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气路管路、注射器、进样器、检测器的清洗方法
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

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1、仪器内部的吹扫、清洁气相色谱仪停机后,打开仪器的侧面和后面面板,用仪表空气或氮气对仪器内部灰尘进行吹扫,对积尘较多或不容易吹扫的地方用软毛刷配合处理。
吹扫完成后,对仪器内部存在有机物污染的地方用水或有机溶剂进行擦洗,对水溶性有机物可以先用水进行擦拭,对不能很好清洁的地方可以再用有机溶剂进行处理,对非水溶性或可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物用不与之发生反应的有机溶剂进行清洁,如丙酮、四氯化碳等。
注意,在擦拭仪器过程中不能对仪器表面或其他部件造成腐蚀或二次污染。
2、电路板的维护和清洁气相色谱仪准备检修前,切断仪器电源,首先用仪表空气或氮气对电路板和电路板插槽进行吹扫,吹扫时用软毛刷配合对电路板和插槽中灰尘较多的部分进行仔细清理。
操作过程中尽量戴手套操作,防止静电或手上的汗渍等对电路板上的部分元件造成影响。
吹扫工作完成后,应仔细观察电路板的使用情况,看印刷电路板或电子元件是否有明显被腐蚀现象。
对电路板上沾染有机物的电子元件和印刷电路用脱脂棉蘸取酒精小心擦拭,电路板接口和插槽部分也要进行擦拭。
3、进样口的清洗在检修时,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口的玻璃衬管、分流平板,进样口的分流管线,EPC等部件分别进行清洗是十分必要的。
玻璃衬管和分流平板的清洗:从仪器中小心取出玻璃衬管,用镊子或其他小工具小心移去衬管内的玻璃毛和其它杂质,移取过程不要划伤衬管表面。
如果条件允许,可将初步清理过的玻璃衬管在有机溶剂中用超声波进行清洗,烘干后使用。
也可以用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直接清洗,清洗完成后经过干燥即可使用。
4、FID检测器的清洗:FID检测器在使用中稳定性好,对使用要求相对较低,使用普遍,但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检测器喷嘴和收集极积炭等问题,或有机物在喷嘴或收集极处沉积等情况。
对FID积炭或有机物沉积等问题,可以先对检测器喷嘴和收集极用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清洗。
当积炭较厚不能清洗干净的时候,可以对检测器积炭较厚的部分用细砂纸小心打磨。
常见气相色谱仪的清洗及保养

常见气相色谱仪的清洗及保养左竞(沧州大化T D I有限公司,河北沧州061000)融商要】甩于化工生产的气相色谱钗掘易被污染。
定期对分析仪器进行清洗和保养可以有效提高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气相色谱仅的清洗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1)仪器内部的吹扫、清洁。
2)电路板的维护和清洁。
3)选样口的清洗、4)TC D和FID检测器的清洗。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清洗;进样口;捡测器气相色谱仪在化工企业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生产连续性的需要,通常都是24小时运行,很难有机会对仪器进行系统清洗、维护。
气相色谱仪经常被用于有机物的定量分析,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高分子有机物污染,或造成仪器部件堵塞。
以气相色谱仪在我公司的实际使用情况为例:气相色谱仪在我公司主要用于D N T(二硝基甲苯)、M T D(间甲苯二胺)、T D I(甲苯二异氰酸脂)等有机物的定量分析。
仪器在运行~段时间后,由于静电原因,仪器内部容易吸附较多的灰尘:电路板及电路板插口除吸附有积尘外,还经常和某些有机蒸汽吸附在一起:在进样口位置经常发现凝固的有机物,分流管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径变细;在使用过程中,TC D检测器很有可能被有机物污染:F I D检测器长时间用于有机物分析,有机物在喷嘴或收集极位置沉积或喷嘴、收集极部分积碳的情况经常灰发生。
下面根据气相色谱仪在我公司的使用情况,分别对气相色谱仪的内部渝吉、电器部分、电路板、进样口、TC D检测器、FI D检测器的检修和清洁情况做一下简单介绍。
1仪器内部的吹扫、清洁气相色谱仪停机后,打开仪器的侧面和后面面板,用仪表空气或氮气对仪器内部灰尘进行吹扫,对积尘较多或不容易吹扫的地方用软毛刷配合处理。
吹扫完成后,对仪器内部存在有机物污染的地方用有水或机溶剂进行擦洗,对水溶性有机物可以先用水进行擦拭,对非水溶性或可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有初物可以选用不与之发生反应的有机溶剂进行清洁,如甲苯、丙酮、四氯化碳等。
2电路板的维护和清洁气相色谱仪准备检修前,切断仪器电源,首先用仪表空气或氮气对电路板和电路板插槽进行吹扫,吹扫时用软毛刷配合对电路板和插槽中灰尘较多的部分进行仔细清理。
如何清洗气相进样针

如何清洗气相进样针?
