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合集下载

介绍陇西中药材的文章

介绍陇西中药材的文章

介绍陇西中药材的文章
陇西中药材是指生长在中国甘肃省陇西县地区的药用植物。

这个地区地势高低起伏,气候多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土壤条件,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陇西中药材以天然野生植物为主,其中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

这些植物在当地由于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而生长得特别茂盛,并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疗效。

陇西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

其中包括人参、黄芪、防风、葛根、甘草、枸杞、麦冬、川贝等。

这些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疗效和药用价值。

陇西中药材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参被用于调补元气、提高人体抵抗力;黄芪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甘草用于缓解咳嗽、止咳平喘等症状;川贝可以治疗咳嗽、咳痰等病症。

此外,陇西中药材还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由于生长环境和气候的关系,陇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疗效较为显著。

而且,采摘的时间和方法对于中药材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陇西中药材以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它们在保护中药资源、传承中医文化以及开发中药产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依托药材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药材产业——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和发“药财”的可行性探讨

依托药材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药材产业——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和发“药财”的可行性探讨

识认 定 , 被命 名为 “ 国黄 芪 之 乡” 中 。中药 材年 交 易
量达 到 2 0余 万吨 , 在本 县加 工 的 中药 材 饮 片就 有 5 万余 吨 , 4个药 材 品种通 过 了 GAP示范基 地建设 有 和认证 。 同时 , 药材 的高 精深 尖 开 发 和有 效 成分 在
— —
对 陇西 县 中药材 产 业 和发“ 药财" 的可行 性 探 讨
叶启智 , 蔺红 军
( 甘肃 省陇 西 县 人 民 政府 , 肃 陇西 7 8 0 ) 甘 4 1 0
摘 要 : 陇西 中药材 产业在 区位 、 市场 、 储 、 仓 资源等 方 面有 着许 多优 势 , 已成 为 全县 四 大支柱 产 并
中图 分 类 号 : 5 7F 2 ¥ 6 7 4
根 据 甘肃 省 “ 十一 ・五” 划 纲 要求 中提 出 的 规 “ 足 当地资 源优 势 , 分利 用 中药 材 资 源 , 快发 立 充 加 展特 色 中药 饮片 , 进药物 资源综 合加 工 , 推 构筑 药物
种植 、 新药研发 、 品制造 和市场 营销 相配合 的产业 药
将迎来 更好 的发 展 机 遇 。从 陇 西 县来 看 , 目前 陇 西
体系 ” 的精神 , 合 陇西 市 “ 一. ” 划 建 议提 出 结 十 五 规 的“ 后要不 断提升 中药材 加工水 平 , 中抓好 中药 今 集 材特 色优势产业 , 中药材 生 产 逐 步成 为 农 村经 济 使
新的增 长点 和农 民增 收 的重 要途径 ” 思路 , 了更 的 为
县有 中药材 加工 企业 4 6家 , 中 8家 中药材加 工企 其
业正在 进行 GMP改造 , 6家 中药 材经销 企业通 过 了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1、中药产业规模较大,但龙头企业较少。

据统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7581家但龙头企业较少,纯粹中医药收入超1000亿企业尚无一家,超100亿的企业屈指可数,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实现销售收入只有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4%,2018年中国中成药累计产量261.9万吨同比下降31.7%。

2、中药出口增长减缓,但进口数量增长迅速。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额达57.68亿美元,同比下降1.56%。

其中出口额39.09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进口额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8%。

中成药出口额为2.64亿同比增长5.51%,2018年我国中成药进口额为4.03亿同比增长9.53%,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10.31亿美元同比下降9.49%,2018年我国药材及饮片进口额为2.85亿美元同比增长9.16%。

3、中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

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农残重金往往超标,出现掺假、增重、染色等等不法现象。

4、中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

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对原料药的性状、显微、含量检测、重金农残等检测项逐年增多,生产企业承担的检测成本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巨大。

5、中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逐渐增加,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

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一些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药材备受追捧。

2. 产业现状,中药材产业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种植、采集、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

一些中药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3. 产业问题,中药材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产业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此外,一些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有待改进,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政策支持,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给予了政策支持,加大了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鼓励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一些地方还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情况,我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资源保护,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采挖数量,推动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质量标准,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3. 技术创新,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 市场营销,加强对中药材市场需求的调研,拓展中药材的市场渠道,提高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产业协作,加强中药材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总的来说,中药材产业作为中国传统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努力,中药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药材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发展现状(一)单种规模小,标准难统一1、零星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受传统小农经济影响,中药材仅仅是对传统经济作物的点缀和补充,集中连片的种植的较少。

2、结构不优,亩产量(值)不高材质优、疗效佳、具有地域特征的中药材统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亩产效益最高。

