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角形及其概念经典习题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 三角形的定义题目:下列图形中,属于三角形的是()选项:A. 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B.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C.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
解析: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选项B中只说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没有强调首尾顺次相接和封闭,选项C中说三条直线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A。
2. 三角形的分类题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选项:A.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解析: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选项B是按边分类,选项C分类混乱,所以答案是A。
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 定理内容题目: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设第三边为x,则5 3<x<5+3,即2<x<8。
2. 应用解析:对于①,3+4 = 7<8,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
对于②,5+6 = 11>10,6 + 10=16>5,5+10 = 15>6,且10 5 = 5<6,10 6=4<5,6 5 = 1<10,满足三边关系,可以组成三角形。
对于③,5+5 = 10<11,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1. 定理内容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选项:A. 90°;B. 180°;C. 360°。
解析: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表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答案是B。
2. 应用题目:在△ABC中,∠A = 50°,∠B = 60°,求∠C的度数。
经典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及例题解析

经典《三角形》专题训练知识点梳理考点一、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重要线段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6、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8、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对角线①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②凸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若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若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凹多边形。
③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A.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B.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9、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①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 ≥3)。
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三角形 (按角分) 三角形 (按边分)10、平面镶嵌及平面镶嵌的条件。
①平面镶嵌:用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形封闭平面,把平面的一部分既无缝隙,又不重叠地全部覆盖。
②平面镶嵌的条件:有公共顶点、公共边;在一个顶点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当n边形边数增加2条时,其内角和增加()A.180°B.360°C.540°D.720°答案:B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解:原来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新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2.(n+2−2)•180−(n−2)•180=36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内角和就增加180度.2、在△ABC中,∠A=12∠B=13∠C,则△ABC为()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答案:B分析:根据∠A=12∠B=13∠C分别设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列出一个方程,解此方程即可得出答案.∵∠A=12∠B=13∠C∴可设∠A=x,∠B=2x,∠C=3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x+2x+3x=180°解得:x=30°∴∠A=30°,∠B=60°,∠C=90°因此△A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选择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基本概念.3、如图,AD,AE,AF分别是△ABC的中线,角平分线,高,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C=2CD B.∠BAE=1∠BAC2C.∠AFB=90°D.AE=CE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解答即可;解:A.