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学术资料旅游管理研究

合集下载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国内进行旅游。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消费者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抽取了1000名居住在不同省市的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包括20岁以下、20-30岁、30-40岁、40-50岁和50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

二、旅游偏好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约80%)选择国内旅游作为他们的首选。

其中,海滨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类型。

这可能与中国丰富的海岸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

此外,被调查者对旅游景点的选择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

他们希望能够在旅行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文化的熏陶。

因此,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景点类型。

三、旅游消费在旅游消费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约70%)表示他们每年的旅游预算在1万元以下。

这显示出国内旅游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低收入消费者。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的旅游方式,如自由行和跟团游。

此外,被调查者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态度也非常重视。

他们普遍认为旅游产品的价格应该与其提供的服务和体验相匹配。

同时,他们也期望旅游从业人员能够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他们的旅行更加愉快和舒适。

四、旅游安全在旅游安全方面,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国内旅游相对较安全。

他们认为国内治安良好,旅游景点的安全措施也相对完善。

然而,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关于旅游安全的担忧,如交通事故、食品安全和旅行保险等问题。

为了提高旅游安全,被调查者建议加强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旅游信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等。

五、旅游体验最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整体较高。

他们认为国内旅游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活动,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他们普遍认为国内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是一种难忘的体验。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引言: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推动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以及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旅游调查统计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从而提供对旅游市场更深入的了解和洞察。

一、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1. 核心概念旅游调查统计是指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旅游相关数据,以获取有关旅游市场、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的信息。

它通过统计方法和理论手段,以客观、科学的方式研究旅游产业。

2. 研究目标旅游调查统计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了解旅游市场规模和特征、揭示旅游需求和消费行为、评估旅游项目的效益和可行性、指导旅游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

3. 研究内容旅游调查统计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旅游市场、旅游者和旅游产品三个主要领域。

旅游市场的研究关注市场规模、结构、发展趋势等;旅游者的研究关注旅游者的特征、需求、满意度等;旅游产品的研究关注旅游产品的创新、改进和市场竞争力等。

二、旅游调查统计的方法1.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旅游调查统计中常用的方法,它通过从整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代表性地反映整体情况。

抽样调查有多种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调查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发放,收集受访者的意见、态度和行为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纸质问卷或在线调查等形式进行,需要合理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样本和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

3. 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一种深入了解受访者观点和体验的方法,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谈的方式收集信息。

访谈调查可以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形式,需要灵活运用根据研究目标和对象的不同。

三、旅游调查统计的案例研究1. 一家旅行社的市场调查一家旅行社希望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了一项市场调查。

他们使用了抽样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200名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

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它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又称为概率抽样或随机抽样。

下面是整理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为全面掌握国内来宁游客的客源地、停留天数、消费结构等相关情况,准确分析xxxx年西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市统计局、市旅游局组织各区县、各有关旅游企业,面向来宁游客,开展了西宁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录入、汇总,经过对各项调查资料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研判,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抽样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对象在西宁市住宿设施入住和景区(点)游览的国内游客。

(二)调查时间xxxx年7-8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三)发放问卷数量及调查地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20份,收回有效问卷1796份,参与游客共2359人。

问卷分A卷、B卷、C卷和D卷。

A卷的调查对象为住在我市星级、非星级宾馆、饭店的游客;B卷的调查对象为游览西宁地区主要旅游景点、景区的游客;C 卷的调查对象为旅行社的团队游客;D卷的调查对象为乡村旅游接待点的游客。

(四)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即由调查员持卷访问,根据游客的回答如实填写、即时回收、审核问卷。

(五)调查内容此次调查内容涉及17项,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国内游客构成;二是国内游客停留时间;三是国内游客花费及构成;四是国内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及旅游景区;五是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服务质量情况的评价;六是国内游客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xxxx年国内游客在西宁旅游情况(一)国内游客客源构成1、来宁国内游客客源构成从31个省外的游客客源地构成看,最大的客源市场是陕西省,比重为14.08%,其次是甘肃省,比重为10.71%;北京市位居第三,所占比重为9.29%。

此外,四川、河南也是西宁国内旅游的两个较大的客源市场,位居省外客源的第四和第五位,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65%和6.22%。

旅游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理论探讨

旅游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理论探讨

旅游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理论探讨第一节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理论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对调查工作总任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安排,以提出相应的调查实施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