清洗气相进样针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可以用有机溶剂来清洗气相进样针的内壁。
在进行清洗气相进样针时请注意检查进样针推杆是否可以平滑地移动;
2、如果在气相进样针推杆不以平滑的移动,则可以将推杆取出。
推荐使用蘸过有机溶剂的软布将其擦干净;
3、重复使用有机溶剂抽吸。
如果在几次抽吸之后对气相进样针推杆的阻力很快的增加了,说明仍然有一些小的污物存在。
发生这种情况后需重复进行清洗过程;
4、如果气相进样针推杆可以流畅的平稳的移动,检查针头是否堵塞。
用有机溶剂重复冲洗针头,检查样品被推出针头的形态。
如果进样针正常的话样品将会以一条直线流出。
如果针头有堵塞的话样品将会从一个方向或一个角度以细雾的形态喷出。
即使有时溶剂以直线流出,也要小心检查看流出的情况要好于正常情况(和一个新的未堵塞的进样针比较一下流出情况即可)。
5、针头中的堵塞会破坏分析的重现性; 由于这个原因针头的维护是很必要的。
用例如金属丝的东西除去针头中的堵塞物。
只有在样品正常流出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针头。
使用吸液器吸液或者注射器清洁器也可以有效地除去针管内的污染物。
气相色谱仪器的清洗

气相色谱仪器的清洗一、气路管路、进样器、注射器的清洗清洗气路连接管时,应首先将该管的两端接头拆下,再将该段管线从色谱仪中取出,这时应先把管外壁灰尘擦洗干净,以免清洗完管内壁时再产生污染。
清洗管路内壁时应先用无水乙醇进行疏通处理,这可除去管路内大部分颗粒状堵塞物及易被乙醇溶解的有机物和水分。
在此疏通步骤中,如发现管路不通,可用洗耳球加压吹洗,加压后仍无效可考虑用细钢丝捅针疏通管路。
如此法还不能使管线畅通,可使用酒精灯加热管路使堵塞物在高温下炭化而达到疏通的目的。
用无水乙醇清洗完气路管路后,应考虑管路内壁是否有不易被乙醇溶解的污染物。
如没有,可加热该管线并用干燥气体对其吹扫,将管线装回原气路待用。
如果由分析样品过程判定气路内壁可能还有其它不易被乙醇溶解的污染物,可针对具体物质溶解特性选择其它清洗液。
选择清洗液的顺序应先使用高沸点溶剂、而后再使用低沸点溶剂浸泡和清洗。
可供选择的清洗液有萘烷、N、N-二甲基酰胺、甲醇、蒸馏水、丙酮、乙醚、氟里昂、石油醚、乙醇等。
对进样器(包括汽化室)的清洗应以疏通为先导。
通常在进样器中的堵塞物是进样隔垫的碎片,样品中被炭化了的高沸点物,对这些固态杂质可用不锈钢捅针疏通,然后再用乙醇或丙酮冲洗。
为了使清洗更彻底,可选用2:1:4的H2SO4/HNO3 /H2O混合溶液先对进样器清洗,然后再用蒸馏水,最后再用丙酮、或乙醇清洗。
清洗完后烘干,装上仪器通载气半小时,加热到120℃待几小时后即可正常工作。
在拆装进样器时需注意不要碰断加热器引线或使引线碰到外壳;测温元件也应在装回进样器之后,按原先测温点装回。
通常测温元件和进样器加热体是紧密接触的,如距离过大将会造成过高的汽化温度5%氢氧化钠水溶液、蒸馏水、丙酮、氯仿,最后用真空泵抽干。
注射器使用前可先用丙酮清洗,以免玷污样品,但最好还是用待注射样品对注射器本身做一二次清洗。
清洗时只能吸入样品,排出样品时要在样品瓶之外。
注射器在使用结束后要立即清洗,以免被样品中的高沸点物质玷污。
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

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可用于分离和测量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
由于GC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样品残留物和沉积物,因此定期进行清洗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重点介绍GC的清洗方法,以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1.材料准备在开始清洗GC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清洗溶剂:常用的清洗溶剂包括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清洗溶剂储存容器:用来存储清洗溶剂的容器,可选择玻璃瓶或耐酸碱的容器。