∵AD是△ABC的中线∴BC=2CD,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E=1∠BAC2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AF分别是△ABC的高,∴∠AFB=90°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AE=CE不一定成立,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此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高线,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互相垂直,则∠1的度数是()A.95°B.100°C.105°D.110°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求出∠2、∠4,根据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即可.由题意得,∠2=45°,∠4=90°−30°=60°,∴∠3=∠2=4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1=∠3+∠4=105°,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只要图形分割成了三角形,则具有稳定性.解: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图②③便具有稳定性,故选C.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注意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进行判断.6、如图,Rt△ABC中,∠ABC=90°,BD⊥AC于点D,DE⊥BC于点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是△ACE的高B.BD是△ADE的高C.AB是△BCD的高D.DE是△BCD的高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求解即可.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解:A、DE不是△ACE的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BD不是△ADE的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AB不是△BCD的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DE是△BCD的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7、如图,AB=AC,AD=AE,∠BAC=∠DAE,点B,D,E在同一直线上,若∠1=25°,∠2=35°,则∠3的度数是()A.50°B.55°C.60°D.70°答案:C分析:由∠BAC=∠DAE可证得∠BAD=∠CAE,继而证明△BAD≅△CAE(SAS),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2=∠CAE,∠ABD=∠1,最后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答即可.解:∵∠BAC=∠DAE∴∠BAC−∠DAC=∠DAE−∠DAC∴∠BAD=∠CAE∵AB=AC,AD=AE,∴△BAD≅△CAE(SAS)∴∠2=∠CAE,∠ABD=∠1∵∠1=25°,∠2=35°∴∠3=∠2+∠ABD=∠2+∠1=6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8、若长度分别是a、3、5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以是()A.1B.2C.4D.8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5−3<a<5+3,即2<a<8,则选项中4符合题意,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相关不等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10B.9C.8D.6答案:D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计算即可.解:360°÷60°=6,即正多边形的边数是6.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交于一点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C.三角形的中线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D.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及高线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A.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必交于一点,故该选项正确,B.直角三角形有三条高,故该选项错误,C.三角形的中线不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故该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高线不一定都在三角形的内部,故该选项错误,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及高线,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填空题11、如图,E为△ABC的BC边上一点,点D在BA的延长线上,DE交AC于点F,∠B=46°,∠C=30°,∠EFC =70°,则∠D=______.答案:34°##34度分析:根据题意先求∠DAC,再依据△ADF三角形内角和180°可得答案.解:∵∠B=46°,∠C=30°,∴∠DAC=∠B+∠C=76°,∵∠EFC=70°,∴∠AFD=70°,∴∠D=180°-∠DAC-∠AFD=34°,所以答案是:34°.小提示: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上一点,将△ABC沿DE折叠,使点A的对称点A'落在边BC 上,若∠A=50°,则∠1+∠2+∠3+∠4=______.答案:230°分析: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中,∠B+∠C=130°,再根据∠1+∠2+∠B=180°,∠3+∠4+∠C=180°,即可得出∠1+∠2+∠3+∠4=360°﹣(∠B+∠C)=230°.解:∵∠A=50°,∴△ABC中,∠B+∠C=130°,又∵∠1+∠2+∠B=180°,∠3+∠4+∠C=180°,∴∠1+∠2+∠3+∠4=360°﹣(∠B+∠C)=360°﹣130°=230°,所以答案是:230°.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及角之间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分别倍长(延长一倍)边AB,BC,CA得到△A1B1C1,再分别倍长边A1B1,B1C1,C1A1得到△A2B2C2…按此规律,倍长2021次后得到的△A2021B2021C2021的面积为_________.