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二【推荐】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语文要素】5、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白鹭的形体美,初步感知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重点)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谁能猜出它是谁。

(出示白鹭的图片,生回答)没错,这是白鹭。

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过白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白鹭)2、简介作者和白鹭。

(课件依次出示)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学生汇报: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齐读生字词。

(教师重点指导“喙、嗜、铿锵”的读音)(2)指名读课文。

3、写字指导。

(1)教师示范书写。

(重点指导“嫌、嵌”的写法)(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三、赏读第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教师范读或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一边听(读)一边思考:在作者眼中白鹭是怎样的形象?预设:(1)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课文结尾写道:“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1教材理解《白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到处都表现了郭沫若先生对它的宠爱。

针对对这堂课的教学,旨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写作中能敏捷运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设计理念统编教材注意不仅仅是学问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驾驭,以及看法、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用,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练习说话,并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美、观赏美、表达美,最重要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让学生驾驭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白鹭图片)同学们,你们喜爱鸟吗?喜爱哪种鸟呢?为什么?2. 图片上的鸟你们相识吗?它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

叫白鹭,你们看到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专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课题)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致美”1.白鹭这种很常见的鸟,在郭沫若眼中却是一首----“精致的诗”。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课《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课《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四:听范读,回味白鹭的形象美【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

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

】引导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课文第1~5自然段朗读,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1.播放配乐朗诵,学生可跟读。

2.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任务五:想象画面,感悟白鹭的神韵美【设计意图:白鹭的神韵之美,学生难以感悟。

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读与想象。

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反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朗读,想象补白,描述画面,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一、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

1.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

2.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

二、引导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比较归纳,取画名: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幅优美的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预设:白鹭垂钓图(水田独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望哨图)、白鹭起舞图(黄昏低飞图)2.描述画面,悟神韵:请你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感悟白鹭垂钓时的悠然、宁静。

①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

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②提问:“玻璃框”“镜匣”指什么?“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预设:清澈的水田就像玻璃框,一两只白鹭悠然地站在水田中,望着水田里游动的小鱼。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白鹭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白鹭的?白鹭与人类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特点。

3.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白鹭,你会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答案:1. 抄写生字词略。

2. 示例: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它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3. 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只白鹭。

我生活在美丽的湖泊边,喜欢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我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学的魅力
•能读懂课文,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能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与朗读
3. 教学难点
•理解与借用课文中的句型
4. 教学准备
•课文《白鹭》
•课件
•指导书
•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
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
2.分段理解,进行小组讨论,梳理课文内容
(3)朗读训练
1.师生共读,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表现积极性
(4)课文赏析
•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
(5)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白鹭》的教学中,我观察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较高,课文中的
意境也深深吸引了他们。

但在背诵部分,部分学生存在记忆困难的现象,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另外,课文讲解时可能存在语言过于晦涩的问题,需要简化语言,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上即是对《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总结,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所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作品《白鹭》。

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一首精巧的诗)2、引读第二节:是啊,颜色的配合——,引读第五节:那雪白的蓑毛。

正因为白鹭的外形那样和谐、素雅,所以我们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和谐素雅)二、引入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有着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请大家把课文拿出来,自己读6—8节,看看能从这几节中找到几幅优美的画?请用简洁的词给它们起个名字。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2、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

默读6—8小节,你的头脑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出示:“读了第节,我仿佛看到)三、学习课文6—8节(一)学习第6节1、(出示第六节)2、教师引导:(1)”钓鱼“,白鹭也成了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请你读第一句好吗?(指导读好:清水田里,悠闲的白鹭伫立着,正在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呢,再读)(2)指导:普通的水田被白鹭一点缀,都成了一幅精妙的画了。

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清水、白鹭、绿田,一幅多么雅致的画!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幅画。

(3)(第二句话)鸟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这就叫——和谐,和谐就是美。

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指名再读。

(4)是啊,正如白鹭的身形一样,是恰倒好处,增一点儿则。

(生背)而这里”田的大小好象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而设计的“,同样,这也是恰倒好处的。

那么你是否也能照这样的句式来阐述这一”恰倒好处“呢?(出示句子训练)(5)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和谐的画吧。

()你能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吗?3、总结:这清水田里的钓鱼、碧水中的倩影,这一幅”白鹭钓鱼图“,充满了宁静而灵动、和谐而素雅的韵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包括教材第13页。