市场调查总体方案设计是描述、执行和控制市场调研项目的计划。

它是调研项目委托人与承担者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特别是明确调研目的、范围、方法等等,避免或减小后期出现误解的可能性;影响到调查项目能否被批准或能否中标;深化调查项目的认识。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常常是从定性认识过渡到定量认识的开始阶段。

调查方案设计起着统筹兼顾、统一协调的作用。

例如,抽样调查中样本量的确定,按照抽样调查理论,可以根据允许误差和置信度大小,计算出相应的样本量,但这个样本量是否可行,要受到调查经费、调查时间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

一、市场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㈠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调查目的就是明确在调查中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调查要取得什么样的资料,取得这些资料有什么用途等问题。

衡量一个调查设计是否科学的标准,主要就是看方案的设计是否体现调查目的的要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主要是为了解决向谁调查和由谁来具体提供资料的问题。

调查对象就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调查的范围以及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或称调查单元)是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实施中需要具体回答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在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调查对象往往比较复杂的,必须严格规定调查对象的涵义,并指出它与其他有关现象的界限,以免造成调查实施时由于界限不清而发生的差错。

第二,调查单位的确定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对象,调查目的和对象变化了,调查单位也要随之改变。

㈢确定调查内容确定调查内容是要明确向被调查者了解些什么问题。

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

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

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eflectio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调查报告常被用于学术研究、商业分析、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调查报告报告的撰写需要严谨的方法论和清晰的逻辑,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信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旅游情况调查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旅游资源的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我国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背景我国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成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整体旅游产品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诱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外出旅游根本性的需求。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景区已有2万余家,新的景区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科学的景区营销是关键。

景区营销是指景区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经过规划、执行、监控来实现和管理景区整个创造游客满意和价值过程。

看似简单的营销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市场营销,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客观原因,更有经营管理人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学习、不跟踪、不运用最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技术和营销手段等主观原因。

因此,分析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景区成功营销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意义一个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资源发现-开发启动-快速增长-平稳发展-衰落或者复苏这样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景区营销将发挥不同作用。

在景区开发启动期之后要制定景区的营销计划。

这时,强大的对外营销力度会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潜在游客对景区的了解,有效起到宣传促销、吸引游客前来的作用。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景区走过了辉煌时期,开始走下坡路。

这时,及时有效的调整营销方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客源市场对景区的认知度,人为的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使景区的经济复苏,出现新的增长。

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旅游景区要想在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将自己的突出特色告知广大消费者, 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牢牢抓住消费者, 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旅游景区的发展中, 营销人员是景区和旅游者关系的纽带。

旅游管理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调查报告

旅游管理调查报告旅游管理调查报告一、引言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地方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旅游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探讨旅游管理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回收了40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旅游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策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市场营销、服务质量等。

三、调查结果1. 政策制定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在旅游政策制定方面做得不够完善。

他们普遍认为政策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不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

同时,一些受访者也提到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导致一些旅游项目无法顺利进行。

2. 旅游资源开发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方面,有人认为资源开发过度,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资源开发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市场营销调查结果显示,市场营销是旅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受访者普遍认为,目前的市场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市场营销的投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4. 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他们认为服务态度友好、专业水平较高。

然而,也有少部分受访者提到了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四、问题分析1. 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政府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和专家的沟通,及时调整和优化旅游政策。

此外,政策执行方面也需要加强,确保政策能够落地生效。

2.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并加强对开发项目的监管。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

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一、本文概述《旅游调查统计研究: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和具体案例。

文章首先介绍了旅游调查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其在旅游行业决策、规划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包括调查设计、抽样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旅游调查统计的实践操作,包括调查实施的具体步骤、数据分析和解读等。

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调查统计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实际效果,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为旅游行业的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旅游调查统计的理论基础旅游调查统计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基础框架和方法论指导,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旅游数据,从而深入了解旅游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统计学是旅游调查统计的核心理论基础。

统计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如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

这些方法在旅游调查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旅游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揭示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社会学理论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文化视角。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到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学理论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市场的变化,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分析视角。

经济学理论也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发展和变化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帮助我们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旅游业的运行和发展,为旅游调查统计提供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1996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原文出处】中国旅游报经济调查总队对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据此对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出游率、出游花费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测算。

1996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我国大陆居民中,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国内其它教育、宗教等活动),旅行距离超过10公里,并且在外停留6小时以上的人。

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36个主要城市。

1996年抽样调查总户数为20000户,其中出游人数为8743人次。

1996年各季度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附图)1996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总体推断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匡算,结果如下:1.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1996年,在我国2.8亿城镇居民中,出游人次率(以下简称出游率)为91.5%,比上年增长0.5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为2.5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1%;国内旅游花费为138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以下简称人均花费)为534.10元/人次,比上年增长15.1%。