-试剂: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试剂,如纯净水、酸、碱或特定的清洗试剂。
-气动装置:用于将清洗溶剂导入到色谱柱中,包括气动泵和溶剂罐。
2.全部排空在清洗GC之前,需要确保所有的试剂和溶剂已经排空,以避免不同试剂之间的交叉污染。
关闭所有的阀门和气路,排空残留的气体和试剂。
3.清洗色谱柱色谱柱是GC的关键部件之一,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一般而言,色谱柱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清洗:-断开色谱柱和检测器之间的连接,确保关闭色谱柱两端的阀门。
-使用特定的清洗溶剂,如甲醇、丙酮或乙酸乙酯,进行色谱柱的反向吹洗。
可以使用气动泵将清洗溶剂通入色谱柱中,以清除残留的样品。
-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采用高温(通常为200-300℃)和/或高压(通常为至少10 bar)的条件下进行反向吹洗,以确保彻底清除残留物。
-清洗完毕后,使用纯净溶剂进行返洗,以确保将清洗溶剂从柱中完全冲洗出来。
4.清洗进样口和进样针进样口和进样针是GC中另一个需要定期清洗的部件。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以下方法清洗进样口和进样针:-使用气动泵将特定的清洗溶剂通过进样口和进样针中注入,以清除残留的样品。
-使用纯净溶剂进行返洗,以确保将清洗溶剂从进样口和进样针中完全冲洗出来。
5.清洗检测器检测器是GC中用于检测和测量分离化合物的部件,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
具体的清洗方法取决于使用的检测器类型,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和质谱检测器(MS)等。
气相色谱仪污染了如何清洗

气相色谱仪污染了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研和实验室领域的分析仪器,其主要用于分离和测定样品中的化合物。
在使用气相色谱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色谱柱或仪器部件的污染,进而影响仪器的性能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发现气相色谱仪污染时,及时进行清洗是非常重要的。
清洗前准备在进行清洗之前,需要先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以确保清洗效果:1.洗涤液: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洗涤液,例如,可以选择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或酸碱溶液(如盐酸、氢氧化钠)。
2.纯水:用于清洗前的预清洗和清洗后的冲洗。
3.清洗仪器和工具:例如洗涤瓶、洗瓶枪、洗瓶管、洗瓶刷等。
4.个人保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清洗步骤下面将介绍一般的气相色谱仪清洗步骤,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1.关闭和关闭仪器:在清洗色谱柱之前,首先确保仪器处于关闭状态,关闭气源和电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2.拆卸色谱柱:如果色谱柱需要清洗,应首先将其从气相色谱仪中取出,然后根据色谱柱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清洗。
有机溶剂柱可以用有机溶剂反复洗涤,酸碱溶液柱可以使用酸碱溶液进行清洗。
3.清洗柱外部:使用纯水或洗涤液轻轻清洗色谱柱外部,以去除外表的污渍。
避免用力过大,以防损坏色谱柱。
4.清洗仪器部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需要清洗的仪器部件,如进样器、检测器、减压阀等,并根据其性质使用适当的洗涤液进行清洗。