答案:72021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求出第一次倍长后△A1B1C1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7倍,依此规律可得结论.解:连接AB1、BC1、CA1,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A1BC、△A1B1C、△AB1C、△AB1C1、△ABC1、△A1BC1、△ABC的面积都相等,所以,S△A1B1C1=7S△ABC,同理S△A2B2C2=7S△A1B1C1=72S△ABC,依此类推,△A2021B2021C2021的面积为=72021S△ABC,∵△ABC的面积为1,∴△A2021B2021C2021的面积=72021.所以答案是:7202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求出一次倍长后所得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三角形的面积的7倍是解题的关键.14、在△ABC中,AD为边BC上的高,∠ABC=30°,∠CAD=20°,则∠BAC是___________度.答案:40或80##80或40分析:根据题意,由于△ABC类型不确定,需分三种情况:高在三角形内部、高在三角形边上和高在三角形外部讨论求解.解: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况讨论:①高在三角形内部,如图所示:∵在ΔABD中,AD为边BC上的高,∠ABC=30°,∴∠BAD=90°−∠ABC=90°−30°=60°,∵∠CAD=20°,∴∠BAC=∠BAD+∠CAD=60°+20°=80°;②高在三角形边上,如图所示:可知∠CAD=0°,∵∠CAD=20°,故此种情况不存在,舍弃;③高在三角形外部,如图所示:∵在ΔABD中,AD为边BC上的高,∠ABC=30°,∴∠BAD=90°−∠ABC=90°−30°=60°,∵∠CAD=20°,∴∠BAC=∠BAD−∠CAD=60°−20°=40°;综上所述:∠BAC=80°或40°,所以答案是:40或80.小提示:本题考查求角度问题,在没有图形的情况下,必须考虑清楚各种不同的情况,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如图,∠1,∠2,∠3是多边形的三个外角,边CD,AE的延长线交于点F,如果∠1+∠2+∠3=225°,那么∠DFE的度数是______.答案:45°分析: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然后通过计算即可求解.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2+∠3+∠DEF+∠EDF=360°,又∵∠1+∠2+∠3=225°,∴∠DEF+∠EDF=135°,∵∠DEF+∠EDF+∠DFE=180°,∴∠DFE=180°-135°=45°.故答案是为45°.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5),B(−1,0),C(−4,3),(1)过点B作DB∥CA,且点D在格点上,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 .(2)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在图中画出△A1B1C1;(3)直接写出直线AC与y轴的交点坐标______ .答案:(1)(-4,-2),(2,2),(5,4)(2)见解析(3)(0,17)3分析:(1)可以把AC平移使A点或C点为对应点,从而确定D点位置;(2)利用平移规律写出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3)延长CA交y轴于点T,设点T的坐标为(0,m),利用△AOC的面积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1)解:如图所示:则点D的坐标是:(-4,-2),(2,2),(5,4).所以答案是: (-4,-2),(2,2),(5,4) .(2)解: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则△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如图所示:(3)解:延长CA交y轴于点T,如图所示:SΔAOC=4×5−12×3×4−12×2×3−12×1×5=172,设点T的坐标为(0,m),则SΔAOC=SΔOCT−SΔOAT=12×4m−12×m=32m,∴172=32m,解得:m=173,∴直线AC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73).所以答案是:(0,173).小提示:本题考查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的关键是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学会利用面积法构建方程求解,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答案:(1)365cm,365cm,185cm;(2)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根据周长公式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各边的长;(2)题中没有指明4cm所在边是底还是腰,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注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行检验.解:(1)设底边长为xcm,∵腰长是底边的2倍,∴腰长为2xcm,∴2x+2x+x=18,解得,x=185cm,∴2x=2×185=365cm,∴各边长为:365cm,365cm,185cm.(2)①当4cm为底时,腰长=18−42=7cm;②当4cm为腰时,底边=18−4−4=10cm,∵4+4<10,∴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能构成有一边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另两边长为7cm,7cm.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18、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且各内角也都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正多边形,如图,就是一组正多边形,观察每个正多边形中∠α的变化情况,解答下列问题.(1)将如表的表格补充完整:)°;(2)存在,n=9答案:(1)60°,45°,36°,30°,(180n分析:(1)根据计算、观察,可发现规律:正n边形中的∠α=(180)°;n)°,可得答案.(2)根据正n边形中的∠α=(180n解:(1)观察上面每个正多边形中的∠α,填写下表:)°;所以答案是:60°,45°,36°,30°,(n(2)存在,理由如下:∵设存在正n边形使得∠α=20°,)°.得∠α=20°=(180n解得:n=9,∴存在正n边形使得∠α=2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每题都利用了正多边形的内角:(n−2)⋅180°n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四年级三角形专题训练