2.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情况:据测算,1996年在9.3亿农村居民中,国内旅游人数为3.83亿人次,与上年持平;国内旅游总花费为27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游客人均花费为70.5元/人次,比上年增长14.7%。

3.国内居民旅游情况:1996年国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平均出游率为52.8%,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出游总人数为6.3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6%;国内旅游花费总额为16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游客人均花费256.32元/人次,比上年增长17.2%。

4.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客人数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中参加由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旅游的游客占出游人数的7.58%,比上年增长2.03个百分点;依此推断,全年城镇居民中团体游客人数为1942万人次,农村居民中团体游客人数为550万人次,合计为2492万人次,占国内游客的3.90%,比上年的1882万人次增长了32.4%。

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家庭抽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出游人数构成8743名国内游客中,男性占51.5%;女性占48.5%,男性出游人数比重高于女性,但女性出游比重几年来都呈上升趋势。

从年龄段看,14岁以下的占7.6%;15岁24岁的占10.3%;2544岁的占43.5%;4564岁的占33.2%;65岁以上的占5.3%。

出游人数中以2564岁的为最多,占出游总人数的七成以上。

按文化程度分组,大专及以上人员占31.9%;中专及高中占35.8%;初中占22.1%;小学占7.1%;小学以下占2.8%。

与上年相比,大专以上人员出游比重上升,而小学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出游比重2.8%有所下降。

按职业分组,政府工作人员占9.8%;企事业管理人员占19.4%;专业服务售货人员占3.5%;工人占16.7%;军人占0.2%;教师占4.4%;离退休人员占13.2%;学生占12.2%;其他职业者占5.5%。

以企事业管理人员所占比重最高,工人次之,与上年相比,服务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出游比重呈增长趋势。

按调查期内家庭平均月收入分组,以月实际收入10001499元的人口出游比重为最大,其次是500999元和15001999元两个分组的人口出游比重较高,与上年相比,出游比重上升有向收入高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按旅游目的分组,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的占48.9%,探亲访友的占20.4%;健康疗养的占1.1%;会议占9.3%;宗教/朝拜占1.6%;其他旅游目的占9.3%。

其中:以观光度假、探亲访友的游客所占比重最高,同时,会议游客人数所占比重比上年有所下降。

按旅游方式分组,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客占7.6%,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散客占92.4%,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国内游客中团体旅游增长较快,人们正在逐步接受由旅行社安排行程、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方式。

平均出游天数及构成在8743名国内游客中,一日游人数占总人数的28.3%;多日游占总数的71.7%。

在1995年的多日游游客调查结果中,在外过23夜的人数比重最大,47夜的人数次之。

而1996年的情况却不同,是在外过47夜的人数比重最大,过2夜的人数次之。

8743名国内游客在外平均停留天数为6.2天,比上年增加0.5天。

其中由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客平均在外停留时间为5.5天,散客在外的平均停留时间6.3天。

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停留天数均为6.2天,与上年相比,男性的平均停留天数增加0.3天,女性的平均停留天数增加0.7天。

从年龄段看,14岁以下游客的在外平均停留天数最短,为5.1天;65岁以上的游客在外平均停留天数最长,为10.8天。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平均在外停留天数最长,达8.0天,其次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6.3天。

按职业分组,军人平均在外停留时间最长,为11.3天,其次为离退休人员10.0天,从月实际收入来看,除35003999元的4.2天、40004499元的4.6天以外,其余均在57天之间。

按不同的旅游目的分组,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的平均在外停留天数最短,为4.5天,主要因为其一日游游客的比重较大;健康疗养的在外平均停留时间较长,为9.4天。

平均游览城市座数1996年23季度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国内游客中,以游览1座城市的短程旅游者比重最高,游览23座城市的中程旅游者次之,游览3座以上的长线旅游者比重较低;团体游客平均游览城市座数(1.4座)高于散客(1.2座)。

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及构成8743名国内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715.5元/次。