对于金属部件,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机或刷子进行清洗。
5.冲洗:清洗完成后,使用纯水彻底冲洗所有清洗过的部件,以确保没有残留的洗涤液或污物。
6.干燥和组装:将清洗干净的色谱柱和部件放在干燥的环境中晾干,确保没有水分残留。
然后按照正确的步骤将色谱柱和部件重新组装到气相色谱仪中。
注意事项在清洗气相色谱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遵循正确的清洗顺序和程序,按照仪器制造商的指南进行操作,以避免损坏仪器。
2.选择正确的洗涤液和清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清洗时间和温度。
气相色谱分流出口管路污染,如何清洗

气相色谱分流出口管路污染,如何清洗?一、峰面积重现性差安捷伦的7890A气相色谱仪,配备了7693液体自动进样器和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检测器为FID+ECD,主要用来做农药含量检测。
上周三做样时,发现一个成熟的已经做过多次的样品,内标法中标品峰面积百比差异很大(因为是单一目标物和单一内标,所以面积百分比直接关系着面积比),相邻几针从最低40%跳到最高47%,根本不能使用,可能是进样口污染了。
二、解决方法1.换进样垫想到是峰面积百分比差异大,那很可能是进样垫出问题了,随即换上新的进样垫,进样后发现故障依旧,峰面积还是差异大。
2.换O型圈因为才换过衬管,当时没找到新的O型圈,就用的原来的O型圈(原有O圈使用不超过100针样品),换O型圈后进样后故障依旧;3.清洗分流平板上次换的衬管使用不到20次,衬管应该没问题了。
那再往下走,该是分流平板了,拆开后发现分流平板接头处居然有很多白色粉末,像是玻璃面碎屑。
这些白色粉末可能导致进样口轻微漏气导致平行性差,可用棉签擦拭清理。
发现分流平板很脏了,更换一个新的。
可是清理更换后,故障依旧;此时可考虑更换石墨垫。
4.更换新的石墨垫难道是进样口石墨垫漏气了?随即更换了个新的石墨垫,进样后故障依旧。
而且,峰面积忽大忽小,后来溶剂峰居然没有了,原有出峰位置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峰,而目标峰和面积峰确是有的,很奇怪,从未遇到过。
5. 检查色谱柱通过仪器面板进行进样口和分流出口捕集肼漏气检查,都通过的。
进样口该换的都已换,是否柱子有问题呢?拆下检测器端柱子,放入洗针瓶中,打开柱流速,正常的啊,有泡泡,说明柱子没断。
6.更换色谱柱再次检查进样口,发现了问题,柱子插入石墨垫太长,那柱头就在衬管中部了,这样会导致分流时,低沸点的溶剂直接从分流出口跑了。
沸点稍高的样品中内标会部分进入到柱子,导致溶剂峰消失。
为了排除柱子有微裂微漏情况,随即更换了根柱子,溶剂峰是出来了,可故障依旧。
7.更换进样针面积比差异大,那也可能是进样针有问题,取下推杆发现推杆确实脏了。
气相色谱仪污染了如何清洗

气相色谱仪污染了如何清洗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见的分析仪器,用于分析和检测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混合物中的相对数量。
由于其精度和稳定性,气相色谱仪常被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的质量控制以及环境检测中。
在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试时,可能会出现污染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清洗气相色谱仪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清洗前的准备在进行清洗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高纯度去离子水•乙醇•氯仿•丙酮此外,还需要一些工具,如:•紫外灯和显微镜•洁净的棉球和洁净的玻璃纸•洁净的玻璃器皿和塑料瓶以上材料和工具保证了我们可以进行正确的清洗步骤并确保不会再次污染气相色谱仪。
清洗步骤步骤一:清洗色谱柱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是其中关键的零部件。