四年级三角形专题训练一、三角形的认识基础题。
1. 由三条()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 答案:线段。
- 解析:三角形的定义就是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封闭图形。
2. 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 答案:3,3,3。
- 解析:这是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3.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 答案:高。
- 解析:这是三角形高的定义,三角形的高是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作的垂线段。
4. 一个三角形有()条高。
- 答案:3。
- 解析: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过每个顶点都可以作对边的高,所以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
二、三角形的分类题。
5.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 答案:锐角、直角、钝角。
- 解析:锐角三角形是三个角都是锐角(小于90°)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等于90°)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三角形。
6.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9°,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 答案:锐角。
- 解析:因为最大角是89°,小于90°,所以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7.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 答案:2。
- 解析:直角三角形有2个锐角,钝角三角形也有2个锐角,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所以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8. 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两个底角()。
- 答案:相等,相等。
- 解析:这是等腰三角形的重要特征,两腰长度相等,两底角的度数相等。
9.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也(),每个角都是()度。
- 答案:相等,相等,60。
- 解析: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三条边都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个角相等,所以每个角都是180°÷3 = 60°。
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单元训练题

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单元训练题一、选择题1.三角形是指()A.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封闭图形B.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C.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D.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2.下列对△ABC的判断,错误的是()A.若∠A:∠B:∠C=1: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B.若∠A=30°,∠B=50°,则△ABC是锐角三角形C.若AB=AC,∠B=40°,则△ABC是钝角三角形D.若2∠A=2∠B=∠C,则△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是三角形的是()A.B.C.D.4.(2022春•西安期末)根据下列条件,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AB=3,∠C=50°B.AB=4,BC=4,AC=8C.∠A=50°,∠B=60°,AC=4D.∠C=90°,AB=65.(2022秋•蒙阴县校级月考)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若AB=6cm,AC=3cm,则△AB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多()A.5 cm B.3 cm C.8 cm D.2 cm 6.(2022秋•宁陕县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CD为边AB的中线,若AB=12,则AD=()A.2B.3C.4D.67.(2022秋•横县期中)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高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角平分线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8.(2022秋•拱墅区月考)三角形三条中线()A.交点在三角形外B.交点在三角形内C.交点在三角形顶点D.交点在三角形边上9.(2022秋•鄞州区期中)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S△ABC=8cm2,则S阴影等于()cm2.A.2B.3C.4D.5 10.(2022•南京模拟)如图,BD是△ABC的边AC上的中线,AE是△ABD的边BD上的中线,BF是△ABE的边AE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3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9B.12C.18D.2011.(2022春•长春期末)下列生活实例中,利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是()A.B.C.D.12.(2022秋•云阳县校级月考)下列实际情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是()A.人能直立在地面上B.校门口的自动伸缩栅栏门C.古建筑中的三角形屋架D.活动挂架13.(2022秋•琼中县校级月考)下列图形中,不具有稳定性的是()A.B.C.D.14.