这与结构不优,特别与是否规范化种植有很大关系。

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方向是取得GAP资格认证,药农普遍缺乏标准意识,种采不规范、农残超标、虫蛀霉烂等情况十分普遍,造成药材品相差、损耗大。

3、药材周期长,风险大在十年之内,山茱萸价格相差四五倍价,格波动大。

杜仲这类药材,必须5年后才能采收,生产周期长。

安康的中药材大多通过第三方收购,再由收购方给某些相对固定的企业客户,药农的信息闭塞,销售渠道狭窄,议价空间和实力有限,也有因无处可卖而撂荒药园的现象。

(二)产业链多处在中低端,跨界融合发展有难困难1、中药材加工能力弱中药材加工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

中药材药的90%都是以初级原材料对外销售,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无论是温浸提取、渗漉提取,还是低温浓缩干燥技术都不易控制,无法为下游药企提供高品质原料。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功能性物品,中药材的衍生产品少,没有摆脱特殊用品的局限性。

2、企业对中药资源消化不够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23家,其中中药提取加工中间体企业12户,主要开发提取葛根、杜仲、皂甙、桐油等;中药饮片加工企业5家,主要加工白芨、桔梗、杜仲、天麻、柴胡等,消化品种有限,大多数品种无法覆盖,大部分中药材产品雷同,独到性、差异性不明显。

3、产业融合发展不明显在高速沿线、机场两旁很少见到成片药园、整座药山;一些有特色的药山、药园、药谷没有进景点、旅游路线,缺少携带便、有特色、有文化的中药材旅游产品;系统化、体系化的中药材教育实践基地还是一块空白;中医药服务特色未充分彰显,中药材、中医在康养产业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1、服务保障跟不上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加工设备简陋,没有规模中药材交易市场,没有中药材信息交易平台,缺乏高档次的中药材检验设备。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问题研究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问题研究摘要:中药材是陇西县的一项重要农产品,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的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从不同层面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的绩效评价和收益分配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收益分配,可持续发展1. 引言中药材是我国独特的资源,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中药材的需求量和市场空间不断增长,陇西县依托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不断发展中药材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绩效评价和收益分配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本文旨在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的绩效评价与收益分配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推动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的绩效评价2.1 产业链绩效评价的概念和意义产业链绩效评价是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分析,以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对于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来说,绩效评价可以帮助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产业链的优化提供依据和方向。

2.2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2.1 生产环节的绩效评价指标生产环节是中药材产业链的起始环节,对于生产环节的绩效评价可以从农户的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以及产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2.2.2加工环节的绩效评价指标加工环节是中药材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涉及对中药材的加工、贮藏和交易。

加工环节的绩效评价可以从加工工艺、产品质量以及交易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2.2.3流通环节的绩效评价指标流通环节是中药材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销售、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

流通环节的绩效评价可以从销售额、库存周转率以及物流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增加,中药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药材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产业的现状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和消费国家,中药材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也逐年增长。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方面,中药材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得到了有效管理和规范化。

另一方面,中药材的质量安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相关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二、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尽管中药材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药材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过度开发和滥采滥挖问题。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有些濒临灭绝。

这对于中药材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其次,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劣质原料或添加非法添加剂,导致中药材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毒有害。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中药材产业的形象和信誉。

另外,中药材市场存在着价格波动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由于市场缺乏统一的价格指导和信息公开透明,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波动较大。

同时,消费者对于中药材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容易被不良商家误导。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对策针对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对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和保护机制。

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推广优质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生产模式。

其次,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

甘肃中药材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甘肃省的中药材资源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的中药材资源概况、种类、产量和优势,同时探讨了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当地资源的研究,为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1. 背景介绍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使得许多中药材在此得以生长和繁衍,其中包括不少名贵中药材。

甘肃中药材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优势,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中医药事业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中药材资源概况甘肃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植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黄芪、参、红景天等;动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麝香、牛黄等;矿物类中药材主要有雄黄、石斛等。

甘肃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中药材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黄芪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辐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外,红景天的种植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 甘肃中药材产业的优势甘肃中药材产业具有以下优势:- 地理环境优越:甘肃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具备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 资源丰富:甘肃拥有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包括多种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中药材。

- 传统药材文化底蕴:甘肃是中医药发源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传统文化和药材资源的积淀。

4. 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甘肃的中药材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产业链短、利用率低:甘肃的中药材产业链相对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中药材的加工利用率较低,浪费资源严重。

-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部分农民缺乏先进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技术,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5. 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为了促进甘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以下建议供参考:- 健全中药材产业链:推动形成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实现全程监管和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 加强科技支持: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的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