生看,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是因为()
A.扩大的物物交换,使商品交换越来越困难
B.它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C.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性
D.一般等价物能充当交换的媒介
3.“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货币是()
A.代表商品的价格
B.价值不变的商品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的货币
【课后练习】
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A.每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交换关系
C.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
2.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和一切商品交换,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
B.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仍然是商品
C.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钱作为货币,其本质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这是因为()
A.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商品与货币相交换的数量关系
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大小
C.现实货币放在商品上容易被偷走
D.用观念上货币来说明商品的价值表明可以讨价还价
4.货币之所以能度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
A.货币可以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B.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乐于接受
C.货币本身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货币本身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5.“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6.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在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发行量()
A.与待销售的商品量成反比
B.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人民币自身价值成反比
7、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