(2022•碑林区校级三模)如图,△ABC的中线AE、BF交于点O,且AE⊥BF,点D是OB的中点.若OE=3,OF=4.则AD的长为()A.2√7B.4√2C.2√13D.515.(2022春•左权县期中)2022年左权县将倾力打造泽城村“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实现“山水﹣写生﹣消费﹣产业“的全链条发展,为方便百姓利用直播带货,助推家乡产业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已经资助建设5G直播仓.目前,政府为更好地服务农民,将在村庄A、B、C之间的空地上新建一座仓库P.已知A、B、C恰好在三条公路的交点处,要求仓库P到村庄A、B、C的距离相等,则仓库P应选在()A.△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ABC三条中线的交点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16.(2022春•仪征市期末)下列各组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1,2C.2,2,3D.1,3,7 17.(2022春•珠晖区校级期末)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 ﹣b|后等于()A.b+a﹣3c B.b+c﹣a C.3a+3b+3c D.a+b﹣c 18.(2022春•邓州市期末)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6cm,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2cm B.4cm C.6cm D.8cm 19.(2021秋•南宁期末)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4,6,8B.1,2,4C.5,6,12D.2,3,5 20.(2022春•平南县期末)三角形是一种常见且神奇的图形,我们小学阶段就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90°,GD ∥BC,BG⊥GD于点G,下列结论:①∠CBG=90°;②∠BDG=2∠ABE;③∠BFD=∠FBC+∠FCB;④∠AEB=∠EBG;⑤∠CFE=45°,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5个B.4个C.3个D.2个21.(2022春•沂源县期中)如图,在△ABC中,将CA沿DE翻折,点A落在A'处,∠CEA'、∠BDA'、∠A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CEA'=∠BDA'+∠A B.∠CEA'﹣3∠A=∠BDA'C.∠CEA'=2(∠BDA'+∠A)D.∠CEA'﹣∠BDA'=2∠A22.(2022秋•贵港期中)在△ABC中,如果∠A=12∠B=13∠C,那么△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3.(2022春•海安市期末)如图,在△ABC中,∠ABC=2∠C,点E、F分别在边BC、AC 上,∠FEC=28°,∠AEF=2∠AFE,∠ABC的角平分线与∠AEF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则∠P的度数为()A.62°B.56°C.76°D.58°24.(2022春•朝阳区期末)如图,∠CBD是△ABC的一个外角,若∠A=44°,∠CBD=80°,则∠C的度数是()A.46°B.44°C.36°D.26°25.(2022春•光明区期末)某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照要求∠B=20°,∠BCD=110°,∠D=30°,那么∠A的度数是()A.50°B.60°C.70°D.80°二、填空题26.(2022春•绥棱县期末)三角形按照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7.(2022春•金凤区校级期中)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5厘米,且其中两边都等于第三边的2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短边为.28.(2022秋•通山县期中)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7cm,BC=4cm,那么△ABD 的周长比△BCD的周长多cm.29.(2022秋•安陆市期中)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时,不一定画在三角形内部的是.30.(2022•苏州模拟)如图,点D是△ABC中AB边上的中点,连接CD,若△ABC的面积为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1.(2022秋•浠水县期中)如图,已知AC⊥BC,CD⊥AB,垂足分别是C,D,其中AC=6,BC=8,AB=10,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32.(2022春•仓山区校级期末)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E,∠AEC=40°,在直线CD上方有一点F,连接CF,AF,EF,若EF平分∠CED,∠DCF=∠BA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AD∥CF;②∠AFE=∠DCE;③∠BAF+∠AFE﹣∠ADC=70;④三角形AEF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DE的面积.33.(2022秋•吉林月考)如图,手机支架采用了三角形结构,这样设计依据的数学道理是三角形具有性.34.(2022秋•北京期中)如图是李老师去某地旅游拍摄的“山谷中的铁架桥”,铁架桥框架做成了三角形的形状,该设计是利用三角形的.35.(2022秋•市南区期中)如图,在△ABC中,中线BE、CD相交于点O,连接DE,下列结论:①DEBC =12;②S△DOES△COB=12;③ADAB=OEOB;④S△DOES△ADC=16;其中正确的个数有(写序号).36.(2022秋•安溪县期中)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G为△ABC的重心,若△ABC的面积为6,则△BDG的面积为.37.(2022•临海市一模)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BC,AC的中点,AD与BE 相交于点F.若BF=6,则EF的长是.38.(2022秋•安定区期中)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b满足|a﹣2|+(b﹣5)2=0,c为奇数,则c=.39.(2022春•南京期末)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和7,且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40.(2022秋•瑶海区期中)有4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4cm,7cm,8cm和11cm,选择其中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作三角形,则可作个不同的三角形.41.(2022秋•长兴县月考)如图,在△ABC中,∠A=64°,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则∠BOC=°.42.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BAC=50°,∠C=70°,则∠DAE的度数是,∠BOA的度数是.三、解答题43.如图,AD为△ABC的中线,AB=12cm,△ABD和△ADC的周长差是4cm,求△ABC 的边AC的长(AC<AB).44.已知:△ABC中,AB=5,BC=2a+1,AC=12,求a的范围.。
