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合集下载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答案:可以通过冷藏、保存等方法保护动物卵。冷藏是指将动物卵放置在低温环境下,以减缓卵的新陈代谢速度,延长其保存时间。保存是指将动物卵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防止卵的腐败和变质。此外,还可以通过清洁、消毒等方法来减少卵表面的细菌和病毒,提高卵的卫生质量。
5.例题五:请描述动物卵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动物卵与人类饮食、养殖业等领域有关系,对人类健康和营养有影响。鸡蛋、鸭蛋和鹅蛋等动物卵是人类饮食中的常见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能量。同时,动物卵也是养殖业中的重要产品,如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业,动物卵的生产和销售对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此外,动物卵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调味品等食品,对人类生活的饮食文化也有丰富和多样化的作用。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本节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了解鸡蛋、鸭蛋、鹅蛋等动物卵的外观和结构。
-知道不同动物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2.观察和比较动物卵
-学会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动物卵,观察其表面特征。
-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
3.动物卵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结构和特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物学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可能难以理解卵的结构和功能。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生命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学会观察和比较动物的卵。

2.教学难点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卵的图片,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卵呢?引出课题。

2.观察不同动物的卵分发一些不同动物的卵,如鸡蛋、鸭蛋、蚕卵、青蛙卵等,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这些卵的外部形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有哪些差异。

3.探究动物卵的内部结构教师演示打开鸡蛋,引导学生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认识蛋壳、蛋白、蛋黄、气室等部分。

让学生猜测其他动物的卵内部结构可能是怎样的,并选择一种动物的卵进行小心地打开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卵内部结构,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内部结构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播放一些关于不同动物卵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动物卵的多样性,如鸟类的卵、爬行动物的卵、两栖动物的卵、昆虫的卵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的卵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些差异与动物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5.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了解动物卵的多样性以及动物卵的多样性与动物生存环境的关系。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产卵繁殖是许多动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见过一些动物的卵,如鸡蛋、鹌鹑蛋等,但对于不同动物卵的特点和功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差异,以及卵在动物繁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了解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认识不同动物卵的多样性。

掌握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区分有壳和无壳的卵。

熟悉鸡卵的内部结构,包括卵壳、卵黄、卵白、气室和胚盘等部分,以及它们各自的功能。

理解动物卵在动物生命循环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认识鸡卵的内部结构,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二)教学难点根据鸡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准确推测其功能。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验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彩色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动物卵的实物(如蚕卵、鹌鹑蛋、鸡蛋、鸭蛋、鸽子蛋、乌龟蛋、青蛙卵、鱼卵等)、放大镜、培养皿、镊子、剪刀、标签纸、教学挂图、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动物繁殖的视频,画面中展示了不同动物产卵、孵化的过程。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繁殖过程,你们注意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繁殖方式。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些动物是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的。

”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动物的卵呢?”引发学生对动物卵的回忆和思考。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些动物卵的图片,如蚕卵、鸡蛋、鹌鹑蛋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种类和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卵,识别不同种类;2. 教学难点:理解卵在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动物卵的实物或图片;2. 准备观察用的放大镜、托盘等工具;3. 设计分组讨论和总结环节,准备相关资料和引导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卵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 动物卵的观察与认识(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动物卵,如鸡蛋、鸭蛋、鸟卵、蛇卵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比较等方式,认识动物卵的基本结构,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器材进行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3. 小组讨论与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所观察到的动物卵的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质地等,并尝试总结出动物卵的一般特点。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动物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4. 成果展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观察成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对各组的观察和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物卵的认识。

5. 知识拓展与延伸(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有关动物卵的科学知识,如动物受精过程、卵的孵化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生殖和生命诞生的神奇。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人类生殖与动物生殖的区别,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6. 课堂小结(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物卵的特点和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命和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动物的卵,了解卵的构造和孵化过程,能够描述不同卵的特征和功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主要介绍不同动物的卵及其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的结构和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引发他们对动物卵和生命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

3. 知道鸡卵的结构和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分类卵。

2. 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情感目标:1. 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

2.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鸡蛋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对卵的作用进行理解和归纳。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对身边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动物卵的认识较为薄弱,对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和作用的理解还较为模糊。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际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动物卵。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讨论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3. 图片与实物展示: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2课的教学内容。

2. 图片和实物: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卵的图片和相应的实物,如鸡卵、鸟类卵、鱼类卵等。

3. 板书:准备板书设计,包括本课的标题、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科学态度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重点了解卵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难点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蚕的卵虽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

寄生虫的卵需借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鸵鸟卵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2、卵是动物生命历程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3、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你见过哪些?(展示图片)看图交流从学生熟悉的蚕卵、鸵鸟卵入手,认识动物卵的差异了解卵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其他动物的卵的样子讲授新课一、探究:卵的外形特征1、这些动物的卵,如果和蚕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1)我们发现,蚕卵很小,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都比它大。