其中:团体游客人均花费974.8元,散客的人均花费为694.2元。

按性别分组,男性人均花费772.5元,女性654.9元,男性比女性高117.6元。

从年龄段看,14岁以下的人均花费最低,为254.9元;1524岁的581.3元;2544岁的855.2元;4564岁的718.2元;65岁以上475.2元。

2544岁的人均花费水平最高。

按文化程度分组,大专及以上人员人均花费最高,达1013.0元;中专及高中730.0元;初中448.8元;小学311.0元;小学以下287.8元。

人均花费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成上升趋势。

按职业分组,政府工作人员人均花费1097.2元,企事业管理人员908.6元,专业技术人员955.7元,服务售货人员595.4元,工人457.7元,军人1328.3元,教师894.7元,离退休人员590.3元,学生306.0元,其他职业人员808.1元。

按月实际收入分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游客人均花费最高,1873.1元,500元以下的人均花费最低,为379.6元。

收入水平与人均花费成正比。

按不同的旅游目的分组,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的人均花费527.6元;探亲访友的557.8元;健康疗养的802.9元;会议的1364.8元;商务的1547.7元;交流/专业访问的1582.0元;宗教/朝拜的252.8元;其他旅游目的638.9元。

人均花费最高的是交流/专业访问的旅游者,其次是商务、会议公务旅游者;而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及探亲访友的人均花费相对偏低。

这主要是由于其在外停留时间相对较短所致。

参加旅行社团体旅游费用及散客人均花费构成在663名团体国内游客启程前交给旅行社的费用中,有376人包括飞机/火车/船票费用,占56.7%;有361人包括中晚餐费用,占54.4%;有333人包括全陪导游费用,占50.2%;有463人包括住宿费用,占69.8%;有414人包括景点门票费用,占62.4%;有91人包括文娱活动费用,占13.7%;有331人包括早餐费用,占49.9%;有343人包括游览安排费用,占51.7%;有436人包括旅游用车费用,占65.7%。

从中可以看出国内旅游组团收费的多样化。

在8080名零散国内游客的人均花费694.2元中,城市间交通费为227.9元(其中,飞机为115.1元,占人均花费的16.5%;火车70.6元,占10.1%;汽车30.5元,占4.3%;轮船8.7元,占1.2%),占32.8%;住宿费111.4元,占16.0%;餐饮费127.5元,占18.3%;市内交通费20.9元,占3.0%;邮电通讯费5.2元,占0.7%;参观游览费34.2元,占4.9%;娱乐费12.4元,占1.7%;购物费114.9元,占16.5%;其他花费39.1元,占5.6%。

游客出游人均天花费及构成8743名国内游客出游的人均天花费为139.1元/天。

其中:团体游客人均天花费为154.2元,散客的人均天花费为137.9元,团体游客的人均天花费相对高于散客。

按性别分组,男性人均天花费147.8元,女性129.9元,男性比女性高17.9元。

从年龄段看,14岁以下的人均花费最低,2544岁的人均天花费水平最高。

按文化程度分组,大专及以上人员人均天花费最高,达174.1元;中专及高中14963元;初中102.7元;小学76.5元;小学以下59.5元。

人均天花费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成上升趋势。

按职业分组,政府工作人员人均天花费191.7元,企事业管理人员173.9元,专业技术人员160.6元,服务售货人员145.7元,工人111.2元,军人165.9元,教师137.7元,离退休人员90.7元,学生77.5元,其他职业人员200.0元。

按不同的旅游目的分组,休闲、观光、游览和度假的人均天花费132.4元;探亲访友的人均天花费84.5元;健康疗养的人均天花费100.7元;会议215.0元;商务257.3元;交流/专业访问217.0元;宗教/朝拜的人均天花费105.7元;其他旅游目的130.5元。

从以上述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人均天花费最高的是商务旅游者,其次是交流/专业访问、会议公务旅游者,而探亲访友的人均天花费相对偏低。

游览的主要目的地城市按国内游客到达的目的地城市的比重看,国内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依次为北京(11.3%)、上海(9.4%)、重庆(5.9%)、天津(5.2%)、西安(4.4%)、广州(3.6%)、青岛(3.6%)、昆明(3.5%)、厦门(3.2%)、福州(3.1%)、武汉(3.0%)、宁波(3.0%)、深圳(2.8%)、成都(2.8%)、哈尔滨(2.4%)、贵阳(2.4%)、大连(2.3%)、呼和浩特(2.3%)、郑州(2.2%)、太原(2.1%)、合肥(2.0%)、杭州(1.9%)、南昌(1.9%)、沈阳(1.8%)、石家庄(1.7%)、长春(1.7%)、济南(1.5%)、南京(1.2%)、长沙(0.8%)等。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的主要特点全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呈稳定增长趋势;全国国内旅游收入呈较快增长趋势;国内游客出游的人均花费增幅较大;国内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