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

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和解释)一、选择题1.在△ABC中,下列a与bsin A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sin AB.a≥bsin AC.a<bsin AD.a≤bsin A【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sin A=bsin B,所以a=bsin Asin B,又因为sin B∈(0,1],所以a≥bsin A。
【答案】 B2.△ABC中,a=5,b=3,sin B=22,则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 )A.1个B.2个C.3个D.0个【解析】∵asin B=102,asin B<b=3<a=5,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有2个。
【答案】 B3.在△ABC中,若A=75°,B=45°,c=6,则△ABC的.面积为( )A.9+33B.9(6-2)2C.9+332D.9(6+2)2【解析】 A=75°,B=45°,C=60°,b=csin Bsin C=6×2232=26,S△ABC=12bcsin A=12×26×6×6+24=9+33。
【答案】 A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s B+acs C=b+c,则△ABC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直角三角形【解析】 acs B+acs C=b+c,故由正弦定理得,sin Acs B+sin Acs C=sin B+sin C=sin(A+C)+sin(A+B),化简得:cs A(sin B+sin C)=0,又sin B+sin C>0,cs A=0,即A=π2,△ABC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 D5.(2012天津高考)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8b=5c,C=2B,则cs C=( )A.725B.-725C.±725D.2425【解析】由bsin B=csin C,且8b=5c,C=2B,所以5csin 2B =8csin B,所以cs B=45.所以cs C=cs 2B=2cs2B-1=725.x b 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练习题

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练习一、填空题1。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形叫三角形。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少有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个直角.3。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则第三条边的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其中一边长为4,则另外两边长为___________。
5.∆ABC 中,∠A=50º, ∠B -∠C=10º,则∠B=______,∠C=______.6。
∆ABC 中,∠A=∠B+∠C ,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三角形。
7。
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11㎝和5㎝,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8。
如图,图中共有_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C 为一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9。
如图,AE 是∆ABC 的中线,则_______=_______=21_______。
10.如图,若AE 是∠BAC 的平分线,ED 是∆AEB 的一条中线,那么图中相等的角是___________,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
11.如图,在∆ABC 中,AF 是高,则∠AFB=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12。
以∆ABC 的两边长为4和7,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3.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8,三边长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_________。
14。
三角形按角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三角形按边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另一边是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17。
∆ABC 中,︒=∠60A ,︒=∠80C ,B ∠=_________,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三角形。