一旦受到污染,就需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清洗。
首先需要将色谱柱从气相色谱仪中卸下,然后进行以下步骤:1.将色谱柱放在一个干净而不含尘埃的表面上2.用丙酮依次冲洗,每个冲洗液需使用100毫升,并在每次观察完成后进行吹干。
3.将纯氯仿倒入一个玻璃瓶中,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用纯氯仿浸泡色谱柱,并保持10~15分钟。
–用气压枪将纯氯仿以1mL/分钟的速度通过色谱柱中的填料,直至溶液几乎清澈透明为止。
–将气压枪拆下来,然后将管线通空气吹干。
4.用高纯度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色谱柱并将色谱柱置于那可光下观察其表面。
如果发现表面有污垢,则可采取棉球擦拭和用显微镜检查,重复多次,直至清除干净为止。
5.最后,用乙醇及高纯度去离子水分别进行一次彻底的冲洗,然后晾干。
步骤二:清洗进样口在进行样品分析时,气相色谱仪通常会用进样口直接将样品注射到色谱柱中。
因此,进样口的清洗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清洗进样口的步骤:1.将进样口从气相色谱仪中卸下并用高纯度去离子水反复冲洗。
2.用棉球或压缩空气将进样口中的水分吹干。
3.用高纯度去离子水和丙酮混合成1:1的比例,用高压气体将这种混合溶液喷洒到进样口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路的清洗:
清洗气路连接管时,应首先将该管的两端接头拆下,再将该段管线从色谱仪中取出,这时应先把管外壁灰尘擦洗干净,以免清洗完管内壁时再产生污染。
清洗管路内壁时应先用无水乙醇进行疏通处理,这可除去管路内大部分颗粒状堵塞物及易被乙醇溶解的有机物和水分。
在此疏通步骤中,如发现管路不通,可用洗耳球加压吹洗,加压后仍无效可考虑用细钢丝捅针疏通管路。
如此法还不能使管线畅通,可使用酒精灯加热管路使堵塞物在高温下炭化而达到疏通的目的。
用无水乙醇清洗完气路管路后,应考虑管路内壁是否有不易被乙醇溶解的污染物。
如没有,可加热该管线并用干燥气体对其吹扫,将管线装回原气路待用。
如果由分析样品过程判定气路内壁可能还有其它不易被乙醇溶解的污染物,可针对具体物质溶解特性选择其它清洗液。
选择清洗液的顺序应先使用高沸点溶剂、而后再使用低沸点溶剂浸泡和清洗。
可供选择的清洗液有萘烷、N、N-二甲基酰胺、甲醇、蒸馏水、丙酮、乙醚、氟里昂、石油醚、乙醇等。
2、注射器的清洗
注射器使用前可先用丙酮清洗,以免玷污样品,但最好还是用待注射样品对注射器本身做一二次清洗。
清洗时只能吸入样品,排出样品时要在样品瓶之外。
注射器在使用结束后要立即清洗,以免被样品中的高沸点物质玷污。
一般常用下述溶液依次清洗:5%氢氧化钠水溶液、蒸馏水、丙酮、氯仿,最后用真空泵抽干。
3、进样口的清洗
用于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气相色谱仪一般采用分流进样,毛细管色谱柱。
根据仪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的不同,进样口的分流控制系统一般有EPC控制分流和手动控制分流两种情况。
在检修时,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口的玻璃衬管、分流平板,进样口的分流管线, EPC等部件分别进行清洗是十分必要的。
玻璃衬管和分流平板的清洗: 从仪器中小心取出玻璃衬管,用镊子或其他小工具小心移去衬管内的玻璃毛和其它杂质,移取过程不要划伤衬管表面。
如果条件允许,可将初步清理过的玻璃衬管在有机溶剂中用超声波进行清洗,烘干后使用。
也可以用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直接清洗,清洗完成后经过干燥即可使用。
分流平板最为理想的清洗方法是在溶剂中超声处理,烘干后使用。
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清洗:从进样口取出分流平板后,首先采用甲苯等惰性溶剂清洗,再用甲醇等醇类溶剂进行清洗,烘干后使用。