详细内容为: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白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白鹭的了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

(2)品味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6. 朗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7.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白鹭》2. 生字词:若干3. 课文结构:描写白鹭的外形、生活习性、作者情感4. 主题思想:赞美白鹭,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①课文中描写了白鹭的哪些特点?②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③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2. 答案:(1)生字词略。

(2)①白鹭外形优美、生活习性独特。

②因为白鹭给作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和动物的美好散文。

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白鹭的外貌、动作和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描写自然和动物的文章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和欣赏美好事物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庇”“镜”等9个生字,会写“清”“澄”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3.学会欣赏美好事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感受课文的美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含有生动图片、音频、视频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白鹭图片:收集白鹭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白鹭》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白鹭的外形美和神韵美。

2.领悟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探究白鹭的神韵美。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高尚节操。

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联想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以有关白鹭的诗歌导入课文,营造优美恬静的情境。

(同学们,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关于白鹭的吗?学生答。

其实写白鹭的诗歌还有很多,白鹭在这些诗人的笔下寄托了自己的情感,那么白鹭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郭沫若先生的白鹭。

板书:白鹭)
二、范读课文欣赏白鹭形象美
1.首先,老师把课文朗读一下,请同学们在听课文的时候,思考:白鹭的“精巧”体现在文中哪些语句?
(体现在“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
2.这是从白鹭的细部描述的,描述了白鹭的几个方面?
(白鹭的精巧体现在色素美和身段美两个方面。

)
3.作者为什么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
(对比作用,衬托白鹭的色彩和身段很精巧,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强烈喜爱之情,他的眼里只有白鹭,白鹭是他的最爱。

)
4.作者的感情高潮体现在哪儿?
(体现在第五节,因为这一节作者运用了排比句,排比句可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

作者还运用了一种方法,叫化用,就是变化运用的意思。

作者化用了这段文字,运用夸张的修辞,可谓是把自己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表达到了极致。

)
5.指导感情朗读。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黛之一忽则嫌黑。

啊,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三、品读课文欣赏白鹭神韵美
1.作者对白鹭的感情是贯穿全文始终的,文章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实在”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强调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还表现出这种情感是油然而生的,是发自肺腑的。


2.作者还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一个“韵”字表明白鹭还有其神韵美,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语句表现了白鹭的神韵美?
(①“在清水田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清水钓鱼图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绝顶望哨图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蕙。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黄昏低飞图)
3.从中任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画面欣赏一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结合完成以下探讨。


清水钓鱼图:句子中的“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嵌”字表现出清水钓鱼图具有立体感,生动形象,和“镜匣”相照应。

)绝顶望哨图:句子中的“孤独”有什么表达效果?
(“孤独”表现了一种孤傲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悠然”这个词语,同学们能想到哪些人物?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黄昏低飞图:“恩惠”一词在这里怎么理解呢?
(作者把白鹭的低飞看成是一种上苍的恩赐,表明他也很喜爱乡村生活。

)作者为什么说“具有了生命了”呢?
(有了生机,就有了活力和生命。

黄昏是静态的,白鹭低飞是动态的,这种美又是——动静结合。


四、精读课文探究作者内涵美
1.作者借白鹭瞭望想要表达怎样的心声呢?
(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2年,当时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被迫辞去国民党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职务,言行受到反动派的限制。

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美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

本文作者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平凡中的高洁而朴素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白鹭望哨,就是作者深处革命洪流,仍能泰然处之、保持高尚节操的心灵独白。

郭老状物意在写人,他想告诉大家,就算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要勇于进取,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2.本文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

让我们链接生活,一起发现生活中寻常事物的内在美。

仿照示例说一句话。

示例: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视而不见,但是它们装扮春天,绿遍天涯。

(无名的野花,人们几乎司空见惯,但是它们红遍山岗,送来清香。

渺小的石子,人们几乎嗤之以鼻,但是它们奠定路基,支撑行人。

卑微的蚂蚁,人们几乎毫不在意,但是它们勤劳团结,热爱生活。


五、布置作业小练笔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但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如蓬勃的小草,人们几乎视而不见,但它们依然绿遍天涯;晨昏中散步的老人,往往与你擦肩而过,但他们却是一道美丽的人生风景……请你用诗人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把它记录成一段美丽的文字。

附板书:
白鹭
颜色身段适宜
精巧清水钓鱼图韵味无穷
绝顶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