第十一章《三角形》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1.如图,△ABC中,∠C=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60°B. 180°C.55° D. 145°.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由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A. 1个 B.个C. 无数多个D. 无法确定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A. 1种B.种C.种D.种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A. 中线 B. 高线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A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正确的是ABBACBCADBCDACCDD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 直角三角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A.40°B.60°C.80°D.120°第8题图9.已知△ABC中,∠A=80°,∠B、∠C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A. 130°B.0° C. 130°或50° D.0°或120°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将其分成8个三角形,则它是A.十三边形B.十二边形C.十一边形D.十边形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A.45°B.60°C.75°D.85°第11题图①② 13题③1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A、﹣6<a<﹣B、﹣5<a<﹣2C、2<a<D、a<﹣5或a>﹣13.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二、填空题:13.已知△ABC的周长是24cm,三边a、b、c满足c+a =2b,c-a=4cm,则a、b、c分别为多少____________14.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比为3︰5,周长为24,则底边长为 .15.一个长方形周长为24,长和宽的比为3:5,则长宽分别为 . 16.如图,RtABC中,∠ACB=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BCB上的A/处,折痕为CD,则∠A/DB=17.在△ABC中,若∠A︰∠B︰∠C=1︰2︰3,则∠A=,∠B=,∠C= .A/DCA第16题图18.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个三角形.1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它的一个外角之和是240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这个外角的度数是.20.在三角形ABC中,AB=AC,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和15两部分,则该三角形各边长为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三角形及有关概念【知识精读】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中的几条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内心)(2)三角形的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叫重心)(3)三角形的高(三条高线的交点叫垂心)3. 三角形的主要性质(1)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 补充性质:在∆ABC中,D是BC边上任意一点,E是AD上任意一点,则⋅=⋅。
S S S S∆∆∆∆ABE CDE BDE CAE三角形是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又是多边形的一种,而且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在几何里,常常把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多边形。
实际上对于一些曲线,也可以利用一系列的三角形去逼近它,从而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去研究它们。
因此,学好本章知识,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三角形边角关系、性质的应用 【分类解析】例1. 锐角三角形ABC 中,∠C =2∠B ,则∠B 的范围是( ) A. 1020︒<<︒∠B B. 2030︒<<︒∠B C. 3045︒<<︒∠B D. 4560︒<<︒∠B分析: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90︒<<︒∠B 又∠C =2∠B ,∴︒<<︒0290∠B ∴︒<<︒045∠B又∵∠A 为锐角,()∴=︒-+∠∠∠A B C 180为锐角 ∴+>︒∠∠B C 90∴>︒390∠B ,即∠B >︒30 ∴︒<<︒3045∠B ,故选择C 。
例2. 选择题:已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另两个外角的比为2:3,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分析:由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其中一个角已知,另两个角的比也知道,因此三个外角的度数就可以求出,进而可求出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60° ∴另两个外角的和等于200° 设这两个外角的度数为2x ,3x ∴+=23200x x解得:x =40 2803120x x ==, 与80°相邻的内角为100° ∴这个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应选C例3. 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AC ≤1,求证:∠∠C B <1。
分析:欲证∠∠C B <12,可作∠ABC 的平分线BE 交AC 于E ,只要证∠∠C EBC <即可。
为与题设AB AC ≤12联系,又作AF//BE 交CB 的延长线于F 。
显然∠EBC =∠F ,只要证∠∠C F <即可。
由AF AB AC <≤2可得证。
证明:作∠ABC 的角平分线BE 交AC 于E ,过点A 作AF//BE 交CB 的延长线于F AF BE F EBC FAB ABE //,∠∠,∠∠∴== 又∵BE 平分∠ABC ,∴∠EBC =∠ABE ∴∠F =∠FAB ,∴AB =BF 又∵AB +FB >AF ,即2AB >AF又∵AB AC AC AF ≤∴>12, ∴>∠∠F C ,又∵∠∠F ABC =12∴<∠∠C B 12例4. 已知:三角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两倍。
求证:它的最小边在它的周长的16与14之间。
分析:首先应根据已知条件,运用边的不等关系,找出最小边,然后由周长与边的关系加以证明。