分流管线的清洗: 气相色谱仪用于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析时,许多有机物的凝固点较低,样品从气化室经过分流管线放空的过程中,部分有机物在分流管线凝固。
气相色谱仪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分流管线的内径逐渐变小,甚至完全被堵塞。
分流管线被堵塞后,仪器进样口显示压力异常,峰形变差,分析结果异常。
在检修过程中,无论事先能否判断分流管线有无堵塞现象,都需要对分流管线进行清洗。
分流管线的清洗一般选择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对堵塞严重的分流管线有时用单纯清洗的方法很难清洗干净,需要采取一些其他辅助的机械方法来完成。
可以选取粗细合适的钢丝对分流管线进行简单的疏通,然后再用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进行清洗。
由于事先不容易对分流部分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对手动分流的气相色谱仪来说,在检修过程中对分流管线进行清洗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EPC控制分流的气相色谱仪,由于长时间使用,有可能使一些细小的进样垫屑进入EPC与气体管线接口处,随时可能对EPC部分造成堵塞或造成进样口压力变化。
所以每次检修过程尽量对仪器EPC部分进行检查,并用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进行清洗,然后烘干处理。
由于进样等原因,进样口的外部随时可能会形成部分有机物凝结,可用脱脂棉蘸取丙酮、甲苯等有机物对进样口进行初步的擦拭,然后对擦不掉的有机物先用机械方法去除,注意在去除凝固有机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不要对仪器部件造成损伤。
将凝固的有机物去除后,然后用有机溶剂对仪器部件进行仔细擦拭。
4、TCD和F ID检测器的清洗
TCD检测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被柱流出的沉积物或样品中夹带的其他物质所污染。
TCD检测器一旦被污染,仪器的基线出现抖动、噪声增加。
有必要对检测器进行清洗。
HP的TCD检测器可以采用热清洗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关闭检测器,把柱子从检测器接头上拆下,把柱箱内检测器的接头用死堵堵死,将参考气的流量设置到20 ~30 ml/min, 设置检测器温度为400℃,热清洗4~8 h,降温后即可使用。
国产或日产TCD检测器污染可用以下方法。
仪器停机后,将TCD的气路进口拆下,用50 ml注射器依次将丙酮(或甲苯,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选用不同的溶剂)无水乙醇、蒸馏水从进气口反复注入5~10次, 用吸尔球从进气口处缓慢吹气, 吹出杂质和残余液体, 然后重新安装好进气接头, 开机后将柱温升到200 ℃, 检测器温度升到250 ℃, 通入比分析操作气流大1~2倍的载气, 直到基线稳定为止。
对于严重污染, 可将出气口用死堵堵死, 从进气口注满丙酮(或甲苯,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选用不同的溶剂) ,保持8 h左右,排出废液,然后按上述方法处理。
FID检测器的清洗: F ID检测器在使用中稳定性好,对使用要求相对较低,使用普遍,但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检测器喷嘴和收集极积炭等问题,或有机物在喷嘴或收集极处沉积等情况。
对FID积炭或有机物沉积等问题,可以先对检测器喷嘴和收集极用丙酮、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进行清洗。
当积炭较厚不能清洗干净的时候,可以对检测器积炭较厚的部分用细砂纸小心打磨。
注意在打磨过程中不要对检测器造成损伤。
初步打磨完成后,对污染部分进一步用软布进行擦拭,再用有机溶剂最后进行清洗,一般即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