(2)我们还发现,蚕卵没有硬壳,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有硬壳。

比较交流通过比较了解卵的外形特点,并能依据这些特点给卵分类(3)如果借助放大镜观察动物卵的外形,还会发现哪些不同?【提示】鸡卵的外壳表面,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卵壳上有小孔。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4.知识点介绍:鸡蛋最外层的坚固结构叫做卵壳,内部的气室用于储存空气,白色的部分称为卵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蛋白”,中间的黄色球形是卵黄。
5.引出问题:煮熟的鸡蛋内部结构是这样的,那么生鸡蛋有没有相同的结构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6.小组活动:分发给各小组生鸡蛋、培养皿和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生鸡蛋的内部结构,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5.清楚硬壳、蛋白、蛋黄、气室和胚盘在卵发育中的关键功能。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根据外观特征对不同卵进行分类。
2.培养通过观察识别鸡卵内部结构的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卵内结构的差异,推测各部分的用途和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卵在生命起始阶段的神秘性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
2.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连贯性。
课后作业
填空题。
许多动物如同蚕一样,以蜕变的方式来繁殖子孙。
鸡蛋的构成要素包括蛋壳、蛋黄、气室等。
蚕的生长过程从卵开始,而鸡的生命则始于鸡蛋。
3.揭示主题:各种动物的卵是否都一样呢?它们卵中究竟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将一起研究不同动物的卵,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板书:研究不同动物的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蚕的熟悉,自然引出动物界普遍的繁殖方式——产卵,以此激发学生对动物卵探究的兴趣,并将讨论的重心放在比较不同动物卵的特性上。
探索与研讨
4.知识讲解:自然界的动物种类丰富,它们的卵也各有千秋,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些卵,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分类。
5.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并将分类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6.总结:蛇、鸡、鱼、蛙、龟、蚂蚁等动物均通过卵繁殖,它们的卵在形状、大小、颜色和质地方面各有特色。蛇、鸡、龟的卵有硬壳保护,而鱼、蛙、蚂蚁的卵则没有硬壳。

2020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020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2020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一. 教材分析《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动物的基础知识,对动物的分类、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卵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卵,了解和认识其特点和结构。

2.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分析它们的异同。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好各种动物的卵,如鸟卵、鱼卵、蛇卵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观察本,用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动物的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的卵进行研究,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的卵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和认识动物卵的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鸵鸟卵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四、拓展提高
播放视频:小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
五、作业布置
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它的生长变化情况。
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中间作为参照,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
比较交流
借助放大镜观察
依据提示分类
看图练习
画鸡蛋结构
解剖熟鸡蛋观察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
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在科学探究中,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比较,动物卵的异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同点
相同点
形状
孕育新的生命
颜色
大小
光滑程度
纹理
有无硬壳
……
3、如果给动物的卵分类怎么分?首先确定一个标准。比如,
4、观察下列动物的卵,说说它们有无硬壳。
(1)各种蝴蝶的卵
【提示】无硬壳。
(2)
【提示】有硬壳。
二、探究:卵的内部结构
导入:研究了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后,想不想知道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呢?
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
重点
了解卵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难点
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蚕的卵虽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寄生虫的卵需借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鸵鸟卵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2、卵是动物生命历程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2)我们还发现,蚕卵没有硬壳,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有硬壳。
(3)如果借助放大镜观察动物卵的外形,还会发现哪些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
鸡卵的外壳表面,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卵壳上有小孔。
【资料】
卵壳上约有7000多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大多分布在气室附近,外面的空气通过小孔能进入鸡蛋壳内,并贮存在气室里,供未出壳的小鸡呼吸。
4、在器皿盘中打开一颗生鸡蛋,注意卵黄要完整。与熟鸡蛋比较,能找到与其相应的结构吗?
(展示示意图)
5、与熟鸡蛋比较,除了气室、卵白和卵黄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提示】
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这就是胚盘,能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注意】
没有经过受精的鸡蛋是没有胚盘的,不能孵出小鸡。
6、其实,鸡蛋的内部结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卵壳膜、固定卵黄的系带以及卵黄膜等。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3、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你见过哪些?
(展示图片)
看图
交流
从学生熟悉的蚕卵、鸵鸟卵入手,认识动物卵的差异
了解卵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其他动物的卵的样子
讲授新课
一、探究:卵的外形特征
1、这些动物的卵,如果和蚕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1)我们发现,蚕卵很小,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都比它大。
7、小结:鸡蛋结构示意图
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三、课堂练习:判断题
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如鸡、狗等。
2、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3、鱼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的卵外部有硬壳。
4、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
5、鸡蛋的蛋黄上都有胚盘。
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 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科学态度
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
猜测鸡蛋各部分作用
打开生鸡蛋观察内部结构,与熟鸡蛋比较
看视频
独立完成
看视频
课后继续观察蚕宝宝生长
通过比较了解卵的外形特点,并能依据这些特点给卵分类
通过画画、解剖、视频等手段,多途径让学生了解鸡蛋内部结构,并猜测其作用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看小鸡孵化视频,进一步印证自己对鸡蛋内部结构作用的猜想
观察蚕的一生贯穿整个单元学习
1、鸡蛋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请用自己的笔把鸡蛋里面的样子画出来。
【参考】
2、请拿出自带生鸡蛋和熟鸡蛋。用小刀把熟鸡蛋纵向切开,观察鸡蛋内部结构。
【提醒】注意用到安全。
3、熟鸡蛋纵向切开之后,发现鸡蛋内部有气室、卵白、卵黄。猜猜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展示示意图)
【提醒】熟鸡蛋的卵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蛋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