证明:如图,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其中a c =2, b a c a c >-=,2 ∴>b c因此,c 是最小边,∴<b c 3 因此,a b c c c c ++<++23,即c a b c >++16() ∴++<<++1614()()a b c c a b c 故最小边在周长的16与14之间。
中考点拨:例1. 选择题:如图是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顶角的和是( ) A. 50B. 100C. 180D. 200分析:由于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知识,所以需要我们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角的问题。
解: ∠∠∠,∠∠∠C E AGF B D AFG +=+=∴++++=++=︒∠∠∠∠∠∠∠∠A B C E D A AGF AFG 180 所以选择C例2. 选择题: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7,则第三边x 的范围是( ) A. 大于2B. 小于12C. 大于2小于12D. 不能确定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应有7575+>>-x ,即122>>x 所以应选C例3. 已知:P 为边长为1的等边∆ABC 内任一点。
求证:322<++<PA PB PC证明:过P 点作EF//BC ,分别交AB 于E ,交AC 于F , 则∠AEP =∠ABC =60°∠∠∠EAP EAF APE <=︒∴>︒6060在∆AEP 中,∠∠,∠∠,∠APE AEP AE AP AFE ACB AEF >∴>==︒=︒6060∴∆AEF 是等边三角形 ∴=AF EF()()() AE AP BE EP BP PF FC PC AE EB EP PE FC AP BP PCAB EF FC AP BP PC AB AF AC AP BP PCPB PA PC AB AC >+>+>⎧⎨⎪⎩⎪++++>++++>++++>++∴++<+=2()∴+>+>+>⎧⎨⎪⎩⎪∴++>++=∴>++>PA PB AB PB PC BC PC PA AC PA PB PC AB BC AC PA PB PC 23232题型展示:例1. 已知: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上任意一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 (1)∠BEC >∠BAC ; (2)AB +AC >BE +EC 。
分析:在(1)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即可证出在(2)中,添加一条辅助线,转化到另一个三角形中,利用边的关系定理即可证出。
证明:(1)∵∠BED 是∆ABE 的一个外角, ∴>∠∠BED BAE 同理,∠∠DEC CAE >∴+>+∠∠∠∠BED DEC BAE CAE即∠∠BEC BAC > (2)延长BE 交AC 于F 点AB AF BE EFEF FC ECAB AF EF FC BE EF EC+>++>∴+++>++又即AB AC BE EC +>+例2. 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相邻外角的平分线所夹的角等于45°。
已知:如图,在∆ABC 中,∠=︒∠∠C EAB ABD 90,、是∆ABC 的外角,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
求证:∠AFB =45°分析:欲证∠AFB =︒45,须证∠∠FAB FBA +=︒135 ∵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要转证∠EAB +∠ABD =270°又∵∠C =90°,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问题得证证明:∵∠EAB =∠ABC +∠C ∠ABD =∠CAB +∠C∠ABC +∠C +∠CAB =180°,∠C =90°∴+=+++=︒+︒=︒∠∠∠∠∠∠EAB ABD ABC C CAB C 18090270 ∵AF 、BF 分别平分∠EAB 及∠ABD ()∴+=+=⨯︒=︒∠∠∠∠FAB FBA EAB ABD 1212270135 在∆ABF 中,()∠∠∠AFB FAB FBA =︒-+=︒18045【实战模拟】1.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8,12+x ,求x 的取值范围。
2. 已知:∆ABC 中,AB BC =,D 点在BC 的延长线上,使AD BC =,∠=BCA α,∠=CAD β,求α和β间的关系为?3. 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P 点,∠=︒BPC 134,则∠=BAC ( ) A. 68°B. 80°C. 88°D. 46°4. 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BC 边上高,AE 平分∠BAC 。
求证:()∠=∠-∠EAD C B 125. 求证:三角形的两个外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等于第三个外角的一半。
【试题答案】1. 分析:本题是三边关系的应用问题,只需用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三边长分别为3,8,12+x ,由三边关系定理得: 51211<+<x∴<<∴<<421025x x2.解: AB BC BCA BAC =∴∠=∠=,α又 AD BC AD AB =∴=,∴∠=∠D B ,又∵∠=∠+∠BCA D B∴∠=-∴∠=-D B αβαβ,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2180ααβ+-=︒∴-=︒3180αβ3.解: ∠=︒BPC 134∴∠+∠=︒PBC PCB 46又∵BP 、CP 为∠B 、∠C 的平分线()∴==∴+=+∴+=⨯︒=︒∴=︒--=︒∠∠,∠∠∠∠∠∠∠∠∠∠∠PBC ABC PCB ACB PBC PCB ABC ACB ABC ACB BAC ABC ACB 1212122469218088 4.证明:∠∠∠EAD EAC CAD =-∵AE 平分∠BAC ,∴=∠∠EAC BAC 12又∵AD ⊥BC ,∴=︒∠ADC 90∴=︒-∠∠CAD C 90又 ∠∠∠BAC B C =︒--180()()∴=-=︒---︒-=-∠∠∠∠∠∠∠∠EAD BAC CAD B C C C B 1212180901212()∴=-∠∠∠EAD C B 125. 证明:如图,设∆ABC 的∠BAC 和∠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FAB ABC ACBEBA BAC ACB=+=+()()∴+=+=++∠∠∠∠∠∠∠DAB DBA FAB EBA ABC BAC ACB 1212则()∠∠∠ADB DAB DBA =︒-+180 ()()()=++-+-=+∠∠∠∠∠∠∠∠ABC ACB BAC ABC BAC ACB ABC BAC 1212又()1212∠∠∠ACG ABC BAC =+ ∴=∠∠ADB ACG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